送你一朵云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朵”产品

  天上的云也可以拿来卖吗?一朵云能卖多少钱?228元、100元、18元……卢沧龙竟在一年时间里寄出了20多万朵“云”,销售额达100余万元。“如果一个人每天连看云的时间都没有,赚再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卢沧龙说。

“在云间”召集爱云之人


  90后小伙卢沧龙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卢宅村人。毕业后,他进入LED行业,渐渐小有名气。2014年4月,他被朋友邀请到北京一起创业,成了一家科技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生活在大都市的喜悦,而是压力的增加。
  一天傍晚,卢沧龙带着满身疲惫站在窗前。“好漂亮的云彩啊!”无意间,他抬头看到天上有一片火烧云。北风肆虐后的傍晚,看到宛如新生世界般布满晚霞的天空,那种击中内心的美好,令他的阴霾一扫而光。他掏出手机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天空了?今天的偶然一瞥,竟发现了一个小确幸。”他用这句话配上刚刚拍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没想到收获很多点赞。“这么漂亮?我怎么没发现。”“照片转走了,拯救一下抑郁的灵魂……”原来很多人和他一样,只顾埋头前进,却忘记抬头看天。他发现,这样纯粹的美好有一种神奇的治愈能力。
  从此,卢沧龙爱上了“追云”。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云朵,2015年年底,他创建了“在云间”网络追云社群,把云朵爱好者召集在一起。他们每天把镜头捕捉到的云朵图分享到群里,让大家一起感受当下的天空美景。
  为了让全国“云友”看到丽水的云朵,卢沧龙一有时间就往家乡跑。“丽水的云朵有多种模样,甚至每一朵云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发现云友更喜欢的是丽水的生态云朵。
  渐渐地,卢沧龙的追云社群从100人发展到15万人,云友之间互相分享拍到的云图。

每一朵云都有故事


  除了建社群,卢沧龙还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制作“每日一云”云图的小团队,把搜集来的云制成云日历并配上文字,“每日一云”分享世界各地的奇妙云彩和心情,365天便是365种云的样子。网友留言说:“小云朵日历收到了,真像一朵云被封印起来,自己的手机真拍不出那种层次感,爱了爱了。”
卢沧龙

  “我们把这些配文称为‘云语’。云语有悲伤、有励志、有温暖、有勇敢。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美好的云和云语,为大家驱除这些负面情绪。有一些云友会在投稿时将自己拍摄到云彩的心情一起发过来,比如思念故乡、情人,还有一些感悟等。每个人在拍云的一刹那都会有独特的心情。”卢沧龙说。
  卢沧龙说,一般好看的云以荚状高积云、落幡云洞、悬球状高积云等居多,不过好看的云实在太多了,很难说哪种最好看。有时候,云友随手拍的一些普通云种,竟然同样惊艳,只能感叹云朵实在是变化万千,可以出人意料带来惊喜。
碎积云
高积云
碎积云
碎积云

  那么,一般什么时候看到特别云彩的几率会高一些呢?卢沧龙介绍经验说:“一定要留意极端天气,比如台风天。一般台风过境的时候,会有很多神奇的云朵出现,一些极品火烧云也会出现在台风天傍晚,当然前提是傍晚的时候天已经放晴且没有下雨。”
  “在云间”群里有很多疯狂“捕云者”。有一次,一位网友分享了一张罕見的云照片,另一位网友看到后,当天就请假坐上火车去追云了。

送你一朵云,治愈一颗心


  “我在网上做着云朵知识分享,有着固定的云友,何不做些云朵的周边产品服务大家!”2019年11月,卢沧龙决定转行投身文创。为了做出逼真的视觉效果,整整一个月时间,他每天都在研究制作“云朵”的配方和工艺。
  卢沧龙的“追云”产品主要以丽水等地的云朵为原型,从制模、造型、打磨到成品,需经过五天九道工序才能完成。每朵云均为热熔胶纯手工制作,因为滴胶有凝固时间,所以很多时候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做出满意的成品。“哇!这回真的做出了云朵的感觉!”每当做出前所未有的产品,卢沧龙就特别开心。
  胖乎乎的小云朵嵌在晶莹剔透的方框里,很萌很可爱。卢沧龙把产品放到淘宝上出售,没想到非常受欢迎:准妈妈会买一些手工云,陪伴自己度过孕期;儿童节时,爸爸妈妈会买些手工云当作礼物送给孩子;高考的学生会买些手工云送给自己,希望带来好运……
  “感谢陪伴我坐月子的艰难时刻,每天透过阳光看看,心情会变好。”“少年的悸动如云朵般纯洁无暇,游走在湛蓝的天空,暗藏心事……”顾客留下的评论让卢沧龙很感动。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产品除了在云友圈走红,还有更多人喜欢。从2020年5月开始,他的店铺没有刻意做推广,就有了自然流量。为了顺应潮流,卢沧龙还特别订制了一批云朵盲盒,里面的每朵云都是不一样的。
  一年时间里,卢沧龙和团队小伙伴做了16个云社区,涉及粉丝超1.5万人,共寄出20余万朵云,帮助治愈了4万余人。
  “我觉得还是做出了很多有用、有意义的东西,希望可以通过新工艺或新材料解决一些产品上的问题,将天空的美好带给更多的人,治愈更多的人。”卢沧龙对未来充满信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故而反映和报道企业家勇立潮头、艰苦创业的报告文学也呼之欲出,以其独有的风采登上了报刊的显著版面。扬州作家花善祥的新作《中流击水:马祥根传》就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出的一本传记文学。  《中流击水:马祥根传》最大的特点是作者与笔下的企业家马祥根“乡里乡亲,知根知底”三十多年,对要写的人物十分
期刊
读一些大家作品,开始的时候我总是读不进去,会在心里犯嘀咕:不是名家吗,怎么语言如此寡淡无味?于是就放下了。过些日子,重新拿起,忽然像是天边划出一道彩虹,被某个段落惊艳了一下,后面的阅读就顺畅了。读汪曾祺、季羡林的作品时都有过这种感觉。  季羡林的《繁华落尽是孤独》一书是朋友推荐的,他的散文带有自传性质,且以说真话闻名,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很多名家过于爱惜羽毛,在落笔时只说对自己有益的话,从而掩盖
期刊
真正的书房,不在屋檐下,在心灵里。那是我们生活中最明媚、最温暖的光。若云书房秦若云  “无论是所处行业的领头雁,还是普通的乡村女教师,我们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最美’,一样的情怀……”2017年年底,南京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期间,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秦若云看到各界女性身上所展示出的巾帼风采,心潮澎湃。于是,她执笔抒怀,写下了《征途如虹 相逢如歌——写在南京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翌日》,刊登在
期刊
今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面对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读书似乎成了一件小众的事。而读书从不只是获取信息,它的根本目的是深化思想、升华精神。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认为,读书能够治疗人身上的种种“愚病”。讀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可以给人答案,读书可以引发思考,读书可以让人感同身受。读书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国内外不同
期刊
王众托  作为中国管理科学奖体系中最高荣誉奖项,“管理科学奖特殊贡献崇敬奖”首次颁发于2008年,获奖者为钱学森、宋健、张劲夫、赵南起、袁宝华、钱正英六位学界泰斗。2020年9月27日,该奖项时隔12年第二次颁发,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成为三位荣膺者之一。发奋读书立志报国  王众托1928年8月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铁路工程师,母亲是国内最早一批学化工的女大学生。王众托自幼聪慧,父
期刊
通过阅读活动,在更多孩子的童年种下美妙的种子。顾舟群  “这周末,我们打算带着孩子和家长们去太湖边办一次‘春之韵’主题烧烤诗词大会,看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吟诵与春天有关的诗句,然后一起户外烧烤大快朵颐!”听完小舟老师的活动预告,电话这头的我都有些心动。因为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妇工委的“萤火之光·悦读成长”项目,我认识了小舟老师。  小舟老师本名顾舟群,是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的一名教师,也是萤火之光公
期刊
刘擎  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七季新增一名导师刘擎。许多对这个名字陌生的观众不禁要问:一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为什么要参加《奇葩说》这档娱乐节目?文青岁月,开启心智  1963年,刘擎出生在青海师范学院的家属院里。邻居都是一些“怪叔叔怪阿姨”:隔壁住着一对生物学家,来大西北教英语;楼上住着刘擎的语文老师,会朗诵马雅可夫斯基和叶赛宁的诗歌;隔壁的隔壁住着一位从前在外国语学院
期刊
薛龙建和团队研发的迷你软体机器人相对于传统的机器人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变形能力,在生产生活、医疗救援、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让机器人飞檐走壁  17岁时,薛龙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在国内读完了本科、硕士、博士。2009年,他前往德国攻读博士后,6年后学成回国,从事仿生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  薛龙建有一股狠劲儿,他的座右铭是:科学研究要不断突破、超越、做NO.1(第一)
期刊
“一个人因为读书而变得伟大,一座城市会因为阅读而走向辽阔。”一间书屋的温度季丰  香山书屋位于江阴市香山街道,走进后跃入眼帘的,除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还有一个颇惹眼的高大杯架,上面整齐码放着上千个茶杯。每个茶杯上都贴有一张姓名条——表明这是书屋常来读者的专用杯。每次过来,按姓氏拼音索引,从占据整面墙的杯子中找到自己的那一个时,有小小的成就感,更多的是满满的归属感。  据书屋主人季丰介绍,目前散落江阴
期刊
蔡晨阳  “全世界有那么多种昆虫,它们分布在很多地方。我希望弄清楚的是,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化的?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种演化规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研究员蔡晨阳联合中国、捷克、英国的古生物学者,在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一种原始的萤火虫祖先。在他看来,研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密码,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靠耐心采到人生首块化石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