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从事母语教学的语文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言传身教。相对来说,用文字的比较少,大量是用口头语言。因此,语文教师有计划有实效地进行口语训练就非常必要。口语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學的基础,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坚持不懈地训练。就能掌握语言的技能技巧,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一、在学识、文化上下功夫
语言贫乏、干瘪、枯燥无味,是教师口语表达的大忌。翻来覆去用几个词,说来说去还是几个句式,可总觉得意思没能充分表达,但又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言辞。这种情况好像是语言问题,实质上是因为学识与文化的制约,可能对要讲述的事物有某些认识某些了解,但往往囿于表层,既无深度,也无广度,更谈不上旁征博引。因此,表现在语言上就干枯,可听性差。
教师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传播者,理应广泛学习,以知识的清泉滋养自己。孔子讲过“学而不厌”,指出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积累词汇,丰富口头语言,阐述道理,透辟深刻,令学生折服。
二、在思想、情操上锤炼
平淡如水,缺少光彩,是语文教师口语表达的二忌。语言上没有什么差别,可听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东西,听的人感动不起来。课堂上的口语平淡无奇,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口语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三尺讲台方寸地,教师口语发挥的作用往往超越时空,在学生心中弹奏,经久不衰。能否达到这个境地,关键在口语里是否有“魂”,是否有光彩。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国魂,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中,百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回,披荆斩棘,奋然前行。这种民族精神是炽热的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的综合,教师是要有点精神的,教师语言的“魂”就是来自于这种精神。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语言的闪光来自于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激昂慷慨来自于胸中感情的激荡。不断地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是提高口头语言修养,克服平谈无奇的有效途径。
要把学生的感情“吊”起来,首先要把自己的感情“吊”起来。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第一个故事“松骨峰战斗”,如果平铺直叙,缺乏文采,效果一般,然而,教师充满激情,设置“悬念”,效果不凡。保家为国,本身就是很感动人的。这战斗故事能使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而且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越受到感动,对志愿军的热爱之情越来越深厚、强烈。开始,为了切断敌人的逃路,这支志愿军部队向着敌后“猛插”的进军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英雄们对祖国和朝鲜人民的一片忠贞,为了不让来犯的敌人逃走一个,他们在急速进军,迅猛地向敌后穿插。这时,我们怀着崇敬而紧张的心情注视着这支部队。赶到书堂站时,敌人正要跑掉,他们很快占领了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山岗的“低”“光”、“小”,说明不是很有利的地势,因为不能很好地掩护自己。但是英雄们顾不了许多,为了截住敌人,决心在这里决一死战!这种献身精神,我们怎么不感动?果然,敌人为了逃命,倾全力争夺这个山岗,于是一场恶战开始了!敌人向阵地“汹涌卷来”,炮火把山顶的土都“打翻了”,整个阵地都被“烧红了”,可见战斗何等激烈,何等残酷,而“敌人的死尸在山前堆满了”。可见我们的战士又何等英勇!我们怎能不惊心动魄!而在寡不敌众子弹打光的情况下,勇士们没有后退半步,而是带火扑向敌人,要把敌人烧死!他们用手榴弹砸死敌人,用手掐死敌人,用嘴咬死敌人……这是何等顽强!在这个时候,他们考虑的不是个人牺牲,一心只想到多消灭一个敌人就为战争的胜利多增加一分希望。因此,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时候他们也要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样的崇高精神我们怎能不深受感动!故事讲完了,我的感情到了“沸点”,这时候,“我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表达了这段话!学生的眼角热泪禁不住夺眶而出,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在思路、思维上梳理
罗嗦重复、逻辑性差是教师口语的第三忌。罗里罗嗦,颠三倒四,说得没完没了,学生最害怕。口语表达“水分”多,浓度少。十句百句里可能有一句是金子,但沙砾堆砌,把它埋了进去。学生听的时候,要挑拣要分辨,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听课情绪。
理思路最为重要的把中心线索为手中擎,目的地在那儿,起点在何处,心中要一清二楚。口头语言的轨迹,也就是思路的轨迹,思路轨迹清晰不乱,口头语言的表达就有条不紊。
四、注意声调、语速的变化
声调平板,毫无变化;语速过快过慢,是教师口语表达的四忌。语文教师口语表达的调若是从头到尾平平淡淡,毫无变化。那么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平淡无味,黯然失色。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的技巧的人了。”语文教师若能恰当运用声调抑扬顿挫的变化,口语表达就会变得朗朗上口,节奏鲜明,流畅贯通,自然适度。正如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里说的一样,直到现在他还记得蔡老师读诗的诗句和音调,可见蔡老师对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不能说没有影响。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秉赋”,主要是由于思想重视而加强训练的结果,是多方面知识的融合,需要多方面学习。语文教师不妨学习一点曲艺演员和戏曲演员顽强训练的基本功,或者吊嗓子的刻苦劲头。在学识、文化上勤奋积累,注意锤炼吐字的清晰度、锤炼语调的表情色彩、音色的优美等。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思想纯正,情操高尚,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口语的表达就有了功底,就能克服语言贫乏、干瘪无味、平淡如水、缺少光彩、罗嗦重复、逻辑性差等毛病。勤加训练,多加实践,就能在新课改中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在学识、文化上下功夫
语言贫乏、干瘪、枯燥无味,是教师口语表达的大忌。翻来覆去用几个词,说来说去还是几个句式,可总觉得意思没能充分表达,但又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言辞。这种情况好像是语言问题,实质上是因为学识与文化的制约,可能对要讲述的事物有某些认识某些了解,但往往囿于表层,既无深度,也无广度,更谈不上旁征博引。因此,表现在语言上就干枯,可听性差。
教师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传播者,理应广泛学习,以知识的清泉滋养自己。孔子讲过“学而不厌”,指出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积累词汇,丰富口头语言,阐述道理,透辟深刻,令学生折服。
二、在思想、情操上锤炼
平淡如水,缺少光彩,是语文教师口语表达的二忌。语言上没有什么差别,可听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东西,听的人感动不起来。课堂上的口语平淡无奇,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口语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三尺讲台方寸地,教师口语发挥的作用往往超越时空,在学生心中弹奏,经久不衰。能否达到这个境地,关键在口语里是否有“魂”,是否有光彩。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国魂,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中,百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回,披荆斩棘,奋然前行。这种民族精神是炽热的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的综合,教师是要有点精神的,教师语言的“魂”就是来自于这种精神。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语言的闪光来自于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激昂慷慨来自于胸中感情的激荡。不断地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是提高口头语言修养,克服平谈无奇的有效途径。
要把学生的感情“吊”起来,首先要把自己的感情“吊”起来。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第一个故事“松骨峰战斗”,如果平铺直叙,缺乏文采,效果一般,然而,教师充满激情,设置“悬念”,效果不凡。保家为国,本身就是很感动人的。这战斗故事能使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而且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越受到感动,对志愿军的热爱之情越来越深厚、强烈。开始,为了切断敌人的逃路,这支志愿军部队向着敌后“猛插”的进军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英雄们对祖国和朝鲜人民的一片忠贞,为了不让来犯的敌人逃走一个,他们在急速进军,迅猛地向敌后穿插。这时,我们怀着崇敬而紧张的心情注视着这支部队。赶到书堂站时,敌人正要跑掉,他们很快占领了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山岗的“低”“光”、“小”,说明不是很有利的地势,因为不能很好地掩护自己。但是英雄们顾不了许多,为了截住敌人,决心在这里决一死战!这种献身精神,我们怎么不感动?果然,敌人为了逃命,倾全力争夺这个山岗,于是一场恶战开始了!敌人向阵地“汹涌卷来”,炮火把山顶的土都“打翻了”,整个阵地都被“烧红了”,可见战斗何等激烈,何等残酷,而“敌人的死尸在山前堆满了”。可见我们的战士又何等英勇!我们怎能不惊心动魄!而在寡不敌众子弹打光的情况下,勇士们没有后退半步,而是带火扑向敌人,要把敌人烧死!他们用手榴弹砸死敌人,用手掐死敌人,用嘴咬死敌人……这是何等顽强!在这个时候,他们考虑的不是个人牺牲,一心只想到多消灭一个敌人就为战争的胜利多增加一分希望。因此,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时候他们也要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样的崇高精神我们怎能不深受感动!故事讲完了,我的感情到了“沸点”,这时候,“我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表达了这段话!学生的眼角热泪禁不住夺眶而出,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在思路、思维上梳理
罗嗦重复、逻辑性差是教师口语的第三忌。罗里罗嗦,颠三倒四,说得没完没了,学生最害怕。口语表达“水分”多,浓度少。十句百句里可能有一句是金子,但沙砾堆砌,把它埋了进去。学生听的时候,要挑拣要分辨,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听课情绪。
理思路最为重要的把中心线索为手中擎,目的地在那儿,起点在何处,心中要一清二楚。口头语言的轨迹,也就是思路的轨迹,思路轨迹清晰不乱,口头语言的表达就有条不紊。
四、注意声调、语速的变化
声调平板,毫无变化;语速过快过慢,是教师口语表达的四忌。语文教师口语表达的调若是从头到尾平平淡淡,毫无变化。那么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平淡无味,黯然失色。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的技巧的人了。”语文教师若能恰当运用声调抑扬顿挫的变化,口语表达就会变得朗朗上口,节奏鲜明,流畅贯通,自然适度。正如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里说的一样,直到现在他还记得蔡老师读诗的诗句和音调,可见蔡老师对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不能说没有影响。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秉赋”,主要是由于思想重视而加强训练的结果,是多方面知识的融合,需要多方面学习。语文教师不妨学习一点曲艺演员和戏曲演员顽强训练的基本功,或者吊嗓子的刻苦劲头。在学识、文化上勤奋积累,注意锤炼吐字的清晰度、锤炼语调的表情色彩、音色的优美等。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思想纯正,情操高尚,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口语的表达就有了功底,就能克服语言贫乏、干瘪无味、平淡如水、缺少光彩、罗嗦重复、逻辑性差等毛病。勤加训练,多加实践,就能在新课改中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