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戴建峰而言,4月26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这一天,在中国江苏野鹿荡,一个新的“暗夜星空保护地”正式成立。戴建峰是促成此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黄海野鹿荡位于中国南黄海西岸、古长江北入海口和古黄(淮)河南入海口交汇点,处于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麋鹿自然保护区之间,地理位置独特,夜空条件优良。
戴建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简称“绿发会”)星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国内进行暗夜保护。
戴建峰走上暗夜保护之路,离不开与“中国暗夜保护第一人”王晓华的缘分。
“中国暗夜保护第一人”
时间追溯到2011年,军人出身的王晓华退伍后在国企担任领导,拍摄星空是他的业余爱好。
这一年,王晓华拍摄的作品《长城上的夜空》在“夜空下的世界”(TWAN)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奖。大赛评委、天文学家无国界组织负责人迈克·西蒙斯鼓励他加入保护星空的队伍。
迈克·西蒙斯告诉他,世界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注意控制光污染,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建有经过认证的暗夜公园,但亚洲还是空白。“你作为中国首个星空摄影获奖者,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自此之后,王晓华拉着朋友们成立了“中国星空项目”,带着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出门演讲,寻求机构的帮助。
为了促成中国第一个暗夜保护公园的建立,王晓华前后4次进入西藏阿里。第4次从西藏回来后,因高原反应加上感冒腹泻,王晓华的肺部受到感染,为了在之后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介绍阿里暗夜保护区,他没有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病情恶化并发展成肺癌。2015年9月,王晓华与绿发会合作发起成立中国绿发会星空工作委员会(下简称“中国星空会”)。2017年7月7日中午,66岁的王晓华病逝。
王晓华离世后,中国星空保护工作的主力棒被交到了中国星空会的工作人员身上。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无法看到银河
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的大规模建设与活动,一座座美丽的“不夜城”所制造的光污染,已经演变为生态与环境的美丽杀手。
据澳大利亚《宇宙》杂志2009年记载,全球70%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中,20%的世界人口,在夜间已经无法用肉眼看到银河美景。
2016年发布的“世界人造夜空亮度地图集”告诉我们:因为灯光形成“人工白昼”,世界上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无法看到银河。
梁嘉宏从8年前开始拍摄星空,他的本职工作是投资理财。两年前,他在广州鹤洞的一处产业园里设立了“星空漫游天文科学俱乐部”,将科普和保护星空转变为自己的工作。
叶梓颐是一名星空摄影师,也是一个探险家,几乎跑遍了全世界。“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云,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叶梓颐说。
拍摄星空的过程并不像照片上看起来那么绚丽多彩,一张好的星空照片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这就需要拍摄者彻夜不眠;美丽的星空都在荒无人烟之处,所以如果你对浩瀚星空感兴趣,就必须忍受饥与寒。
“星空让我一直保持着好奇心,它已经变成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谈及自己为什么对星空如此痴迷时,叶梓颐这样说。
正是在拍摄星空的过程中,叶梓颐开始关注到暗夜保护。她身边很多朋友都是星空爱好及保护者,工作也跟星空相关。
叶梓颐去过几次美国的国家公园,她发现,夜晚每一个在公园露营的帐篷旁都会有一个警示牌提醒来客,晚间十点以后不要再开明亮的车灯,因为营地周围有夜行动物,开车灯会影响它们活动。“城市由暗变亮再部分变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叶梓颐说。但这个过程并不代表把灯全关了,而是对灯光加以控制,让更多的自然光落到地面,比如可以给灯加灯罩,并进行一些科学合理的改造,这样既节能,又能避免对天空的干扰。
正视的人越来越多
2014年7月,在王晓华及中国星空会的努力下,国内首个位于西藏阿里的暗夜公园通过国际暗夜协会北京分会认证,并正式投入运营。
国际暗夜协会是最早发起设立暗夜公园的机构,它是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非营利组织。2007年,世界第一个暗夜公园在美国犹他州东南角的天然桥国家公园开辟。
国际暗夜协会的成员分布在美国的50个州,并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2007年至今,国际暗夜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共在世界范围内认定了17个暗夜公园,其中10个在美国。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党委副书记陶隽在接受《国家地理》采访时曾表示,从理论上讲,人口稀少、荒僻的西部景区和东部海岛都可以设立暗夜保护区。“中国目前并不缺乏建造暗夜公园的自然条件,缺乏的是长效机制和群众基础。”在陶隽看来,暗夜保护在中国是一件曲高和寡的事情。
随着时间推移,暗夜保护正在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并正视。自2014年中国第一个暗夜公园在西藏阿里建立起,国内目前已经建成6个暗夜公园——西藏阿里、那曲,浙江开化,内蒙古库布齐,山西太行洪谷,江苏野鹿荡。但目前除西藏阿里、那曲暗夜公园发展较为成熟,国内其他的暗夜公园保护还处于较为初级阶段,后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至于想做到与国际同等水平的暗夜保护,国内暗夜公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3月,西藏阿里、那曲暗夜星空保护地被正式收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暗夜顾问委员会“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
暗夜公园,城市看不见的蓝海
早在两年前,王晓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可以通过发展星空科普体验和星空文化旅游,景区做到赢利,然后反哺、支持暗夜保护的事业。
叶梓颐则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观点——在城市的偏僻地方做暗夜公园,这其实是非常有市场的。她认为,在国家大力推广天文及航天科普的情形下,一些人流量不大的公园如果做暗夜保护,反倒可能會增加它们自身的特色。
而戴建峰则透露,野鹿荡未来将会创建一个“生物多样性宣传基地”。“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保护,呼吁人们放缓步履,将这一方生物多样丰富之地,留给思想,留给生命,留给良知与文化。”戴建峰说。
摘自《新周刊》
这一天,在中国江苏野鹿荡,一个新的“暗夜星空保护地”正式成立。戴建峰是促成此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黄海野鹿荡位于中国南黄海西岸、古长江北入海口和古黄(淮)河南入海口交汇点,处于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麋鹿自然保护区之间,地理位置独特,夜空条件优良。
戴建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简称“绿发会”)星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国内进行暗夜保护。
戴建峰走上暗夜保护之路,离不开与“中国暗夜保护第一人”王晓华的缘分。
“中国暗夜保护第一人”
时间追溯到2011年,军人出身的王晓华退伍后在国企担任领导,拍摄星空是他的业余爱好。
这一年,王晓华拍摄的作品《长城上的夜空》在“夜空下的世界”(TWAN)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奖。大赛评委、天文学家无国界组织负责人迈克·西蒙斯鼓励他加入保护星空的队伍。
迈克·西蒙斯告诉他,世界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注意控制光污染,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建有经过认证的暗夜公园,但亚洲还是空白。“你作为中国首个星空摄影获奖者,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自此之后,王晓华拉着朋友们成立了“中国星空项目”,带着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出门演讲,寻求机构的帮助。
为了促成中国第一个暗夜保护公园的建立,王晓华前后4次进入西藏阿里。第4次从西藏回来后,因高原反应加上感冒腹泻,王晓华的肺部受到感染,为了在之后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介绍阿里暗夜保护区,他没有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病情恶化并发展成肺癌。2015年9月,王晓华与绿发会合作发起成立中国绿发会星空工作委员会(下简称“中国星空会”)。2017年7月7日中午,66岁的王晓华病逝。
王晓华离世后,中国星空保护工作的主力棒被交到了中国星空会的工作人员身上。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无法看到银河
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的大规模建设与活动,一座座美丽的“不夜城”所制造的光污染,已经演变为生态与环境的美丽杀手。
据澳大利亚《宇宙》杂志2009年记载,全球70%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中,20%的世界人口,在夜间已经无法用肉眼看到银河美景。
2016年发布的“世界人造夜空亮度地图集”告诉我们:因为灯光形成“人工白昼”,世界上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无法看到银河。
梁嘉宏从8年前开始拍摄星空,他的本职工作是投资理财。两年前,他在广州鹤洞的一处产业园里设立了“星空漫游天文科学俱乐部”,将科普和保护星空转变为自己的工作。
叶梓颐是一名星空摄影师,也是一个探险家,几乎跑遍了全世界。“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云,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叶梓颐说。
拍摄星空的过程并不像照片上看起来那么绚丽多彩,一张好的星空照片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这就需要拍摄者彻夜不眠;美丽的星空都在荒无人烟之处,所以如果你对浩瀚星空感兴趣,就必须忍受饥与寒。
“星空让我一直保持着好奇心,它已经变成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谈及自己为什么对星空如此痴迷时,叶梓颐这样说。
正是在拍摄星空的过程中,叶梓颐开始关注到暗夜保护。她身边很多朋友都是星空爱好及保护者,工作也跟星空相关。
叶梓颐去过几次美国的国家公园,她发现,夜晚每一个在公园露营的帐篷旁都会有一个警示牌提醒来客,晚间十点以后不要再开明亮的车灯,因为营地周围有夜行动物,开车灯会影响它们活动。“城市由暗变亮再部分变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叶梓颐说。但这个过程并不代表把灯全关了,而是对灯光加以控制,让更多的自然光落到地面,比如可以给灯加灯罩,并进行一些科学合理的改造,这样既节能,又能避免对天空的干扰。
正视的人越来越多
2014年7月,在王晓华及中国星空会的努力下,国内首个位于西藏阿里的暗夜公园通过国际暗夜协会北京分会认证,并正式投入运营。
国际暗夜协会是最早发起设立暗夜公园的机构,它是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非营利组织。2007年,世界第一个暗夜公园在美国犹他州东南角的天然桥国家公园开辟。
国际暗夜协会的成员分布在美国的50个州,并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2007年至今,国际暗夜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共在世界范围内认定了17个暗夜公园,其中10个在美国。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党委副书记陶隽在接受《国家地理》采访时曾表示,从理论上讲,人口稀少、荒僻的西部景区和东部海岛都可以设立暗夜保护区。“中国目前并不缺乏建造暗夜公园的自然条件,缺乏的是长效机制和群众基础。”在陶隽看来,暗夜保护在中国是一件曲高和寡的事情。
随着时间推移,暗夜保护正在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并正视。自2014年中国第一个暗夜公园在西藏阿里建立起,国内目前已经建成6个暗夜公园——西藏阿里、那曲,浙江开化,内蒙古库布齐,山西太行洪谷,江苏野鹿荡。但目前除西藏阿里、那曲暗夜公园发展较为成熟,国内其他的暗夜公园保护还处于较为初级阶段,后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至于想做到与国际同等水平的暗夜保护,国内暗夜公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3月,西藏阿里、那曲暗夜星空保护地被正式收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暗夜顾问委员会“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
暗夜公园,城市看不见的蓝海
早在两年前,王晓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可以通过发展星空科普体验和星空文化旅游,景区做到赢利,然后反哺、支持暗夜保护的事业。
叶梓颐则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观点——在城市的偏僻地方做暗夜公园,这其实是非常有市场的。她认为,在国家大力推广天文及航天科普的情形下,一些人流量不大的公园如果做暗夜保护,反倒可能會增加它们自身的特色。
而戴建峰则透露,野鹿荡未来将会创建一个“生物多样性宣传基地”。“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保护,呼吁人们放缓步履,将这一方生物多样丰富之地,留给思想,留给生命,留给良知与文化。”戴建峰说。
摘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