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個成功的家庭教育需要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不能够和谐相处,那么家庭教育的结果也势必不会使人满意。共情与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部分,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共情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使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促使孩子主动学习,不断进步。本文将从共情与心理暗示的概念出发,阐述共情与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举例分析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共情;心理暗示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5-0029-02
  The Application of Empathy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in Family Education
  RUAN Sijing  (Binbei Primary School,Xiame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A successful family education needs to be based on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f parents and children cannot get along in harmony,then the result of family education is bound to be unsatisfactory. Empathy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ues are two very important parts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process. Parents must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impact of empathy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ues on their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family educ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ncourages children to learn actively and make continuous progress.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concept of empathy and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expound the role of empathy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in the process of family education,and give examples to analyze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family education.
  【Keywords】Family education;Empathy;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所受到的最初的教育,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未来成长发展的影响也最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传授者,是孩子的第一位人生引导者。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成功或是失败,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当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 绪论
  (1)共情的概念
  共情一般也被称为同理心或是投情,共情这一词汇主要是指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对方的心理世界,其中包含了三方面的含义:1.提出问题的人根据回答者的回答,来体会对方的感受与想法。2.提出问题的人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积累的知识,将回答者的经历与他的生活经验和他的个人特征结合起来,从而对回答者的思想进行理解。3.提出问题的人使用一些高情商的询问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想法传递给对方,使对方感同身受从而做出反应。共情的过程需要提出问题的人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不能帮助回答者来进行判断或决定他的想法,或在交流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自己的情绪。共情并不是随便散播同情心,而是为了帮助回答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解决回答者的心理障碍。
  (2)心理暗示的概念
  心理暗示主要是指受到心理暗示的人感受到了其他人的想法与思维方式甚至是情绪,随后自身也被这些因素所影响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暗示是人们在生存与发展过程当中最常见也最简单的一种条件反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被主观思想所决定的假设,虽然并不一定存在,但在你的主观思维当中它已经被认为是存在的了。受暗示性是人所具有的一项固定的心理特征,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受到外界所带来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本质是人体所生成的一种自我学习能力与保护能力。将一个人放置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时,这个人会不自觉的被这个环节所影响,逐渐被“同化”,这是一种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心理暗示,促使人在无意间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学习。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为人提供积极向上的动力,使人始终具有乐观的心态,同时具有抵抗挫折的能力。
  (3)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主要是以人所出生与生活的家庭为主要环境,由家长作为主要的教导者所进行的一种教育行为,家长通过刻意或是无意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知识与言行举止传授给孩子,从而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与未来的发展。现代对于家庭概念的解释一般为:在实际生活过程当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与教育的一种行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与品质。来自家庭的教育具有长久性的特征,它能够对一个人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仅仅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逸、享受的生活环境,或是让孩子不断奔波于不同的特长兴趣班当中,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善良、诚实、富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等优秀的品质。良好家庭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选择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但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态度与观念,因此,家长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部分。   2. 家庭教育的作用
  (1)对人的成长起到奠基与指引作用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所接触的首要环境就是他的家庭。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与教育的引导人,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得启蒙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1-6岁的儿童是成长的最佳时期,这时期的儿童精神思想发育极其迅速,直到7岁左右就开始接近成年人水平了。而这个期间,孩子受到最多的教育就是来自于家庭的教育,此时受到的教育也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婴幼儿大多与外界社会没有过多的接触,其涉及最多的环境就是来自于家庭。在这个阶段,家庭承担了一个人成长遗传、成长环境与成长教育三种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作为为人父母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是最早进行的教育,具有着其他阶段的教育所不具备的影响力,这种早期性也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与指引作用。
  (2)为家庭幸福和谐提供保障
  家庭是由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以及与家庭里儿童的血缘关系或是收养关系所共同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家庭中成员的联系是建立在婚姻与血缘关系之上的,其中包含的感情也是其他社会关系中所不具备的,这种特殊的关联性使父母作为一个教育者对孩子具有必须的教育义务与责任。父母作为孩子的楷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果父母酗酒成性,沉迷赌博,那么孩子也不可能一心只想著学习。但如果父母对自身具有良好的约束力与习惯,那么也能够影响孩子形成优秀的品格。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因此,如果孩子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那么家长也能够放心,从而心情愉悦,使整体家庭氛围良好。如果孩子自身品德恶劣,那么也会影响到家庭的整体氛围,影响家庭和谐。
  (3)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教育实质上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哪怕这个人在成年之后成家立业独自生活,也不能脱离家庭这个环境,只不过他在家庭当中所扮演的角色由被教育者转变成了教育者,教育的连接始终没有中断。家庭教育对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又决定着社会整体文明进程。因此,做好家庭教育能够帮助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如果社会中的家庭都能够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社会中群众的基本素质与人民整体道德水平都能够得到普遍提升,社会中的犯罪行为也能够因此得到减少,有助于减轻社会压力,营造和谐社会。
  3. 共情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共情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父母与孩子之间只要具有共情心理,那么,就首先具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所理解与认同时,就会对父母产生足够的信任,对父母心怀感激,从而对父母敞开心扉,进而能够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有助于儿童更好的接受父母,与父母进行沟通,从而也能更容易的接受父母所进行的家庭教育,也相信父母所说的话。反之,如果父母不能够体会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的沟通与抱怨以自己的思想来进行反驳,那么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就有可能会急剧下降,也不再对父母敞开心扉进行倾诉。此时的家长如果想要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孩子也不再愿意去听从,更不要说进行学习了。父母将共情思想运用于家庭教育当中,实际上是干预和接纳孩子的思想与情绪,能够有效减少孩子对长辈所具有的抗拒心理,减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4. 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中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有消极的心理暗示。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也是在施加心理暗示时效果最好的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破坏。但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施加积极的心理暗示,使用表扬、赞赏与鼓励等形式来对孩子形成心理暗示,那么孩子也能具有高度的自信,从而走向成功。心理暗示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其中的“暗”,父母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家长良好的行为就是对孩子行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孩子在积极的环境当中成长。
  5. 共情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充分发挥共情的作用,切身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了解孩子此时所想与心理感受,就能够使孩子心情愉悦,从而愿意听从家长的教导。如:某位家长的女儿已经学习了好多年的舞蹈,也参加过不少大型的比赛,但一直缺乏独舞的机会。母亲的公司举办了一场舞蹈比赛,她替孩子报了名。回去问女儿敢不敢独自上台,并说了替她报名的事情。但此时女儿却说“我不敢”母亲注意到了女儿害怕却又想要表现自己的表情,知道女儿没有信心,于是鼓励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参加,但是有一点害怕对不对”孩子点点头同意了母亲的话,并向母亲说出了她的担心。在这个案例当中,孩子感受到了母亲对他的理解。母亲点明了孩子的感受与想法,此时的她是不带任何个人情绪的替孩子进行着想,此时的孩子也愿意与母亲进行沟通,听从母亲的教导,从而使家庭教育顺利的进行。
  6. 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在心理学当中有一个重要的案例,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前往一所小学,从每个年级当中选出了三个班,又从其中选择了几个“最有前途的孩子”交给家长与老师。但实际上,这些孩子都是罗森塔尔随机选择出来的,但被他选出来的孩子都在成绩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且更加自信了。在家长接收到这些“有前途孩子”的名单后,就会在日常的教育过程当中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的暗示,对他们予以赞美和期待。这充分说明了赞美与期待作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与思维方式。如果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当时家长能够充分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就能够有效避免这个问题,使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7. 结语
  在实际生活过程当中,父母往往是孩子最信赖的、最能够依靠的人,也是能够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父母通过表扬、赞美与鼓励等行为来进行共情与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主动朝着良好的人生方向进行发展。共情与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与优秀的人格,在未来能够快速适应这个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静,周荣.共情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4).
  [2]浩莹.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家庭教育心理学》[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10).
  [3]沈磊.共情陪伴提升家庭教育质量[J].动漫界:幼教,2018(44).
  [4]张丰,徐清清.浅谈心理暗示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应用[J].消费导刊,2008(19).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学科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差别。在教育领域的诸多学科中,体育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许多学校对体育教育过于忽视,以至于教学环节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尤其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又活泼好动,在体育课程的进行过程中容易受伤,因此需要小学体育教师更加注意对学生体育安全的注意,并掌握一定的规
期刊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主题式美术活动,是以主题活动为线索,以幼儿为主体,经验为基础,多种美术表达形式为手段,注重将美渗透到各个领域,美术活动与主题活动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实现幼儿经
期刊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目前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按照教材时间线进行教学活动,另外一种则是打破时间线对知识进行整合,开展专题式教学活动。新式的专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历史知识,让学生把握历史逻辑。在开展初中历史专题教学时,教师要遵循中考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历史专题教学效率,妥善解决现有教学问题,逐步完善基于中考导向的历史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考;初中历史;专题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小學正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形成良好艺术素养的重要阶段。但现如今还有很多教师在沿用着过去的“一言堂”教学法,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个性意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将古镇文化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通过以下几大方面,找寻到美术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不再只沉迷于美术课堂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而是真正地将教材文本内容融入内心。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小学美术教学经
期刊
摘 要:有效的课程意识是准确定位学习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是构建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过程的依托,是形成系统课程认识和课堂教学的载体。教师有效的课程意识包括为什么而教,要如何培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载体是什么,如何评价等。道德与法治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要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让教师主动寻求理论和实践的对接,赋予时代精神。课程意识支配和主导着课堂教学实践,是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成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对英语选修课的开设与实施进行了具体的探讨,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一步强化与完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保证高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5-0007-02  English e
期刊
摘 要:幼儿园足球活动不同于传统足球运动,而是将足球和游戏相结合,在传统足球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娱乐性,并保留原有的集体性与健身性,为幼儿提供足球学习的机会。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家园合作”背景下的幼儿足球游戏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广大足球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足球;家园合作;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5-00
期刊
摘 要:美术这一学科可以有效丰富人们的美术情感与艺术情操。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小学美术课堂也进行了相应的革新与整改,加入了个性化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素养、开拓学生眼界、激活学生思维的目标。美术教育作为小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个人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创设艺术氛围的进程中让学生发现艺术、体悟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思维与学
期刊
摘 要:德育课程是落实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课程融合丰富德育教育体验。新时代新教材下的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课余活动的参与,巧设活动融合道德教育,巧用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凸显时代教育精神和价值观。注重学生日常生活道德教育,是落实学生道德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学校和教师要紧随新课程的改革步伐,借助部编新教材实施,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推进道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发展,彰显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力量
期刊
摘 要:对于广大农村学子而言,读书是他们走出农村、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当前就业形势日渐严苛,内卷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巨大的教育投入对很多农村家庭而言也是非常大的压力,导致读书无用论被更多的人宣扬。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学生辍学问题是常态。致使大批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既包括学生和家长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客观影响,因此文章就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做了具体的分析,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