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朱寿桐论戏剧》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寿桐论戏剧》是朱寿桐先生的代表著作之一,全书内容新颖,观点鲜明,条理清晰,且饱含真情。笔者读此书后,深有所感,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谈起。因心之共鸣,也因本人对戏剧的热爱,便以情为引,漫谈心得。此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对戏剧的探索,其中包括戏剧艺术的发展态势,戏剧中的“和声”、演员、观众,“戏剧情绪”的影响和悲喜剧概念的情绪批评,等等。后半部分则系统地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发展流脉进行了梳理,如新派戏剧、新月戏剧、样板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戏剧创作等,也包括以个体戏剧作家为探讨对象的解说,如田汉、沈从文、李杰等人的戏曲创作。限于本文篇幅,笔者主要根据此著作前半部分内容加以探讨,并联系当下的实际生活状态与社会情貌加以思考,愿读者在生活的“余裕”之中,以恬然之心处之于世。
  朱寿桐先生在最后一节《我与戏剧的初缘》中,谈起其与戏剧的“多年之交”,儿时对于戏剧的勃勃兴致,对观戏、看戏的热情洋溢,看着演员们一次又一次的排练也觉内心充盈,更容不得他人对“心中挚爱”的质疑与轻蔑,曾言明:“没有我的任何事情,我就坐在一旁,傻傻地,一丝不苟地和别的有限的几个闲汉认真地观察着,不管多冷的天……”读至此时,我为“傻傻地”此三字感动,真挚、聪颖,而赋予情感。这正是因至诚而达至的宽容。与艺术相伴的人生,是富足且美满的,艺术好似这世间最为温柔的人,给予人生以温情。辛苦的戏剧排演,并非为求得物质上的获取,而仅因内心的怡悅与充盈,然而,遗憾的是朱先生当年编撰的《教授餐厅》因不慎丢失而没能上演,但正是这完美中的遗憾,使得这份执念更为珍贵。

一、戏剧演员的“一心二用”


  因对戏剧的热爱,因饱含真情的诉说,此书以真挚情感触动读者内心。受此书的启发,笔者首先从演员的角度并联系实际的表演经历,思考关于戏剧的艺术效果。在戏剧艺术中,演员在戏剧表演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演员的表演能力与对情绪的掌控能力对演出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如何恰当地表现情感与运用理性?如何与在场观众达成“往返巡回的情绪增殖”?如何配合“和声特性”浓化“戏剧情绪”?演员如何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从而更好地展现出戏剧的风采?这些皆是表演主体需重视的要领。作为戏剧的表演主体,与荧屏演员自是不同,如朱寿桐先生所言:“戏剧演员既要有适应人物规定性的表演,更要适应观众心理期待和情绪感性的表演的双向适应要求。戏剧演员需要更加扎实的表现技能和更加深刻的美学修养。此则对戏剧表演主体提出了更为复杂且较为苛刻的要求。”由于戏剧表演本身具有连贯性,从开幕到闭幕,演员的台词与行动皆有不可重复性,若出现差错,则几乎没有修复或弥补的可能(但排除临场发挥的意外情况)。“情绪的生成和发展必须依赖足以容主客体感觉碰撞回流的空间”,戏剧主演直接面对观众,受“戏剧情绪”的弥散,演员或多或少会影响观众的情绪,而观众的情绪也受演员情绪的指引与感染。在戏剧表演中,每位演员需注意与其他演员的配合,如台词的衔接(如语速的递进与情绪的感染),各自的站位(特别是行走时,需注意观众视角是否被遮挡),演员之间情感的交流(如目光、肢体动作)。同时,演员又须注意台上音乐与灯光的节奏,包括种种的“和声”特效。通常情况下,音乐的缓急、灯光的明暗,与主体情绪有着隐现的暗示关系,此皆表明表演主体与“戏剧情绪”之间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而言,戏剧的表演主体在表演时需敏感地顾及表演技术以外的其他方面的配合,又不能忽略作为演员的身份,即在角色扮演中需投入恰当的情感成分。情感的流露是创作者、演员、观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品欣赏中讲求“观文者披情以入文”,而对于戏剧而言,其“质白的台词”与表演,则需创作者以真挚情感的投入,也是对站在台上的演员的必然要求。
  戏剧中,演员的表演不同于在摄像镜头前的荧屏演员,荧屏演员可依靠镜头的移动、角度的选取,以及后期的视频剪辑等技术。视频的二次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存有的不足,因此,荧屏演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于角色扮演的情感投入。影视拍摄可利用摄像机进行选材选角的技术性操作,当演员酝酿情绪不佳,或出现台词错误,则可重新分段录制,而后期以技术剪辑进行加工,如将杂音祛除,画面裁剪,再加后期配音。此技术更可以对拍摄过程进行美化。相比之下,影视的录制更依赖于摄影师与导演的悉心关注,导演可对现场拍摄中的问题进行直接的建议,因此,拍摄视屏与戏剧表演,演出气氛是大相径庭的。视频拍摄中,遇见笑场或说错台词的现象,有补救的机会,然而戏剧演出,有着“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俗语,若在公演中出现问题,这不是可以一笑了之的。我举此例,不是为说明荧屏演员逊色于戏剧演员,而在于因表演的性质、演出的场合、依赖的媒介的不同,对演员的要求方面则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戏剧演员可能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期待。
  戏剧演员不但需一心二用地面对台上之突发情景,同时需顾及台下观众的观感情绪,受到流动巡回的“戲剧情绪”的影响。要在各种干扰之下,投入于情感状态之中并非易事。在戏剧公映的时候,导演功成身退,留在台上的演员则可在规范之中表现自由,如面临考试一般,演员的表现与其发挥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戏剧表演中对表演主体的自身素质与表演技能有着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戏剧主体需付出更多的艰辛。例如,戏剧表演者需注意肢体动作的幅度与说话声音的大小,两名演员对话行走时,也需注意以侧身对观众,并且演员双方的步速与语速皆要协调。这是为顾及观众的需求,力图营造更精致的剧场效果,但是对于戏剧演员而言,此与日常生活的习惯行为相背离,尤其在情感投入的表演状态中,最易忘却种种理性的规范,如何将真情实感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歌声表现出来,此为戏剧表演者增加了难度。例如,笔者曾参加过某学校戏剧社团举办的话剧演出,以歌剧《小二黑结婚》为蓝本改编的话剧,可明显感受到改编的话剧演出中,在情感的表达效果上与歌剧相比则有所递减,若独白较多,会显得累赘。其实,这也是此剧本由歌剧改编至话剧后所带来的问题,同样的情绪,用歌唱来呼唤观众的内心节奏比话剧中演员以独白的语言抒情,更有美感与诗意。   朱寿桐先生书中所言:“表演者即便从剧中感知了某种理性,他也不应该把这种理性赤裸裸地呈现给观众,而应尽量挖掘其中的情感,奉献给观众。”笔者对此十分赞同,并且我认为,对于如何使情感投入与理性思考相结合,除去表演主体自身的美学修养与领悟能力,便是依靠于日复一日的排练而形成的习惯性经验。有时,在话剧排练中,为增加表演的趣味性,演员会故意设置一些幽默的情节,这些理智的幽默与趣味,更好地烘托了剧场情绪的感染,同时营造了在紧张的矛盾冲突中的幽默色彩。

二、“戏剧情绪”的折返与回旋


  朱先生在论戏剧时,有关于“情绪记忆”的探讨,其言:“奥秘确实就在于情绪,情绪的感受作为一种审美记忆是非常悠远的。”“情感留住的记忆才有生命。”而观众对于理性认识的东西,是容易遗忘的。成功的戏剧演出之所以可以给观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我想这离不开其对观众情绪的引导,从而与观众达成情感的共鸣,这也是为何如《牡丹亭》、《西厢记》、《哈姆雷特》、《麦克白》等众多中外优秀剧作在经过反复上演后依然热评如潮的原因之一。剧场的“情感效应”的形成,是台上台下的情感回旋,从观众角度而言,“戏剧情绪”需在表演者与观众之间达成默契。
  如朱寿桐先生所言,戏剧艺术经历了“载体效应”、“文本效应”与“媒体效应”的发展。观众在“载体效应”为主的传统戏剧中,在观戏的过程中可达至“有节制的狂欢”。例如,在观看原汁原味的京剧之时,台下观众会进行喝彩或点评,此在“复调声音”中影响着演员的状态,而戏剧批评家作为特殊的戏剧观众,也为戏剧评论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台上台下的氛围构成了京剧艺术独特的“艺术语境”。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戏剧的团体性不同于诗歌小说的独创性,话剧的表演需要上至导演、编剧,下至演员、幕后工作者,在舞台布景、声光调控、开幕拉幕、服装道具等各方面皆各负其责,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物质成本。一场成功的戏剧演出,不仅仅在于编剧、导演、演员单方面的优秀结晶,而且取决于综合力量的效果,即便是一个小环节,如果出现问题,也会造成戏剧表演的瑕疵。总之,成功的戏剧演出,不但需要演员之间默契的配合,还需要剧组人员的多方面协调与商榷。同时,观众对于戏剧演出的影响在演出过程中也十分重要,例如,即便是观者端坐于剧场观看话剧演出,台下闭灯,台上演员看不清台下观众,但有时观众情不自禁地窃窃私语或换场过程中观众的细微举止,也可给予演员以某种程度的暗示,甚至会影响到演员的表演状态。在戏剧表演中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对话,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表演者需与观众取得适当的沟通,从而打破台上与台下的隔膜,把观众融入剧场情景之中。如前文提及的,笔者参加的话剧《小二黑结婚》的演出,此剧结局以小二黑与小芹结婚为圆满结局,全剧演员上台,以婚礼现场布置场景,载歌载舞。我觉得此处全体演员以舞蹈的形式对此话剧进行圆满收场的方式十分恰当,“舞之蹈之”以尽其情,以仪式般的婚庆团圆将“乐”与“舞”共集,融合在狂欢的状态中,打破“第四堵墙”的隔膜,特别是台上演员向台下观众撒喜糖的情景,更促進了剧场中“喜剧情绪”的高潮,而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同时,暖色调的灯光与大红色的扇子,以及喜庆的乐声起到了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作用。并且,无论是台上演员之间的关系,或是演员情绪的波动,还是引导观众的视野,再或是舞台场景的布置,此皆考验了戏剧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能力。
  对比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可明显看出,以小说改编的话剧或歌剧,都对小说的部分情节进行了明显的调整,其中变动较大的部分,便是戏剧中的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在小说中,本来是小芹和小二黑被押送见区长后,区长则分别与三仙姑和二诸葛进行单独的谈话,并对他俩进行了思想教育。而在歌剧或话剧中,则将区长、三仙姑、二诸葛、金旺、小二黑、小芹皆集聚一堂,由区长进行公开处理与审判,具有鲜明的仪式感。此处之所以如此安排,除了为集中矛盾冲突、简化故事情节外,想必还有烘托话剧的“戏剧情绪”的作用,正面、反面角色齐聚一堂,邪与正、真与假、善与恶,被演绎在同一场景,使谎言和邪恶无所遁形。正是这两种相对的力量,构成了较为滑稽而幽默的情节发展。当金旺兄弟的假话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所遁形,观众对此情形不但充满期待,并且,想必大多数观众也有着亲看亲临的体验,从中迎来会心一笑。坏人受阻,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是观众所期待的审美快感。
  然而,《小二黑结婚》虽然是一个地道的喜剧故事,但其中也不乏“悲剧情绪”的酝酿。如朱寿桐先生所言:“情绪一词包容性极强,任何其他同质的和异质的情感因素皆可包孕其中。”在此话剧中,“喜剧情绪”是主导情绪,但涵盖着“悲剧情绪”也并不意外,如书中所言:悲喜剧在情绪的思考方面是不存在。的确,很多理论上说得通的道理,在实际的“戏剧情绪”的发展过程中是行不通的,如观众情绪的迅速转换,从悲到喜,或从喜到悲,或是悲喜交加的现象,在实际的戏剧观赏和戏剧表演中并不可实现。这则需有“一脉本质情绪或一线贯穿情绪,以其深厚的美学力量作用于他的心灵,决定着他的总体情绪感受的悲剧倾向或是戏剧倾向”。例如,话剧《小二黑结婚》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喜剧表演,然而,剧中依然不失甜蜜与忧愁的紧张之感。小二黑和小芹为追求年轻人自由恋爱的权力,受到双方家人与外部势力的多方阻挠,尤其是双方与父母之间的对峙。然而,正是因为“悲剧情绪”感染着观众,在金旺兄弟伏法,有情人终成眷属之际,此种反差,则增加了喜剧的氛围,在备受阻碍后而修得圆满的爱情则更为可贵。也正是因为主演的丰富情绪以及剧中情绪变化的转折,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对于一个饱满的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深入人心的是情绪转折中的爆发力量,这契合了观众的审美感受,更可引起观者的共鸣。

三、“真”与“假”的甄别——“围观”、“看客”、“余裕”


  朱寿桐先生曾在一篇论文中对当下戏剧的“媒体效应”进行了论述,其认为媒体可利用声光音色给予观众以新鲜感。的确,对戏剧艺术进行如同商品包装的加工,使人们的感受能力退化,把戏剧艺术包装成五光十色的商品礼盒,人们便无法通过感官去识得商品内部的真质,这与现代化给人所带来的“碎片化”体验相关。人们无法从零星的碎片中把握整体,一哄而至的从众心理使人丧失了判断能力,而判断能力的丧失与外部世界的高速运转相关联,人们的感觉与知觉在商品的包装下无从辨认。迷茫之际,不乏居心不良的媒体打着精细的算盘乘虚而入。我对朱寿桐先生关于“围观”现象的分析很感兴趣,并联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然而,不同的是,鲁迅笔下的“看客”描写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落后与无知,而今日的“围观”,则是关于大众在商品经济充斥下的迷茫和恐惧。人们无法依赖于感知能力去鉴别真伪,“围观”之下,人们变得空虚与无聊,心灵的“荒原”暴露在烈焰之下,不堪重负。   朱寿桐先生无论在论戏剧时,还是在分析徐志摩诗歌中,或是在体悟人生与哲学的思考里,皆以人生的“余裕”为追求。在这个追求“不留余地”的商品社会,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中,各行各业皆以求得最大利益而奋斗不息。在这种过度追求极致的心态下,有些媒体为金钱利益所引誘,而丧失了自身的判断力,求新求奇,而求得暴力宣泄的影片,求得能够在茫然而劳累的生活中“释放自我”。因此,快节奏的影片与人们所处的现实速度密切相关,这好比放假旅游的“报复性消费”,而真正富有感受力、货真价实的高质量影片则经常会出现票房跌落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不单单是戏剧,影院的票房的“爆款”也绝不会落在某部文艺片之上,如去年年末上映的《地球最后的晚餐》,则有人调侃:“我坐在这里就要睡着了,前面一男一女在讨论影片中画面的线索与暗示,他俩应该是某某大学的教授……”在鲁迅的“看客”时代,鞭笞的是人们的无知,而在“围观”的时代,是人们作茧自缚!我相信,对于很多优质的戏剧艺术或影视作品,不排除观众欣赏水平不够的可能,但是,如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票房数居高的影片依然是以动作、悬疑、爱情等为主导的大片。当然,笔者并非无视或有意“鞭笞”此类题材,影视的良好发展自然需要“膳食均衡”的搭配,此类大片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为观者提供了缓解压力和提供愉悦的渠道。但是,笔者认为真正缓解压力的办法,或走向轻松的状态,需以“宁静致远”的内部调节为主,而优秀的影片的重心,更在于思想的丰盈,而非夸张的包装。若与国民的知识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形加以对照,影视戏剧的编者则需更注重观者的精神需求,并引导观者通向更为深度的思考,而非一笑了之。在谈至观众的感受力时,我们则不得不反思,到底是观众的欣赏水平不够,还是观者没有“余裕”之力去感受美好。的确,“围观”总要比“判断”轻松得多,判断需要思考,需要精力,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更需要细腻的感受。
  笔者认为,“无暇自顾”这个词比较适合此时大众的心境,到影院或到剧场去,只求“哈哈大笑”,从而转移注意力,消除疲惫与紧张,哪里还有“余裕”的精力去追求、去分析复杂的美,更别说是关于“审美”的判断了。在本雅明所著的《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中,城市中的“闲逛者”在喧嚣之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这与“围观”的慵懒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有趣的是,流浪汉看似懒散的闲逛,却以真实的感受体察着世界,而有些衣冠楚楚的“围观者”,却空无内质,迷失自我。
  这警醒我们,当下影视戏剧发展中的不良现象,不仅是受某些居心不良的媒体的诱导,若从我们自身原因来探索,忙碌的生活中实则饱含着懒散,而懒散背后的空虚与无聊,则构成了艺术发展的潜在危机。在此,分享我偶然看见的一首诗歌,诗人卢卫平的《中年货车》:
  我知道,还可以装一些不肯熄灭的酒
  一些喜鹊吵不醒的梦,一些大海的豪言
  一些闪电的愤怒和冰雪的泪水
  但我不再装了。我要留下一些空间
  让风吹过时为写着诗句的纸片有短暂的停留
  也许从审美的角度看,大家对于此诗的赏析有所差异,而我认为此诗的动人之处,正在于“余裕”的生活之中,给生活留下了空间,为诗意留下了空间,也为美丽留下了空间,为艺术留下了空间。
  戏剧,可以作为陶冶性灵、提炼人生的“生活的体操”;更可发人深思,作为引人入胜的“情绪的体操”,当生活的疲惫袭来,戏剧艺术的气息便可以袭人之香,浸透于心,可于青草惊鸿之季,感人生百态之剧!
其他文献
如果说,紧邻京城、位于海河边的天津曾是一处客旅、商贸渡口,那么,坐落其间的问津书院,便是一处文化的渡口。  问津书院建于清代,今已不存,据说原址在鼓楼一带,当然是不可能见到了,连它到底“长”得怎样,我也没有找到一幅图画,只能在脑海里构想它的大致轮廓。但重建的问津书院我是去过的,并在那里呆了整整一个下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2015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读书年会暨藏书票艺术论坛
牌坊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建筑,根据修建的原因和功用,可分为很多种类,有军政功德、忠正名节、科甲功名、官宦名门、孝子懿行、贞妇节女、仁义慈善、百岁寿庆、历史纪念、学宫书院、文庙武庙、衙署府第、街巷道桥、会馆商肆、陵墓祠庙、坛庙寺观、胜景胜迹等十七大类,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明清时期,中国牌坊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代变迁,由于历久失修、兵灾火灾甚至人为拆毁
吕碧城(1883—1943),安徽旌德县人,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后改为圣因,别署晓珠、信芳词侣等,四十八岁上皈依佛门,法号宝莲居士。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的先例,就始自吕碧城。她是力行中国女子现代教育的先驱,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她还首创“中国动物保护会”。吕碧城堪称由晚清至民国的才女兼奇女,百年难
一  严复晚年住过的故居,在福州“三坊七巷”的郎官巷。1920年,严复回到家乡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回到福州的前一年,严复曾在上海写下一首诗。  怀阳崎  不反阳崎廿载强,李坨依旧挂斜阳。  鳌头山好浮佳气,碕角风微蔟野航。  水鸟飞来还径去,黄梅香远最难忘。  何从更作莼鲈语,东海如今已种桑。  阳崎是严复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严复的父亲严振先以行医为生,为人宽厚,可惜嗜赌如命。在严复十四岁时,严父
在日本国内颇有个性的丹羽宇一郎,曾被人称为“走路逛街的董事长”,不知是“祸”是“福”,2010年来了一个“转身”,由民而官,成了日本驻中国大使。他履职接受采访时说:“民也好,官也好,追究这些无助于外交。现在日本国难当前,却没有危机感,这个职务是要为国献身的工作。”大家知道,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工作”并不轻松,也不遂心如愿,但那“献身”的精神,倒是和“竭忠殉国”的张养浩有着相通之处。是笔者生拉硬扯吗
韩晗是我指导的博士生,这次他的博士论文重新增补修订成书,受到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是一件大喜事、大好事。韩晗邀我作序,作为这篇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我非常乐意。  2010年,由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任心廉同志(现已故)与著名作家陈应松先生联名推荐韩晗考我的博士生,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湖北省一位年轻的八○后作家。但入学之后,韩晗展现出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潜力。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除了坚持文学创作之外,他
《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皆系民国奇女子杨步伟的大作。前者主要记录她的个人成长史,包括她们杨家的家族史,后者则是她与赵元任五十年来的婚姻生活记录。诚如她在“自序”中交代的那样,用“杂记”命名,一则纪念并致敬丈夫的六世祖瓯北先生,二则表明身为赵太太的杨步伟要“以这个家为中心来叙述一切”,有意区别于“以我自己为目标来叙说”的《一个女人的自传》。再联系到她婚后两年就从刚步入正轨的私立医院毅然抽身而
一、莎翁的“性”与莎剧中的“性”  尼克·格鲁姆在其《图识莎士比亚》(Shakespeare: A Graphic Guide)一书中,引述伊丽莎白时代律师学院的学生约翰·曼宁汉姆 1602 年的日记,写到莎士比亚在伦敦生活时的一段“性八卦”,也算一桩“莎翁情史”:一天,剧团演完《理查三世》之后,主演理查·伯比奇与一位年轻女士约定幽会,地点选在那位女士的住处,接头暗号是“理查三世”。莎士比亚偷听到
Mr. And: Mr. But、 Miss Or和我(and)来自于同一个家庭——并列连词。我们都可以连接相同成份的词、短语或句子。 如果我们连接的两个主语相同,或主语和谓语都相同时,后面一般不再重复前面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我们仨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我(and)连接两个并列或对称的词、短语或分句, 如:  You and I are students.  She will go and see h
《聊斋志异》最动人的内容是男女之情,说准确一点是男人和艳狐丽鬼的爱情。蒲松龄摆弄这些故事的基本套路不外乎“有情人终成眷属”。因此,他让青凤、婴宁、辛十四娘等狐狸精直接嫁给男人,让聂小倩等女鬼复活后嫁给男人,让莲香、李氏等狐鬼投胎转世后也嫁给了男人;情节则腾挪跌宕,人物则仪态万千,交织着男女主角青春期的叛逆和中年失败男的孤愤;加之“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致曲折,摹绘如生”,最后还经常柳暗花明地出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