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社会实践课教学之我见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以非教科书内容为主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物理学习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为此,不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几点浅见。
  一、中学物理社会实践课应从理论抓起
  中学物理知识一般是以概念、定理、定律等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所以物理知识的表现形式比较枯燥,常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但物理思索却是火热的、生动活泼的。中学物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物理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过学科渗透方式,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项目和活动方式并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多样性综合活动。如何在社会实践课中点燃和激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能够欣赏到物理学的美丽是中学物理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储备,牢固、准确地掌握物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公式、原理、定论、实验程序等。另一方面,中学物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中不仅仅需要物理学知识,其实更多的是学科内容的综合,其内容具有广阔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生活领域、自然领域、科学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涉及学生的学校活动、家庭活动,生活技能训练、生活科技、社会文化与经济等诸多方面。总之,它不单是以单一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以物理学科知识为主干的跨学科性知识的综合与整合。只有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准确了,才能在社会实践活动课中运用自如。
  二、中学物理社会实践课要从生活入手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生活是个大课堂,也是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主阵地。在中学物理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物理、社会的相关联系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太阳东升西落,繁星斗转星移,宇宙间万物在不停地运动着;清风徐徐吹来,海浪波涛滚滚,地球上的万物也在不停地运动着,这些运动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应如何来描述万物多姿多彩的运动,人靠近高压输电线会有危险,为什么鸟儿站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这些物理情景对学生来说都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通过善问和探索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精神和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将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更好的融入物理学习中。
  三、中学物理社会实践课要从实际出发
  我们学校现有初中物理实验仪器达到了国家二类标准。目前,学校的育人环境和教学设施正在不断得到改善,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的物理实验和实践需求,因此中学物理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应从实际出发。以我校为例,为了体现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建构符合实际而又切实可行的中学物理社会实践活动课的社会模式,我校的活动内容重点从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的角度去安排,主要以进行社会调查为主。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一些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得出结论的社会问题,按学生居住远近分成若干小组,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着力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在结合生活实际投身到社会、投身到自然的实践中去,灵活地运用文化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学与用”、“动脑与动手”、“设计与操作”等方面结合起来,使活动课真正做到以实践活动为核心,有比较具体的动手实践内容,有完成动手实践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获得物理知识应用的真切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四、中学物理社会实践课宜从应用着手
  毛主席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中学物理社会实践活动课就是要通过在实践中应用所学,使学生学得更深入、更系统。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将日常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与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能够运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认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千世界,我们就会觉得物理学习趣味无穷,例如,白炽灯是人们常用的照明用具。在讲到电学时,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拿电灯泡进行点拨教学,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了为什么会变细?在技术实践为主的活动中,还可以要求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制作,使课堂向课外、校外延伸,以课前、课后的“创新设计”,“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作为活动载体,让学生进行活动。如:自制各种乐器(包括弦乐、管乐、打击乐),组合机械、天平、量筒、小火箭、孔明灯、针孔照相机、潜望镜、万花筒、潜水艇、连通器、水果电池、简易电铃、防汛报警器等。
其他文献
笔者根据多年对其分析与研究,发现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就这些问题作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师教学方法太陈旧,仍然使用传统教法。上课时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经常处于被动位置。  3.学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农村英语教师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致使很多学生感到数学学习非常困难,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以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不喜欢上数学课。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我们高中数学感兴趣呢?我认为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重视新课的导入,
期刊
本文从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谈一下拙见。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首先从关心他们着手,在课余时间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有哪些具体困难,使他们感到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在交往中,我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信心,把英语学习搞上去。我还根据每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一些饶有兴趣的游戏活动,
期刊
在学生中间常听到这样的话: “每逢写作文,颇有大难临头之感,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内容。”之所以出现这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的现象,我想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腹中空空如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实践证明,积累是成功的前提,科学训练,是成功的保证。  一、从阅读中收集材料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期刊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现就结合这几年的计算机课堂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
期刊
写作文一向是学生头疼的事情,而作文教学也一直是教师们的老大难。由于课时的安排,阅读和写作隔周交替进行,想通过这几节课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  一、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美句名篇储备,这样腹中空空毫无写作素材而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了。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最佳学习情绪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学
期刊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的变革带来了活力,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传统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都因网络资源的运用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媒体网络教学以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的青睐。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语文教学中运用好网络资源对于增添学
期刊
一、造就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朱小蔓曾经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一般来说
期刊
英语是高中学生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一门学科,尤其在我们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每所普通高中学校几乎都有一大批英语学科的后进生,为此,如何激发后进生学好高中英语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在课堂内外经常需思考、探索、实践的课题和任务。我的主要做法是:  1.深入了解后进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后进生之所以英语成绩长期赶不上好的学生,不是智力水平的问题,大部分后进生而是由于没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或没有坚持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