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乡土的体认与重估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顺应书写世界文学的时代潮流,以李伯勇为代表的赣南作家立足乡土,在兼具地方性的同时放眼世界。以《轮回》为代表的李伯勇长篇小说立足于传统赣南农村的书写,体现出望向世界的胸怀值得称道。其对政治、个人力比多与家族文化交织之下幽暗家园的展现和赣南家族精神的书写,不但为建构赣南乡土文化地标注入了新的血液,还为扩充当代中国文学提供新的思路。赣南文学史不但应该给其一个合理的定位,当代文学史也理应为其保留一席之地。
  【关键词】 地方文学;个体无意识;伤痕;南方精神; 诗儒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14-02
  站在世界文学的视角展望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不难发现,任何一个具有世界性格局的作家,往往立足于生养他的故土进行着文学创作:“福克纳之于约克纳帕塔法、哈代之于威赛克斯、沈从文之于湘西、莫言之于高密东北乡”。[1]此时乡土承载着故乡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学的地图上生产着空间。在此,作家们以乡土为基点,在植根于社会历史的同时与世界合流。
  李伯勇在书写乡土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向世界文学皈依的抱负,他的长篇小说《轮回》就是其中之一。《轮回》这篇小说将张家、周家、马家世代家族恩怨的纠葛置于冷水坑这个舞台。作家惋惜赣南乡土精神被个人力比多和政治意识形态所撕扯,又希望保留南方精神的火种,发掘中华文化的根脉。然而,作者所建构的南方乡土的王国,是否具有现代性?又是否真的具有世界性的格局呢?
  一、抵达与反思——黑暗撕扯下的南方精神
  李伯勇对南方乡土的展现不仅停留于地理景观的展览,而是乡土人物以及精神层面的刻画与发掘。不同于伤痕文学对创痛的书写,李伯勇在家族恩怨、政治运动与个人力比多之间完成了交响。糅合了更大的历史背景以及趋于人性的史观,李伯勇在抵达政治运动伤痕的同时进行着深度的反思。在现代意义上超越了伤痕和反思文学,赋予文本现代性。
  (一)个人力比多的展览式书写
  《轮回》围绕地主之子张义林、雇农之子马家荣、下放知青刘新池、贫农之女徐三兰展开。文本花了大量的篇幅聚焦于个人力比多的展览。
  除开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主之子张义林的叙述,文本用了大量笔墨聚焦于生产队队长马家荣,塑造了一个被朴素的家族仇恨和个人力比多所吞噬的人。恩怨成了马家荣个人力比多的借口,对徐三兰以家族仇恨为借口针对张家实施性报复。同时,在满足自身快感的同时行使朴素的二元对立式复仇观念,这种复仇观念不仅源于受压抑的童年,更深层植根于农村集体无意识内留存下来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表现为马家荣狭隘的眼界与随之催生出来的妒忌与傲慢。在马家荣身上,被放大的个人力比多不断占据着个人,对儿子马钱投以热切的期望的原因也仅仅是朴素地繁衍后代以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
  除了对生产队队长马家荣无意识的审丑式刻画。对徐三兰的塑造也同样灌注了无意识。从与张义林许定婚约,到因为张义林成分不好无法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而毁约,到因为自身利益而屈从于马家荣报复张家的朴素的复仇计划,再到与张义林结婚后对自我道德的无法抑制并与知青刘新池通奸。最后在祈求与知青私奔被拒转而回归家庭。身为时代洪流下的弱势女性,她在无法抵抗命运面前圆滑地露出趋利避害式动物性即:永远在动物性地进行着性与生存空间的掠夺。不仅是徐三兰,被无意识驱动之下的赣南乡土人民不但是小说的背景,更是舞臺上的主角。
  (二)政治伤痕的揭露与反思
  对“文革”伤痕的展览与反思也是文本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李伯勇的乡土文学世界被这块土地所涵养,作家本人又亲历过农村一浪接一浪的诸多政治运动,他对政治文化与乡土现代化密切关联的体察,也就特别敏感而深刻。” [2]
  在“文革”进程中,赣南乡土的农民们扮演着政治规训的实施者,作者对政治规训与伤痕的书写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官方权力话语代言人马家荣的书写。对冷水坑的群众的异化书写尤为重要。朴素的个体无意识在人与人之间不断被放大,村民互相之间既扮演着规训的施予者,也扮演着被规训之下的受害者。
  对政治伤痕的书写成为了作者书写南方乡土的宣泄口,人们披着政治的大旗对着曾经引起群众嫉妒的家族宣泄着怒火,他们成了啃食着活人肉体的野狗。在这里,冷水坑的无意识乘着政治的浪潮对人们进行倾轧,集中表现为对地主之子张义林以及其母周颖珍受难肉身的描写。政治的扭曲不但在赣南人民的身体上烙下伤痕,更对人们的心灵构成了冲击。
  作者继承了七十年代伤痕文学的书写并进行着深度反思。在这里,文本放大了政治伤痕对家园的冲击,同时也与朴素的力比多合流。这层展览将荒诞与异化暴露于舞台,残酷的戏剧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通过对创伤的凝视得到净化。
  因而政治的演进、个人力比多以及家族恩怨的杂糅不仅仅局限于赣南乡土冷水坑这个舞台,而是历史上的中国农村,这里反映出作者在时代洪流之下的现代化史诗精神,作家融汇了个人力比多和政治,将其置于现代性史观之下。作家在这里以一种更深刻的关怀切入文本不着褒贬的历史性的眼光,聚焦于文学史中南方幽暗的家园。
  二、沉潜与寻根——点燃南方精神的烛火
  如果说,抵达历史是为了反思历史,那么沉潜于历史的深处,必然是寻找文化的根脉,与世界接壤,李伯勇先生在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着文化意义上的寻根之旅,如果仅仅局限于伤痕与创痛之下的揭露与反思,《轮回》还不足以超越故乡走向世界,作家文本的优秀之处恰恰表现在既聚焦于赣南乡土的舞台,又不局限于地方景观、个人力比多与政治的书写,而是企图展现其发掘南方精神根脉的抱负。他承接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进行着深度对话与合流,力图把握民族文化的根脉,点燃南方精神的烛火。   作家站在现代性的视角重新阐释家族纠葛,李伯勇力求在表现家族纷争的同时保留南方精神的火种,作家开篇书写张家的衰弱,以周颖珍口述周家因诗儒风气考中科举时的辉煌,张家渴望通过联姻获得周家的文脉,并将自身耕读传家的精神向下一代传承。这种南方大家族精神在融合之下在孙女周颖珍身上生根,家族精神在轮回中继承与发扬,然而,伴随着政治运动的演进,周家和张家开始衰败,马家快速崛起,雇农之子马家荣以及背后的村民不断啃噬着周家以及张家的精神,愚昧麻木的冷水坑村民不希望以周家为代表的异乡精神在冷水坑里扎根,以政治运动为名对周颖珍为代表的“地主”进行着欺凌。南方精神的包容并未在侮辱与损害之中被吞没,周颖珍以一己之力承受着历史与政治,家族与个人的罪孽。
  面对冷水坑群众的欺凌,周颖珍用母性保护着自己的儿子,以包容的姿态笑对政治与卑劣人性降下的铁锤。即使在政治运动的尾声,张家并未对马家报复,而是以慈爱包容了私奔未遂的三兰以及因为儿子犯罪而失去权势的马家荣。周颖珍是慈爱的南方母亲,饱读诗书胸怀四海大儒的代表,她的身上继承了祖辈耕读传家,包容慈爱的精神。
  因此文本题为《轮回》不是对历史的解构,而是企图寻根与建构,作家所书写的南方家族精神在不断地被冷水坑所敲打的同时也散发出微弱的光芒。作家在揭示南方精神的途中追溯客家文化的根脉,以一本曾国藩家训上溯中原文化,在发掘本土精神的同时,力图与人类的终极关怀汇通。
  三、互文与皈依——寻求地方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汇通
  为了建构具有世界文学气质的作品,赣南作家努力立足客家文化,渴望在当代文学史之上争得一席之地。赣南,作为以客家文化圈为代表的赣南乡土,客家文化本身融合了闽、湘、粤等多地文化。如何立足自身乡土又与异域文学有所区隔,并向世界迈进成了作家面临的焦虑。
  (一)文学史层面的互文
  当人们在立足各自乡土以建构文学时,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自我中心的漩涡,隔绝了地域与时代的写作终究不是完美的写作。然而,作家在写作《轮回》时并未陷入自我中心的陷阱而是积极地与时代进行互文。《轮回》不但与乡土文学、伤痕文学进行对话,并且与寻根文学进行着深度互文。作家在阐释历史的同时并未规避历史“我以为,在现代化视野中,对民族心灵的重铸,对乡土精神资源的探寻,都不能无视这种大历史对人的消极和积极影响。”[3]即破除官方意识的遮蔽,去与真正的历史进行着互文。
  (二)世界人文关怀的皈依
  作家谈论文化融合与建构自身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展现出赣南本土文化,还表现了对南方文化的哀愁,作家对家族精神衰败表现忧虑,透过文本我们能看见作家肩膀上沉重的责任。
  李伯勇曾在访谈中提起:“個体农民的精神状态严重“营养不良”,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应得到同情,我们应表达义愤,但是一些后果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关键在于要树立现代人格精神,自尊,自信,增强创造力,从而走出生活和精神的困境。”[4]在这里表达了李伯勇先生寻求建构南方精神乃至民族精神的关怀。
  作家在感叹南方精神流逝的同时又希望保留南方精神的火种,因而面向历史,从周家祖先的故事讲起,向一本曾国藩家训皈依,并企图在之上生发出南方精神的根性。从周家先祖“耕读传家”“诗儒气质”再到“慈爱”“包容”“隐忍”这些宽阔的胸襟与精神在李伯勇先生的笔下焕发生机,一如作家在访谈中所说:“在我们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客家人正在吸纳时代气息、廓大胸襟、提升精神视野上确实有勇立潮头坦荡承担的一面。”[5]
  《轮回》其名是为了表征处于历史、人性、动物性盘根错节的环境中,人类不应当沉沦于黑暗的历史漩涡,包容的人文精神才是走出轮回的解药。因此,李伯勇先生对文化寻根的挖掘,不仅局限于赣南文化的根脉,同时向着客家精神,中原文化,以及传统人文关怀进行着皈依。在这里的寻根展现出了世界性文学的格局与眼界。建构世界文学的焦虑在这里成长,当代文学史应当关注处于大家文学夹缝中的文学作品,发掘并重估他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邵滢.抵达并返观:南方百年乡土的全息敞现——李伯勇文学创作综论[J].创作评谭,2020,(05).
  [3][4][5]周鸿,李伯勇.守望乡土中国的精神家园——对话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得主李伯勇[J].创作评谭,2006,(06).
其他文献
【摘要】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信仰的图腾,而以虎为图腾信仰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图腾信仰文化,虎文化也依旧在中华大地上留存。中国朝鲜族文化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聚居在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自古以来对虎文化有着深刻的情结。东北人民对“虎”的情感经历了从畏惧到崇敬、打击和保护的转变,这种虎文化对朝鲜族民族团结和民族意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提倡民族自信的大文化背景下,本文进一步探
期刊
【摘要】语码转换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它普遍存在于双语或多语社会中,也存在于二语或多语学习者中。本文在谈论语码转换及其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及语码转换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码转换;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27-02  语码转换(Co
期刊
【摘要】本文从梯级逻辑的角度,解决留学生在对意愿义“要”进行否定时存在用“不要”代替“不想”的偏误。意愿义“要”为强肯定,其否定为弱否定“不想”。“不想”用于陈述或转述句子主语的否定意愿。而“不要”是言者主语将否定意愿强加给受话者。  【关键词】梯级逻辑;否定意愿;言者主语;句子主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
期刊
章一 忘川路口  经过了江南十二楼的一番风波,冼红阳、越赢、杜春、叶云生、白小川五人乘坐飞刀沈家的船只,自寒江而至大西南。  旧友重逢,真是人生至大喜悦。下船后,几人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先行休整一番。  较之京城又或江南,这间小客栈可说是十分简陋。越赢笑言:“这间还算是好的,再往后到了不理原,只怕连客栈也没得住了。”  冼红阳并未来过大西南,道:“我听传言,都说不理原这里十分险恶,到底是怎样一个险恶
期刊
【摘要】本研究对《桃花扇》中的极度程度副词“最”“极”“至”“绝”进行逐个考察,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来源、使用频率、组合能力、句法功能、适用句式等进行统计并分析,试图系统、客观地梳理出《桃花扇》中极度程度副词在用法、分布上所呈现出的特征。  【关键词】《桃花扇》;程度副词;极度副词;统计语言学;近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营造了完完全全中国化的氛围,却用着西方的文明、西方的习惯来冲击它。她尝试在小说中寻得某种平衡,一种东西方文化调和的美。本文分析了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倾城之恋》中几点中国化的特点与其相应的西方文化冲突。  【关键词】 《倾城之恋》;中西文化;张爱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
期刊
【摘要】 柏拉图所著《文艺对话集》作品中运用了苏格拉底的“论辩法”,把各方观点以对话的形式将矛盾抽丝剥茧逐层揭露,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其中,在“法律篇”中,谈论文艺教育、诗歌创作过程中读者与诗人的关系以及诗歌与诗人在检查制度中的存在等问题,表现了柏拉图作为贵族政体对文艺创作话语权的掌握。本文主要围绕《文艺对话集》“法律篇”中关于文艺创作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浅谈自由审美下的文艺创新观点。  
期刊
【摘要】 虽然《说苑》是一部杂著类编,只能算在稗官野史之列,然而细读下来,却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便以《说苑》第一卷《君道》为例,谈谈《说苑》一书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 《君道》;《说苑》;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06-02  一、《说苑》及《君道》简述  《
期刊
【摘要】 身体书写一直是女性作家建构话语权的重要方式,萧红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自身经历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身体进行书写,以此消解男权制话语,让历史听到更多女性的声音。本文从母体动物化、女性遭受的外部暴力和饥饿状态等角度来分析萧红早期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的女性身体书写,揭示王阿嫂等底层妇女的悲惨命运及其对女性话语权利的重构。  【关键词】 萧红;《王阿嫂的死》;身体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消失的地平线》描述了香格里拉喇嘛和山谷居民的生活状态及处世态度,体现了与中庸思想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度契合。本文以中国传统中庸思想为基础,以适度原则为指导思想,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蕴含在作品中的生态道德思想及伦理道德思想进行研究。进而发现希尔顿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在构建生态道德、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这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