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新课程与以往旧课程相比,无论是从体例、授课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的目的上都有了彻底改观。就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教材的趣味性、生动性、可读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对教师而言,新课程带来的却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在教学中,要构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课堂,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去真正按自己的意志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新课程理念为自己的思想指南,改变思想观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这样,才能彻底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科学成就、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以及新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的。疑问是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源泉,引导学生从源泉中引出流水,当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不懂,提出疑问时,就是发现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生疑、质疑。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时下,流行着一句有关学生学习历史的顺口溜:“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说明历史教学仍然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摆脱不了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再来看看教科书的编排体例吧:时间、地点、经过、结果、意义……千篇一律。为此,教师也就“依葫蘆画瓢”按部就班讲授,生怕讲不完,什么是重点,什么是考试热点,什么地方画上重点记号,什么地方考试不考,就不用管;学生急忙画,生怕漏掉一点考试会吃亏,老老实实为考试,慌慌张张做题忙。学生偶尔有个不同观点,教师慌忙制止,因为不和教材一致,考试肯定没分。日久天长,学生不问了,教师轻松了,真正给予学生的除了考试成绩也就没有别的了。长期采用这种模式学习历史,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习惯:只管记忆,不管理解,只管知其然,不管知其所以然;只管考试结果,不管学习过程。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凝固了学生的思维,显得呆滞。学生要的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要的是学习历史的乐趣。乐趣的来源不应该是教师或者是教材的机械灌输,而应是通过不可更改的历史史实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对历史事件的评判、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就需要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教师在对学生质疑表示认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背景和进程中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获得满足和兴趣,从而实现学生求知欲的不断激发与强化。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尝试开放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历史教学内容与现实结缘
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如今的考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师要抓好课堂阵地,开拓课外阵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培养学生批判、开放的意识。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教学的开放是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个基础。
历史教学不能就历史知识研究历史知识,要明确历史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此,历史知识教学应不断补充、丰富,使其最新化、最近化,要围绕解决现实问题进行研究。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强调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把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从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结合起来。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注目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每天看“焦点访谈”“新闻30分”等电视节目,订阅专题性较强又是注目世界的《瞭望》《半月谈》《时事》《南风窗》《历史学习》等刊物。特别是采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发散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无常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一而足,具体怎么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要因人而异,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我们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将以往独裁者的形象改掉,尊重学生主体参与的地位,更多赋予学生权利,使学生真正成为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人,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让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才学校)
□责任编辑:曾维平
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科学成就、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以及新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的。疑问是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源泉,引导学生从源泉中引出流水,当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不懂,提出疑问时,就是发现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生疑、质疑。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时下,流行着一句有关学生学习历史的顺口溜:“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说明历史教学仍然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摆脱不了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再来看看教科书的编排体例吧:时间、地点、经过、结果、意义……千篇一律。为此,教师也就“依葫蘆画瓢”按部就班讲授,生怕讲不完,什么是重点,什么是考试热点,什么地方画上重点记号,什么地方考试不考,就不用管;学生急忙画,生怕漏掉一点考试会吃亏,老老实实为考试,慌慌张张做题忙。学生偶尔有个不同观点,教师慌忙制止,因为不和教材一致,考试肯定没分。日久天长,学生不问了,教师轻松了,真正给予学生的除了考试成绩也就没有别的了。长期采用这种模式学习历史,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习惯:只管记忆,不管理解,只管知其然,不管知其所以然;只管考试结果,不管学习过程。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凝固了学生的思维,显得呆滞。学生要的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要的是学习历史的乐趣。乐趣的来源不应该是教师或者是教材的机械灌输,而应是通过不可更改的历史史实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对历史事件的评判、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就需要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教师在对学生质疑表示认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背景和进程中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获得满足和兴趣,从而实现学生求知欲的不断激发与强化。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尝试开放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历史教学内容与现实结缘
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如今的考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师要抓好课堂阵地,开拓课外阵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培养学生批判、开放的意识。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教学的开放是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个基础。
历史教学不能就历史知识研究历史知识,要明确历史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此,历史知识教学应不断补充、丰富,使其最新化、最近化,要围绕解决现实问题进行研究。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强调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把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从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结合起来。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注目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每天看“焦点访谈”“新闻30分”等电视节目,订阅专题性较强又是注目世界的《瞭望》《半月谈》《时事》《南风窗》《历史学习》等刊物。特别是采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发散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无常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一而足,具体怎么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要因人而异,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我们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将以往独裁者的形象改掉,尊重学生主体参与的地位,更多赋予学生权利,使学生真正成为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人,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让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才学校)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