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懈地追求,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在教学中精心设疑,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实效性设疑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重大的改变,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而“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互动及教学进程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老师应该在学生没有疑问的时候,设法巧设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欲望,进而达到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一、精心设疑,深入了解课文
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在表情达意时起着一定作用:或在段首,概括下文内容;或承前启后,在中间段落的时候,既总结上文内容,又总起下文的内容;或在段尾,点明中心,概括上文内容。抓住这样的概括句设疑,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深入的理解课文。
如《我们成功了》一课,第一自然段是对文章内容的总括: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围绕“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概括句设疑、解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我是这样设疑的:“从哪看出北京城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带此疑问,学生就会从课文中找到描写北京城欢乐气氛的内容。
课文中描写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不就是欢乐的海洋吗?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激动地泪水横流。这不也是欢乐的海洋吗?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这不是体现了全国人们庆祝成功的欢乐吗?
教师设疑后,同学们迅速投入到学习当中,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喊出了声儿,有的把手伸到老师鼻子下面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相互补充过程中,学生马上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提高了教学实效。
抓住全文或段落中的概括句设疑,便于学生从整体上领悟文章或段落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较深层次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样的设疑,具有比较强的思维价值。
二、巧妙引导,鼓励学生质疑
如果只有老师问、学生答,长此下去,学生的智慧与灵气将磨灭殆尽。爱因斯坦說:“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我经常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寄于各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基础中,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对文章不理解之处,然后再有疑而学,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老师的活动中“活”起来。适时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感染学生,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能提出问题,能提准问题,是自学能力的一种表现。开始,问题提得肤浅,我也只是鼓励,只要能提问题就好。继而逐步要求问题提得好,对有创见性的点滴看法大力肯定。
例如,《我们成功了》一课在教学中,我用疑导入:“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呢?”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我们做什么事情成功了?”好,就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学生一下就抓出了课文的主旨: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当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北京人民欢庆成功的欢乐场面。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生理解文章的效率。
例如,《父亲和鸟》一课,“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该句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
教学中,第三自然段写父亲站在树林边用鼻子闻了又闻说:“林子里有不少鸟。”这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想法,提出来。”学生质疑:“父亲怎么知道树林中有不少鸟的?为什么父亲问一问就知道了?”这种问题直奔全文中心思想,理解了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中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三、课后解疑,提高阅读兴趣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鉴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等不能在课上及时解答的,教师可以在课后解疑,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广阔的领域。
如《壁虎》一课,初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是针对壁虎知识方面的:
壁虎的嘴是什么样的?
壁虎除了吃虫子之外,他还吃什么?
壁虎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壁虎住在什么地方?
壁虎是胎生的还是卵生的?
壁虎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由于课文在介绍壁虎的嘴、眼睛时比较模糊:“我不知道壁虎的嘴是什么样的,因为它们的嘴总是贴着墙壁,看不清。”壁虎有一对很小的眼睛,我想那一定是非常灵敏的,不然它怎么回很快发现飞虫呢。”所以,学生提出了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课堂上即时解决:一浪费时间,二不容易解释清楚。所以,不如存疑,指点学生如感兴趣,可以课下阅读有关书籍,详细了解有关壁虎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课后存疑不能只存而不解,那样就会冷了学生质疑的心。
通过精心研究教材,设置疑问,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如何质疑、设疑、解疑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如何把握文章的主干理解文章。现在,学生读完一篇文章以后能够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对教师的设疑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时,学生越来越沉着,语言表达有条不紊,答案准确而又完整。回答问题时面带喜色,流露出沾沾自喜之态。我相信,这样发展下去,学生一定会越来越爱学习语文。
课堂教学实效性设疑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重大的改变,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而“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互动及教学进程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老师应该在学生没有疑问的时候,设法巧设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欲望,进而达到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一、精心设疑,深入了解课文
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在表情达意时起着一定作用:或在段首,概括下文内容;或承前启后,在中间段落的时候,既总结上文内容,又总起下文的内容;或在段尾,点明中心,概括上文内容。抓住这样的概括句设疑,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深入的理解课文。
如《我们成功了》一课,第一自然段是对文章内容的总括: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围绕“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概括句设疑、解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我是这样设疑的:“从哪看出北京城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带此疑问,学生就会从课文中找到描写北京城欢乐气氛的内容。
课文中描写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不就是欢乐的海洋吗?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激动地泪水横流。这不也是欢乐的海洋吗?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这不是体现了全国人们庆祝成功的欢乐吗?
教师设疑后,同学们迅速投入到学习当中,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喊出了声儿,有的把手伸到老师鼻子下面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相互补充过程中,学生马上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提高了教学实效。
抓住全文或段落中的概括句设疑,便于学生从整体上领悟文章或段落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较深层次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样的设疑,具有比较强的思维价值。
二、巧妙引导,鼓励学生质疑
如果只有老师问、学生答,长此下去,学生的智慧与灵气将磨灭殆尽。爱因斯坦說:“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我经常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寄于各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基础中,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对文章不理解之处,然后再有疑而学,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老师的活动中“活”起来。适时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感染学生,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能提出问题,能提准问题,是自学能力的一种表现。开始,问题提得肤浅,我也只是鼓励,只要能提问题就好。继而逐步要求问题提得好,对有创见性的点滴看法大力肯定。
例如,《我们成功了》一课在教学中,我用疑导入:“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呢?”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我们做什么事情成功了?”好,就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学生一下就抓出了课文的主旨: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当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北京人民欢庆成功的欢乐场面。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生理解文章的效率。
例如,《父亲和鸟》一课,“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该句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
教学中,第三自然段写父亲站在树林边用鼻子闻了又闻说:“林子里有不少鸟。”这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想法,提出来。”学生质疑:“父亲怎么知道树林中有不少鸟的?为什么父亲问一问就知道了?”这种问题直奔全文中心思想,理解了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中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三、课后解疑,提高阅读兴趣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鉴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等不能在课上及时解答的,教师可以在课后解疑,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广阔的领域。
如《壁虎》一课,初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是针对壁虎知识方面的:
壁虎的嘴是什么样的?
壁虎除了吃虫子之外,他还吃什么?
壁虎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壁虎住在什么地方?
壁虎是胎生的还是卵生的?
壁虎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由于课文在介绍壁虎的嘴、眼睛时比较模糊:“我不知道壁虎的嘴是什么样的,因为它们的嘴总是贴着墙壁,看不清。”壁虎有一对很小的眼睛,我想那一定是非常灵敏的,不然它怎么回很快发现飞虫呢。”所以,学生提出了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课堂上即时解决:一浪费时间,二不容易解释清楚。所以,不如存疑,指点学生如感兴趣,可以课下阅读有关书籍,详细了解有关壁虎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课后存疑不能只存而不解,那样就会冷了学生质疑的心。
通过精心研究教材,设置疑问,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如何质疑、设疑、解疑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如何把握文章的主干理解文章。现在,学生读完一篇文章以后能够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对教师的设疑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时,学生越来越沉着,语言表达有条不紊,答案准确而又完整。回答问题时面带喜色,流露出沾沾自喜之态。我相信,这样发展下去,学生一定会越来越爱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