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古德和布罗菲“课堂观察-课堂写真-课堂分析”的透视课堂方法,以《眼睛和眼镜》一节的教学为研究对象,选择观察视角设计观察量表对课堂中学生参与度进行记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课堂实践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课堂研究;透视课堂;学生参与度
作者简介:何洁 (1994-),女,四川广元人 ,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
张建民(1959-),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中学物理教育.
现阶段,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两张皮”现象日益突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课堂难以深入发展[1].我国物理课堂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但尚未形成物理课堂研究的理论和模式[2].鉴于此,本研究以王新峰老师的《眼睛和眼镜》一节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古德和布罗菲透视课堂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物理课堂研究,探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期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帮助.
1透视课堂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研究的应用
古德和布罗菲在《透视课堂》中以丰富的“课例”为素材,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和描述,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概念,把研究成果同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并改进教学.其研究方法概括地讲就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课堂写真以及建立在课堂写真基础上的多角度分析[1].
1.1课堂观察
古德和布罗菲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方法即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并强调教师想运用哪种观察方法或研究方案取决于观察的目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三个基本方面[3].本研究以西安市高新一中初二年级王新峰老师在某班(60人)的《眼睛和眼镜》一节的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师教学环节以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为观察视角,设计观察量表记录课堂中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了说明问题参与的广度主要从学生参与的人数和范围来体现,深度主要从学生交流的层面和学生练习反馈的层面来体现.
为了记录方便,现将观察量表中一些项目作简单编码[4],见表1所示.
1.2课堂写真
对课堂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是进行详细的课堂记录,即课堂实录或写真 [1].本研究选取王新峰老师的《眼睛和眼镜》一节的教学中的导入和模拟实验授课部分两个教学片段进行课堂写真,为课堂分析提供文字性资料.
【教学片段A】
课前向学生播放了杨海涛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上演唱的《天域》.
师:刚才大家听的是杨海涛演唱的《天域》,那么我想问一下在他刚才的最后的采访当中他说如果给他三天的时间,他最想见到的是什么呢?
生:(全班同学齐声回答)爸爸、妈妈和你们.
师:爸爸、妈妈和什么呢,和我们.
师:对于我们看见一个人或物很正常的一件事.然而,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弥足的珍贵.正如歌词里面所说的,你们听一下这句歌词:“虽然没见过你美丽的容颜,可是我知道你就在我身旁”.我们获取信息,90%以上都靠的是什么呢?
生:眼睛(大部分学生回答)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往往就会蒙上一层重重的负担.让我们这节课就来看关于眼睛的PPT展示.那么,现在给大家一个任务,希望大家一会儿能提出一个问题,提出大家想知道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的问题.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老师板书本节课课题)
学生比较安静,没有展开讨论.
师:我希望大家一会儿提出的问题是与物理有关的.
老师板书写好后同学们讨论.
………
【教学片段B】
师:那么,今天我们也用光具座将这个实验来演示一下.(划火柴点亮蜡烛)那么,作为光具座和眼睛进行对比,想一下晶状体相当于光具座上的哪个地方?
生:(个别同学小声回答)凸透镜.
师:凸透镜,那这个光屏相当于眼睛的?
生:(大部分学生回答)视网膜.
示意学生起身拉窗帘,关灯.
师:好,现在我们找一个比较清晰的像,(在讲台桌上动手操作)当然是这个光具座啊,由于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就不拿起来了,本来做这个实验必须要稳定,为了让更多的人来看到这个实验(拿起调好的光具座转向全班学生).
师: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像呢?倒立缩小的实像(师生一起说)啊,实像.那么现在要制造一个近视眼(将光具座放回讲台桌),那么近视眼是怎么导致的?
少数同学在支支吾吾地说.
师:我们要换什么?
生:(少数同学小声地说出答案)换凸透镜.
师:换凸透镜,今天我给准备了一个凸透镜.你摸一下这个凸透镜(将透镜拿给邻近的一个学生A感受)...因为你没感觉,你可以对比一下,来,看一下正常的眼镜,这个眼镜呢?
……
1.3课堂分析
古德和布罗菲对课堂进行分析是围绕研究者之前所关注的不同问题进行的,主要依据课堂观察记录和课堂写真实例进行分析[1].本研究基于古德和布罗菲的方法对王新峰老师的物理课堂實录进行分析.
1.3.1基于课堂观察记录的学生参与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进行分析时,古德和布罗菲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相互结合 [5].王新峰老师在《眼睛和眼镜》这节课中总共提出了87个问题,用时41分6秒,将课堂观察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见表4所示,对课堂中学生参与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地分析.
(1)从学生参与类型来看,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为67.8%;被指名回答问题的人数达9.2%,说明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聚焦课堂,关注教师所提的问题并思考,但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或者质疑问题的比较缺乏,需要教师指名回答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是由教师主导着,学生主动性不够.
关键词:课堂研究;透视课堂;学生参与度
作者简介:何洁 (1994-),女,四川广元人 ,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
张建民(1959-),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中学物理教育.
现阶段,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两张皮”现象日益突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课堂难以深入发展[1].我国物理课堂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但尚未形成物理课堂研究的理论和模式[2].鉴于此,本研究以王新峰老师的《眼睛和眼镜》一节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古德和布罗菲透视课堂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物理课堂研究,探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期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帮助.
1透视课堂方法在中学物理课堂研究的应用
古德和布罗菲在《透视课堂》中以丰富的“课例”为素材,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和描述,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概念,把研究成果同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并改进教学.其研究方法概括地讲就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课堂写真以及建立在课堂写真基础上的多角度分析[1].
1.1课堂观察
古德和布罗菲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方法即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并强调教师想运用哪种观察方法或研究方案取决于观察的目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三个基本方面[3].本研究以西安市高新一中初二年级王新峰老师在某班(60人)的《眼睛和眼镜》一节的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师教学环节以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为观察视角,设计观察量表记录课堂中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了说明问题参与的广度主要从学生参与的人数和范围来体现,深度主要从学生交流的层面和学生练习反馈的层面来体现.
为了记录方便,现将观察量表中一些项目作简单编码[4],见表1所示.
1.2课堂写真
对课堂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是进行详细的课堂记录,即课堂实录或写真 [1].本研究选取王新峰老师的《眼睛和眼镜》一节的教学中的导入和模拟实验授课部分两个教学片段进行课堂写真,为课堂分析提供文字性资料.
【教学片段A】
课前向学生播放了杨海涛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上演唱的《天域》.
师:刚才大家听的是杨海涛演唱的《天域》,那么我想问一下在他刚才的最后的采访当中他说如果给他三天的时间,他最想见到的是什么呢?
生:(全班同学齐声回答)爸爸、妈妈和你们.
师:爸爸、妈妈和什么呢,和我们.
师:对于我们看见一个人或物很正常的一件事.然而,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弥足的珍贵.正如歌词里面所说的,你们听一下这句歌词:“虽然没见过你美丽的容颜,可是我知道你就在我身旁”.我们获取信息,90%以上都靠的是什么呢?
生:眼睛(大部分学生回答)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往往就会蒙上一层重重的负担.让我们这节课就来看关于眼睛的PPT展示.那么,现在给大家一个任务,希望大家一会儿能提出一个问题,提出大家想知道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的问题.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老师板书本节课课题)
学生比较安静,没有展开讨论.
师:我希望大家一会儿提出的问题是与物理有关的.
老师板书写好后同学们讨论.
………
【教学片段B】
师:那么,今天我们也用光具座将这个实验来演示一下.(划火柴点亮蜡烛)那么,作为光具座和眼睛进行对比,想一下晶状体相当于光具座上的哪个地方?
生:(个别同学小声回答)凸透镜.
师:凸透镜,那这个光屏相当于眼睛的?
生:(大部分学生回答)视网膜.
示意学生起身拉窗帘,关灯.
师:好,现在我们找一个比较清晰的像,(在讲台桌上动手操作)当然是这个光具座啊,由于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就不拿起来了,本来做这个实验必须要稳定,为了让更多的人来看到这个实验(拿起调好的光具座转向全班学生).
师: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像呢?倒立缩小的实像(师生一起说)啊,实像.那么现在要制造一个近视眼(将光具座放回讲台桌),那么近视眼是怎么导致的?
少数同学在支支吾吾地说.
师:我们要换什么?
生:(少数同学小声地说出答案)换凸透镜.
师:换凸透镜,今天我给准备了一个凸透镜.你摸一下这个凸透镜(将透镜拿给邻近的一个学生A感受)...因为你没感觉,你可以对比一下,来,看一下正常的眼镜,这个眼镜呢?
……
1.3课堂分析
古德和布罗菲对课堂进行分析是围绕研究者之前所关注的不同问题进行的,主要依据课堂观察记录和课堂写真实例进行分析[1].本研究基于古德和布罗菲的方法对王新峰老师的物理课堂實录进行分析.
1.3.1基于课堂观察记录的学生参与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进行分析时,古德和布罗菲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相互结合 [5].王新峰老师在《眼睛和眼镜》这节课中总共提出了87个问题,用时41分6秒,将课堂观察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见表4所示,对课堂中学生参与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地分析.
(1)从学生参与类型来看,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为67.8%;被指名回答问题的人数达9.2%,说明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聚焦课堂,关注教师所提的问题并思考,但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或者质疑问题的比较缺乏,需要教师指名回答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是由教师主导着,学生主动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