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艺术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学离不开问,可见课堂提问对于引导学生思维、获得新知的重要性。如果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存在问题,比如提问过易或过难,提问的指向性不明,方法不当,时机不准等,就会耗费时间,误导课堂,难以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所以我认为课堂提问要注意方式和技巧。
  一、提问的技巧
  1.提问要针对学生,难易适中
  问题有难易,因此提问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好的课堂提问不是张口就来、脱口而答,而是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悟。与此同时,问题设计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指向性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并能为后续问题做好铺垫,好的提问要能启动学生思维,并能有效导向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2.提问要由易到难,逐层深入
  课堂一开始,老师较激情洋溢,学生较显慢热,宜用稍容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逐步投入到学习讨论的氛围中来。《学记》有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课堂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呈现梯度,逐层深入,最终攻破课堂重难点。比如在学习《六国论》一课时,学习第一段思考①开头提出了什么样的中心论点?②第一段又设立了哪两个论点进行论证?③作者开头这样写有何作用?
  其实對于悟性好的学生直接问第③题也能回答,但对于大部分中等程度的学生而言,这样发问,从论点到分论点再到论证结构的作用,对于学生明确观点把握论证结构,学习议论文的规范写法指导意义较大。
  3.提问要范围较大,方式多样
  课堂个别提问,看似在问个别人,但要达到的目的是引导一个,指导全班。有时,普通班的尖子生本来就不多,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可能更少,这时课堂就容易变成个别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其他学生就像观众看戏一样,慢慢地就思维停滞,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想方设法,扩大提问范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提问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比如,可指名回答,可举手回答,可叫号回答,可小组推荐发言人,也可全班齐答,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全班学生听到问题都能很快积极思考,融入到课堂讨论的氛围中。
  4.问题要设计精当,不宜多泛
  课堂上连珠炮似的提问看似热闹,但也易使学生思维疲劳,产生乏味感。与此同时,有些知识的识记训练、写作训练、文本诵读等环节也要适时穿插,以使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5.问题的设计要灵活多变
  所谓灵活,一是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程度适时调整难易程度,可以让不同能力段的学生都有所感悟和长进。二是适时变换提问角度,从问题的侧面去寻找切入口。比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探究文章结构特点时,可以设题①说说文本在结构上有何特色?②金圣叹说小说结构上“草蛇灰线”“一以贯之”,以第二部分为例,看看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③本文在结构上处处设伏,前后呼应,可谓天衣无缝,以第二部分为例,看看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6.问题设计要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既要学习和巩固相关知识,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同时还可以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启发学生的心智。如教学《长恨歌》时,我在赏析写法环节设计了一个问题: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一想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最感人的内容可以是情节、人物、主题,也可以是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的写作技巧。这个问题启示学生从多角度来谈作品的感人之处,既能培养发散思维,又复习巩固了知识。
  二、提问还应注意一些细节和方式
  1.课堂提问要以平等关爱,尊重为前提
  “同学,你来说说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学生闷了一分钟,脸上通红,一句话也没说出来。作为老师此刻能做的就是询问他:你有思路吗?想好了吗?要不要再思考一会儿。也可以把问题换个容易的思考角度,或降低难度,给他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在等待学生答题时要态度和蔼,语气温和,面带微笑,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不致紧张压抑。学生只有情绪平稳,才有思维的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提问要以课堂目标为导向
  新课标规定课堂要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活动。课堂提问就成了主要的引导方式,于是有些课堂就变成了“满堂问”。但一味地问,不仅不会活跃气氛,反而让学生感到教学方式的单调乏味,从而变得沉默无语以至应付课堂。再者问题太多太泛也容易偏离课堂重点,无法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提问要以教学目标为“的”,问题为“箭”,力争众矢向“的”,箭不虚发。
  3.课堂提问要重“导”,引导思维是关键
  高中学生对语文相关知识的积累已达到一个高度,课堂上更多地要引导他思考。比如问:作者的思想观点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你是怎么想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我问你答,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相关问题时将自我代入其中:我会怎么想?我该怎么写?对我有怎样的感悟。问题若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才是成功的。
  4.课堂提问时既要及时纠错,规范其语言表达
  学生的回答自然免不了出错,在课堂上既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又不能简单生硬地直接纠错,要注意措辞。如“你的观点没错,我有同感,如果说成……表达就更加严谨,观点也更客观辩证”。同时语言知识上的错误也要及时纠正,但有些比如口头禅、小动作等可以轻松幽默地提示,如果回答问题的是很敏感的学生,非原则上的问题可以课下私自谈话,不能直接纠正,否则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语文课堂的提问若能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妙语连珠,定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若能唤醒生命的知觉,还会培养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善于思考,巧妙质疑的品质,这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师院附中。
其他文献
芬兰雷勃Well wash 4 MK2型酶标洗板机是一台比较实用的酶联免疫仪器.经过我们使用,该仪器操作简单,洗板效果好.
学者伊瑟尔认为小说文本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多未定点的图式化结构,抓住这些文本当中的空白处和未定点则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教师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时候,如果要想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则要注意指导学生尝试把握人物形象的空白,尝试通过想象和阅读填补这些空白之处。  一、形象再现,放飞想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抓住小说作品中的空白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尝试补充这些空白点。例如
河道防汛特征水位是洪水预警和科学调度的基础,但是城市河道受人类干扰大,功能复杂,防洪隐患多样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城市河道防汛特征水位划定方面没有统一的划定原则和方法。
高中语文教育不光是让学生掌握到应试考试所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文阅读学习中感受到语文博大精深的内涵与文化,对于作者所要传递出的人文感情有一个理解共鸣,提升自身的文学思维与情感认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快速形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将教材之中的文学经典进行仔细研读后,采取多样性手段为学生进行系统性传授。  一、文学经典阅读要有质和量  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人们内心急剧浮躁、焦虑,高中生受到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一、利用仔细品读帮助学生体悟文字  根据新课标体验式教学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关注文本,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其中的体验因素,通过学生的朗读与诵读,来提高学生的文字体悟能力。这样不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当今诸多学科的教学中,早已都实现了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对话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掀起了一股风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理想的效果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积极采用对话策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学习关系,建造良性和谐的师生互动模式。  一、阅读教学中对话策略应用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忽略  如果想从根本上促进高中语文阅读中的对话,最重要的问题就
对一个企业而言,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准确、及时地进行有利可图的业务扩展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多公司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看作扩展业务的大好时机,因为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市
近几年,材料型作文已经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呈现形式。而且,所选用的材料都是时新的事实材料,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高考作文也越来越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于是,“就事论事”,在分析事件中能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成了现在作文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也自然成了我们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就事论事”时,让自己的分析既有思路,又显思辨呢?笔者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