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高中语文教材都编入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文中“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一段的断句如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但是查阅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史记》、王伯祥编的《史记选》、朱东润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以及互联网中“国学网络”等权威书籍典录,其断句却不同: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这两种断句方法哪一种更能体现原著的意图呢?先看这两种不同断句方法的不同译文:
1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2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蔺相如完璧归赵符合这个标准),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这两种断句所引起的意义差别是:1,动词“以为”的宾语不同,前者是“贤大夫”,后者是“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2,“贤大夫”所指不同,前者指蔺相如,后者泛指“使不辱于诸侯”的使臣。
单从这一段看,前一种断句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一联系全文就有点说不通了:蔺相如出使秦国之前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而不是大夫,“舍人”的身份比“大夫”要低贱得多,所以有下文廉颇意欲侮辱他的事。那么,会不会在蔺相如出使之时,赵惠王“拜”他做了大夫呢?从原文来看,不大可能。原文中有三处交代蔺相如的身份:“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拜相如为上大夫”、“拜为上卿”。身份的改变既是蔺相如才能的体现,也为下文“负荆请罪”一段埋下伏笔,是行文中重要的一脉。假如蔺相如在“王必无人”的情况下出使秦国,赵惠王紧急“拜”他为大夫(“拜”是一种很正规的仪式),司马迁是不会“漏笔”的。即使如某些注家所说,按春秋战国时惯例可以想象蔺相如是以大夫身份出使的,但那毕竟不是正式身份而只不过是临时受“奉璧易城”之命罢了。连“大夫”都还不是,那修饰“大夫”的“贤”字从何谈起呢?如果是“大夫”而且“贤”,能一定排除不是“上大夫”非要重新“拜”一下不可吗?
第二种断句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从《国语》《战国策》《左传》以及《史记》等所记史事来看,自春秋以来人们都认为好的外交使节应该完成君命,不辱于诸侯。子贡问他的老师符合什么标准才可称“士”时,孔子回答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章》)可见,出使者不一定非“大夫”不可,作为宦者令舍人的蔺相如完全有资格出使;蔺相如回来后,赵王以“不辱君命”的标准衡量他,认为他够“贤大夫”的条件,所以拜他为“上大夫”。
上述高中教材在录入此文时,只注意了从这一段的意思关联来处理断句,因而产生了文意滞阻的现象。由此看来,重视通观全文,从全文的文意语境甚至是文化背景人手推敲琢磨,才是最好的学习和处理史籍的方法。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但是查阅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史记》、王伯祥编的《史记选》、朱东润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以及互联网中“国学网络”等权威书籍典录,其断句却不同: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这两种断句方法哪一种更能体现原著的意图呢?先看这两种不同断句方法的不同译文:
1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2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蔺相如完璧归赵符合这个标准),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这两种断句所引起的意义差别是:1,动词“以为”的宾语不同,前者是“贤大夫”,后者是“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2,“贤大夫”所指不同,前者指蔺相如,后者泛指“使不辱于诸侯”的使臣。
单从这一段看,前一种断句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一联系全文就有点说不通了:蔺相如出使秦国之前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而不是大夫,“舍人”的身份比“大夫”要低贱得多,所以有下文廉颇意欲侮辱他的事。那么,会不会在蔺相如出使之时,赵惠王“拜”他做了大夫呢?从原文来看,不大可能。原文中有三处交代蔺相如的身份:“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拜相如为上大夫”、“拜为上卿”。身份的改变既是蔺相如才能的体现,也为下文“负荆请罪”一段埋下伏笔,是行文中重要的一脉。假如蔺相如在“王必无人”的情况下出使秦国,赵惠王紧急“拜”他为大夫(“拜”是一种很正规的仪式),司马迁是不会“漏笔”的。即使如某些注家所说,按春秋战国时惯例可以想象蔺相如是以大夫身份出使的,但那毕竟不是正式身份而只不过是临时受“奉璧易城”之命罢了。连“大夫”都还不是,那修饰“大夫”的“贤”字从何谈起呢?如果是“大夫”而且“贤”,能一定排除不是“上大夫”非要重新“拜”一下不可吗?
第二种断句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从《国语》《战国策》《左传》以及《史记》等所记史事来看,自春秋以来人们都认为好的外交使节应该完成君命,不辱于诸侯。子贡问他的老师符合什么标准才可称“士”时,孔子回答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章》)可见,出使者不一定非“大夫”不可,作为宦者令舍人的蔺相如完全有资格出使;蔺相如回来后,赵王以“不辱君命”的标准衡量他,认为他够“贤大夫”的条件,所以拜他为“上大夫”。
上述高中教材在录入此文时,只注意了从这一段的意思关联来处理断句,因而产生了文意滞阻的现象。由此看来,重视通观全文,从全文的文意语境甚至是文化背景人手推敲琢磨,才是最好的学习和处理史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