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时代将人的素质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育与个人生存和发展,也要求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往往是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适应化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做化学实验,乐于探究。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指导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不断创新、不断实践,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一、精心设计化学课程教学案例,制定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导学案,为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做好铺垫。
预习板块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对新课做好充分的预习。将本课知识点直观展示给学生,落实好基础知识框架,让学生整体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更为顺畅。在教学重难点板块的设计最为关键,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化学基础,要求设计难度适宜的活动方案,体现合作和探究的精神,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二、构建合理的课堂活动小组, 保证教学探究活动的有序开展。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探究活动应该细化成小组合作探究更加符合实际学情。按照历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的学习、实验、分析和探究总结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如果随便安排组员,往往导致有些小组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甚至有些小组遇到问题就停滞不前,那么如何将小组成员分配合理尤为重要。小组的构建, 主要有两种形式, 即分配组合式和自由组合式。 分配组合式是指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和开展活 动, 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搭配在一起而组成的小组。分配组合方式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情形: A、按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顺序分组。 B、按学生个性差异分组。 C、按学生成绩差异程度分组。 D、按学生兴趣差异分组。 自由组合是指学生之间, 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沟通交往程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组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自由组合容易出现小组成员的不固定性, 流动性很大的问题, 不利于开展课堂探究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小组安排要采取分配组合, 教师尽理注意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成绩、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在小组长的确立上,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关键的是要有领导才能,能团结组员,有责任心,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小组员顺利进行活动探究。合理的小组安排会让探究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既要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探究氛围, 又要有激发学生的竞争力的奖励机制。
科学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极度放松状态时,大脑产生脑内吗啡。脑内吗啡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运动功能—它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可以提高记忆能力,所以营造宽松愉快的探究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此基础上,设置提高学习动力的奖励机制也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学习小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采取量化表管理。按照分配组合形成的小组,小组间横向势均力敌,小组内纵向合作互助。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形成合理的加分档位,答对基础题可以加1分,中等难度的加2分,难度较大的4分,学生有回答正确得分,也有提出问题或质疑得分得1分,帮助其他组改正错误的在原来得分的基础上奖励1分,例如,如果A组纠正B组的中等难度题目就得2+1=3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团结互助,良性竞争的格局。每节课结束前两分钟,快速评比出小组的最佳战队和最佳明星队员,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既要褒奖表现突出的小组和组员时,形成模范典例,也要肯定班上每个同学的参与和配合,使得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都有获得属于自己成功的那份喜悦和收获。
四、不断提出新问题, 从现象出发, 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激发学生交流讨论,共同探索的合作欲望。
亚里士多德提到“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也说明了善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有了这步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常有疑点才能引发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 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 教师认真做好指导,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高中课堂探究活动结束,教师应当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学活动反思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A、本节课设计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优点和欠缺方面,B、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较好的环节和需要加强和提升的薄弱环节,C、罗列出学生在活动中反馈出来的困难点,日后作为重难点进行强化突破,D、根据整个活动学生的表现,对层次接近的学生进行分组,便于之后因材施教,查缺补漏,E、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各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获益颇多。
(一)学生层面的成果。在化学课堂上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自主合作能力、和同学交流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找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提高学习的兴趣,还能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拓展知识的深度,不断的开发思维,使学习变得高效。
(二)教师层面的成果。自主·合作·探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研究提升了教師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通过引导学生课堂的探究活动,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8 .
[2]王松泉.阅读教育学.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周继敏 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阅读教学 2002年.
[4]陈忠平. “自主—探究—合作”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 江西师范大学, 2005
[5]张秋彦.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6): 11-13 .
(玉林市第十一中学)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往往是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适应化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做化学实验,乐于探究。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指导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不断创新、不断实践,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一、精心设计化学课程教学案例,制定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导学案,为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做好铺垫。
预习板块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对新课做好充分的预习。将本课知识点直观展示给学生,落实好基础知识框架,让学生整体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更为顺畅。在教学重难点板块的设计最为关键,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化学基础,要求设计难度适宜的活动方案,体现合作和探究的精神,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二、构建合理的课堂活动小组, 保证教学探究活动的有序开展。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探究活动应该细化成小组合作探究更加符合实际学情。按照历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的学习、实验、分析和探究总结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如果随便安排组员,往往导致有些小组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甚至有些小组遇到问题就停滞不前,那么如何将小组成员分配合理尤为重要。小组的构建, 主要有两种形式, 即分配组合式和自由组合式。 分配组合式是指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和开展活 动, 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搭配在一起而组成的小组。分配组合方式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情形: A、按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顺序分组。 B、按学生个性差异分组。 C、按学生成绩差异程度分组。 D、按学生兴趣差异分组。 自由组合是指学生之间, 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沟通交往程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组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自由组合容易出现小组成员的不固定性, 流动性很大的问题, 不利于开展课堂探究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小组安排要采取分配组合, 教师尽理注意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成绩、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在小组长的确立上,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关键的是要有领导才能,能团结组员,有责任心,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小组员顺利进行活动探究。合理的小组安排会让探究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既要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探究氛围, 又要有激发学生的竞争力的奖励机制。
科学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极度放松状态时,大脑产生脑内吗啡。脑内吗啡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运动功能—它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可以提高记忆能力,所以营造宽松愉快的探究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此基础上,设置提高学习动力的奖励机制也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学习小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采取量化表管理。按照分配组合形成的小组,小组间横向势均力敌,小组内纵向合作互助。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形成合理的加分档位,答对基础题可以加1分,中等难度的加2分,难度较大的4分,学生有回答正确得分,也有提出问题或质疑得分得1分,帮助其他组改正错误的在原来得分的基础上奖励1分,例如,如果A组纠正B组的中等难度题目就得2+1=3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团结互助,良性竞争的格局。每节课结束前两分钟,快速评比出小组的最佳战队和最佳明星队员,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既要褒奖表现突出的小组和组员时,形成模范典例,也要肯定班上每个同学的参与和配合,使得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都有获得属于自己成功的那份喜悦和收获。
四、不断提出新问题, 从现象出发, 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激发学生交流讨论,共同探索的合作欲望。
亚里士多德提到“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也说明了善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有了这步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常有疑点才能引发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 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 教师认真做好指导,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高中课堂探究活动结束,教师应当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学活动反思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A、本节课设计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优点和欠缺方面,B、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较好的环节和需要加强和提升的薄弱环节,C、罗列出学生在活动中反馈出来的困难点,日后作为重难点进行强化突破,D、根据整个活动学生的表现,对层次接近的学生进行分组,便于之后因材施教,查缺补漏,E、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各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获益颇多。
(一)学生层面的成果。在化学课堂上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自主合作能力、和同学交流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找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提高学习的兴趣,还能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拓展知识的深度,不断的开发思维,使学习变得高效。
(二)教师层面的成果。自主·合作·探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研究提升了教師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通过引导学生课堂的探究活动,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8 .
[2]王松泉.阅读教育学.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周继敏 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阅读教学 2002年.
[4]陈忠平. “自主—探究—合作”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 江西师范大学, 2005
[5]张秋彦.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6): 11-13 .
(玉林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