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不同 情致相通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ui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法译中的图书在中国市场的增量确实越来越多,去年大概有1500本法语图书的版权售卖到中国,中国是法国的第一大图书引进国。在文学交流方面,中法之间一直是非常紧密的。
  法国驻华使馆非常重视和支持法译中图书的传播和翻译质量的提高,在这个框架下在法国使馆的促动下成立了傅雷书院这样的一个体系。
  傅雷书院成立后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工作,首先是1991年创建的傅雷资助出版计划,专门资助内地区翻译和出版的法文图书;然后是傅雷译者小站,这是一个系列活动,我们会定期举办小站相关活动,主要是给译者们举办的活动,尤其针对年轻的译者,在活动上会云集一批艺术家,年轻译者可以听到年长译者的经验之谈,傅雷书院会定期邀请作家来给译者们分享经验,最近刚刚请的是刘震云。
  另一个工作就是傅雷翻译出版奖,董强先生现在担任组委会和评委会主席;最后一个方面的工作,是译者培训,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年轻的译者来提高翻译质量。所有的工作都被统称为傅雷书院体系。
  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和傅雷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董强的介绍中,我们也逐渐更加意识到中法文化交流的五十年是基于文化基调的相亲合性而不断在努力变化发展的五十年。中国法国文学的交流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Q:怎么看待法国文学从古典到当代的一些变化?
  A:法国古典作家比如巴尔扎克、雨果,他们确实是深深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后来因为“文革”原因,我们没有太多的书可读,同时又因为中苏关系恶化,使得当时的人们找到的精神食粮也只是一些好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留下的作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对外开放,这时候就出现了大量对法国现当代文学的介绍作品,大批图书涌入,我们知道了其他作家,比如杜拉斯。而且这种文学现象带有历史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同时这个阶段性又有一种融合性,比如说老年人,他们的记忆还是停留在雨果、巴尔扎克之类的作家,年轻人就会喜欢玛格丽特·杜拉斯、米兰·昆德拉等等。简单来说,在中国,人们对法国文学的接受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纯粹的古典主义,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第二个阶段,是存在主义,这是中国80年代开放后接受到的重要西方思潮,代表作家有让·保罗·萨特、阿贝尔·加缪,他们奠定了中国人对法国文学的一种固定看法和定义,即法国文学具有深刻思想性,对人类的生存等方面进行了很深入的思考。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说的现代文学,属于在形式上、内容上都比较放得开的,追求现代人的各种生活的多元方式,代表作家像米兰·昆德拉、玛格丽特·杜拉斯等,他们都是80、90年代时在法国文坛如日中天的作家,之后由于历史、政治原因,我们对西方文学的引进出现了空白时期,所以我们创立的傅雷奖正是在弥补中国对西方文学引进的空白。
  Q:您觉得法国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坏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杜拉斯周年纪念上,我曾经问过好多年轻的女作家,她们都很喜欢他(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文学并且深深地受着他的影响,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也是影响了中国很多人,甚至包括莫迪亚诺,王朔、王小波都受过他的影响。所以我们举行这个文学告白讲座活动,就是请这些作家讲讲他们受过哪本书、哪些潮流、哪些思想的影响,并深入地畅谈。
  Q:大家一直都认为法国是很浪漫的国家,比如小说具备浪漫主义元素。但同时又兼具现实主义的成分,思想上的深刻性,这种法国文学的特质在中国得到这样广泛的接受度,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文学特性以及中国人对待文学的态度与法国有某种相似呢?
  A: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过,中国与法国在文化内核方面确实有着一种天然的相近性,同时又有一些历史原因,比如当时的中国的一些作家、艺术家确实是在法国受过艺术、文学方面的熏陶,而法国文化也被我们的老一辈人接受了。前阵子,我参加了鲁迅先生的长孙周令飞策划的活动“雨果与鲁迅”,你会发现很有意思,好多人在读这两位的作品时,发现两位(作品)很相近,都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细节的把玩都很相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感性文化并没有得到发展,我们有很强的文化感性,但是由于“文革”、20世纪的战争等历史原因,使得我们很多的感性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当法国的这种文化进入中国后,我们就会非常喜欢。

其他文献
门头村,是西山下一个普通村庄。这里正在进行一项拆迁和回迁的大工程,是北京市新农村改造建设的试点村落,总工程覆盖了40万平方米。在快速的城市发展中,门头村如同每个正在建设的工地一样。  不一样的是,著名媒体人杨浪从2013年9月开始,对这片工地开展了一年的观察。他用手机记录下了房屋拆迁、建筑工人入驻、打地基、做防水、铺设管线、搭脚手架、封顶建成,直到住户看房的整个过程。记录展《你们的汗水,我们的房子
期刊
什么叫女孩?女孩和女人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你身为女人还是被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一下子问懵啦,不如换个思路。  不如索性用品牌划分下,虽说做法简单粗暴,但是直观生动。  “那么女孩是Chloe,女人是Chanel。”在物质狂看来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她很多年前在去巴黎的航班上翻看一本外文杂志,记得当时那本杂志最有趣的一个栏目,就是通过品牌个性划分女人类别。当时,觉得这种做法像和女人谈星座属性一样必要。
期刊
Jean?Jullien:我们正在目睹一个迷人的时代  手机已经渐渐成为了像内衣一样的存在,无时不刻的贴身,打电话沟通那可能是工作所必须的需求,在好朋友的朋友圈下点个赞就足以。网络科技的不断发达,让人们有一种在网上可以解决一切的感觉,我们按照正常的方式去做,我们拥有着这么多便利的条件,我们了解一切!是的,我们正在经历这样一个丰富又迷人的时代,我们承担它带给我们的喜悦与悲伤,我们爱这个时代。  Je
期刊
此前,劳力士于伦敦首屈一指的科学研究机构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公布了2014 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获奖者名单。本年度年龄30 岁以下的青年雄才计划获奖者,分别来自非洲、印度、欧洲与中东。这五名青年雄才由八名杰出专家所组成的劳力士评审团,从各地1,800名申请者中选出,每位获奖者获得五万瑞士法郎奖金,以实现宏图大计。  在当天的媒体见面会上,两位分别来自卢旺达和意大利的青年雄才介
期刊
中法建交50周年是龙马精神驰骋的五十年。作为和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法国和中国的确在气血上有太多的共同点。浪漫的精神特质,务实的现实主义风范,让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上都有着非凡的热情和勇气,细腻的步调和广阔的视野。  中法建交以来,两国在文化、经济、政治方面的合作深入且从未中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璀璨的文化文明结晶,在两国人民心中植下了深刻的友谊。
期刊
3个文娱活动丰富生活  听摇滚,过圣诞  又到了新一年的圣诞节,你是否早已厌倦了一次又一次在购物中心看到一个孤独的雪人光溜溜地站在大厅;厌倦了在万年不变的圣诞老人、圣诞树前合影。想象一下你抛开所有平日生活中的无趣和麻木,一边享受着现场乐队带来的酣畅和自由;一边挑着那些经过了岁月沉淀的精品送给你最爱的人。在圣诞夜与两个摇滚乐队(Tinnie Whollie and Rustic),度过一个非常快乐的
期刊
从1964到2014年,中国和法国建交已经有五十个年头。早在1964年的1月27日,中法建交的消息被新闻媒体称为“外交核炸弹”,作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法国与中国之间的友谊和紧密相连的发展路线一直以来成为世界的关注点。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法国新任大使顾山先生和BQ记者就中法两国的友谊以及正在进行的合作展开了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大使先生对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真挚情感和对未来两国
期刊
9:00,拍了一夜戏的郑恺从《匆匆那年》片场回到北京。  12:00,郑恺在赶往下午发布会的路上,开始化妆,吃一些简单的食物。  13:00,郑恺在休息室里候场,安静而沉默,偶尔看看手机,不发一言。  14:00,《匆匆那年》发布会正式开始,郑恺穿着白衬衫,神采奕奕地站在台上,恍惚间,仿佛仍旧是多年前那个在很多广告里让人眼前一亮的阳光少年。  16:00,发布会结束,郑恺每隔10几分钟,就在预留好
期刊
写《琥珀》时,廖一梅怀孕了。在这个剧本的写作手记里她写道;“平生第一次,我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我竟然产生了想要永远活着的愚蠢念头,不是因为贪恋,而是因为挂念。”这次复排,廖一梅从没有去过现场,这符合她的一贯习惯,或者,这是她刻意保持的距离。  也许正因为《琥珀》诞生的契机,使得这出戏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琥珀》——廖一梅的医学辞典  《琥珀》的故事建立在一桩手术的基础上,小优的男友因车祸身亡,心脏
期刊
奔跑吧兄弟——好节目变身热闹话题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打造的明星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由邓超、王祖蓝、王宝强、李晨、陈赫、郑恺及Angelababy等明星组成“奔跑团”在各种高难度任务中挑战极限,引发各类“笑果”。韩国SBS电视台的原版节目《Running Man》,从2010年开播后多次获奖,在中国也具有超高人气。中国版《奔跑吧兄弟》不仅传承了《Running Man》里快乐的生活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