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审美素养是人的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人格的提升,尤其指人的道德修养与审美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借助课文,挖掘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再现美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三方面论述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人的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而人的索质的提高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人格的提升,尤其指人的道德修养与审美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呢?
1 借助课文,挖掘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一切审美能力的基础,一切审美都要从感知入手,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唤起学生审美感知。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审美的成果抑或是一个审美对象,教师要凭借课文,挖掘出其中的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现象的。文学作品的形象是用语言文字构成的,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文字符号。文学形象不像绘画、雕塑那样以空间的具体造型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受,也不像音乐那样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更不能像电影或戏剧通过演员扮演角色所形象动态地、显示地呈现给观众。文学形象不能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不能被读者直接感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美的因素,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要让学生具体感知这篇文章的“美”,我们可以通过配乐朗诵,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或者让学生看有关江南春色的各种图画、照片,从视觉上丰富学生的感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果树“升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教师把这些描写细腻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美丽的迎春图挖掘出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想象,去感知这些美。
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吟诵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手段。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吟诵唤起审美的感知,并在头脑里留下一个个美的印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达到一种美的和谐。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审美修养。
2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再现美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审美感知是对审美形象的感官的直觉,是对审美形象的感性把握。而审美判断力是在此基础上对作品中审美形象的总体把握,是审美感知的深化,最终达到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它不只是靠感官的直觉,还要靠心灵的思索、知识理性的引导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感知形象完整、全面的再现出来。而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出来的,有间接性,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只有通过想象与联想才能再现出来。然后再经过思索探寻,咀嚼品味,分析判断,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的形象,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思想得到升华。
如鲁迅的《祝福》。学生从祥林嫂的服饰、神态、行动、语言等外表去感知她的整体形象,产生对她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愤恨。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祥林嫂的生活遭遇和悲惨命运,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结合起来,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对象中,具体去感知祥林嫂的思想行为,产生共鸣,再经过思索、判断,就会了解她是一个在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下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了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思想也得到熏陶净化,进而升华为精神美的境界。同时学生的审美判断力也得到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领学生感受、判断这种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完善的人格和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判断力。
3 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文化修养对所鉴赏的艺术形象进行联想、想象、加工、转化,将作品中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个体形象,把它表述出来。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文训练来完成的。那就要学生多观察自然和社会,去挖掘自然和社会中的美的因素进行创造。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审美享受转化为自身的审美修养,并把它带到生活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自然、社会、人生。学生在进行审美创造的同时也是在塑造自己。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人的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而人的索质的提高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人格的提升,尤其指人的道德修养与审美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呢?
1 借助课文,挖掘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一切审美能力的基础,一切审美都要从感知入手,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唤起学生审美感知。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审美的成果抑或是一个审美对象,教师要凭借课文,挖掘出其中的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现象的。文学作品的形象是用语言文字构成的,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文字符号。文学形象不像绘画、雕塑那样以空间的具体造型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受,也不像音乐那样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更不能像电影或戏剧通过演员扮演角色所形象动态地、显示地呈现给观众。文学形象不能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不能被读者直接感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美的因素,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要让学生具体感知这篇文章的“美”,我们可以通过配乐朗诵,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或者让学生看有关江南春色的各种图画、照片,从视觉上丰富学生的感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果树“升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教师把这些描写细腻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美丽的迎春图挖掘出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想象,去感知这些美。
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吟诵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手段。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吟诵唤起审美的感知,并在头脑里留下一个个美的印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达到一种美的和谐。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审美修养。
2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再现美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审美感知是对审美形象的感官的直觉,是对审美形象的感性把握。而审美判断力是在此基础上对作品中审美形象的总体把握,是审美感知的深化,最终达到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它不只是靠感官的直觉,还要靠心灵的思索、知识理性的引导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感知形象完整、全面的再现出来。而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出来的,有间接性,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只有通过想象与联想才能再现出来。然后再经过思索探寻,咀嚼品味,分析判断,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的形象,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思想得到升华。
如鲁迅的《祝福》。学生从祥林嫂的服饰、神态、行动、语言等外表去感知她的整体形象,产生对她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愤恨。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祥林嫂的生活遭遇和悲惨命运,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结合起来,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对象中,具体去感知祥林嫂的思想行为,产生共鸣,再经过思索、判断,就会了解她是一个在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下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了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思想也得到熏陶净化,进而升华为精神美的境界。同时学生的审美判断力也得到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领学生感受、判断这种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完善的人格和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判断力。
3 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文化修养对所鉴赏的艺术形象进行联想、想象、加工、转化,将作品中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个体形象,把它表述出来。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文训练来完成的。那就要学生多观察自然和社会,去挖掘自然和社会中的美的因素进行创造。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审美享受转化为自身的审美修养,并把它带到生活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自然、社会、人生。学生在进行审美创造的同时也是在塑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