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形成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jia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性成为幼儿园、家长和社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在幼儿园中老师要利用一切活动抓住时机采取各种技巧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家庭、社会合作,利用公共设施、大众传媒等培养幼儿。
  关键词:方法;社会性;合作;自由;主动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影响着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也直接影响幼儿个性的最终形成。如果一个幼儿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或突出的记忆力和思维力,但社会性没有很好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他的心理发展仍然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这使他长大后对现实的社会生活适应感到困难,难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致使个性和行为出现问题,甚至性格孤独和怪癖。因此,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已成为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以此可以看出,幼儿园、家庭、社会须密切协作,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幼儿园有着特有的优越性,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可以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具体体现出来。
  1.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及遵守行为规范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特别是角色游戏,与社会教育联系较为密切,玩角色游戏时,幼儿必须认识游戏伙伴,协调与伙伴的关系,并学习自己处理游戏中的纠纷。因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轻松、平等、快乐的氛围中认识生活及行为规则,并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两个幼儿一起玩游戏,一个幼儿扮演交通警察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另一个扮演司机在马路上开车。“司机”在“马路上”欢快的开车,“交警”举红灯,他就不得不停车等候,“交警”不停地举起红灯,结果“司机”就不乐意了,他对“交警”说:“哪有这么多红灯呀!人家马路上是有时间(牌)的。”“交警”于是定时举指示灯了,游戏又继续玩下去。
  犹如幼儿喜欢的“开商店”游戏,“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好玩的玩具和图书,幼儿一般是见到别人“买”什么也跟着“买”什么,于是在玩具“柜台”前挤满了幼儿,这就需要排队,按顺序一个幼儿“买”了再换另一个幼儿“买”,于是规则意识就在这类游戏中逐渐形成了。
  2.在自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人际关系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他有了与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这可以体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如两个幼儿在一个吊椅上荡秋千,一个在底下推,一個坐在上面荡。玩的正高兴时,第三个孩子想玩,他走到两个幼儿面前说:“我与你们一起玩,好吗?”“不行,两个人够了!”他们拒绝了他,这时老师可用鼓励的目光示意他继续动员。“两个人在底下推会荡的更高一些不是吗?”“好吧,你来试试吧!”于是,这个幼儿加入了小群体中,慢慢的他们成了朋友,大家轮流荡起秋千来。
  3.长期坚持,密切结合生活进行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可谓家里的掌上明珠,小皇帝,大多在家庭里形成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随时观察幼儿行为,针对幼儿的一些不符合规则的行为长期坚持,密切结合生活进行教育,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欣欣一向十分珍惜自己所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玩具带到幼儿园里,自己不玩的时候都很小心的放进自己的柜子里,因为她认为她的玩具都是很好的,害怕别的幼儿玩的时候不小心会弄坏。但别人的玩具也很诱人,于是欣欣把自己的玩具放好后就毫不客气的拿别人的玩具玩,如果欣欣没玩够而玩具的主人想玩就很容易发生纠纷了。并且时间长了以后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她玩,躲着她。因为长期以来,班里玩玩具形成了一个规矩——无论是谁,不一定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是玩别人玩具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征求别人的同意。
  老师好像一直没看到这些现象。(这不是忽视,而是多一些了解,并尽量让一些行为规则发挥作用,让孩子的行为得到自然后果。)于是,欣欣很委屈,就到老师那里告状,说小朋友都不跟她玩,老师一点都不奇怪,好像早就知道一切。“是吗?那是为什么呢?”(先不论是非)欣欣嘟着嘴巴不说话,老师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我给你想个办法,下次你想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跟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管用,要记住哦!”
  坚持正面教育,从幼儿的问题和需要出发,使规则成为幼儿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讲道理。同时教师只提供工具策略,问题却还是要幼儿自己去解决。
  欣欣后来在玩别人玩具的时候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有时会耐着性子不去玩别人的玩具,有时也会采用商量的口气询问别人:“让我玩一下你的玩具好吗?”碰着爽快的就给了,有时碰着不爽快的就碰钉子了,甚至交换条件要求换着玩具玩。欣欣这时候会很忧郁,有时候就忍痛割爱换着玩一会,但还是老惦记着自己的玩具。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被全班小朋友孤立起来的感觉不好受,慢慢的过了一段时间,欣欣不再把玩具藏起来了,而是原意和别人商量,换着玩了。这是一个既漫长又痛苦的过程。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生活与教育的密切结合,看到教师在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上的长期一贯的坚持,看到她在细节上的用心。在这里,教师对待幼儿的“不良”行为,没有用消极反对的方式去纠正,而是在承认和尊重的基础上提出渐进的要求。幼儿在这次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性成长,既不能离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尊重,但又不退让的坚持。同时主要是她同其他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   除此之外,在讲故事、实践活动、散步中,甚至进餐时都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二)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也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家庭中,家长会通过各种家庭生活活动逐渐要求儿童认同合理的社会习俗和规范,学习掌握社会所认可并接纳的行为方式,遵守各种纪律等。我国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第一重要的。”这说明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与家庭环境有极大的关系。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出样子。这样说话才有说服力,孩子也容易接受。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如教育幼儿在家庭中孝敬老人,对人有礼貌,父母就要孝敬老人,对人有礼貌。另外,还可有意识地多带幼儿出门做客,教育幼儿与主人友好相处,学习有礼貌地与客人交往,并适当的让幼儿到离家较近的商店买东西或带幼儿到一些娱乐场所游戏,让孩子排队买票等,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等。
  (三)幼儿园、家庭、社会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如家园、社区合作组织幼儿参观敬老院使幼儿了解敬老院是失去亲人。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们的生活的地方知道他们年轻时为祖国做出贡献年老时国家对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
  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潜在的教育资源都为幼儿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孩子提供了表现、施展才能的机会。例如,现在电视台的大风车节目或阳光快车道上的阳光苗苗节目,以及快乐宝贝都为幼儿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家庭、幼儿园可以共同协作,发展幼儿各种能力,到上面去一展风采。既培养了幼儿又锻炼了幼儿。还可以在三八妇女节组织幼儿到社区参加庆祝活动;植树节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的植树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与同伴、成人的交往,学会关心和爱的情感。
  三、研究的结论与效果
  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合作实施社会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原有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增添,同时对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也有很大的促进。
  总之,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善于在各种场合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有意识的教育和指导,和孩子共同活动,相互交往,互相合作,促使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社区更应该增添设施创设条件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家园、社会合作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资料
  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 ,责任编辑:张秉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制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今社会,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逐渐重视,但存在“重知识轻品德”的现象,幼儿期是幼儿良好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品德对其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如今社会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现象”非常普遍,孩子从小骄傲蛮横,不懂得爱别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会分享和感恩,不爱劳动、只索取爱等现象。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对幼儿进行品的方面的教育?将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严峻思考的问题之一。  《纲要》中指出:
期刊
摘要:在应用行为分析思想的指导下,利用自我管理法对一例二年级的课堂问题行为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辅导,包括观察别人、训练先备评估技能,观看自己上课时的视频、该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现场模拟上课情景、该生对自己进行评估,以及将自我管理行为泛化到班级课堂等四个环节,辅导效果显著。  关键词:应用行为分析;课堂问题行为;自我管理  一、应用行为分析  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
期刊
摘要:我们引入生涯成熟度,对初一新生开展了入学适应调研,发现:1、58%的学生表现出适应不良,学业和人际是最主要的问题。2、47%学生表现出学习焦虑。3、适应不良的学生生涯发展水平显著低于适应良好的学生。影响入学适应的因素有:学业适应、人际适应、学校适应和生涯发展。今后我们会尝试以生涯为视角开展入学适应教育。  关键词:初中新生;入学适应;生涯发展  一、调研背景  入学适应是指新生个体在与新的学
期刊
摘要: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至今,主要定位在预防和治疗上,以解决少数学生的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积极心理学运动,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这种背景,笔者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自我观念、情绪调控、积极心态、人际关系、快乐学习等方面进行积极实践,关心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积极心理品
期刊
摘要: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教育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塑造健康心理的重要时刻。因此,小学语文游戏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深受重视。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把游戏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逻辑,还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与此同时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心理教育的内容,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学生的身心,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
期刊
摘要:在应用分析思想的指导下,对一例二年级的情绪问题行为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行为观察、行为描述、行为测量、行为功能分析、利用情绪课程和角色扮演进行行为辅导,效果较好。  关键词:应用行为分析;情绪课程;情绪问题行为;角色扮演  一、个案基本资料  天天,二年级的8岁男孩。亲子关系较差,家长的夫妻关系较差,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不一致。诊断天天有情绪行为问题,具体表现为爆发性的、歇斯底里的情绪反应和攻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班主任由于其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高中班主任的地位与职责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身角色优势,在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現状  中学生健康也不仅仅是生理,躯
期刊
摘要:卢梭从其激进的社会政治观出发,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自然人”。这种自然人不是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而是社会状态中的自然人,他们知道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做人的本分,可以为实现自由、平等的社会而奋斗。他在第一卷中写道: “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我自己也认为:我们的职责是培养幼儿学会做人,怎样做人,希望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
期刊
彩虹人生
期刊
摘要: 真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总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这过程中饱含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最朴实的想法和最真实的心声,其中蕴含着孩子们对问题的思考,也闪现着思维碰撞的智慧。那么,如何才能善待学生的错误,点亮学生心中那盏智慧的明灯呢?本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错误的价值;教育智慧  真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总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这过程中饱含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最朴实的想法和最真实的心声,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