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作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运用相统一的以作文能力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活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深化,中学教育更加注重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道理很简单,学生作文不仅综合地表现他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采的知识水平和听说读写的能力状况,而且全面地反映出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因此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对策和措施,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的目的。
(一)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这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在每接手一个新班的第一堂作文课时,首先告诉学生:作文其实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我手写我口”,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嘛。你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谁不会说话呀,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我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大家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来。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对作文高不可攀的恐惧感,在思想上为学生解决了怕作文的问题。
(二)注意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写文章首先要占有材料。不少学生怕作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写作的素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米”何以有“炊”?造成学生作文无“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基本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观察或很少观察。学生虽然生活面较狭窄,色彩单调,但现实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更有趣妙横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只要会观察,多留心,就一定会积累起丰富的素材,解决作文中无“米”的问题。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上下了一番功夫。
第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平时,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以使学生观有所得,形成良好的习惯:(1)明确观察的目的。一次观察一个目的,不要多而乱,目的要单一。如要学生观察校园一角,就指导他们不必将校园观察得面面俱到,只选取自己认为最值得写的一角观察即可。(2)观察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负责,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以便获取准确的材料。(3)指导学生选好观察的手段,用什么仪器,带什么工具,并且观察时要充分调动眼、耳、鼻、口、身全面参与,使听觉、味觉、嗅觉、同视觉一起综合发挥作用,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以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4)选定观察的角度。是正面观察还是侧面观察,整体观察还是局部观察,静态观察还是动态观察,这些都要对学生作具体详细的说明,如观察夏天的一场雨,我提出一些问题指导他们观察:下雨前有什么先兆?刚下雨时,地上的人、动物、植物有何表现?
第二、指导学生积累各种写作材料。(1)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好观察的记录,积累第一手材料。我要求学生经常写观察日记,做到有观必记。对于日记的篇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在无话可说,将当天阅读时所读到的优美词语、句子、段落,甚至于篇章记下来都可。这样使学生觉得写日记不是负担,而是积累的一种方法,从而乐于去写,达到激趣的目的。(2)加强阅读教学,背诵名段名篇,积累能提供模仿,借鉴的范文、蓝本。“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少名家都非常重视背诵,著名作家巴金,少年时代就能背《古文观止》;茅盾先生竟能背诵《红楼梦》,可见背诵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学生对语言优美、技巧高超的语段、篇章的背诵,以积累布局谋篇、过渡照应等方面的素材。(3)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随时记录读书心得获取材料。阅读对写作大有裨益,读和写从来不分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前提,阅读得越多越广越深,那么写作的底气就越足。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并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营造温馨的读书环境。为他们的阅读创造条件。
(三)利用评语和讲评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提起作文,许多学生都深感头痛心怯,一铺开稿纸,便茫然无措。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作文毫无兴趣,视作文为负担。因而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兴趣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教师的鼓励。学生作文得到了教师的认可,或受到表扬,他们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一种成就感、幸福感,仿佛看到了未来成功的希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就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四)少扶、多放、后收,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学生作文就像小孩学步,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初学时需教师扶着上路,上路后应当放手让他们自己走或者跑,到了一定时候,他们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健步前行。宋朝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把文章分为“放胆文”和“小心文”两种,并说:“凡学文,初要放胆,终要胆子——由粗入细,又俗入雅,由繁入简,又豪放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怀,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中学学生作文训练一般处于“放”的阶段,应当坚持放胆写作。
思想上鼓励“放胆”。对于学生的习作,无论形式到内容都不宜限制过多,写好人好事固然很好,写点阴暗面也无妨;写典型当然不错,记琐事未尝不可,慷慨激昂当肯定,哀怨低徊不可厚非;朴实值得提倡,华丽未必不好。
第二、训练上有利“放胆”。要打破单一的教师课堂命题(包括供料作文命题)的形式,经常让学生换换口味,把课堂作文和课外练笔,教师命题和学生拟题,综合训练和单项训练、书面写作和口头训练等结合起来,交错进行。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坚持放胆写作,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使他们不再视作文为畏惧,那么,作文思路一旦开拓,其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就势必会“一览众山小”了。
(五)抓住挈机,进行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语言优美,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家作品,在教学中我们可适时地进行仿写、改写等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我在教学《绝唱》一课时,文中有许多精妙的比喻,如“五脏六腹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熨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些精妙的比喻仿佛一扇窗,学生可以从这里眺望到更加美丽的语言世界,我就让学生模仿写几句比喻句。
总之,作文水平如水滴,滴水汇成河汇成江最后汇成海。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而要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经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在无法中求有法,然后再转向无法,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教学生作文是项创造性的活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精辟生动的阐释、点拨,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作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运用相统一的以作文能力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活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深化,中学教育更加注重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道理很简单,学生作文不仅综合地表现他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采的知识水平和听说读写的能力状况,而且全面地反映出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因此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对策和措施,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的目的。
(一)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这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在每接手一个新班的第一堂作文课时,首先告诉学生:作文其实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我手写我口”,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嘛。你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谁不会说话呀,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我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大家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来。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对作文高不可攀的恐惧感,在思想上为学生解决了怕作文的问题。
(二)注意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写文章首先要占有材料。不少学生怕作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写作的素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米”何以有“炊”?造成学生作文无“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基本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观察或很少观察。学生虽然生活面较狭窄,色彩单调,但现实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更有趣妙横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只要会观察,多留心,就一定会积累起丰富的素材,解决作文中无“米”的问题。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上下了一番功夫。
第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平时,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以使学生观有所得,形成良好的习惯:(1)明确观察的目的。一次观察一个目的,不要多而乱,目的要单一。如要学生观察校园一角,就指导他们不必将校园观察得面面俱到,只选取自己认为最值得写的一角观察即可。(2)观察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负责,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以便获取准确的材料。(3)指导学生选好观察的手段,用什么仪器,带什么工具,并且观察时要充分调动眼、耳、鼻、口、身全面参与,使听觉、味觉、嗅觉、同视觉一起综合发挥作用,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以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4)选定观察的角度。是正面观察还是侧面观察,整体观察还是局部观察,静态观察还是动态观察,这些都要对学生作具体详细的说明,如观察夏天的一场雨,我提出一些问题指导他们观察:下雨前有什么先兆?刚下雨时,地上的人、动物、植物有何表现?
第二、指导学生积累各种写作材料。(1)在观察的基础上,作好观察的记录,积累第一手材料。我要求学生经常写观察日记,做到有观必记。对于日记的篇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在无话可说,将当天阅读时所读到的优美词语、句子、段落,甚至于篇章记下来都可。这样使学生觉得写日记不是负担,而是积累的一种方法,从而乐于去写,达到激趣的目的。(2)加强阅读教学,背诵名段名篇,积累能提供模仿,借鉴的范文、蓝本。“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少名家都非常重视背诵,著名作家巴金,少年时代就能背《古文观止》;茅盾先生竟能背诵《红楼梦》,可见背诵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学生对语言优美、技巧高超的语段、篇章的背诵,以积累布局谋篇、过渡照应等方面的素材。(3)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随时记录读书心得获取材料。阅读对写作大有裨益,读和写从来不分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前提,阅读得越多越广越深,那么写作的底气就越足。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并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营造温馨的读书环境。为他们的阅读创造条件。
(三)利用评语和讲评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提起作文,许多学生都深感头痛心怯,一铺开稿纸,便茫然无措。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作文毫无兴趣,视作文为负担。因而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兴趣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教师的鼓励。学生作文得到了教师的认可,或受到表扬,他们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一种成就感、幸福感,仿佛看到了未来成功的希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就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四)少扶、多放、后收,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学生作文就像小孩学步,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初学时需教师扶着上路,上路后应当放手让他们自己走或者跑,到了一定时候,他们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健步前行。宋朝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把文章分为“放胆文”和“小心文”两种,并说:“凡学文,初要放胆,终要胆子——由粗入细,又俗入雅,由繁入简,又豪放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怀,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中学学生作文训练一般处于“放”的阶段,应当坚持放胆写作。
思想上鼓励“放胆”。对于学生的习作,无论形式到内容都不宜限制过多,写好人好事固然很好,写点阴暗面也无妨;写典型当然不错,记琐事未尝不可,慷慨激昂当肯定,哀怨低徊不可厚非;朴实值得提倡,华丽未必不好。
第二、训练上有利“放胆”。要打破单一的教师课堂命题(包括供料作文命题)的形式,经常让学生换换口味,把课堂作文和课外练笔,教师命题和学生拟题,综合训练和单项训练、书面写作和口头训练等结合起来,交错进行。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坚持放胆写作,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使他们不再视作文为畏惧,那么,作文思路一旦开拓,其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就势必会“一览众山小”了。
(五)抓住挈机,进行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语言优美,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家作品,在教学中我们可适时地进行仿写、改写等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我在教学《绝唱》一课时,文中有许多精妙的比喻,如“五脏六腹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熨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些精妙的比喻仿佛一扇窗,学生可以从这里眺望到更加美丽的语言世界,我就让学生模仿写几句比喻句。
总之,作文水平如水滴,滴水汇成河汇成江最后汇成海。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而要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经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在无法中求有法,然后再转向无法,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教学生作文是项创造性的活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精辟生动的阐释、点拨,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