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都在说明开头的重要性。同样,在教学中巧妙而恰当地引入新课是一堂课成功的第一步。
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开场白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必会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因此引入新课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明确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下面就如何设计巧妙的方法引入新课,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直接引入法
这种方法是在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如“测量的初步知识”中长度的测量。可这样引入:同学们都有过测量物体的长宽高的经验。测量中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问题。直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来引入新课,不但能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材料的回忆,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活动,从而比较容易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能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去理解物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复习引入法
恰当的复习引入新课,具有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物理的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联系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效果。如《欧姆定律》这节课的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它们的定义……电压是促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而电阻却是阻碍电流流动的,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呢?
三、故事引入法
通过讲与物理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情景来引入新课,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学能解开很多神秘的现象和问题。在讲《光的折射现象》时。先用多媒体播放FLAsH动漫故事:爷孙俩乘船到江中叉鱼,爷爷叉中了很多的鱼,而孙子总是叉不中水中的鱼,孙子迷惑地问爷爷这是为什么?爷爷说你学习了光的折射现象后就会明白了,由此自然地引入了课题。又如在上《安全用电与保护》这节课时,笔者这样引入新课:有一天我姨妈用电炒锅炒菜时,被电了一下,吓得一直不敢再用电煮饭菜,后来问我怎么回事,同学们谁能帮我教一教她怎么样才能安全地用电?接下来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分析和讨论安全用电的常识。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物理发展史和日常生活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收到寓教于乐之效。
四、实验引入法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好奇好问是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心理,通过实验,让学生听到或观察感受物理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如讲《物体的沉与浮》时,可通过这样的实验引入:用一个废旧牙膏皮捏成团,浸入水中再放手,会看到牙膏皮下沉;再把牙膏皮撑成空心浸入水中再放手,会看到牙膏皮上浮。教师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的沉与浮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研究的状态。最后教师演示第二个实验:将同一只鸡蛋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看到鸡蛋在盐水中上浮而在水中却下沉,从而把整节课引入高潮。
2,学生实验引入新课。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把生活和物理联系起来,从中领会到物理无处不在。如《压强》这节课的引入:上课时发给学生一人一颗图钉,要求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按住图钉的钉帽和钉尖,逐渐用力压(注意力度不能太大,以免刺伤手指),说说力在哪一边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把图钉的钉帽和钉尖对换过来再试一试。再引导学生分析:压图钉时压力大小相同,但钉尖压力作用的效果(强度)更大,物理中就用“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五、歌曲引入法
音乐能使听觉神经活跃起来,消除人的疲劳感,解除学习的压力,且学生特别想听老师唱唱歌,教师能唱歌又展现出多才多艺的才华,使学生产生崇拜心理,进而从其师信其言,有利于教学。如讲《汽化》时,笔者唱《刘三姐》插曲:“哎,山顶有花山脚香哩,桥底有水桥面凉哩。”笔者问学生:“桥底有水桥面怎么会凉?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通过实践证明用歌声引入新课,最容易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中,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六、提问引入法
这种方法是最简便最适用的课堂引入法,是多数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形成师生互动和共鸣。可先提问旧知再引入新知,也可直接提问新知,教师要巧设疑,巧提问。如讲“相对运动”时,笔者提问:“请问,谁能用手抓住飞行的子弹?”这时学生们瞪大了眼睛,有的说抓不住,有的说超人能抓住,还有的说孙悟空能抓住……接着笔者再问:“老鹰能抓住飞鸟吗?”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答:“能”。“为什么?”有学生说:“因为老鹰和飞鸟飞得一样快。”“对,这时它们是相对静止。”就这样引出了“运动和静止”的课题。
七、相声引入法
这种方法具有趣味性,可由教师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的单口或对口相声,激发学生想听、想看、想参与的学习兴趣。如“摩擦力”一节,笔者请两学生进行对口相声《大同小异》:
甲:小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运动?
乙:我最喜欢爬到滑梯上去,然后一屁股滑到底,感觉好爽,你呢?
甲:我喜欢踏上滑板去溜冰。
乙:那我们哥俩爱好的运动一样啊!
甲:不一样的,你那是用屁股去滑动,我可是用轮子去滚动的,物理上把你的那种运动管叫滑动摩擦,我的这种运动管叫滚动摩擦!
乙:大同小异嘛,你等等,我去请教请教老师再说。
这样就把“摩擦力”引到课堂上了。
八、类比引入法
类比法是在学生已经熟悉的某一事物、定义或规律的基础上,把类似的未知的事物、定义或规律摆在一起进行对照,从而达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如讲“电压”时,先讲用抽水机往高处抽水产生水位高低落差——水压。水压形成水流,再把电源类比抽水机,电压类比水压,电流类比水流;同样,用电磁波类比水波,用磁铁对铁钉的引力类比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这样就能自然地引入新课。
九、新闻引入法
新闻引入法就是根据最近发布的与物理有关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由于新闻具有新奇新颖性,内容广泛,有天气、雪灾、火灾、地震、海啸、战事等都有涉及物理学的光学、电学、热学、力学、磁学的问题。
此外,电化教学具有视听结合,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等优点。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幻灯片、多媒体动画课件、运用简练的语言、板书或事例等方法引入新课,使抽象的原理、概念会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不仅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要讲的新课上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记忆知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明辨是非,也会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在设计引入新课方法时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开场白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必会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因此引入新课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明确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下面就如何设计巧妙的方法引入新课,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直接引入法
这种方法是在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如“测量的初步知识”中长度的测量。可这样引入:同学们都有过测量物体的长宽高的经验。测量中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问题。直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来引入新课,不但能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材料的回忆,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活动,从而比较容易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能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去理解物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复习引入法
恰当的复习引入新课,具有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物理的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联系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效果。如《欧姆定律》这节课的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它们的定义……电压是促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而电阻却是阻碍电流流动的,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呢?
三、故事引入法
通过讲与物理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情景来引入新课,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学能解开很多神秘的现象和问题。在讲《光的折射现象》时。先用多媒体播放FLAsH动漫故事:爷孙俩乘船到江中叉鱼,爷爷叉中了很多的鱼,而孙子总是叉不中水中的鱼,孙子迷惑地问爷爷这是为什么?爷爷说你学习了光的折射现象后就会明白了,由此自然地引入了课题。又如在上《安全用电与保护》这节课时,笔者这样引入新课:有一天我姨妈用电炒锅炒菜时,被电了一下,吓得一直不敢再用电煮饭菜,后来问我怎么回事,同学们谁能帮我教一教她怎么样才能安全地用电?接下来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分析和讨论安全用电的常识。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物理发展史和日常生活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收到寓教于乐之效。
四、实验引入法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好奇好问是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心理,通过实验,让学生听到或观察感受物理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如讲《物体的沉与浮》时,可通过这样的实验引入:用一个废旧牙膏皮捏成团,浸入水中再放手,会看到牙膏皮下沉;再把牙膏皮撑成空心浸入水中再放手,会看到牙膏皮上浮。教师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的沉与浮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研究的状态。最后教师演示第二个实验:将同一只鸡蛋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看到鸡蛋在盐水中上浮而在水中却下沉,从而把整节课引入高潮。
2,学生实验引入新课。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把生活和物理联系起来,从中领会到物理无处不在。如《压强》这节课的引入:上课时发给学生一人一颗图钉,要求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按住图钉的钉帽和钉尖,逐渐用力压(注意力度不能太大,以免刺伤手指),说说力在哪一边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把图钉的钉帽和钉尖对换过来再试一试。再引导学生分析:压图钉时压力大小相同,但钉尖压力作用的效果(强度)更大,物理中就用“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五、歌曲引入法
音乐能使听觉神经活跃起来,消除人的疲劳感,解除学习的压力,且学生特别想听老师唱唱歌,教师能唱歌又展现出多才多艺的才华,使学生产生崇拜心理,进而从其师信其言,有利于教学。如讲《汽化》时,笔者唱《刘三姐》插曲:“哎,山顶有花山脚香哩,桥底有水桥面凉哩。”笔者问学生:“桥底有水桥面怎么会凉?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通过实践证明用歌声引入新课,最容易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中,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六、提问引入法
这种方法是最简便最适用的课堂引入法,是多数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形成师生互动和共鸣。可先提问旧知再引入新知,也可直接提问新知,教师要巧设疑,巧提问。如讲“相对运动”时,笔者提问:“请问,谁能用手抓住飞行的子弹?”这时学生们瞪大了眼睛,有的说抓不住,有的说超人能抓住,还有的说孙悟空能抓住……接着笔者再问:“老鹰能抓住飞鸟吗?”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答:“能”。“为什么?”有学生说:“因为老鹰和飞鸟飞得一样快。”“对,这时它们是相对静止。”就这样引出了“运动和静止”的课题。
七、相声引入法
这种方法具有趣味性,可由教师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的单口或对口相声,激发学生想听、想看、想参与的学习兴趣。如“摩擦力”一节,笔者请两学生进行对口相声《大同小异》:
甲:小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运动?
乙:我最喜欢爬到滑梯上去,然后一屁股滑到底,感觉好爽,你呢?
甲:我喜欢踏上滑板去溜冰。
乙:那我们哥俩爱好的运动一样啊!
甲:不一样的,你那是用屁股去滑动,我可是用轮子去滚动的,物理上把你的那种运动管叫滑动摩擦,我的这种运动管叫滚动摩擦!
乙:大同小异嘛,你等等,我去请教请教老师再说。
这样就把“摩擦力”引到课堂上了。
八、类比引入法
类比法是在学生已经熟悉的某一事物、定义或规律的基础上,把类似的未知的事物、定义或规律摆在一起进行对照,从而达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如讲“电压”时,先讲用抽水机往高处抽水产生水位高低落差——水压。水压形成水流,再把电源类比抽水机,电压类比水压,电流类比水流;同样,用电磁波类比水波,用磁铁对铁钉的引力类比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这样就能自然地引入新课。
九、新闻引入法
新闻引入法就是根据最近发布的与物理有关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由于新闻具有新奇新颖性,内容广泛,有天气、雪灾、火灾、地震、海啸、战事等都有涉及物理学的光学、电学、热学、力学、磁学的问题。
此外,电化教学具有视听结合,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等优点。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幻灯片、多媒体动画课件、运用简练的语言、板书或事例等方法引入新课,使抽象的原理、概念会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不仅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要讲的新课上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记忆知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明辨是非,也会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在设计引入新课方法时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