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工作室”是一种团队式的优秀教师培养机制,也是一种优秀教育产品孕育和生产机制。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近年来各地的名师工作室相继涌现。然而,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理想中的质量跃升,许多名师工作室停留在有场所、有章程、有人员的层面,工作室的运作还处于试验和摸索的阶段,操作层面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深入,效果也并不理想。最近,我们与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有了一个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的运作理念、操作方法给我们许多启迪。
一、“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概况
“王笑梅名师工作室”于2011年9月成立,领衔人王笑梅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名校长、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目前工作室共有成员9名。近三年来,工作室面向全省、全市、全区开展研究展示活动7次,工作室成员先后开课50多节次,作讲座20余次。开展较大规模的教育科研沙龙3次,先后有3000多名教师观摩了他们的展示活动。他们还与省内多家名师工作室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广东省东莞市还成立了“王笑梅工作室东莞阳光五小工作站”。工作室除了领衔人王笑梅外,另有2人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1人已申报省特级教师。其他同志都已成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工作室优秀课例层出不穷,研究展示活动丰富多彩,各层面的优师名师不断成长,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
二、“王笑梅名师工作室”运作图式
“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功运作,与它独有的运作图式密不可分。纵观其运作,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1.组建了同质异质结合的团队结构。“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成员共有9人,他们都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相对优秀的教师,都十分认同工作室倡导的“生命语文”的教育理念,对自身的专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向,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具有同质的特点。与此同时,他们也各有各的生长姿态:就专业发展层次而言,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有的已成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还有步入教师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就所处岗位而言,他们中有学校的校长,有学校的中层,还有学校的普通教师,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园长;就研究专长而言,他们中有研究嬉乐儿童诗的,有研究智慧阅读的,有研究童本作文的……这样的一群人的聚集,其实就是在共同理念照耀下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思想基因、不同工作技巧、不同工作风格,乃至于风格不同的学生观、课堂观的聚集与交融,其结果是催生出常态研讨中难以出现的精彩创想、优秀设计,同时也助推着每一个成员的成长、成熟。
2.拥有一粒能点燃事业激情的火种。王笑梅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她本身具有火种的能量和特质。多年来,王笑梅在总结实验小学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语文”的语文教育理念,王笑梅在这条道路上且行且收获——她执教的公开课经常在全国各地交流展示,所作的学术报告听众遍及省内外;她的研究成果经常出现在省级教育期刊、国家核心期刊。《人民教育》杂志多次报道她的成长事迹、刊载她的教学主张;她出版的专著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王笑梅的个人魅力和“生命语文”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一个能量聚集体,它就像一粒火种,时时点燃每一位成员心中语文教育研究的星星之火,照亮每一位成员的研究方向。工作室中的每一个人在领衔人的激励下,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方面汲取着前行的动力,研究的激情不断得到碰撞和激发。这种动力和激情对于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3.创造了团队成员同向多径的共生状态。在植物界,生态结构完善的健康树林中,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错落共生,不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阳光空气和土壤资源,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也是一样,丰富多样的生长方式能够营造良好的共生生态,促进团体内每一个个体的自我更新、成长和完善。
“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成员在“生命语文”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各有各的生长姿态和成长方向。他们中有的思想活跃,善于出点子;有的干劲十足,善于呐喊、鼓动、推进;有的心思缜密,组织力强,善于将工作室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成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推广渗透;有的理论储备丰富,观念前卫,勇于实践。年轻的同志常常在前沿的领地开辟新领域、尝试新方法;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往往考虑周密,磨课、洗课之外,还有宣传、报道、铺垫、引路,一项项工作环环相扣。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中有一位语文教师目前担任幼儿园的园长,她往往能跳出小学教育的框架,从启蒙教育的角度,换一种思维阐述看法,给“当局者”许多启迪,所有公开教学经她审视挑刺后方可以放心出炉。工作室里,角色没有主辅,身份没有高低,研究没有边界,讨论没有禁区,实践没有不可逾越的雷池……王笑梅曾经引用过“叶镶嵌”的概念——自然界的树叶不会相互遮挡,镶嵌式的排列让每一片叶子都能享受到阳光。她用这个理念经营自己的团队,提出“人人做自己的第一,个个做团队的唯一”的评价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是一个学习型、知识型团队得以健康、快速成长的组织密码。
4.寻获了一系列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创新载体。“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思想活跃,观念前卫,这些思想和理念需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展示、表达,也需要在相互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工作室在前行的过程中逐步创造了多种载体,思想理念与研究实践实现了有机共生。
周日磨课是工作室每周都要举行的常规活动。工作室成员轮流自选课题,每周邀请同伴听课,听完课后9名成员相约在周末休息日,到校开展评课、磨课、洗课活动。这项活动促使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的课堂设计,一丝不苟地历练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一大批优秀的课例在这样的磨课中诞生,每一名成员也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成熟。
“月光书房”是工作室的读书平台。他们向名家请教读书方向,向名刊索取阅读书目,同伴之间也相互推荐书目。阅读之后,包括王笑梅本人在内的每一位成员,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就是定期来到“月光书房”,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对着工作室的其他成员汇报,也对着全校教师汇报。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就这样逐步建立起来,工作室成员成了学校读书活动的核心人物,推动大家读好书、精读书,各种经典的教育著作在这里得到细细咀嚼,各种最新的教改动态在这里得到及时传播。“月光书房”成为实验小学读书活动的发动机,成为学校的文化高地。 此外,“课程开发”让每一位成员有机会以更系统、更具操作性的形式丰富、完善和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文化讲坛”让每一位成员有机会将专业课题放到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上研究;“思想者俱乐部”的活动更是工作室成员体验头脑风暴、实现不断创新的激情梦工厂。丰富的活动载体为工作室搭建了成功路上攀登的坚实台阶。
5.不断拓展着自身发展的新的空间。名师工作室建在通州区实验小学里面,他们的活动也主要以学校为土壤。但是他们的目光并不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他们的自我要求也并不局限于学校层面的优秀。多年来,他们在学校内部开展活动的同时,先后在通州区、南通市和省一级的活动中展示教学50多节次,开展讲座20余次,邀请校内外教师一起参与的教育科研沙龙活动举办过3次。“王笑梅名师工作室东莞阳光五小工作站”的成立,更让研究和合作的触角伸向了岭南地区。精彩的剧目常常孕育于宏大的背景、高水平的舞台,王笑梅工作室这样的工作格局,不仅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更让成员拓展了眼界,提升了观察、思考和研究的层次。
三、由“王笑梅名师工作室”引发的思考
名师工作室在培养优秀教师方面有着充沛的能量和巨大的潜力。如何将这种能量与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成效?“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功运作,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迪与思考。
1.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应该定位高远。西方的谚语说:要想射中苍鹰,应该把箭矢指向月亮。这说的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道理。“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定位不仅在于利用名师资源、放大名师效应、培养一批学科教学的骨干力量,更有着促进教育研究合力的形成、孕育独特的工作室文化,并以此推动全校乃至整个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向。这样的目标定位,促使每一个成员在工作和研究中,跳出自身工作的小圈子,放眼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大舞台,寻找合适的自我定位;促使每一个成员自觉地完成从“小我”的成绩,向“大我”的事业建构的转身,促使每一个成员永远鞭策自己站在教改的前沿,促使工作室的教育产品永远高立于教改的潮头。
2.工作室的前行应该有多元发展目标。在“王笑梅名师工作室”,各人有着个人的研究方向、工作目标。“基于问题式阅读教学”、“小学对联教学研究”、“童年写真嬉乐作文”、“基于‘学’的儿童智慧阅读创构研究”……不同的研究主题彰显着不同的学术思考、不同的研究深度,同时更顺应了每一个成员不同的阅历、个性,不同的性格、习惯,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对儿童、对语文的不同认识与理解。这种顺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成员的研究热情,挖掘和利用每一个人多年工作中储备的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智慧思考。因此也更容易取得成绩。当这些各有千秋的研究方向统领于“生命语文”的总方向之下,“生命语文”教育的大树便愈发显得茂盛、丰满。
3.工作室的运作支撑应该扎实有序。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优秀教师的组织,必须将根须深入到学校教学实践中,深入到学校的社会环境中,深入到在特定领域有着重要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之中……“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背后有着扎实的运作支撑。首先它孕育于百年名校——通州区实验小学。学校创办人清末举人孙儆先生在民国初年曾任江苏省议会的副议长,后归乡潜心办学,百年来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工作室的成员浸润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中,总是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文化养料。其次,工作室扎根于历来崇文重教的江海大地,它的周边不乏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兄弟学校、单位,工作室成员有条件与各层面的学校开展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关键的是,工作室有意识地将运作的支撑延伸到一流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之中,顾明远、成尚荣、朱永新……这些当今教育界引领一方的专家被邀请来讲学,为工作室专业发展把脉、定向;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这些当今小学语文教坛的智慧旗帜被邀请来,与工作室成员一起探讨研究。从学校环境到社会环境,从社会环境到专家环境,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支撑,有序地抬高了工作室的运作层次。
4.工作室的生机应该扎根于活动载体。任何一种思想理念、策划设计,只有落实到现实的教育教学之中,才能促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在与现实的不断磨合中,才能促使其不断进化。这一切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有序有效的支撑载体。“王笑梅名师工作室”在运作的过程中,有支撑个体自我学习的“月光书房”“个人书摘”,有促使成员之间交流学习心得的“文化讲坛”、“心得汇报”,有指向优质课例设计的“课程开发”、“专家会诊”,有相互之间探讨成败得失的“每周磨课”、“思想者俱乐部”……如果说关于“生命语文”的共同愿景是工作室每一位成员在专业上的理想彼岸,那么各种活动载体就是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条条航船。
5.工作室的发展应该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工作室的各种活动不能局限于一所学校,甚至不能局限于一个县区、一个城市,而应该不断地寻找机会,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成立3年,学校一级以及与兄弟学校之间合作的活动常态化开展。同时举办区级活动2次,大市级活动2次,省级活动3次,与省外交流研讨1次。这些活动,拓展了工作室的展示空间和影响力,同时也让工作的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寻获互动与碰撞,得到更多角度的升级机会。这样做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工作室研究档次的阶梯状提升。
“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功运作,立足于高远的专业发展追求,在“生命语文”的旗帜下,尊重多元发展的目标,依托于丰富的、符合教学研究实际的工作载体,有效地利用了各方面的资源,其专业研究的带动力、影响力不断加强,为各地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一、“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概况
“王笑梅名师工作室”于2011年9月成立,领衔人王笑梅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名校长、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目前工作室共有成员9名。近三年来,工作室面向全省、全市、全区开展研究展示活动7次,工作室成员先后开课50多节次,作讲座20余次。开展较大规模的教育科研沙龙3次,先后有3000多名教师观摩了他们的展示活动。他们还与省内多家名师工作室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广东省东莞市还成立了“王笑梅工作室东莞阳光五小工作站”。工作室除了领衔人王笑梅外,另有2人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1人已申报省特级教师。其他同志都已成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工作室优秀课例层出不穷,研究展示活动丰富多彩,各层面的优师名师不断成长,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
二、“王笑梅名师工作室”运作图式
“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功运作,与它独有的运作图式密不可分。纵观其运作,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1.组建了同质异质结合的团队结构。“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成员共有9人,他们都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相对优秀的教师,都十分认同工作室倡导的“生命语文”的教育理念,对自身的专业发展都具有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向,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具有同质的特点。与此同时,他们也各有各的生长姿态:就专业发展层次而言,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有的已成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还有步入教师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就所处岗位而言,他们中有学校的校长,有学校的中层,还有学校的普通教师,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园长;就研究专长而言,他们中有研究嬉乐儿童诗的,有研究智慧阅读的,有研究童本作文的……这样的一群人的聚集,其实就是在共同理念照耀下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思想基因、不同工作技巧、不同工作风格,乃至于风格不同的学生观、课堂观的聚集与交融,其结果是催生出常态研讨中难以出现的精彩创想、优秀设计,同时也助推着每一个成员的成长、成熟。
2.拥有一粒能点燃事业激情的火种。王笑梅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她本身具有火种的能量和特质。多年来,王笑梅在总结实验小学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语文”的语文教育理念,王笑梅在这条道路上且行且收获——她执教的公开课经常在全国各地交流展示,所作的学术报告听众遍及省内外;她的研究成果经常出现在省级教育期刊、国家核心期刊。《人民教育》杂志多次报道她的成长事迹、刊载她的教学主张;她出版的专著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王笑梅的个人魅力和“生命语文”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一个能量聚集体,它就像一粒火种,时时点燃每一位成员心中语文教育研究的星星之火,照亮每一位成员的研究方向。工作室中的每一个人在领衔人的激励下,在各种活动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方面汲取着前行的动力,研究的激情不断得到碰撞和激发。这种动力和激情对于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3.创造了团队成员同向多径的共生状态。在植物界,生态结构完善的健康树林中,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错落共生,不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阳光空气和土壤资源,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也是一样,丰富多样的生长方式能够营造良好的共生生态,促进团体内每一个个体的自我更新、成长和完善。
“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成员在“生命语文”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各有各的生长姿态和成长方向。他们中有的思想活跃,善于出点子;有的干劲十足,善于呐喊、鼓动、推进;有的心思缜密,组织力强,善于将工作室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成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推广渗透;有的理论储备丰富,观念前卫,勇于实践。年轻的同志常常在前沿的领地开辟新领域、尝试新方法;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往往考虑周密,磨课、洗课之外,还有宣传、报道、铺垫、引路,一项项工作环环相扣。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中有一位语文教师目前担任幼儿园的园长,她往往能跳出小学教育的框架,从启蒙教育的角度,换一种思维阐述看法,给“当局者”许多启迪,所有公开教学经她审视挑刺后方可以放心出炉。工作室里,角色没有主辅,身份没有高低,研究没有边界,讨论没有禁区,实践没有不可逾越的雷池……王笑梅曾经引用过“叶镶嵌”的概念——自然界的树叶不会相互遮挡,镶嵌式的排列让每一片叶子都能享受到阳光。她用这个理念经营自己的团队,提出“人人做自己的第一,个个做团队的唯一”的评价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是一个学习型、知识型团队得以健康、快速成长的组织密码。
4.寻获了一系列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创新载体。“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思想活跃,观念前卫,这些思想和理念需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展示、表达,也需要在相互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工作室在前行的过程中逐步创造了多种载体,思想理念与研究实践实现了有机共生。
周日磨课是工作室每周都要举行的常规活动。工作室成员轮流自选课题,每周邀请同伴听课,听完课后9名成员相约在周末休息日,到校开展评课、磨课、洗课活动。这项活动促使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的课堂设计,一丝不苟地历练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一大批优秀的课例在这样的磨课中诞生,每一名成员也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成熟。
“月光书房”是工作室的读书平台。他们向名家请教读书方向,向名刊索取阅读书目,同伴之间也相互推荐书目。阅读之后,包括王笑梅本人在内的每一位成员,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就是定期来到“月光书房”,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对着工作室的其他成员汇报,也对着全校教师汇报。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就这样逐步建立起来,工作室成员成了学校读书活动的核心人物,推动大家读好书、精读书,各种经典的教育著作在这里得到细细咀嚼,各种最新的教改动态在这里得到及时传播。“月光书房”成为实验小学读书活动的发动机,成为学校的文化高地。 此外,“课程开发”让每一位成员有机会以更系统、更具操作性的形式丰富、完善和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文化讲坛”让每一位成员有机会将专业课题放到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上研究;“思想者俱乐部”的活动更是工作室成员体验头脑风暴、实现不断创新的激情梦工厂。丰富的活动载体为工作室搭建了成功路上攀登的坚实台阶。
5.不断拓展着自身发展的新的空间。名师工作室建在通州区实验小学里面,他们的活动也主要以学校为土壤。但是他们的目光并不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他们的自我要求也并不局限于学校层面的优秀。多年来,他们在学校内部开展活动的同时,先后在通州区、南通市和省一级的活动中展示教学50多节次,开展讲座20余次,邀请校内外教师一起参与的教育科研沙龙活动举办过3次。“王笑梅名师工作室东莞阳光五小工作站”的成立,更让研究和合作的触角伸向了岭南地区。精彩的剧目常常孕育于宏大的背景、高水平的舞台,王笑梅工作室这样的工作格局,不仅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更让成员拓展了眼界,提升了观察、思考和研究的层次。
三、由“王笑梅名师工作室”引发的思考
名师工作室在培养优秀教师方面有着充沛的能量和巨大的潜力。如何将这种能量与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成效?“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功运作,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迪与思考。
1.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应该定位高远。西方的谚语说:要想射中苍鹰,应该把箭矢指向月亮。这说的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道理。“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定位不仅在于利用名师资源、放大名师效应、培养一批学科教学的骨干力量,更有着促进教育研究合力的形成、孕育独特的工作室文化,并以此推动全校乃至整个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向。这样的目标定位,促使每一个成员在工作和研究中,跳出自身工作的小圈子,放眼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大舞台,寻找合适的自我定位;促使每一个成员自觉地完成从“小我”的成绩,向“大我”的事业建构的转身,促使每一个成员永远鞭策自己站在教改的前沿,促使工作室的教育产品永远高立于教改的潮头。
2.工作室的前行应该有多元发展目标。在“王笑梅名师工作室”,各人有着个人的研究方向、工作目标。“基于问题式阅读教学”、“小学对联教学研究”、“童年写真嬉乐作文”、“基于‘学’的儿童智慧阅读创构研究”……不同的研究主题彰显着不同的学术思考、不同的研究深度,同时更顺应了每一个成员不同的阅历、个性,不同的性格、习惯,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对儿童、对语文的不同认识与理解。这种顺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成员的研究热情,挖掘和利用每一个人多年工作中储备的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智慧思考。因此也更容易取得成绩。当这些各有千秋的研究方向统领于“生命语文”的总方向之下,“生命语文”教育的大树便愈发显得茂盛、丰满。
3.工作室的运作支撑应该扎实有序。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优秀教师的组织,必须将根须深入到学校教学实践中,深入到学校的社会环境中,深入到在特定领域有着重要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之中……“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背后有着扎实的运作支撑。首先它孕育于百年名校——通州区实验小学。学校创办人清末举人孙儆先生在民国初年曾任江苏省议会的副议长,后归乡潜心办学,百年来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工作室的成员浸润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中,总是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文化养料。其次,工作室扎根于历来崇文重教的江海大地,它的周边不乏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兄弟学校、单位,工作室成员有条件与各层面的学校开展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关键的是,工作室有意识地将运作的支撑延伸到一流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之中,顾明远、成尚荣、朱永新……这些当今教育界引领一方的专家被邀请来讲学,为工作室专业发展把脉、定向;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这些当今小学语文教坛的智慧旗帜被邀请来,与工作室成员一起探讨研究。从学校环境到社会环境,从社会环境到专家环境,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支撑,有序地抬高了工作室的运作层次。
4.工作室的生机应该扎根于活动载体。任何一种思想理念、策划设计,只有落实到现实的教育教学之中,才能促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在与现实的不断磨合中,才能促使其不断进化。这一切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有序有效的支撑载体。“王笑梅名师工作室”在运作的过程中,有支撑个体自我学习的“月光书房”“个人书摘”,有促使成员之间交流学习心得的“文化讲坛”、“心得汇报”,有指向优质课例设计的“课程开发”、“专家会诊”,有相互之间探讨成败得失的“每周磨课”、“思想者俱乐部”……如果说关于“生命语文”的共同愿景是工作室每一位成员在专业上的理想彼岸,那么各种活动载体就是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条条航船。
5.工作室的发展应该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工作室的各种活动不能局限于一所学校,甚至不能局限于一个县区、一个城市,而应该不断地寻找机会,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王笑梅名师工作室”成立3年,学校一级以及与兄弟学校之间合作的活动常态化开展。同时举办区级活动2次,大市级活动2次,省级活动3次,与省外交流研讨1次。这些活动,拓展了工作室的展示空间和影响力,同时也让工作的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寻获互动与碰撞,得到更多角度的升级机会。这样做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工作室研究档次的阶梯状提升。
“王笑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功运作,立足于高远的专业发展追求,在“生命语文”的旗帜下,尊重多元发展的目标,依托于丰富的、符合教学研究实际的工作载体,有效地利用了各方面的资源,其专业研究的带动力、影响力不断加强,为各地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