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德育对策探析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及创新素质以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德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肩负把握方向、培养人格、内化升华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应树立人才培养德育为首的观念、树立大德育观、寓德育于教学科研活动中、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才能保证和提高大学生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德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83-02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大学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德育在其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在大学生培养中应采取怎样的德育对策以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中国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具体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及身心素质等。
   (一)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有对国家民族命运负责的意识;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道德素质是诸素质的根本。
   (二)文化素质,也称人文素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包含以下内容: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熟悉中国历史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及发展;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专业素质,也称业务素质。这是高层次人才的必要素质。是他们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具体说来,专业素质应包含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造诣;熟悉相关专业的学科发展情况;具备专业研究、专业开拓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管理能力;熟练地使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
   (四)创新素质。是指不满足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怀疑,敢于挑战现有成果,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思考的能动性心理过程和属性。通常情况下,创新表现为观察力与洞察力、质疑精神、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创新的兴趣、善于思考的性格等。
   (五)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等。
  
   二、德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担负着把握人才培养方向、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
   (一)德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由教育的阶级属性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维护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的人才。从古至今,德育就在其中担当着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重任。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培养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二)德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由素质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有人认为,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其实,古往今来的教育家都是把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放在教育的首位。儒家经典《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而修身也就是为了做人。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人才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而培养做人正是德育的目标。
  (三)德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德育能够将知识、价值规范等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观念,并形成稳定的素质。高等教育以传授知识开始,但传授知识决不是目的,而形成稳定科学正确的综合素质才是教育的目标。德育贯穿于人才素质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系统的教化、灌输受教育者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才会内化升华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不仅指导他们如何做事,更指导他们如何做人。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德育对策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德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既为大学生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制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德育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树立人才培养德育为首的观念。制定大学生培养的德育对策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以往在素质教育中有一种误区,就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代替德育。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德育目标确有相同之处,人文教育也使德育有了新的途径和载体。但人文教育只能在德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不能以此来代替德育。只有坚持德育为首才能保证人文教育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否则就会有文学、艺术知识都很丰富但却连基本的社会公德都不能遵守的畸形人才,也会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是非不分,甚至出卖人格、国格的民族败类。坚持德育为首就是要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从思想上重视德育,树立人才培养德育为首的观念是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二)全面理解德育,树立大德育观。德育不是单纯的道德教育,而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诸教育的总和。全面理解德育,既不能以政治代德育,也不能以道德代德育,必须树立大德育观。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德育的导向和保证作用。“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诸方面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是要靠德育这根主线来贯穿的。因此必须摆正德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位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是要把德育和智育较好地统一起来,使德育促进智育的发展,智育促进德育的进步,二者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寓德育于教学科研活动中。大学生培养应通过多渠道的共同作用,但教学和科研活动是最重要的渠道。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必须寓德育于各种教学科研活动之中。各高校纳入课程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既向大学生传授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同时也拓宽了德育的视野,开辟了德育的新途径。人文教育不能代替德育,但人文教育却可以协助德育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说:“人文教育科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应该捍卫?什么应该摒弃?总之,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3]从而也才可能更关心整个世界、人类、社会。可以说,这其中很多内容也正是德育所要教给人们的。
   (四)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和氛围。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这句话说明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作用。优良的德育环境主要是指在高校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包括高校的校园环境、学习环境、课外娱乐活动环境等,这些都可以包涵在校园文化的范畴下。要紧密围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物质层面的校园环境,可以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的作用。而作为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校风、校训等,又能起到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的作用。其他在教学活动之外开展的科技、学术及文化活动;举办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等,同样能够激发大学生求知进取和创新的精神,达到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4]荀子·劝学第一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教育的发展与普及,给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必须通过实践、实训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以及实际应变能力。十一·五规划国家拨入巨款用于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也是中职教育中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根本体现。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提高专业技能和初中级水平,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
期刊
摘要:在近现代史上,民族主义作为面临外压时的民族或被压迫民族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整合学术界有关民族主义基本理论,并在宏观民族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尤其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和制约因素进行论述,以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得以积极、快速发展。  关键词:民族主义 中国     一、民族主义的定义    民族主义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尚未达成
期刊
摘要:设计素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美术素描教学,偏重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求同,艺术求异中找到平衡。“视觉”的回归是对“造型”的传承和延伸,是直指内心的教师与学生的艺术对话。  关键词:造型 视觉 艺术感受    高等院校的美术是侧重于艺术理念的教育与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与职业院校相比,技术的学习应属于从属地位。设计素描课程是为艺术设计学科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绘画
期刊
摘要: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各地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新生代教学比武等各种名目的公开课也应运而生,一方面给新课程的实践者们创造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知不觉已走入了新课程的误区:是不是教学活动越多越好?是不是教学手段越丰富越好?是不是学生配合越完美越好?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误区 思
期刊
摘要:个性化作业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设计原则,主要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拘于课本的局限,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思考,促进其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和社会交际活动,细心体验,仔细观察,缜密思考,流畅表达。  关键词:个性化 作业设计 主体性 开放性    语文作业怎样才能破茧而出,轻装上阵?什么样的语文作业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从而让学生由讨厌作业到喜欢作业?这就需要精心设计,需要个性化设计。笔者在最
期刊
摘 要:尽管教育研究近年来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蓬勃的发展,但功利式的研究思维取向对教育研究却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正确认识功利式的研究取向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为学术而学术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取向以引导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功利主义 教育研究 思维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27-02    众所
期刊
摘 要:文章从视觉艺术角度出发,对安顺屯堡地傩面具的特殊艺术格调、浪漫雕刻技法及古朴造型特征做出了一定美学意义上的探索。提出了“神秘之惑、狞厉之美”的艺术定位观点。  关键词:艺术格调 雕刻技法 古朴造型 神秘之惑 狞厉之美  中图分类号:J5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41-01    安顺屯堡地傩面具的特殊艺术格调、浪漫雕刻技法、古朴造型特征是一种历
期刊
摘 要:针对高等教育特点,应将学术名著导读教学法作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不可或缺的方法。在该方法的运用中应树立扩大学术名著获得渠道观念、引导式教学观念、教育者首先阅读学术名著的观念。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方法 学术名著导读 价值 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42-02    一、本文背景    
期刊
摘 要: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首次进行了“自主选拔”招生改革的试点,主要以面试成绩作为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录取的依据,高考成绩第一次与录取脱节。这对高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但与此同时这两所高校的做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对各种观点做简要的梳理,并进一步论述高校自主招生的利弊得失。  关键词:重点高校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随着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重视教学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水平是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学秘书对高校教学至关重要,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岗位,肩负着重要使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新时期 教学秘书 主要职责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