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绽放简约之美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约,重点突出为简,厚积薄发为约。老子曰“简则得,多则惑”简约是一种理念,使教学过程清清爽爽。把简单的课上得很复杂是一种技巧,把复杂的课上得很简单是一种智慧。简约的目的最终是高效。语文教学的简约说到底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平淡而不平庸”。“简约的结构,深入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是简约课堂,这种“简约”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简单地说,语文课堂的简约,就是目标小一点,过程实一点,方法纯一点,以自然、朴实的教学去追求高效、灵动、和谐的课堂。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有了很多的变化:师生对话、合作交流、书声朗朗、情意浓浓、很多老师蓦然发现:语文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提升。于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每节语文课都追求的目标。老师们甚至希望,一节课就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在课堂上呈现的是多元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以致于有人说如今的教育常常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我们的小学语文就是折腾得最最严重的一门学科。著名作家吴伯箫曾经这样评价阅读教学:“把课文都讲‘胖’了,教‘肿’了”。
  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内容太多、太杂,有的老师驾驭不了,另外又怕漏教了却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却迷迷糊糊,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
  走进饭店,我们想吃个“实惠”;进入商场,我们想买个“实惠”;商海里,我们希望赚个“实惠”;工作中,我们希望得到“实惠”。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状,强烈呼唤着课堂上的教与学能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实惠”,简约,就是可以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实惠”的使者———这不是新论断,是早已被有识之士认同的道理。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参加各种语文教研活动,聆听各种级别、各类名家的公开课,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大全”以及“博大精深”者仍然比比皆是。
  为什么放着笔直、简约的大道不走,而要抄小路去迂回前行呢?为什么放着轻松、简约的脚步不走,而要和着音乐、迈着舞步去赶路程呢?这里除了缺乏教学与研究的“内功”以外,关键还是传统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作怪,走大路,怕别人说太直白,太暴露自己低浅的身份,怕被人说“丢三落四”,对教材挖掘不深,讲解不透;用轻松的脚步走,怕被人说太匆匆,太没有美感,太没有韵味。所以就教学目标定位面面俱到,文本拓展漫无边际,流程安排程序繁杂,教学形式翻新作秀。
  现行教材的课文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从学习字、词、句、篇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写作方法;从语言文字的揣摩到情感、品德的熏陶……如此繁杂的教学内容,假如都能像于永正先生所概括的“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那样来理解和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就简约了。
  其实最简约的往往就是最为基本的,就语文学科而言,它指的是语文本身应该承载的东西,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等等;最简约的往往又是最为有效的,教师的教应力求用最简单的手段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应该力求用最短少的时间读出“简单”背后的深刻;最简约的往往也是最为和谐的,课堂上不是教师的一相情愿,而是更加追求教学的情趣和灵动,课堂上不是刻意的精雕细琢,而是更加追求教学的自然和朴实。
  简约是走捷径,是直达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简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理念要简约。教学中,要牢记苏格拉底的“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陶行知的“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等至理名言,以及诸如上述张志公、于永正等践行者的心得体会。
  二、教学目标要简约。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目前在教学目标设定和表述上存在着内容复杂化的倾向,一些教师惟恐顾此失彼,结果一堂课结束哪个目标也没有很好落实。“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要彻底解决一两个教学中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值得探究的问题,这比面面俱到的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在宏观上,要加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要把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核心的目标实现,看成是其他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托;在微观上,要使教学目标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及每个学生身上。
  三、教学内容要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克服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做到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就不教。
  四、教学过程要简约。语文是最宜于自学的学科,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应该是简约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心灵发酵”的过程。教师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搞得那么复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问题障碍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搞得那么玄、那么深奥。简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产生独特的感受。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简约。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以及教学的内容、目标选择恰当、简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同时要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以最简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
  六、作业要简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从简约作业设计,简约作业布置开始。要力争使课外预习及练习走进课堂,要下决心压缩课外作业量将课外预习及练习纳入课堂,
  当然简约教语文,并不是排斥一切语文课本以外的东西。互文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构成了文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简约教语文,就是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落实递进状况来从这种“巨大开放体系”中抓“纲”捋“线”,为我所用。
  不同类型的课文要有不同方式的“简约”,例如基础教育阶段的古诗词,重在背诵,明白大意;古文,重在背诵和翻译,重在词语的原始积累和文化的传承。讲读课文,是传授学法、阅读和写作等知识的例子;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巩固训练的例子……
  总之,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简约,简约是一种美。追求语文课堂的简约之美,就是要变繁复低效的语文教学为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摸索。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我们有责任在无数次删繁就简的过程中,通过传承、创新、发展的扬弃过程,在不断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将语文教学逐步回归到其本质———简约,让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一种简约之美,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美。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莫过于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等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的也要属阅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下面结合个人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开展。  一、学生积累性阅读的把握  语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
期刊
“学、导、用”分层教学模式是指在生本教育思想指导下,以让学生学为核心,先学后导,以学定导,以导促学,学以致用,强调差异性分层教学原则的一种教学基本策略。对这样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一教学模式的命名得到启示。具体的说,有如下的理解:  学:指学生“学”的活动。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走向积极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的行为。它包括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自学”,也包括课堂上
期刊
提到作文,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就会皱起眉头,提到教作文,很多老师也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进入三年级后,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大家都有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她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与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习作当作一项任务,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写作过程的分析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
期刊
【摘要】在现实的语言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论学"的英语教学方法仍然广泛存在与中小学甚至大学的课堂中。然而,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式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本论文试图证明英语教学方式从"以教论学"向"以学论学"转变是不可逆转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实现这种转变。  第一部分,作者描述并比较了"以教论学"和以学论学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好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昔日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孟子创造适合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良好品格、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作文教学的途径和目标。  【关键词】生活培养作文能力  成就,是每个人的终身追求,有了成就,无论大小,就等于有了人生的辉煌。成就越大,奋斗越甚,而奋斗愈甚,成就也就愈大,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学习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
期刊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
期刊
【摘要】从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到今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教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多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新课堂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形式多样,动手操作多了,发挥交流多了,表现展示的多了,课堂时常是一幅忙碌的景象,然而去掉诸多华丽的外衣,就会透露出这样那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