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追问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反思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答问环节的处理,很多时候让人总感到简单、划一。往往是师问生答,点到为止。就某一个问题, 老师一般会请三四位同学起来回答,期间老师担当传声筒的作用,用比较响亮的声音重复学生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不少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回答得很好! ”“不错, 但还不够完整! ”直至这一讨论环节结束, 几乎没有看到老师对此有过什么补充和矫正。这一过程中,学习始终在一个平面上徘徊,课堂教学变得平淡无奇,效率不高。假使,在这一环节,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追问,将使阅读有深度,演绎出课堂的精彩。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构建有效的追问呢?
  首先,有效的追问,它应该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真正解答出彩为止。
  其次,有效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那么有效追问的最好时机是什么呢?
  1、在缺乏思考处追问。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在思考问题借鉴别人的较多,而缺乏自己的见解。表述的时候基本上是重复别人的意见或旧知。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追问,来鼓励学生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怎样理解?”“你是如何认识的?”引导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说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点,并且体会到思考带来的愉悦。
  2、在欠缺深度处追问。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3、在产生歧异处追问。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引导他们“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求真知。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学生能提出新的独特的见解实在难得,表明他们真正地进行了思考。
  4、在生成感悟处追问。我们在阅读贝克特的荒诞剧剧本《等待戈多》时,我们当然需要这样的提问:剧中的人物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是怎样的两个人?他们所苦苦等待的戈多可能是谁?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无聊言行?但只有诸如此类的提问是不够的,接着我们还应该这样去追问:我们自己有过无聊的时候吗?文本语言的意义向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以对此做多元解读,然而无论是何种解读,能与学生个体产生情感共鸣,应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
  5、在缺少整合处追问。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零散的,缺乏概括性的。他们或许能零星地得出一些理解和感悟,但却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能力将这些理解和感悟高屋建瓴地总结、概括、整合起来。而此时教师如能给以恰当有效的追问,相信定能将学生散乱的思维扭成一股紧密的绳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第三,分散设问难点是有效追问的保证。设计提问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梯度。这是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于追问效益而言也极为重要,有效性追问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把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新局面。
  “玉不琢,不成器。”打磨一堂好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问、不断反思、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要打磨出一堂有效的好课必须仔细地去雕琢、去打磨。只有我们在备课、听课、上课中不断追问课堂、剖析课堂,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学生的思维才会被点燃,学生的智慧才会被最大限度地开发。语文课堂必将因追问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散文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它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自由活泼最美的文体,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游记,随笔,杂文等。取材广泛,普遍,摇曳多姿如同五彩斑斓的景致,让人沉醉,让人喜欢!  那么,我们这些初写散文的人怎样来写好散文呢?在这里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散文的特点,人所共知,“形散神不散”。要真正写好,写得有血有肉,轻灵而又美感,让读者爱不释手,可谓是千锤百炼,几经
期刊
达标测评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是评估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众多的测评方式中,当堂达标测评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现就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简要分析。  一、当堂达标测评的必要性  达标测评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明朗,它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必不可缺的一个过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在它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达标测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好的文章应该似一枝梅,既有着月下疏影的迷人之姿,又有着暗香浮动的动人之情,即作文所追求的“文情俱美”。  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题目我觉得比较简单,应该可以写好。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写得要么浮华空虚,要么虚伪造作,如暗香般静静浮动沁人心田的情感缺失了。  于是我开始思索:我们的生活有那么多感人的、或朴素、或明亮的细节,为什么他们却感觉不到呢?还
期刊
在高中文言文的复习教学中,学生最易发生认知疲劳,作为高三语文教师,如果不及时调换口味,势必囿于旧课,枯燥乏味,收获甚微,极有可能流于复习之行而无提升之实。而适时将文言文中的枯橾知识加以转化变形,不仅教师本人有艺术创作的快感,学生也会有耳目一新、豁然开怀的感觉。如同人们吃米食多了,换个面食吃,面条吃多了,换个水饺,不行就做个包子、花卷,就是搅个面水喝喝,感觉上也滑溜些。一种材料万千种做法,一个课堂万
期刊
中考,是学生一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大考,其重要性不亚于高考。中考,是一种国家行为选拔性考试,也是一种分流性考试。考生最终将进入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及中专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决定大多数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因此,考前如何做好复习很关键。  一、认真进行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也包括词语的积累,还包括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的积累。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积累题占到一定
期刊
小儿刚三岁,已晓得把渴望装进信笺里了。  读着妻寄来的信,望着小儿涂抹的那些了了勾画,一丝柔情倏地越过幽窗飞回了远隔千里的家中。  “咦,这小子,短短两年就开始懂事了呢。”  我有些愧对儿子,想他降临人世的一刹那,没有啼听到他嘹亮的第一声啼哭,没能为他穿上第一件衣裳,实在有些枉为人父。记得当初妻子随着肚子的一天天长大,便一天天地害怕得厉害起来。她听过来人讲,生孩子是“孩子奔生娘奔死”,便平添了许多
期刊
压缩语段题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题型,也是语文教师感觉比较难于讲解、学生感觉比较难做的一类语言运用题。解答语段压缩类的题目,大部分学生大都从题型类别及语言表达方式入手,也就是大都从思想内容入手,而对思想内容的把握正是学生感觉比较棘手的方面。其实,语段材料都包括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解答压缩语段类题目,虽然重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理解,但学生在答题时,最直观且最容易把握的,则是语段的结构形式。因为结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爱动的,有喜静的,有爱表现的,也有不善言谈的。可还有一些是令教师时刻挂心、让家长日夜操心的,他们的品质并不坏,但是,他们由于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溺爱的“暖窝”里,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自私、懒惰、固执、任性等不良习惯。面对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爱磨蹭”现象,如果放任自流,让他们的“爱磨蹭”习惯任其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改
期刊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的层次不同,写出的文章水平也就参差不齐。作为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看学生的习作。赏识式习作评价是指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通过教师巧妙的点拨和师生共同赏析评议,让学生文章中的个性得以突出,追求的是一种“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口有,个个笔下无”的境界。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
期刊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做班主任的基本条件。班主任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才能把班级建设成一个理想的学习处所。  一、用心爱着自己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例如,每天早晨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