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名字在课堂中的运用艺术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jied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近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名字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掌握学生,调控课堂的重要作用。如果你能正确运用它,它就会像一根魔棒,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起到鞭策违纪学生的作用,把个别学生游离课堂教学内容的大脑拉回来。从而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学生的名字呢?我慢慢地摸索出了一些很见效的规律。首先,我把学生的名字分为几种运用方法:1.用全名,即姓加名。这种称呼方法比较正规,但很死板,一个称呼就拉开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教师与学生之间俨然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课堂上我很少用这种称呼方法,2.只用名字,去掉姓。这种称呼方法一下子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会感到教师是在帮助自己学习,或者在和自己一起学习,没有了老师这种身份的压力,加上平心静气的语气,关切的语调,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容易亲近,从内心接受老师,从而更好地潜心于课堂教学。这种称呼方法不但适合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也适合于正规的听课活动,给人一种清风流水般亲切自然的感觉。和那种板着面孔,拿着架子举行听课活动的课堂相比,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都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3.用叠字称呼。这种称呼方法一般是父母对孩子的称呼,或是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同学之间的称呼。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把这种称呼运用到课堂上,学生绝对不会认为老师在矫揉造作,浑身不自在,反而会感到老师很亲近,很爱自己,很喜欢自己,如同自己的亲人一样在和自己说话。学生有了这种感觉,他能不喜欢老师吗?能不喜欢老师上的课吗?这就是教学艺术。只要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为教学服务,为什么不能用一用这种方法呢?这完全符合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课堂上学生名字不同方法的运用,是以老师的情感投入为基础的。基于不同情感的不同称呼方法,在课堂中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一种称呼心平气和地满带爱意地说出,与心情急躁满带怒气地说出,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会是对学生的鼓励与赞扬,后者会是对学生的责备与惩罚。拿一个叫张瑞龙的学生为例:如果批评他,有这样三种方法:“张瑞龙,你在干什么?”“瑞龙,你在干什么?”“龙龙,你在干什么?”很明显,第一种批评很有力度,再加上严厉的语气,很高的语调,对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就有很强的震慑作用,起到很好的批评效果,而后两种在批评的力度上就不如第一种;如果表杨他,也有三种方法:“张瑞龙回答得很棒!”“瑞龙回答得很棒!”“龙龙回答得很棒!”这三种方法中的后两种特别是第三种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很亲切,老师和自己没有距离。如果问他某个问题是否理解,还有三种方法:“张瑞龙,这道题你懂了吗?”“瑞龙,这道题你懂了吗?”“龙龙,这道题你懂了吗?”在这三种问法中,我们会很有把握地猜测到,后两种方法学生乐于接受,加上和蔼真诚的语气,轻柔的语调,学生会感到老师在真心地关心自己,会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由此产生努力学习来回报老师的动力。
  英语课堂上称呼更加多姿多彩。结合英语课堂特点,为了渲染英语学习氛围,我事先准备好表示不同含义的英文名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字。比如:Christopher(基督的使者) Eliot (上帝的礼物) Godwin(上帝的朋友) Angela(天使) Daisy(雏菊) Flora (花朵) Ivy (常青藤) Lily (百合) Rose(玫瑰) Susanna(百合) Viola(紫罗兰) Abraham(万民之父) Alexander(人类的保护者) Arthur(勇敢) Guy (领袖) Harold (统帅)等等。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课本上现有的名字。课堂上让学生用英文名字代替中文名字,使学生慢慢步入用英语思维的轨道,培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好习惯,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不同称呼源自老师与学生真诚的交往,老师对学生真心的爱护,以及老师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和心态。作为教师,不要高高地站在讲台上,要走到学生中间,融入学生之中,加上你亲切自然的称呼,学生会感到你是他们学习的伙伴,是他们中的一员。整个课堂气氛也会和谐、自然、轻松、愉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堂课,学到该学的知识,老师也很好地完成了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课堂上学生名字的不同称呼方法之所以能达到一种艺术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此基础上能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学生热爱老师,就会连带着热爱他教的课程。《学记》中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学习动机,可见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教育中是多么重要。事实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情感的交流与呼应,将会影响教育效果。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当永远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只要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他们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出上进的力量与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我们教师应不拘一格,艺术地利用学生名字不同称呼的作用,让它显示出“奇特的教育力量”,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各级学校都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随着对电脑的接触和了解,学生出现了两种类型: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之后对信息获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造就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新一代青少年学生,是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然途径。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
“意,犹帅也”。文章立意高远与肤浅,直接影响作品的“等级”。同样是一个话题或材料,因立意不同,档次不等。这就好比一捧种子,有的人直接将它炒作成美食吃掉,有的人将它磨成粉深加工后吃掉,还有的人则将它精心种植,让荒芜的土地变成绿油油的粮田。可见,处理的角度不一,收获就截然不同。那么,对一个材料从哪些角度构思,才能使作品抢人眼球,令人惊奇呢?  第一,反弹琵琶,“奇”从“异”中来。  人们的思维,往往会
我于2010年参加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生活化教学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的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本课题研究重点:课堂教学活动的生活化。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本节主要针对绘制钻石图案的任务,阐述了什么是解析法,如何
在知识经济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多样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多样的劳动者,这样就要求现代教育向个性化教育方向发展。  从受教育者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是富有个性的。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经说过:“我们不是棋盘上的小卒,哪怕最重要的也不是,而是有个性的人,棋子与有个性的人,这完全是两码事。”因此,无视个性
在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学习欲望也有差别。例如,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学习欲望明显比田径项目要强烈得多。  综观学生的表现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自主性强的内容,竞争性强的内容,能迅速看到结果的内容的学习欲望明显强烈。体育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欲望值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一、现行初中体育课抑制学生学习欲望的制约因素  1.机械的重复
不论是焦作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还是洛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学、钻、点、练、结”五字教学模式,其关键都在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凸
众多的教学经验表明,要让学生学得好,并学有所获,应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习,这个气氛源于学生的“趣”。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也应诱趣,激趣,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既体现民主教学,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人说,英语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而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左脑操纵语言,称为“数字脑”;右脑是有非逻辑功能,产生直观、形象、想象,所以称
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低年级的孩子富有好奇心,善于模仿,心理障碍少,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掌握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三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课程教学的兴趣点,寻找出学生爱学想学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兴趣,” 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和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