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承德市桥东小学 (06700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高尚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是当代教育艰涩而紧迫的,也是当今社会贫乏而亟需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空洞乏味的德育宣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机地渗透,润“德”细无声。
1 巧借教材,开启德育之门
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材料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的意义等等。其优势决定了它成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
1.1 通过文眼透视德育。
文眼是文章情感的窗口。抓住课题的文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文道结合的目的。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就抓住“怀念”一词,问:什么是怀念?为什么会对秋天产生怀念?经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通过写在秋天时节,母亲对残废的“我”细心的照顾,给我生存下去的信心,我才没有感到绝望,而母亲却是临死之前做的这些,让我感动不已,怀念母亲,怀念有母亲照顾我的那个秋天。学生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埋下了感恩意识。执教《春夜喜雨》一文时,要学生思考捶打:课题中的“喜”字。通过学生的品味,感悟到:全诗无一“喜”字,却处处露“喜”。字里行间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喜爱,赞美了春夜细雨无私奉献的品格。从而,学生获得了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1.2 剖析词句感悟德育。
有些词语句子看似平淡,字里行间却渗透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执教《詹天佑》一课,学生对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爱国壮举难以理解。让学生抓住“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感悟。学生在讨论中品悟出“还没有出世”隐含着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蔑视,他们认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的工程。通过对词语的剖析,学生不但知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且懂得了詹天佑克服各种困难,提前使铁路全线竣工,是为了给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长中国人民的志气,灭帝国主义的威风。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同学们在随笔中阐述了自己勤奋学习目标、表达了长大要为社会服务的爱国热情。
1.3 课堂互动生成德育。
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虎门销烟》是一篇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但文本却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此,我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学生们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了解一百多年前中国在清政府统治下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历史。课上,孩子们紧抓文本,结合资料,展开讨论、倾听互补,在互动中学到语文知识,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有位学生骄傲地说:“林则徐,好样的!是您,用虎门销烟的壮举,治愈了中华儿女“东亚病夫”的创伤!是您,用虎门硝烟的壮举,奏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是您,用虎门硝烟的壮举,树立了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新形象!我爱您!”
2 发挥多媒体优势,渗透德育教育点
俗话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儿童感受到纯洁、善良、真实的形象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这将有助于他们道德完善,情趣的陶冶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颇具人文色彩的环境来辅助教学。上课伊始,呈现给学生一段再现了昔日繁华辉煌的圆明园的视频,配以雨果诗意的语言“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建神殿,那儿造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清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然后呈现的是火烧圆明园后只剩的那几根残垣断壁。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学生心里激起了无比的悲愤,很好地铺垫了学习本课的情绪。学生禁不住问: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带着这一问题,随机播放剪辑的圆明园被毁的经过视频,侵略者入侵圆明园纵火烧园,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镜头,使学生在咬牙切齿的仇恨中体会侵略者的野蛮凶残。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画面,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披文提升,内化学生品行
作文既做人。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
3.1 选材中育人
选材的生命力就在于材料的真实性,越是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材料,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生活中有大量的题材,善恶美丑等。所以,指导学生用明辨是非的眼光观察生活,识别社会每个角落的真、善、美。如:指导《我的家乡》的征文,学生动用了各种方法,从各个角度对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搜集整理。学生们从家乡变化的渊源中,从英雄豪杰事迹里,从优良的民俗民风中,激起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但也有部分同学观察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如不赡养老人、赌博等。就此,我抓住时机,教学生明辨是非,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我们文章值得赞颂的,哪些是我们文章需要批判的,经过启发教育,学生既学会了观察生活,又接受了正面的引导。
3.2 讲评中育人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幼稚的,不足之处尚多,优秀习作略少。尽管如此,教师在评讲学生作文时更应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强化。多表扬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习作中的每一处优点和细小进步,尤其是对于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应大力给予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不断地强化,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哪些方面须坚持下去,久而久之,逐步掌握作文的技巧和写法,而且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写好作文、学会做人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内驱力,从而达到德育的目标。
4 树立“大语文”观,活化德育空间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补充,也是活化学生德育最好空间。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进行了“调查小区环境状况”的活动,每个学生在调查居住的小区和周边的环境的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父亲节、母亲节前后,开展“感悟父爱”“感悟母爱”的活动,孩子们明白了爱不只是得到,更要懂得回报。又如教学中遇到“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等,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讨论这些节日的来历,理解节日的内涵,学生从中受到了德育教育。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道为尊。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夯实文学基石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世界观,让德这一魂灵伴随学生生根发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银耀《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高尚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是当代教育艰涩而紧迫的,也是当今社会贫乏而亟需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空洞乏味的德育宣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机地渗透,润“德”细无声。
1 巧借教材,开启德育之门
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材料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的意义等等。其优势决定了它成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
1.1 通过文眼透视德育。
文眼是文章情感的窗口。抓住课题的文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文道结合的目的。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就抓住“怀念”一词,问:什么是怀念?为什么会对秋天产生怀念?经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通过写在秋天时节,母亲对残废的“我”细心的照顾,给我生存下去的信心,我才没有感到绝望,而母亲却是临死之前做的这些,让我感动不已,怀念母亲,怀念有母亲照顾我的那个秋天。学生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埋下了感恩意识。执教《春夜喜雨》一文时,要学生思考捶打:课题中的“喜”字。通过学生的品味,感悟到:全诗无一“喜”字,却处处露“喜”。字里行间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喜爱,赞美了春夜细雨无私奉献的品格。从而,学生获得了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1.2 剖析词句感悟德育。
有些词语句子看似平淡,字里行间却渗透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执教《詹天佑》一课,学生对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爱国壮举难以理解。让学生抓住“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感悟。学生在讨论中品悟出“还没有出世”隐含着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蔑视,他们认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的工程。通过对词语的剖析,学生不但知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且懂得了詹天佑克服各种困难,提前使铁路全线竣工,是为了给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长中国人民的志气,灭帝国主义的威风。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同学们在随笔中阐述了自己勤奋学习目标、表达了长大要为社会服务的爱国热情。
1.3 课堂互动生成德育。
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虎门销烟》是一篇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但文本却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此,我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学生们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了解一百多年前中国在清政府统治下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历史。课上,孩子们紧抓文本,结合资料,展开讨论、倾听互补,在互动中学到语文知识,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有位学生骄傲地说:“林则徐,好样的!是您,用虎门销烟的壮举,治愈了中华儿女“东亚病夫”的创伤!是您,用虎门硝烟的壮举,奏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是您,用虎门硝烟的壮举,树立了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新形象!我爱您!”
2 发挥多媒体优势,渗透德育教育点
俗话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儿童感受到纯洁、善良、真实的形象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这将有助于他们道德完善,情趣的陶冶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颇具人文色彩的环境来辅助教学。上课伊始,呈现给学生一段再现了昔日繁华辉煌的圆明园的视频,配以雨果诗意的语言“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建神殿,那儿造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清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然后呈现的是火烧圆明园后只剩的那几根残垣断壁。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学生心里激起了无比的悲愤,很好地铺垫了学习本课的情绪。学生禁不住问: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带着这一问题,随机播放剪辑的圆明园被毁的经过视频,侵略者入侵圆明园纵火烧园,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镜头,使学生在咬牙切齿的仇恨中体会侵略者的野蛮凶残。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画面,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披文提升,内化学生品行
作文既做人。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
3.1 选材中育人
选材的生命力就在于材料的真实性,越是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材料,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生活中有大量的题材,善恶美丑等。所以,指导学生用明辨是非的眼光观察生活,识别社会每个角落的真、善、美。如:指导《我的家乡》的征文,学生动用了各种方法,从各个角度对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搜集整理。学生们从家乡变化的渊源中,从英雄豪杰事迹里,从优良的民俗民风中,激起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但也有部分同学观察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如不赡养老人、赌博等。就此,我抓住时机,教学生明辨是非,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我们文章值得赞颂的,哪些是我们文章需要批判的,经过启发教育,学生既学会了观察生活,又接受了正面的引导。
3.2 讲评中育人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幼稚的,不足之处尚多,优秀习作略少。尽管如此,教师在评讲学生作文时更应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强化。多表扬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习作中的每一处优点和细小进步,尤其是对于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应大力给予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不断地强化,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哪些方面须坚持下去,久而久之,逐步掌握作文的技巧和写法,而且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写好作文、学会做人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内驱力,从而达到德育的目标。
4 树立“大语文”观,活化德育空间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补充,也是活化学生德育最好空间。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进行了“调查小区环境状况”的活动,每个学生在调查居住的小区和周边的环境的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父亲节、母亲节前后,开展“感悟父爱”“感悟母爱”的活动,孩子们明白了爱不只是得到,更要懂得回报。又如教学中遇到“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等,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讨论这些节日的来历,理解节日的内涵,学生从中受到了德育教育。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道为尊。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夯实文学基石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世界观,让德这一魂灵伴随学生生根发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银耀《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