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高职学院学生的技能,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都较强的专业,更应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生产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点,使物流管理专业实现由传统培养模式到教、学、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物流管理;顶岗实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073-02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物流仓储、配送、信息等多个基层管理岗位人才为目标,构建“四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把三年培养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按照职业素质养成、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的能力层级递进模式培养学生,教师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由校内教师指导项目综合实训、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工作岗位实践,学生以完成项目为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活动,通过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物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一)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与管理,同时负责与企业对接实习实训、教育教学等工作。在企业成立“教师工作站”,教师按企业实际需要提供技术服务与研发,提供员工培训、业务流程优化等服务,进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等工作。
(二)“教、学、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在校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资格证,然后到物流企业实习。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具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专业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从物流企业聘请1名物流运营专家为专业建设的带头人,提供行业发展最新的技术和管理动态信息,为课程内容的工作过程性和教学组织和实施方式的合理性提供指导。通过到国外培训、企业研修、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课程建设、承担对外服务课题等方式,重点培养省部级以上专业带头人2名,统筹和领导示范性专业的整体建设;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参加课程建设等途经,培养5名骨干教师;从企业聘请20名兼职教师,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方法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承担校内实践技能教学,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案例论文的撰写。实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四)根据岗位要求开展相关证书培训。我们高职高专的学生毕业时要求拥有双证,即毕业证和从业资格证。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其所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能增强职业技能,也可以增加就业保障。企业在招聘时也往往通过学生拥有的资格证书来筛选人才和确定岗位。我院通过市场调查确定了助理物流师为学生必考证书,并将相关考证内容直接嵌入教学计划,还有针对性地开展考前培训,保证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我院也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考其他证书,并联系相关考证机构为学生创造便利条件。(五)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机会。学生在经过专业知识和模拟实训后,一般能满足企业相应岗位的任职要求。不过,学校的模拟训练环境与企业实际运营环境毕竟有一定差距,要真正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就必须经过企业实地演练这一环节。因此建立实习基地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我院物流专业学生90%以上可在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从事快运、货代与报关、企业物流等相关岗位,基本与我们的专业培养方向保持一致。我们还安排老师进行毕业实习跟踪与指导,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计划、帮助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总结。老师的实习辅导保证了学生的顶岗实习顺利进行,也受到了实习企业的高度评价。学生实习结束后留在该单位的比率达50%以上。
(六)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新的就业形势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也将是学生人才培养面临的一大课题。学院在校企合作的进程中,通过深化改革、深入合作,将逐步摸索出更加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学习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掌握了职业技能,而且使他们明确了就业方向,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也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物色到自己满意的员工,实现校企双赢。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选择综合型物流企业、仓储、运输企业以及进出口储运企业为合作对象,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004年以来,我院先后与省内龙丹乳业、北大荒物流企业等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关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顶岗实习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四个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图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通识课程:为专业公共平台课程,开设政治理论、体育、英语等公共课程。(二)技能训练课程:开设物流市场调研与开发、物流采购与供应、仓储业务操作、运输业务操作、国际物流业务操作等课程。(三)职业素质课程:开设职业道德、沟通与合作、企业文化、创造性思维与开发等课程。(四)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开设企业物流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等课程。
三、完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生产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点,由联合办学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校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指导工作,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技能鉴定、专业模拟和专业实战有机结合,实现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和物流业务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图3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既是实习者,又是员工,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从实习企业的角度来说,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是以员工的标准进行教育和管理,要求其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完成企业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这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实现顶岗实习的目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对实习生是以学生的标准进行教育和管理,要求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愿意接受学校的领导,总以为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学校要选派得力的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学会用员工的意识思考问题和要求自己。同时,学校要经常与企业沟通交流,保护学生正当的权益,以免造成学生更大的心理问题。
结束语: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减少企业的重复培训成本。为此,高职院校应从硬件设施、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技能,以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金姸(1974— ),女,哈尔滨人,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徐丽香,黎旺星.推行顶岗实习保障体系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8.
关键词:物流管理;顶岗实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073-02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物流仓储、配送、信息等多个基层管理岗位人才为目标,构建“四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把三年培养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按照职业素质养成、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的能力层级递进模式培养学生,教师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由校内教师指导项目综合实训、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工作岗位实践,学生以完成项目为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活动,通过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物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一)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与管理,同时负责与企业对接实习实训、教育教学等工作。在企业成立“教师工作站”,教师按企业实际需要提供技术服务与研发,提供员工培训、业务流程优化等服务,进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等工作。
(二)“教、学、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在校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资格证,然后到物流企业实习。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具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专业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从物流企业聘请1名物流运营专家为专业建设的带头人,提供行业发展最新的技术和管理动态信息,为课程内容的工作过程性和教学组织和实施方式的合理性提供指导。通过到国外培训、企业研修、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课程建设、承担对外服务课题等方式,重点培养省部级以上专业带头人2名,统筹和领导示范性专业的整体建设;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参加课程建设等途经,培养5名骨干教师;从企业聘请20名兼职教师,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方法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承担校内实践技能教学,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案例论文的撰写。实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四)根据岗位要求开展相关证书培训。我们高职高专的学生毕业时要求拥有双证,即毕业证和从业资格证。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其所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能增强职业技能,也可以增加就业保障。企业在招聘时也往往通过学生拥有的资格证书来筛选人才和确定岗位。我院通过市场调查确定了助理物流师为学生必考证书,并将相关考证内容直接嵌入教学计划,还有针对性地开展考前培训,保证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我院也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考其他证书,并联系相关考证机构为学生创造便利条件。(五)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机会。学生在经过专业知识和模拟实训后,一般能满足企业相应岗位的任职要求。不过,学校的模拟训练环境与企业实际运营环境毕竟有一定差距,要真正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就必须经过企业实地演练这一环节。因此建立实习基地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我院物流专业学生90%以上可在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从事快运、货代与报关、企业物流等相关岗位,基本与我们的专业培养方向保持一致。我们还安排老师进行毕业实习跟踪与指导,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计划、帮助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总结。老师的实习辅导保证了学生的顶岗实习顺利进行,也受到了实习企业的高度评价。学生实习结束后留在该单位的比率达50%以上。
(六)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新的就业形势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也将是学生人才培养面临的一大课题。学院在校企合作的进程中,通过深化改革、深入合作,将逐步摸索出更加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学习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掌握了职业技能,而且使他们明确了就业方向,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也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物色到自己满意的员工,实现校企双赢。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选择综合型物流企业、仓储、运输企业以及进出口储运企业为合作对象,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004年以来,我院先后与省内龙丹乳业、北大荒物流企业等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关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顶岗实习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四个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图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通识课程:为专业公共平台课程,开设政治理论、体育、英语等公共课程。(二)技能训练课程:开设物流市场调研与开发、物流采购与供应、仓储业务操作、运输业务操作、国际物流业务操作等课程。(三)职业素质课程:开设职业道德、沟通与合作、企业文化、创造性思维与开发等课程。(四)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开设企业物流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等课程。
三、完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生产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点,由联合办学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校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指导工作,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技能鉴定、专业模拟和专业实战有机结合,实现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和物流业务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图3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既是实习者,又是员工,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从实习企业的角度来说,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是以员工的标准进行教育和管理,要求其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完成企业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这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实现顶岗实习的目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对实习生是以学生的标准进行教育和管理,要求其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愿意接受学校的领导,总以为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学校要选派得力的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学会用员工的意识思考问题和要求自己。同时,学校要经常与企业沟通交流,保护学生正当的权益,以免造成学生更大的心理问题。
结束语: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减少企业的重复培训成本。为此,高职院校应从硬件设施、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技能,以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金姸(1974— ),女,哈尔滨人,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徐丽香,黎旺星.推行顶岗实习保障体系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