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才女”曹诚英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
  曹诚英是中国首位女遗传学家。1902年,她出生于“中国徽墨之乡”绩溪一个富裕的徽商人家,她是父亲曹看瑞(庸斋)70 岁时的“老来子”。她两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她很小即上私塾,自幼偏爱文学,尤爱诗词。曾与胡适有过短暂爱情,是胡适的三嫂(同父异母三哥之妻)的同父异母妹妹。胡适比她大11岁,也比她早离世11年,两人都在世71年。她的二哥曹诚克曾评价她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德不能感,舆论不能裁,人情不能范围的怪物”。
  童年
  曹诚英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寄养在外婆村上的农民家中,由奶妈抚养。奶妈和外婆的全家都十分宠爱她。五岁时,她才回到自己的家。她从小没有喝过母亲的一口奶,也没得到过母亲的一点爱抚,在奶妈家时,她是掌上明珠,而回到自己家,则终日遭受诅咒、讽刺。鲜明的对照,天壤的差别,在她儿时的心灵里产生了痛恨自己错生在有钱人家的思想。现实中尽遭白眼让她忍无可忍,反正无人爱怜,便在家中爆发了几次疯狂的反抗,但结果却是更讨家人的厌。自武汉回绩溪后,她没有再进私塾,只是在家自学,不过曹家有“读不完的藏书”。因在家中没有温暖,她终日在书房里与书本为亲。她从小自喻为“梅”,就是希望效法梅的耐寒品格。
  婚姻
  曹诚英未出世时,就被母亲指腹为婚了,许配给宅坦村也尚在母腹中的胡冠英(昭万)。16岁那年,尽管她极不愿意,还是与胡冠英完婚了。而她在美国留学的二哥曹诚克不同意,劝她离开丈夫到外地求学。于是1920 年春,她和丈夫、乡友汪静之(后来的“湖畔诗社”诗人)、程仰之(胡冠英的姐夫)四人结伴去杭州求学(胡冠英已于前一年考入杭州一师)。在杭州读书期间,她曾参与著名文化先驱汪静之、冯雪峰、魏金枝、柔石组织的晨光社。因此,她也曾写下大量的诗词。1922年,她的丈夫被母亲召回家,娶了小老婆,原因是曹诚英三年没生孩子。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新女性,曹诚英在其二哥的支持下,同丈夫于1923年解除了这段原本就不愿意的婚姻关系。
  情感
  早在1917 年年底,胡适屈遵母命与小脚闺秀江冬秀在家乡上庄结婚,当时15岁的曹诚英应邀为新娘江冬秀作伴娘。曹诚英与胡适的第一次见面,事属偶然,但却一见钟情。胡适称她为表妹,她称胡适为麇哥(胡适小名叫嗣麇)。两人后来一直书信来往。然而真正团聚的“蜜月”,有人说仅有两次:一次是1923年在杭州烟霞洞,一次是1936年在美国绮色佳。1923年胡适与曹诚英在杭州西湖畔的烟霞洞,间断地度过了三个月的“神仙生活”,胡适回去后“要和冬秀离婚,再和珮声结婚,冬秀拿出菜刀来,声称先杀了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再离婚”。胡适只好作罢,让曹诚英去堕胎,并答应推荐她去美国留学。1934年,她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攻读棉花的育种遗传专业,及细胞学、水稻种植学等。1936年8月,胡适到美国出席第六次太平洋国际学会,随后到哈佛大学作演讲,之后又专程至母校康乃尔演讲,与她相聚。
  农业
  1937 年回国后,她先后在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任农学院教授。1952 年,因院系调整,她随复旦大学农学院师生到东北新组建的沈阳农业大学任教授。当时马铃薯退化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所以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着手研究这一问题。她托朋友从国外引进了高产的“男爵”品种,但是这一高产品种却有着对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抗性差,且易腐烂、薯块小、芽眼深、易空心等缺点。她坚信马铃薯退化的原因并不像苏联的李森科所讲的是高温引起的退变,而是病毒引起的。她说:“李森科认为唯一的原因是高温影响薯芽生活衰退,从而易为病害所侵;可是事实上凡是退化的植株表现退化的都是病毒,而不是别的病症。”她把从东北当地农事调研中筛选出的抗病的红皮马铃薯和“男爵”杂交,希望得到高产抗病的新品种,解决马铃薯退化问题。1954年,试验地的方形丛播种马铃薯取得了丰收,使马铃薯每公顷产量达到32吨以上,而当时马铃薯平均公顷产量仅为9075 公斤。
  余波
  除胡冠英和胡适外,曹诚英还有两段往事。1923年,她与丈夫离婚后情绪坏透了,同在杭州读书的汪静之经常来看她,并且发了疯似的给她写情诗。两人虽然同龄,但论辈份,她是汪静之的姑姑,于是她撕毁了他的诗稿,并给他介绍女朋友,一共介绍了八个,他都看不上。在情思的折磨下,汪静之只得以情诗来代替情爱,后来出版了诗集,风靡一时,也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湖畔诗人”。留学回国后,曹诚英也曾与一位曾姓男子相爱,在即将结婚时,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向曾的亲戚泄漏了胡适与曹诚英的关系,于是曾便和她取消了婚约。曹诚英一气之下投奔峨眉山,准备出家做尼姑。后经其二哥上山以“结婚不成可以独身”之说相劝,她才下山,重返教坛。
  身体
  曹诚英的身体一直不好,1928年,她在中央大学群育委员会找到了一份文牍的工作,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上大学的经济问题,但没有成功。情绪一度波动很大,甚至自杀未遂,身心俱损,患上了甲状腺疾病。1937年回国后执教期间,她的腹痛很严重,但仍坚持上课。在讲台上,她常常因腹痛而站不稳,只得扶着讲桌,忍着痛熬过每个50分钟。下课铃一响,她赶紧躺在几条板凳搭起的“床”上休息。气还没喘过来,上课铃又响了,她只好勉强爬起来,再捱过一个50分钟。1939年,出家为尼未遂被二哥从山上接了下来后,她甲状腺症发作,情况相当危险,一年半里,相继做了两次手术。1972年春天,难以忍受的腹痛和腰背痛使她不得不乘汽车从绩溪到上海治病。吃了很多中药和西药,她的病痛也没有减轻多少。1973 年1 月18 日,她在上海因肺癌病逝。
  后事
  回顾自己的经历,她总结:无爱、无伴、无同情,由此而产生一股沸腾的力量,这力量又化为两个支流:一是过分珍重感情,对凡是被忽视的人物,都加偏爱;另一是疯狂的反抗,导致傲慢,对凡是被一般人所恭维的或崇爱的人,都加以鄙视。她说,这种“二流一源的力量,摧毁了我的一生”。按生前遗愿,她被埋葬在家乡安徽绩溪的公路旁。1973年3月8日,她的骨灰被送回绩溪。村里人全都到了她下葬的地方,村里的小学是她资助的,电磨房是她出钱给村里建的,拖拉机是她为村里买的,有些路和桥也是她出钱修建的……胡适故居在离她墓地三里地的旺川路边,很多人去上庄看胡适,经过这里的时候也必定要停下车来,看一看。
其他文献
多数人并不了解转基因是如何操作的。这个听起来神秘的技术到底是什么?人们又是怎样把来自不同物种的基因插入目标生物中?转基因产品都转入了什么基因?  什么是转基因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形状像两股螺旋的楼梯,它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决定着生物体的性状,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转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植物界的异花授粉是物种内基因转移的典型现象。这种种内基因交流
期刊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然而历史上也不是每个人都好这一口。  东汉光武建武二年(公元26年),当朝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皇帝想为她在满朝文武中找个对象,就含蓄地问她对文武官员的印象。公主说:“宋公的容貌威武、品德高尚,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这一说,光武帝有数了。宋公是指当时的大司空宋弘。那一天,皇帝召见宋弘,让公主姐姐坐在屏风后面,他对宋弘说:“俗话说,人的地位一尊贵了就会换朋友,人的家
期刊
常德外围战事  20世纪40年代,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张恨水先生撰写了一本名为《虎贲万岁》的小说,在这本小说里,他抛弃了以前缠绵悱恻的文风,以正面战场的战事为题材,描写了常德保卫战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战斗。这本书出版后还发生了一件趣事:一位苏州女子看过此书后大受感动,托人介绍嫁给了张恨水笔下“虎贲英雄”的原型余程万将军,造就了一段“淑女甘同将军梦,英雄感动美人心”的人间佳话。  1943年11月至12月
期刊
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每当有关转基因食品的消息传来时,总会引起公众极大的关注。转基因食品是如何发展的?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它们会否危害地球环境?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把基因工程视为乡村里恐怖的幽灵?同样,为什么生物技术的狂热分子会声称基因工程代表了一场农业“革命”?面对转基因食品,普通人应该如何选择?
期刊
1975年,一个年轻人希望人们能重新审视现代社会推崇的“享乐花哨的生活方式”,选择与虫子共生。他曾经有一个理想,并为这个理想喊出了一句口号:“让消费者能够买到一根没有农药的萝卜!”如今,他被称为“有机农业教父”,他的公司拥有近十万名会员,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  藤田和芳在日本被称为“有机农业教父”,他在1975年创办的“守护大地协会”是日本最著名的有机农产品供销组织。如今,守护大地协会有限公
期刊
徽州是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乡。他出生于歙县黄潭源村,启蒙于休宁县万安镇,17岁之春在万安古城岩下乘船赴杭,开启平民教育的壮丽人生。行知先生的思想甘霖一直滋润着徽州故土,仿佛这片沃土中深埋的一颗古莲子,虽然已沉寂多年,但待至风调雨顺之时重见天日,便又蓬蓬勃勃生发开来。21世纪的头十年,徽州迎来平民教育的春天。  徽州平民教育实验的关键词,是一个人和两所学校。这个人是陶行知先生的徽州后辈聂圣哲,他
期刊
史识  班固曾批评《史记》,指责司马迁的思想观点和儒家圣人及儒家经书中不太一样;班固在《汉书》中完全把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则囿于所在的时代。班固也曾嘲司马迁虽博物洽闻,却不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免于宫刑,只是不料班固自己后来也深陷大狱而死。所以南北朝史学家范晔叹其:双目明亮能分辨他人细细的毫毛,却看不见自己粗粗的睫毛。  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这一史书体裁,班固继踵,著有《汉书》。《汉
期刊
中国古代只有书论和书法作品,没有“书法史”。  修史是政府的行为,官方的决策。时代不同了,现在不但各个艺术门类,各个行业,连企业单位都可以“修史”。近年来随着书法的推广,出现了十数种“书法史”,有按年代成卷,也有依正楷、行书、草书、隶书分类编史,更有按书法思想、艺术、风格区分,令人眼花缭乱。  但古代一直有书论和书谱。书谱与家谱、族谱有些相似。像孙过庭的《书谱》,论述书法的流变,就有史论的性质,如
期刊
硅谷背后,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  在硅谷生机勃勃的半个世纪历程中,可以说美国政府、联邦和州政府的作用几乎等于零。在硅谷各种热闹与传奇中,政府始终是缺席的隐形人。  但是,在硅谷的崛起中,政府的作用如何评价也不为过,甚至可以说是二战和冷战成就了硅谷。美国政府(包括军方)是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重镇的主要资助者,也是硅谷半导体产业早期的主要大客户。在硅谷发展初期,军事订货起到关键性作用。著名军工巨头洛克希德
期刊
厚历史  普天下最幸福的女人是一位穆斯林妇女,她的名字叫蒙塔兹·马哈尔,她有一个最痴情的丈夫沙·贾汗,她还有一座世间最美丽的陵墓,叫泰姬·马哈尔(泰姬陵)。  这座最美的陵墓也代表了一个绝世情种的怀念,这几乎是只有在童话中才会出现的场面:痛苦的皇帝用天底下最美的艺术来悼念自己的妻子。但沙·贾汗的确做到了,为了建造泰姬陵,他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了许多的建筑师,他们共同把建筑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才造出了泰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