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着德育,它具有依附性、蕴涵性、渐进性、多样性等特点。下面笔者对此做一简要阐述,以求教于方家。
1 依附性。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学科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语文学科依赖对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学科则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叙史才能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2 蕴涵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蕴涵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地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它应该在完成明确的教育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境界。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
3 渐进性。历史教育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涵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这种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的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
4 多样性。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蕴涵性、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即使是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和评价在不同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意志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正因为这样,我们不能认为某一历史内容的教学在渗透德育问题上只会有一个集中的、唯一的目标效果。很多历史教学参考书,在规范教学目的上往往定位于某一点的教育,这从编写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允许的,但是以为就只有此教育而无他教育,这无疑是一种天真的主观想象。从理论上说,不够科学、不够全面;从教育实践上看,很多时候也难自圆其说。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条件有很多,而关键则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要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有心。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应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教师就不会有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是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的关系。人们往往把应试与素质、分数与育人对立起来,似乎它们水火不相容。这种认识实际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笔者以为“应试”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包含了“应试”;同样分数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育人的效果,育人成功与否在分数问题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因为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地检验教育效果的。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在训练着历史思维能力、渗透着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二是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做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律己严格、治学严谨的人,感情充沛、合作共处的人,诲人不倦、爱学生并希望学生超过自己的人。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教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的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只有心灵美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这也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有识,即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基础。我们知道,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风俗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中学历史教材体现的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其涉及的内容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要具备渊博、精准、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一些历史教师或者未受过正规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或者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长期以来拘泥于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不能随时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能在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无法掌握更科学、更丰富的历史材料,而只是吃老本,因而在对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停滞不前。这样的教师虽然随着岁月的推移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虽(上接第13页)然上课时讲授的内容面面俱到、条理清楚,但因缺乏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以至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揭示不出历史现象掩盖的社会发展规律,上课实际上成了照本宣科,缺乏德育渗透的力度,少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历史教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具有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历史认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在讲课时深入浅出,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的心智。二是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历史、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教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使课堂了无生机、枯燥无味,以至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到这一步,连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更不用说去渗透德育了。
1 依附性。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学科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语文学科依赖对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学科则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叙史才能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2 蕴涵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蕴涵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地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它应该在完成明确的教育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境界。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
3 渐进性。历史教育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涵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这种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的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
4 多样性。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蕴涵性、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即使是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和评价在不同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意志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正因为这样,我们不能认为某一历史内容的教学在渗透德育问题上只会有一个集中的、唯一的目标效果。很多历史教学参考书,在规范教学目的上往往定位于某一点的教育,这从编写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允许的,但是以为就只有此教育而无他教育,这无疑是一种天真的主观想象。从理论上说,不够科学、不够全面;从教育实践上看,很多时候也难自圆其说。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条件有很多,而关键则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要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有心。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应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教师就不会有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是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的关系。人们往往把应试与素质、分数与育人对立起来,似乎它们水火不相容。这种认识实际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笔者以为“应试”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包含了“应试”;同样分数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育人的效果,育人成功与否在分数问题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因为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地检验教育效果的。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在训练着历史思维能力、渗透着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二是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做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律己严格、治学严谨的人,感情充沛、合作共处的人,诲人不倦、爱学生并希望学生超过自己的人。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教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的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只有心灵美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这也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有识,即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基础。我们知道,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风俗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中学历史教材体现的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其涉及的内容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要具备渊博、精准、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一些历史教师或者未受过正规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或者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长期以来拘泥于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不能随时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能在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无法掌握更科学、更丰富的历史材料,而只是吃老本,因而在对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停滞不前。这样的教师虽然随着岁月的推移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虽(上接第13页)然上课时讲授的内容面面俱到、条理清楚,但因缺乏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以至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揭示不出历史现象掩盖的社会发展规律,上课实际上成了照本宣科,缺乏德育渗透的力度,少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历史教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具有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历史认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在讲课时深入浅出,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的心智。二是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历史、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教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使课堂了无生机、枯燥无味,以至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到这一步,连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更不用说去渗透德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