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givi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观念要在生活中寻找,动手操作有助于孩子获取空间观念,在动手画图中提炼空间观念,以图形的方式解释数学问题,深化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几何形体位置、方向、距离、大小、形状在头脑的再现能力,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对空间观念课程标准有如下描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適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何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真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一、空间观念要在生活中寻找
  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物体,空间观念的形成就是要把这些物体的图像抽象出来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学生的空间知识从生活中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与空间观念的形成联系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来源。所以,一定要从学生的观念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我先布置孩子们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收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一切(因为学生还没学习怎样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现象,就让他们像写作文一样把自己看到的写下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看到了缆车的行进、升降旗等平移、风车和直升机螺旋桨的转动都等现象。通过写找到了这些现象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头脑中形成了丰富的观念。这样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动手操作有助于孩子获取空间观念
  动手操作,让听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动手,玩耍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空间表象。
  1.在玩中培养获取空间观念
  魔方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学习了立体图形后我提倡他们玩魔方,并组织他们用小正方体造魔方、拆魔方、包装魔方。在一系列玩魔方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感受拿走魔方的一小块引起魔方表面积的变化,以及怎样包装魔方最省料。在这样的玩法中孩子们空间观念自然形成。
  2.自己制作学具获取空间观念
  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我要求学生用卡纸做好各种形状的学具,并用学具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和旋转活动,让学生形成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表象。又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每学习一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我都让学生自己通过剪拼、平移和旋转图形,把没学过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计算面积。这样制作学具、使用学具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是有很大帮助的,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也很感兴趣的。
  3.在测量中获取空间观念
  测量是孩子们必备的一种技能,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手段。学习完长方体、正文体体积计算后,我让孩子们测量长方体像皮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课后还要求他们测量学校旗台的有关数据并计算体积。这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4.在游戏活动中获取空间观念
  只听老师讲,或超大量的练习是很难形成空间观念的。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游戏中也能获取空间体验。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我为孩子们设计了“你说我做和你做我说”的游戏活动,一人用数学语言叙述,加一人根据叙述平移和旋转手中的图形,胜至把这一活动开展到家中,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学习。
  5.剪纸活动中获取空间观念。
  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为孩子们设计了“剪纸”活动,教师发给孩子们一棵树的一半,一个人形的一半的轮廓图,要求做成完整的图案。这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但要完成这一活动并不简单,学生就要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刚开始孩子们都照着样子画另一半,可剪下来的图都不是很像,有孩子就提出先对折这张纸,再沿着树和人形的一半样子来剪,打开后就是一个瓶子或一件衣服的图案了。通过实践、思考、操作,学生发现图形对折能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棵树的图案和人的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是它的折痕。这些空间概念的形成,都是在剪纸活动中进行的,有利于孩子们获取空间观念。
  三、在动手画图中提炼空间观念
  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勾勒出图形的样子,并在纸上画出来,这样学生空间能力就比较强了。因此,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必然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周长、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时,我要求学生把公式的推导过程用图式表示出来,在遇到一些与图形有关的应用题时我也要求他们画图理解。长期坚持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四、以图形的方式解释数学问题,深化空间观念
  如在练习中遇到这样一题:一瓶牛奶,第一次喝了它一半,第二次喝了余下的一半,第三次又喝了余下的一半,还剩多少?如果要求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来解答,很烦琐,但如果用图的形式,那么就显得很直观、简单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作者单位:洪雅县实验小学校四川]
其他文献
《教育规划纲要》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都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表明了兴趣教学原则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要求“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在此,笔者借助本科专业知识,设计、搜集整理了一系列有关化学的适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兴趣实验,具体如下。  一、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需要为学生准备大量活动教材和实物材料,自制教具、学具。”由此可以看出,科学课程标准提倡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探究活动。  自制教具作为一种特殊的实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地发挥,以弥补实验室器材的不足。科学家克斯韦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实验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的自制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会比用仔细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包皮过长与CA复发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包皮过长的CA患者54例与包皮正常或患CA前已行包皮环切术的CA患者32例, 电灼去除疣体并每天1次α-干扰素100
目的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我国山东地区8—12岁儿童及青少年的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方法选择山东地区未接受正畸治疗的正常骀儿童和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