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母语负迁移理论,初探了该理论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母语, 负迁移,正迁移,小学英语教学启示
一、母语迁移理论
母语迁移是指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即: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有差异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母语便会干扰外语的学习,此时母语对外语的消极影响。
二、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由于英语是有标记的语言,而汉语是无标记语言,母语迁移影响着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篇等各个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1.词汇层面的负迁移
一般来说,词汇层面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词汇冗余
小学生由于英语词汇量有限,对英语词汇的外延的理解不够确切,在实际表达中出现累赘(Redundancy)现象非常常见,在遣词造句时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
①.My name is called Rose (应为:My name is Rose.)
②. He was come from Guangzhou (应为:He came form Guangzhou, 或He was from Guangzhou.)
(2)词语搭配不当
中式英语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有些小学生未完全掌握英语中的一些词组有固定的搭配,而仅仅根据中文自作主张地安排搭配,例如以下句子:
①.Welcome to visit Foshan! (应为:Welcome to Foshan! )
②. My sister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big hospital.(应为:My sister is a doctor. She works in a big hospital.)
(3)词语误用
英语中的一些词有相近的汉语意思,但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或是必须与不同的词搭配,如果根据中文释义运用英语词语,往往是张冠李戴。
①.对不起,我把书忘在家了。
『误』Sorry,I forget my book at home. (应为:Sorry,I left my wallet at home. )
②.再给我一个苹果吧!
『误』Please give me an apple again! (应为:Please give me one more apple! )
2.句法层面的负迁移
(1)语序上的负迁移
汉语语法中没有时态之分,汉语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概念主要通过词汇手段,如使用“了”、“着”、“过”等词语表示事情或动作的时间。而且中文语法中改变时间状语便能表示不同的时态,但是英语中时态不同不仅时间状语变了,连动词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受汉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在时态方面出现错误。具体例子如下:
我今天买了一台电脑。
I buy a computer today.
我昨天买了一台电脑。
I bought a computer yesterday.
我明天要买一台电脑。
I am going to buy / will buy a computer tomorrow.
在这三组句子中,许多学生常将句子表达为“I buy a computer yesterday.”或者是“I buy a computer tomorrow.”直接将最易混淆、最难接受又不存在中文中的动词变化忽略不计,结果便造成了错误的表达。
(2)习惯表达上的负迁移
汉语中有些固定的连词搭配,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即使……也……,等等,都是学习者非常熟悉并经常使用的连词搭配,但在英语的句法结构里并没有这种固定搭配,当学习者借用了汉语的句法规则时,就会出现表达上的习惯性错误,如:
Although he is rich,but he is not happy. (应为:Although he is rich,he is not happy. )
三、母语迁移在小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运用
正如上文关于母语迁移现象所示,由于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汉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和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去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系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正迁移的效力,促进外语学习。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语法教学的几大方法。
1、潜移默化中掌握语言规则
如在教“不同人称主语与be动词的搭配”时,教师可在语言示范的基础上,创设多种介绍I、you、he、she有关情况的活动情景。学生在反复的操练中“习惯成自然”,见到“I”马上反应出“am”,说到“you”立刻跟出“are”,这比教师严肃告诉学生“这就是be动词与不同人称主语的搭配规则”盛事得多。再如在教学“名词复数”时,教师可紧紧抓住小学生爱数数、爱做肢体语言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一连串的情景让孩子参与其中。教“bananas”时,要到“香蕉树”上“摘香蕉”。鲜艳的色彩、采摘果实的诱惑,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初步感知了名词复数的表达形式;教“cars”时,让学生来到“马路上”数汽车,再数公共汽车走下的乘客,动态的画面和强烈的好奇心再次激起孩子们跃跃欲试的迫切心情。在这里,名词复数被教师具象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事物:apples、cars、boys、girls……孩子们在兴趣盎然地数和说的过程中,初步建立并巩固了名词复数的表现形式和它与数量之间的联系。 2、情景展示,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法规则
例如Be动词的过去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两幅内容相同而色彩不同的图片,将物品现在摆放位置与15分钟前的位置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了现在时与过去时态的概念,并通过操练,积累了be动词时态变化的经验。这种源自生活的真实情境使原本抽象的语法含义变得简单明了,丰富的图片内容将语法概念情境化,让大量枯燥的机械操练变成了自然有趣的实践运用。
3、直观对比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不上成年人,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会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在语法教和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尽量建立词与图联系,培养良好的记忆习惯。
如:英语句型中的 there be 句型与汉语相对应的句式是“在某地有某物”。而这种差异会在学习中引起负迁移的发生,出现The desk has a bag的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坛上放置一个书包,同时让另一位同学抱着他的书包,让学生分别就这情景造句。通过对表达方式的对比使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中表达方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给以学生正确的输入,学生所获得的控制性信息处理。再经过适当的操练,控制性信息处理会转化到自动处理阶段,这时,学生已掌握了所学的英语句式,从而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
四、结语
Stern 说,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第一语言)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L1向L2系统地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Stern,1992:P284)教师的功用,就是在母语的影响,或母语的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避免其负面影响,利用其正面影响,充当语言鸿沟的摆渡人。
参考文献:
[1] Kellerman , E. Towards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ategies of 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 2(1997):58-145.
[2] Stern,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0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 李亦菲,朱新明,对三种认知迁移理论的述评[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
[4] 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5] 李继文,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策[J]. 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26卷,P113-P116.
[6] 苏留华. 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7] 章兼中, 俞红珍. 英语教育心理学[M].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8.
[8] 朱筱园. 各种常见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新运用[J],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2008 1-2,P70-P72.
关键词:母语, 负迁移,正迁移,小学英语教学启示
一、母语迁移理论
母语迁移是指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即: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有差异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母语便会干扰外语的学习,此时母语对外语的消极影响。
二、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由于英语是有标记的语言,而汉语是无标记语言,母语迁移影响着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篇等各个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1.词汇层面的负迁移
一般来说,词汇层面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词汇冗余
小学生由于英语词汇量有限,对英语词汇的外延的理解不够确切,在实际表达中出现累赘(Redundancy)现象非常常见,在遣词造句时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
①.My name is called Rose (应为:My name is Rose.)
②. He was come from Guangzhou (应为:He came form Guangzhou, 或He was from Guangzhou.)
(2)词语搭配不当
中式英语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有些小学生未完全掌握英语中的一些词组有固定的搭配,而仅仅根据中文自作主张地安排搭配,例如以下句子:
①.Welcome to visit Foshan! (应为:Welcome to Foshan! )
②. My sister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big hospital.(应为:My sister is a doctor. She works in a big hospital.)
(3)词语误用
英语中的一些词有相近的汉语意思,但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或是必须与不同的词搭配,如果根据中文释义运用英语词语,往往是张冠李戴。
①.对不起,我把书忘在家了。
『误』Sorry,I forget my book at home. (应为:Sorry,I left my wallet at home. )
②.再给我一个苹果吧!
『误』Please give me an apple again! (应为:Please give me one more apple! )
2.句法层面的负迁移
(1)语序上的负迁移
汉语语法中没有时态之分,汉语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概念主要通过词汇手段,如使用“了”、“着”、“过”等词语表示事情或动作的时间。而且中文语法中改变时间状语便能表示不同的时态,但是英语中时态不同不仅时间状语变了,连动词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受汉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在时态方面出现错误。具体例子如下:
我今天买了一台电脑。
I buy a computer today.
我昨天买了一台电脑。
I bought a computer yesterday.
我明天要买一台电脑。
I am going to buy / will buy a computer tomorrow.
在这三组句子中,许多学生常将句子表达为“I buy a computer yesterday.”或者是“I buy a computer tomorrow.”直接将最易混淆、最难接受又不存在中文中的动词变化忽略不计,结果便造成了错误的表达。
(2)习惯表达上的负迁移
汉语中有些固定的连词搭配,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即使……也……,等等,都是学习者非常熟悉并经常使用的连词搭配,但在英语的句法结构里并没有这种固定搭配,当学习者借用了汉语的句法规则时,就会出现表达上的习惯性错误,如:
Although he is rich,but he is not happy. (应为:Although he is rich,he is not happy. )
三、母语迁移在小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运用
正如上文关于母语迁移现象所示,由于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汉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和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去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系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正迁移的效力,促进外语学习。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语法教学的几大方法。
1、潜移默化中掌握语言规则
如在教“不同人称主语与be动词的搭配”时,教师可在语言示范的基础上,创设多种介绍I、you、he、she有关情况的活动情景。学生在反复的操练中“习惯成自然”,见到“I”马上反应出“am”,说到“you”立刻跟出“are”,这比教师严肃告诉学生“这就是be动词与不同人称主语的搭配规则”盛事得多。再如在教学“名词复数”时,教师可紧紧抓住小学生爱数数、爱做肢体语言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一连串的情景让孩子参与其中。教“bananas”时,要到“香蕉树”上“摘香蕉”。鲜艳的色彩、采摘果实的诱惑,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初步感知了名词复数的表达形式;教“cars”时,让学生来到“马路上”数汽车,再数公共汽车走下的乘客,动态的画面和强烈的好奇心再次激起孩子们跃跃欲试的迫切心情。在这里,名词复数被教师具象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事物:apples、cars、boys、girls……孩子们在兴趣盎然地数和说的过程中,初步建立并巩固了名词复数的表现形式和它与数量之间的联系。 2、情景展示,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法规则
例如Be动词的过去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两幅内容相同而色彩不同的图片,将物品现在摆放位置与15分钟前的位置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了现在时与过去时态的概念,并通过操练,积累了be动词时态变化的经验。这种源自生活的真实情境使原本抽象的语法含义变得简单明了,丰富的图片内容将语法概念情境化,让大量枯燥的机械操练变成了自然有趣的实践运用。
3、直观对比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不上成年人,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会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在语法教和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尽量建立词与图联系,培养良好的记忆习惯。
如:英语句型中的 there be 句型与汉语相对应的句式是“在某地有某物”。而这种差异会在学习中引起负迁移的发生,出现The desk has a bag的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坛上放置一个书包,同时让另一位同学抱着他的书包,让学生分别就这情景造句。通过对表达方式的对比使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中表达方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给以学生正确的输入,学生所获得的控制性信息处理。再经过适当的操练,控制性信息处理会转化到自动处理阶段,这时,学生已掌握了所学的英语句式,从而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
四、结语
Stern 说,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第一语言)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L1向L2系统地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Stern,1992:P284)教师的功用,就是在母语的影响,或母语的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避免其负面影响,利用其正面影响,充当语言鸿沟的摆渡人。
参考文献:
[1] Kellerman , E. Towards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ategies of 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 2(1997):58-145.
[2] Stern,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0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 李亦菲,朱新明,对三种认知迁移理论的述评[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
[4] 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5] 李继文,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策[J]. 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26卷,P113-P116.
[6] 苏留华. 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7] 章兼中, 俞红珍. 英语教育心理学[M].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8.
[8] 朱筱园. 各种常见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新运用[J],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2008 1-2,P70-P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