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理想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利用各种契机,思考各种途径与学生交流沟通是成功的为师者在追求先育人再教书的过程中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尊重 关爱交流 评价 小组机制
中学生对个性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强烈渴望拥有鲜明的个性。他们渴望在各项活动中一试身手,施展才华,培养性格,证明自己,渴望步入为之魂牵梦萦的科学宝库和艺术天堂。
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需要尊重,需要理解,正在成长的学生也更加需要理解和尊重。没有尊重理解就无法建立思想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将教师爱的情感化作满足学生这些需求的行为,就会引起学生们积极情感的反应,由此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互相沟通。
一、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背景中,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旺盛。他们自尊、自负而又幼稚且分辨能力差;想象丰富却又梦幻色彩浓厚;志向远大而毅力缺乏;有深深的责任感,而又有与其不相吻合的行动和富足的生活条件;过多的被关心与被爱,巨大的信息量,目不暇接的世界,使这一代中学生有更多的迷惘与困惑,这种感觉很无奈却又挥之不去。
有一次公开课,班里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踊跃到黑板听写词组,虽然有错的,但是我当即给予表扬,鼓励积极学习劲头,并给所在小组加分。不同层面的学生,取得不同学习成果,享有不同的评价体系。
对于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在班级承担不同责任,喜欢跳舞的几个女生,我让她们为班级篮球队组建啦啦队,课余训练啦啦操;几个淘气的男生引导他们喜欢上下象棋、打篮球等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安静下来的男生,别说下棋还真有一套,全班不逢敌手,很是得意,学习上也有较大进步。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校里永远没有最差的学生,只有不用心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就不能用陈旧的思想来束缚学生的思想和意识,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充满活力、个性化的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爱的阳光和温暖。
二、 关爱学生,加强交流。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没有了爱的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谈心才能有好的效果。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中学,刚上初中的孩子离开了父母,很想家,我每天早上5点30分就来到学校,6点钟到宿舍叫醒孩子们,看看男生能否把被子叠整齐,我夸奖叠的整齐的学生,让他做示范生教全班同学。每天准时起床的学生为他所在的寝室加分。晚上到寝室看到孩子们进了被窝,边聊着边把孩子们的衣服叠整齐,放到他们的枕头下。看看谁缺不缺牙刷、牙膏、擦脚巾啥的。学生们的睡觉铃声响了,我才离开学校。怕学生刚来学校吃饭不适应,自己带几盒时令小菜送给孩子们,孩子们吃得高兴,我也很快乐。
学生们刚到初中,学习任务突然加量,有些孩子不适应,学习吃力。我利用中午师生吃饭时间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主动和学生交朋友,询问学生是否习惯学校食堂的伙食,了解谁喜欢吃啥,边吃边谈,增进了情感加深了友谊。交流的方法很多,让他们中间学习进步快的为大家介绍经验;作业本子上,发现进步的及时鼓励,老师用红笔附在后面恰当的一句评语或感想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一种“千里马被伯乐所识”的喜悦和满足。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亲”的程度越深、师生的心理距离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理疏导工作越容易取得成果。
老师期待着他们的学生能主动积极配合学习。在这点上,我们老师大可以表现得积极主动一些,则既能尽为人师之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与人交往沟通方面给这些青少年以示范引导作用。
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班主任与学生思想交流,交换意见,做好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方式,情感交流的深浅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定多种评价机制。
中学生不仅能经常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对他人是否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所引起的情感体验 ——自尊感。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发言并给出恰倒好处的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也是身在课堂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尤其是在以speaking (口语)为主题的课型上。听后切忌以一个简单的“Yes.”(“对”)、 “No.”(“不对”) 或“Very good .”(“很好”)就打发学生坐下。老师要洞察其思路,感觉其意图,然后给出恰当的评语或简单纠正某些重大错误。这样会令发言者感到老师确实听懂并在乎他的发言,他的发言受到了重视。这时,发言者不仅得到期望的被理解,被认可与被欣赏,他还会有一种成就感与动力——以后还要积极发言。长此下去,教师的这种做法及理念就会深入全班人心,从而对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风气起到促进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认识,同时抓住发言的核心与亮点,最后给出贴切中肯的评价。
作业评价也是很重要的,班主任通过查看各科每周作业,对学生的评语引起学生互相传看,看老师对他们的不同评价。例如:“从语文作业上看到你是一个有文采的女孩,你的作文如行云流水”;“数学思维缜密,认真书写,人和字就会一样秀美”;“外语进步如飞,咱班很快会多一位全面手了”。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希望我上述的内容能引起同行们的共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同仁们打开我们的智慧锦囊,善用我们的心灵武器,使全体学生都能健康全面地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尊重 关爱交流 评价 小组机制
中学生对个性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强烈渴望拥有鲜明的个性。他们渴望在各项活动中一试身手,施展才华,培养性格,证明自己,渴望步入为之魂牵梦萦的科学宝库和艺术天堂。
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需要尊重,需要理解,正在成长的学生也更加需要理解和尊重。没有尊重理解就无法建立思想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将教师爱的情感化作满足学生这些需求的行为,就会引起学生们积极情感的反应,由此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互相沟通。
一、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背景中,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旺盛。他们自尊、自负而又幼稚且分辨能力差;想象丰富却又梦幻色彩浓厚;志向远大而毅力缺乏;有深深的责任感,而又有与其不相吻合的行动和富足的生活条件;过多的被关心与被爱,巨大的信息量,目不暇接的世界,使这一代中学生有更多的迷惘与困惑,这种感觉很无奈却又挥之不去。
有一次公开课,班里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踊跃到黑板听写词组,虽然有错的,但是我当即给予表扬,鼓励积极学习劲头,并给所在小组加分。不同层面的学生,取得不同学习成果,享有不同的评价体系。
对于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在班级承担不同责任,喜欢跳舞的几个女生,我让她们为班级篮球队组建啦啦队,课余训练啦啦操;几个淘气的男生引导他们喜欢上下象棋、打篮球等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安静下来的男生,别说下棋还真有一套,全班不逢敌手,很是得意,学习上也有较大进步。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校里永远没有最差的学生,只有不用心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就不能用陈旧的思想来束缚学生的思想和意识,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充满活力、个性化的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爱的阳光和温暖。
二、 关爱学生,加强交流。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没有了爱的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谈心才能有好的效果。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中学,刚上初中的孩子离开了父母,很想家,我每天早上5点30分就来到学校,6点钟到宿舍叫醒孩子们,看看男生能否把被子叠整齐,我夸奖叠的整齐的学生,让他做示范生教全班同学。每天准时起床的学生为他所在的寝室加分。晚上到寝室看到孩子们进了被窝,边聊着边把孩子们的衣服叠整齐,放到他们的枕头下。看看谁缺不缺牙刷、牙膏、擦脚巾啥的。学生们的睡觉铃声响了,我才离开学校。怕学生刚来学校吃饭不适应,自己带几盒时令小菜送给孩子们,孩子们吃得高兴,我也很快乐。
学生们刚到初中,学习任务突然加量,有些孩子不适应,学习吃力。我利用中午师生吃饭时间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主动和学生交朋友,询问学生是否习惯学校食堂的伙食,了解谁喜欢吃啥,边吃边谈,增进了情感加深了友谊。交流的方法很多,让他们中间学习进步快的为大家介绍经验;作业本子上,发现进步的及时鼓励,老师用红笔附在后面恰当的一句评语或感想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一种“千里马被伯乐所识”的喜悦和满足。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亲”的程度越深、师生的心理距离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理疏导工作越容易取得成果。
老师期待着他们的学生能主动积极配合学习。在这点上,我们老师大可以表现得积极主动一些,则既能尽为人师之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与人交往沟通方面给这些青少年以示范引导作用。
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班主任与学生思想交流,交换意见,做好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方式,情感交流的深浅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定多种评价机制。
中学生不仅能经常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对他人是否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所引起的情感体验 ——自尊感。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发言并给出恰倒好处的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也是身在课堂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尤其是在以speaking (口语)为主题的课型上。听后切忌以一个简单的“Yes.”(“对”)、 “No.”(“不对”) 或“Very good .”(“很好”)就打发学生坐下。老师要洞察其思路,感觉其意图,然后给出恰当的评语或简单纠正某些重大错误。这样会令发言者感到老师确实听懂并在乎他的发言,他的发言受到了重视。这时,发言者不仅得到期望的被理解,被认可与被欣赏,他还会有一种成就感与动力——以后还要积极发言。长此下去,教师的这种做法及理念就会深入全班人心,从而对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风气起到促进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认识,同时抓住发言的核心与亮点,最后给出贴切中肯的评价。
作业评价也是很重要的,班主任通过查看各科每周作业,对学生的评语引起学生互相传看,看老师对他们的不同评价。例如:“从语文作业上看到你是一个有文采的女孩,你的作文如行云流水”;“数学思维缜密,认真书写,人和字就会一样秀美”;“外语进步如飞,咱班很快会多一位全面手了”。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希望我上述的内容能引起同行们的共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同仁们打开我们的智慧锦囊,善用我们的心灵武器,使全体学生都能健康全面地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