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良好的教学,乃在于唤起意外与惊讶的感觉,”可见,勾起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认知教学切入点,力求新颖,有趣,独特,贴近学生的生活,说到底。就是要开创“震撼”的课堂。
  关键词:震撼;导入;生成;体验
  丁肇中先生认为物理教学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兴趣”,而要焕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愉悦的“学习场”,从而开展高效的物理学习,试想如果物理教学只是让学生停留在物理定义、公式、定律的记忆,那么学生认知的兴趣将会被降到最低的限度,随之也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枯燥、乏味、难懂的感觉,造成不愿意学习物理的心理,时间一久,难免产生低效的教学效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与学生的心理协调一致,营造出一种极其“震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这种求知欲的感召下,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极大的表现,随之而来的认知效果也是很强大的,因此本文从引入、生成、体验、探究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让我们的物理课堂产生震撼的效果。
  一、在“震撼”中导入,激发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新课导入是一件非常有艺术的事,有震撼力的引入,贴近教材,贴近人心,贴近生活,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能抓住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教师的“导”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应该体现出来,而且应该体现出震撼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很多老师都采用课本上的实验,用酒精灯给一个装有少量水的易拉罐加热一段时间,然后用棉花塞住,撤去酒精灯,观察易拉罐的变化,由于学生能够预知到实验的结果,那么实验带给学生的心理冲击效果自然不够强烈,达不到震撼的效果,因此我们不妨改变课本上的实验作这样的设计:在家里事先找一个用过的立邦漆的大铁桶,然后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结果大铁桶很快变瘪了,这个实验带给学生的肯定是非常震撼的,在这样的导入下,学生的好奇心会更加强烈起来,无疑会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由于现象直观明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创造了条件。
  不仅如此,我们在进行新课导人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当然,我们追求的效果肯定是具有震撼效果的,比如,在学习力的时候,我们引入这样的图片,一张是海啸的冲击力,一张是龙卷风的威力,学生在震撼中自然能进入学习力的情境中。
  二、在“震撼”中生成,追寻一路“美景”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要让我们的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应该随时关注课堂的生成,以“促成学生主动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要学的动机,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延伸到课外。
  三、在“震撼”中体验,碰撞学生思维
  学生在认知体验中往往带有潜意识的错误和矛盾,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错觉和矛盾的心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震撼的真实惊奇情景,创设学生心理“不和谐”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进人思维状态,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求异性、创造性。
  当然,我们提出的在物理课堂中达到“震撼”的效果,并不只是通过一些震撼的图片或者一些震撼的视频,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来诱发学生的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一切机会去激发学生的动机,让学生产生想参与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梁旭,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
  [2] 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4.
其他文献
一、细读书,多设问,培养自学能力  物理学知识是物理现象本质的反映,它向人们叙述了这些现象及其基本规律.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物理语言则是严肃的、准确的,通常是精心设计的.既然语言的教学离不开阅读,因此物理阅读这种教学方法,就有了它的必然性、合理性.物理阅读过程与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对语言文宇、物理量符号、术语、公式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方法比其他学科更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化学学科的概念、观点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高.苏教版《化学》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去”的观点,因而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化学实验更应重视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动手做
期刊
摘要:应用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和“定变法”,分析了多种取代基在苯环上变换位置而形成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同分异构体;对称性;取代基  同分异构的书写是有机物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各种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多种取代基在苯环上变换位置而形成的同分异构体的分析和书写,是许多同学在学习中感到比较困难的,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现
期刊
教学美作为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已经走进教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对学生而言,教学美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它对学生的智能发展、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个性优化、生命质量观等均能产生深刻影响,对教师而言,可以提升其职业体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在创造中获得幸福感受,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  一、教师应努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和文艺作品一样,有风格的教学,才
期刊
摘要: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知识内容要点和教学目标体现和展示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进和平台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从围绕数学问题的三个特性,根据问题性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对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有效性问题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能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展开了初步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问题特性;策略运用
期刊
摘要: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学活动的要求和标准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规定,作者就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从彰显“情”字,让学生在感知知识中获得主动学习的情感、突出“活”字,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凸显“齐”字,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获得整体学习的进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运用
期刊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教师需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一、创设情境,从生活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
期刊
平面几何是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平面几何,其实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了一些相关知识,例如,一些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直线、线段、射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等,但是初中阶段的平面几何却与小学阶段有着很大的差别,小学阶段的几何更多的是集中在对图形性质的简单认识和计算上,而初中的平面几何则已经涉及了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作法以及一些论证,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按照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培养高中学生提升数学应用意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意识;学习效能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使教学过程从教师的指导内化为学生内在能力的发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识能力已经初步成熟,可以离开教师的引导,自己结合所学内容,根据已有学习经验,进行自主问题的解答和
期刊
题记:人本性中的表现欲可以在合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只要给每个学生锻炼以及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每个人成为组织者、领导者都是可能的。——申淑敏  本人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在复习课教学中进行角色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变成教师的角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教师授课的模式    1 恰当选择小教师授课的时机  对于接触化学不久的初三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