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贝,别心痛,爸爸送你学舌鸟。如果学舌鸟不唱歌,爸爸送你钻石戒指;如果钻石戒指不发光,爸爸送你小镜子;如果镜子碎了,爸爸送你巧克力蛋糕。
2010年2月18日,浙江天台县的5个孩子葬身冰冷的水库里。
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和英国的专家对部分9~12岁的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因压力过大而存在心理问题。一味讲求竞争和有错必罚的教育理念,使得他们处于对惩罚的恐惧中,他们幼小的身体自动形成的“保护”就是肚子疼、头疼和其他身体不适,这样也许就可以得到一天半天的假期来缓解压力。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中国的留守儿童数量达到惊人的5800万,其中至少4000万是14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长大后,他们成立的家庭,不幸福的比例也大大高于在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所组成的家庭。
不仅是孩子,成人也无时不在伤害之中。除了致命的伤害,任何造成你不开心的理由,都是伤害。有些伤害刻骨铭心—— 爱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有些伤害鬼使神差——上游有个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渗入地下,很久以后,导致住在下游的你铅中毒;昨晚有个假流氓,把啤酒瓶摔在马路上,今天早上你从这儿路过,玻璃碎片扎坏了你的轮胎;还有些伤害好像不痛不痒却后劲儿十足—— 上学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讥讽,造成了你严重的心理障碍,成绩偏科,人生道路从此改变……
我们不能保证这个世界没有伤害,但要尽力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我们柔软,我们流泪,我们没有力气,这些不妨碍我们有信念和毅力。
没有人愿意去做一只羊
1960年,日本东京国立中学的某个班级里,班主任正在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课。这天的课程十分特别,老师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一场游戏,节目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就看你能否表演得恰当适合。
游戏的题目是《狼和羊》,内容大概是,狼喜欢猎羊,于是,整日里寻觅羊的影子,故事就是看狼如何抓住那些可怜的羊,其中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要靠每个人自行去把握。
接下来,老师要求所有学生以举手的方式选择各自的角色,但举手的结果却令老师十分吃惊,学生清一色地选择狼。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老师是不能随便强迫学生改变自己的初衷的,但没有羊,这个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
老师笑着说道:“同学们,我们的主角可是有两种选择的,除了狼以外,还有羊呀。我想问,你们为什么要选择狼而不选择羊呢?”
一位同学应声站起来说道:“狼能够征服羊,我妈妈说的。我愿意做强者,不愿意是弱势群体。”
他的回答惹来了大家的赞同声,老师点头示意这位同学坐下,又问道:“有没有哪位同学改变想法,愿意做一只羊?”
连问三声后,后排一名女同学静悄悄地站了起来:“老师,我愿意选择羊。”
老师循声望去,原来是一向不擅言谈的幸子同学,同学们纷纷大嚷着:“一会儿有她好果子吃,不自量力……”
虽然幸子明显是个弱者,十分符合羊的特性,但老师确实有些于心不忍,害怕会伤害幸子的自尊心。幸子却坚持这样做,她的理由是,她本来就是一只羊,妈妈也是这样说的。
游戏开始了,自然幸子吃了许多亏,狼成群地袭击她。一会儿她的尾巴没了,一会儿戴在头上的帽子被几只调皮的狼抓到尘土里,幸子伤心地哭了起来,老师看到这里,想中止游戏,但幸子却斩钉截铁地说:“游戏没有结束,我依然是一只羊。”
到了第四个回合后,吃了无数亏的幸子居然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她选择先行袭击狼群中的弱者,好截断狼的梯队。她一个猛子扑过去,其中一个小个子的男生趴在了地上,这一下子冲断了狼群的连贯性。接下来,幸子如下山猛虎,根本就不像一只文弱的羊,她横冲直撞,引得周围无数的老师为她鼓掌,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幸子袭击了不下20只狼,其余的狼失去了信心,狼群以失败而告终。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不经意策划的游戏居然改变了幸子的性格,她于十年后组建了一个舞蹈乐团。她虽然身为团里的领导,可事必躬亲,遇到不好演的角色,她总是身先士卒,为大家起到了很好的楷模作用。
2009年的日本大选中,这个叫鸠山幸的女人协助丈夫一举取得了大选的胜利,随着丈夫鸠山由纪夫当选为日本新一任首相,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日本的第一夫人。
没有人愿意去做一只羊,但她愿意。羊也有羊的性格,羊中也有强者,羊只要拥有信念和毅力,照样可以击败一只狼。
小文摘自《讲述》
当世界向你说“不”
当亨利·沃德·比彻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在一堂课上获得了一生受用不尽、极其宝贵的一个教训。
这天,老师把小比彻叫到讲台前,要求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满怀信心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了。可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字—— 不。比彻停顿了几秒,心里猜测是不是自己背错了,看到老师和同学没有别的反应,他犹豫着继续往下背。可几分钟后,比彻的背诵又被老师一连几声“不”打断。比彻慌神了,感觉一定是自己背错了。他变得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背诵再也进行不下去了。比彻耷拉着脑袋回到座位上,羞得抬不起头。
另一同学被老师点到名,仍是背诵课文。几句过后,又听到老师说了一个“不”字,可这位同学只是稍作停顿,继续往下背。老师故伎重演,不时地用“不”打断他的背诵,但他依然坚持着,不紧不慢,直到背完全篇课文。当这位同学回到座位,老师高兴地为他鼓起了掌,并表扬道:“你做得很好!”
满脸通红的小比彻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来,愤怒地对老师抗议:“我刚才和他背得一样好,我并没有出错。”老师微笑地注视着比彻,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望着答不上话的比彻,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道自己会背课文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确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当我屡次打断你的时候,你的表现告诉我你对自己的怀疑。你缺乏足够的自信。”老师站回讲台,用坚定的声音对全班同学说:“我希望你们在这一节课上能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当世界在向你说‘不’的时候,你要做到相信自己,对自己坚定地说‘是’,并用行动证明给世界看。”
老师的话深深地烙在了小比彻的心上,凭着自信和努力,长大后的比彻成了一名备受尊敬的牧师,他是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人物之一。这位感化了千万人心灵的人生导师,创办了《独立》周刊,成了那个时代的著名作家。
我们置身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对我们重复说“不”。“不,你办不到。”“不,你错了。”“不,你太老了。”“不,你太年轻。”“不,你的教育背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不,你不是我们的最佳人选。”“不,你的想法很不现实!”……这一声声的否定,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许多人的雄心壮志,也浇灭了无数份热情和自信。下一回,当你的耳畔再响起类似的声音,当世界在向你说“不”的时候,请记住那位老师的话—— “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对自己坚定地说‘是’,并用行动证明给世界看。”
霜月白摘自《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安徒生:他把伤与害变成美与爱
他穷困潦倒,从小,包围他的就满是讥讽、嘲笑、压制和打击,他选择“不恨”,并且把“爱”溢满笔端。
1819年一个阴晦的清晨,14岁的安徒生只身从偏远的家乡来到哥本哈根。他再也不愿依靠母亲的洗衣和祖母的乞讨来维持生活了,他要去首都,去北欧最辉煌的城市,去实现他舞蹈家的理想。
在安徒生很小的时候,当时在世的父亲曾经给一名舞蹈演员做过一双美丽的舞鞋。从来没有玩过玩具的孩子,紧紧地把舞鞋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当顾客来取鞋子的时候,父亲几乎是把鞋从他的怀里夺走的。为此,他还伤心地哭了好久。
从那以后,他就有了当舞蹈家的梦想。然而,冷冰冰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安徒生的梦想。他相貌丑陋,身体笨拙,剧院的经理刻薄地嘲笑他说:“你简直就像一根木头,连飞过的小鸟也不愿在上面栖息。”
安徒生没有绝望,在一帮艺术家朋友的帮助下,他进入教会学校补习文化。他在学校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毫无同情心的校长不断地虐待他,并且强令他停止写作。安徒生给他在首都的赞助人——伍尔夫海军上将的妻子写了一封诉苦信。
没有想到,对方的回信是如此的残酷:“你麻烦起朋友来真是不遗余力。你认为自己将成为伟大的诗人——我亲爱的安徒生,你怎么就不觉得,你所有的这些想法都将一事无成,你正在误入歧途!”
安徒生没有停止写作。21岁那年,他写了一首题为《垂死孩童》的诗,诗中写道:“母亲,我累了,我想睡了,让我歇息在你的心畔。”这首忧伤而温馨的诗歌,奠定了安徒生作品的精神底色。
按照一般人的设想,这名贫困潦倒、饱经挫折的少年,一定对社会充满着仇恨和厌恶,一定会在文字中发泄他的愤怒和诅咒。然而,恰恰相反,安徒生笔下流淌着的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纯真的文字。
30岁那一年,安徒生出版了第一本童话故事集。那是一本只有61页的薄薄的小册子,收入了《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作品。这本文集没有获得一致的好评,有的评论家甚至苛刻地说,安徒生根本就没有写童话的天赋。但是,安徒生坚信,他找到了他一生的快乐所在:“我现在要开始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从此,差不多每个圣诞节他都要出版一本童话,献给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小读者。
一位安徒生身边的朋友指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是悲伤”。晚年的安徒生,尽管名扬四海,但依然没有摆脱贫困。1874年,去世的前一年,饱受肝癌折磨的安徒生收到了一封读者的来信。信来自遥远的美国,是一位上小学的女孩写来的。信中附有一张1美元的钞票,以及一份刊登着安徒生身体病弱、贫困潦倒消息的报纸剪报。不久,更多的孩子纷纷寄来了小额钱款。安徒生感动得泪流满面,“我以小语种写的故事,居然能够在距祖国如此遥远的地方找到这么多的读者”。
安徒生的写作增添着世间的爱,抵抗着世间的恶。在他的作品里,找不到冷酷、嘲讽和绝望,对于有缺陷的人性,他也仅仅给予温和的批评。在他的作品里,流淌着明媚的阳光和蔚蓝的海水,散发着炭火般的温暖。他给孩子们梦想的勇气,孩子们则努力在人间实现梦想。
是爱,让他最终战胜了苦难;是爱,让他在临终之前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幸运的”。
摘自《压伤的芦苇》 长江文艺出版社
又见蝴蝶
—— 读《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中遗存的儿童画作》
这份读书笔记来自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她说得对:面对伤害,应当以人的尊严和美的创造来取胜。
在这些画作与诗歌中,并不是看不见恐惧的影子——倘若身在暗无天日的囚室,周围的人又接二连三地在你面前死去,噩运即将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怎么会不恐惧?但这样的惊惶被压制住了,被梦中有树的风景阻隔了。我看见的多是绚丽的色彩,手法笨拙的剪贴—— 即便是用旧表格纸,也依然动人。
特莱津集中营的孩子是不幸的,他们大多没有活过16岁。有的被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下落不明;有的甚至还未度过人生中的第一个10年,就与天空、土地和星星告别了。他们也是幸运的,犹太民族中最杰出的人给了他们成长的动力,在画中你能看到他们受到的是怎样的教育,能看到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光彩。
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清楚地让我认识到:你能教孩子们反抗绝望、伸张正义,但就是不能教他们仇恨。战胜黑暗的应当是人的尊严、美的创造,而不是失控的愤怒。我看到集中营中的孩子们的梦想不是大仇得雪,不是一个没有雅利安人的“天堂”,而是如诗中所述“一个人杀不死另一个人”的地方,是一个斜射着落日余晖,有着绽开红花的树的公园。一个叫作维耶拉·洛约娃(Vera Lowyova)的小女孩将这样的图景收在了画中,1944年她被杀害的时候,只有12岁。
纳粹曾经夺走了孩子们的名字,只给他们一个冰冷的编号,但孩子们依然执著地将名字写在了画的背面,坚守着他们最后的土地。他们的画被老师偷偷地藏在阁楼上,他们在集中营中办的杂志,被较大的男孩藏在煤堆里。今天我们看见了他们成长的足印,看见了老师让孩子们无论如何也要铭记着的人的平等与心的善良。我们读懂了巴维尔·弗里德曼(Pavel Fiedmann)的诗句: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巴维尔在23岁的时候去世。他在集中营中生活了7个星期的时候,写下了“我再没见到另一只蝴蝶”的悲伤叹息。可在这无数短暂的生命中,我却看见了异常美丽的东西,我见到了一只飞向天空的金黄的蝴蝶。
摘自天涯博客
那些以爱之名的伤害
有时候,有力者,要避免伤害。哪怕是以爱的动机无意造成的伤害。
一位备受我赏识和器重的科代表A,竟对我做出了“恩将仇报”的举动。
有一段时间,由于家庭的变故,他成绩下降了,但仍然全力协助我的教学,为此他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我又另找了一名科代表,并让新选的科代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原以为A一定会体谅我的苦心,感激我的关心,可是结果恰恰相反。他非但成绩没有提高,而且与我的关系日渐紧张。
另外一位学生B,生性腼腆,说话结巴。有一次,在餐厅的柜台边,憋了半天,也没说出买什么饭,餐厅工作人员一阵大笑,周围的同学也都学他说话的样子。结果他一天没吃饭。
我了解到此事,急在脸上,痛在心中。也许是我太想帮助B了,想多锻炼他,所以我上课时故意提问他,不想,憋得满脸通红的他,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下课时我故意与他交谈,他口吃的样子和结结巴巴的话语,又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哄笑。
这些事与愿违的情况使我茫然,事后一个月,最终是原科代表A给我的来信揭开了这个谜。
在信中,他写道:“老师,您不该因我的成绩下滑而让我充当旁观者的角色,也许您是出于好心,但您的举动实际上使我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使我陷于孤独忧郁、自我怀疑的困境,压抑了我才干的发挥,损害了我在同学中的形象,您深深地刺伤了我的自尊心,动摇了我的自信心……”
读着学生的来信,我陷入了沉思: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帮助”,却成了伤害!对于老师的关心与帮助,学生往往有他们的理解、评判的标准和接受的方式。
我们当教师的除了充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外,还必须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建立师生之间真诚的情谊,进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绝大多数教师对他们的学生都怀着一腔赤诚的爱,能把自己的爱洒向他所有的学生,这是崇高无私的师爱。但教师的这种爱如果付出的方式不当,效果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感到人格受到侮辱,自尊心受到伤害,不管教师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都不会达到好的效果,甚至会和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
教师在帮助学生时,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有时候善意也是一种伤害,尤其当我们的善意不顾及学生心灵的时候,而他们,有权利拒绝这种伤害。
摘自高密教育社区网
2010年2月18日,浙江天台县的5个孩子葬身冰冷的水库里。
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和英国的专家对部分9~12岁的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因压力过大而存在心理问题。一味讲求竞争和有错必罚的教育理念,使得他们处于对惩罚的恐惧中,他们幼小的身体自动形成的“保护”就是肚子疼、头疼和其他身体不适,这样也许就可以得到一天半天的假期来缓解压力。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中国的留守儿童数量达到惊人的5800万,其中至少4000万是14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长大后,他们成立的家庭,不幸福的比例也大大高于在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所组成的家庭。
不仅是孩子,成人也无时不在伤害之中。除了致命的伤害,任何造成你不开心的理由,都是伤害。有些伤害刻骨铭心—— 爱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有些伤害鬼使神差——上游有个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渗入地下,很久以后,导致住在下游的你铅中毒;昨晚有个假流氓,把啤酒瓶摔在马路上,今天早上你从这儿路过,玻璃碎片扎坏了你的轮胎;还有些伤害好像不痛不痒却后劲儿十足—— 上学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讥讽,造成了你严重的心理障碍,成绩偏科,人生道路从此改变……
我们不能保证这个世界没有伤害,但要尽力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我们柔软,我们流泪,我们没有力气,这些不妨碍我们有信念和毅力。
没有人愿意去做一只羊
1960年,日本东京国立中学的某个班级里,班主任正在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课。这天的课程十分特别,老师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一场游戏,节目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就看你能否表演得恰当适合。
游戏的题目是《狼和羊》,内容大概是,狼喜欢猎羊,于是,整日里寻觅羊的影子,故事就是看狼如何抓住那些可怜的羊,其中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要靠每个人自行去把握。
接下来,老师要求所有学生以举手的方式选择各自的角色,但举手的结果却令老师十分吃惊,学生清一色地选择狼。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老师是不能随便强迫学生改变自己的初衷的,但没有羊,这个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
老师笑着说道:“同学们,我们的主角可是有两种选择的,除了狼以外,还有羊呀。我想问,你们为什么要选择狼而不选择羊呢?”
一位同学应声站起来说道:“狼能够征服羊,我妈妈说的。我愿意做强者,不愿意是弱势群体。”
他的回答惹来了大家的赞同声,老师点头示意这位同学坐下,又问道:“有没有哪位同学改变想法,愿意做一只羊?”
连问三声后,后排一名女同学静悄悄地站了起来:“老师,我愿意选择羊。”
老师循声望去,原来是一向不擅言谈的幸子同学,同学们纷纷大嚷着:“一会儿有她好果子吃,不自量力……”
虽然幸子明显是个弱者,十分符合羊的特性,但老师确实有些于心不忍,害怕会伤害幸子的自尊心。幸子却坚持这样做,她的理由是,她本来就是一只羊,妈妈也是这样说的。
游戏开始了,自然幸子吃了许多亏,狼成群地袭击她。一会儿她的尾巴没了,一会儿戴在头上的帽子被几只调皮的狼抓到尘土里,幸子伤心地哭了起来,老师看到这里,想中止游戏,但幸子却斩钉截铁地说:“游戏没有结束,我依然是一只羊。”
到了第四个回合后,吃了无数亏的幸子居然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她选择先行袭击狼群中的弱者,好截断狼的梯队。她一个猛子扑过去,其中一个小个子的男生趴在了地上,这一下子冲断了狼群的连贯性。接下来,幸子如下山猛虎,根本就不像一只文弱的羊,她横冲直撞,引得周围无数的老师为她鼓掌,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幸子袭击了不下20只狼,其余的狼失去了信心,狼群以失败而告终。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不经意策划的游戏居然改变了幸子的性格,她于十年后组建了一个舞蹈乐团。她虽然身为团里的领导,可事必躬亲,遇到不好演的角色,她总是身先士卒,为大家起到了很好的楷模作用。
2009年的日本大选中,这个叫鸠山幸的女人协助丈夫一举取得了大选的胜利,随着丈夫鸠山由纪夫当选为日本新一任首相,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日本的第一夫人。
没有人愿意去做一只羊,但她愿意。羊也有羊的性格,羊中也有强者,羊只要拥有信念和毅力,照样可以击败一只狼。
小文摘自《讲述》
当世界向你说“不”
当亨利·沃德·比彻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在一堂课上获得了一生受用不尽、极其宝贵的一个教训。
这天,老师把小比彻叫到讲台前,要求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满怀信心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了。可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字—— 不。比彻停顿了几秒,心里猜测是不是自己背错了,看到老师和同学没有别的反应,他犹豫着继续往下背。可几分钟后,比彻的背诵又被老师一连几声“不”打断。比彻慌神了,感觉一定是自己背错了。他变得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背诵再也进行不下去了。比彻耷拉着脑袋回到座位上,羞得抬不起头。
另一同学被老师点到名,仍是背诵课文。几句过后,又听到老师说了一个“不”字,可这位同学只是稍作停顿,继续往下背。老师故伎重演,不时地用“不”打断他的背诵,但他依然坚持着,不紧不慢,直到背完全篇课文。当这位同学回到座位,老师高兴地为他鼓起了掌,并表扬道:“你做得很好!”
满脸通红的小比彻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来,愤怒地对老师抗议:“我刚才和他背得一样好,我并没有出错。”老师微笑地注视着比彻,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望着答不上话的比彻,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道自己会背课文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确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当我屡次打断你的时候,你的表现告诉我你对自己的怀疑。你缺乏足够的自信。”老师站回讲台,用坚定的声音对全班同学说:“我希望你们在这一节课上能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当世界在向你说‘不’的时候,你要做到相信自己,对自己坚定地说‘是’,并用行动证明给世界看。”
老师的话深深地烙在了小比彻的心上,凭着自信和努力,长大后的比彻成了一名备受尊敬的牧师,他是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人物之一。这位感化了千万人心灵的人生导师,创办了《独立》周刊,成了那个时代的著名作家。
我们置身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对我们重复说“不”。“不,你办不到。”“不,你错了。”“不,你太老了。”“不,你太年轻。”“不,你的教育背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不,你不是我们的最佳人选。”“不,你的想法很不现实!”……这一声声的否定,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许多人的雄心壮志,也浇灭了无数份热情和自信。下一回,当你的耳畔再响起类似的声音,当世界在向你说“不”的时候,请记住那位老师的话—— “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对自己坚定地说‘是’,并用行动证明给世界看。”
霜月白摘自《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安徒生:他把伤与害变成美与爱
他穷困潦倒,从小,包围他的就满是讥讽、嘲笑、压制和打击,他选择“不恨”,并且把“爱”溢满笔端。
1819年一个阴晦的清晨,14岁的安徒生只身从偏远的家乡来到哥本哈根。他再也不愿依靠母亲的洗衣和祖母的乞讨来维持生活了,他要去首都,去北欧最辉煌的城市,去实现他舞蹈家的理想。
在安徒生很小的时候,当时在世的父亲曾经给一名舞蹈演员做过一双美丽的舞鞋。从来没有玩过玩具的孩子,紧紧地把舞鞋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当顾客来取鞋子的时候,父亲几乎是把鞋从他的怀里夺走的。为此,他还伤心地哭了好久。
从那以后,他就有了当舞蹈家的梦想。然而,冷冰冰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安徒生的梦想。他相貌丑陋,身体笨拙,剧院的经理刻薄地嘲笑他说:“你简直就像一根木头,连飞过的小鸟也不愿在上面栖息。”
安徒生没有绝望,在一帮艺术家朋友的帮助下,他进入教会学校补习文化。他在学校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毫无同情心的校长不断地虐待他,并且强令他停止写作。安徒生给他在首都的赞助人——伍尔夫海军上将的妻子写了一封诉苦信。
没有想到,对方的回信是如此的残酷:“你麻烦起朋友来真是不遗余力。你认为自己将成为伟大的诗人——我亲爱的安徒生,你怎么就不觉得,你所有的这些想法都将一事无成,你正在误入歧途!”
安徒生没有停止写作。21岁那年,他写了一首题为《垂死孩童》的诗,诗中写道:“母亲,我累了,我想睡了,让我歇息在你的心畔。”这首忧伤而温馨的诗歌,奠定了安徒生作品的精神底色。
按照一般人的设想,这名贫困潦倒、饱经挫折的少年,一定对社会充满着仇恨和厌恶,一定会在文字中发泄他的愤怒和诅咒。然而,恰恰相反,安徒生笔下流淌着的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纯真的文字。
30岁那一年,安徒生出版了第一本童话故事集。那是一本只有61页的薄薄的小册子,收入了《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作品。这本文集没有获得一致的好评,有的评论家甚至苛刻地说,安徒生根本就没有写童话的天赋。但是,安徒生坚信,他找到了他一生的快乐所在:“我现在要开始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从此,差不多每个圣诞节他都要出版一本童话,献给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小读者。
一位安徒生身边的朋友指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是悲伤”。晚年的安徒生,尽管名扬四海,但依然没有摆脱贫困。1874年,去世的前一年,饱受肝癌折磨的安徒生收到了一封读者的来信。信来自遥远的美国,是一位上小学的女孩写来的。信中附有一张1美元的钞票,以及一份刊登着安徒生身体病弱、贫困潦倒消息的报纸剪报。不久,更多的孩子纷纷寄来了小额钱款。安徒生感动得泪流满面,“我以小语种写的故事,居然能够在距祖国如此遥远的地方找到这么多的读者”。
安徒生的写作增添着世间的爱,抵抗着世间的恶。在他的作品里,找不到冷酷、嘲讽和绝望,对于有缺陷的人性,他也仅仅给予温和的批评。在他的作品里,流淌着明媚的阳光和蔚蓝的海水,散发着炭火般的温暖。他给孩子们梦想的勇气,孩子们则努力在人间实现梦想。
是爱,让他最终战胜了苦难;是爱,让他在临终之前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幸运的”。
摘自《压伤的芦苇》 长江文艺出版社
又见蝴蝶
—— 读《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中遗存的儿童画作》
这份读书笔记来自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她说得对:面对伤害,应当以人的尊严和美的创造来取胜。
在这些画作与诗歌中,并不是看不见恐惧的影子——倘若身在暗无天日的囚室,周围的人又接二连三地在你面前死去,噩运即将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怎么会不恐惧?但这样的惊惶被压制住了,被梦中有树的风景阻隔了。我看见的多是绚丽的色彩,手法笨拙的剪贴—— 即便是用旧表格纸,也依然动人。
特莱津集中营的孩子是不幸的,他们大多没有活过16岁。有的被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下落不明;有的甚至还未度过人生中的第一个10年,就与天空、土地和星星告别了。他们也是幸运的,犹太民族中最杰出的人给了他们成长的动力,在画中你能看到他们受到的是怎样的教育,能看到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光彩。
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清楚地让我认识到:你能教孩子们反抗绝望、伸张正义,但就是不能教他们仇恨。战胜黑暗的应当是人的尊严、美的创造,而不是失控的愤怒。我看到集中营中的孩子们的梦想不是大仇得雪,不是一个没有雅利安人的“天堂”,而是如诗中所述“一个人杀不死另一个人”的地方,是一个斜射着落日余晖,有着绽开红花的树的公园。一个叫作维耶拉·洛约娃(Vera Lowyova)的小女孩将这样的图景收在了画中,1944年她被杀害的时候,只有12岁。
纳粹曾经夺走了孩子们的名字,只给他们一个冰冷的编号,但孩子们依然执著地将名字写在了画的背面,坚守着他们最后的土地。他们的画被老师偷偷地藏在阁楼上,他们在集中营中办的杂志,被较大的男孩藏在煤堆里。今天我们看见了他们成长的足印,看见了老师让孩子们无论如何也要铭记着的人的平等与心的善良。我们读懂了巴维尔·弗里德曼(Pavel Fiedmann)的诗句: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巴维尔在23岁的时候去世。他在集中营中生活了7个星期的时候,写下了“我再没见到另一只蝴蝶”的悲伤叹息。可在这无数短暂的生命中,我却看见了异常美丽的东西,我见到了一只飞向天空的金黄的蝴蝶。
摘自天涯博客
那些以爱之名的伤害
有时候,有力者,要避免伤害。哪怕是以爱的动机无意造成的伤害。
一位备受我赏识和器重的科代表A,竟对我做出了“恩将仇报”的举动。
有一段时间,由于家庭的变故,他成绩下降了,但仍然全力协助我的教学,为此他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我又另找了一名科代表,并让新选的科代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原以为A一定会体谅我的苦心,感激我的关心,可是结果恰恰相反。他非但成绩没有提高,而且与我的关系日渐紧张。
另外一位学生B,生性腼腆,说话结巴。有一次,在餐厅的柜台边,憋了半天,也没说出买什么饭,餐厅工作人员一阵大笑,周围的同学也都学他说话的样子。结果他一天没吃饭。
我了解到此事,急在脸上,痛在心中。也许是我太想帮助B了,想多锻炼他,所以我上课时故意提问他,不想,憋得满脸通红的他,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下课时我故意与他交谈,他口吃的样子和结结巴巴的话语,又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哄笑。
这些事与愿违的情况使我茫然,事后一个月,最终是原科代表A给我的来信揭开了这个谜。
在信中,他写道:“老师,您不该因我的成绩下滑而让我充当旁观者的角色,也许您是出于好心,但您的举动实际上使我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使我陷于孤独忧郁、自我怀疑的困境,压抑了我才干的发挥,损害了我在同学中的形象,您深深地刺伤了我的自尊心,动摇了我的自信心……”
读着学生的来信,我陷入了沉思: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帮助”,却成了伤害!对于老师的关心与帮助,学生往往有他们的理解、评判的标准和接受的方式。
我们当教师的除了充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外,还必须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建立师生之间真诚的情谊,进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绝大多数教师对他们的学生都怀着一腔赤诚的爱,能把自己的爱洒向他所有的学生,这是崇高无私的师爱。但教师的这种爱如果付出的方式不当,效果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感到人格受到侮辱,自尊心受到伤害,不管教师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都不会达到好的效果,甚至会和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
教师在帮助学生时,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有时候善意也是一种伤害,尤其当我们的善意不顾及学生心灵的时候,而他们,有权利拒绝这种伤害。
摘自高密教育社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