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其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使其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注意力;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6-0048-02
引 言
课堂学习是学生接受书本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还关系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常有教师真情投入,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在台下做自己的事的情况。学生的思绪游离课堂之外,有写其他学科的作业的,有乱涂乱画的,有看杂书的,还有玩手机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个别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毫无兴趣;也有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不用听讲,自己就能看懂,考前背一背知识点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是教师主宰课堂,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单调,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另外,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升学评价中占分值少或仅以等级形式呈现,导致师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不够重视,在课堂上不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予以高度重視,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才会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尽量把课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1]。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有效方法。
一、制定明确目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习中,目标越明确、具体,教师采取的方法越容易操作,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而稳定[2]。每节课上,笔者都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始新的学习,要么课堂导入后马上出示本节课的目标,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任务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要么告诉学生本节课有几个任务,完成一项小结一项,最后在课堂检测中一一落实,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到位。这样,学生学习任务明确了,认真投入度就高了,在学习中也能高标准地要求自己。
二、搭建知识桥梁,迁移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搭建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已学的知识建立链接,使其产生一种想了解更多知识的欲望。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教师就要在新知与学生脑海中的旧知之间搭建起桥梁,在他们的心中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探究前因后果,其注意力也就集中起来了[3]。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二框“少年当自强”内容时,笔者随即追问:(1) “两个百年”目标是什么?(2)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划分的两个阶段目标各是什么?(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又是什么?(4)这些目标间有何联系?
三、运用多种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声、像、画的直观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等。其次,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使用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抑扬顿挫的语调,合宜的肢体语言等,让学生愿意听,并使其感觉常听常新。再次,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素养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其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最后,在经过一段时间紧张学习后,教师可以暂时放缓教学的进度,可以说个笑话、讲个故事、让学生欣赏一段美文、背诵一首古诗等,来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教学。
课堂上,当讲解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应进行着重强调,以促使学生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当教学一些较简单的知识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在他们进行思维碰撞后,再适当进行补充或点评,使学生稍做放松[4]。
四、精选典型事例,抓牢学生的注意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师只有将理论融入生活实际中,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来解释社会现象,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集中注意力。教师也可以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切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思考后能回答出来;问题也要有一定的深刻性、有思考的必要性;问题还要有层次性,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思考的兴趣、有发散思维的空间。所以当读完一则材料的问题后,笔者会及时追问:“你还能根据材料提出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有时,笔者也会让学生当“主考官”,根据提供的材料,参与问题设计。 例如,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材料二: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建议: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学生先是分组讨论,集思广益,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设计问题,然后各组代表发言交流,提出问题,并让其他组同学来回答,使大家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
教师要学会倾听,适时进行点拨和点评。这样,课堂就不再是教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的状态了,而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感交融的课堂,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精选精讲内容,对难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需要举例说明的,先让学生举例说明,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可鼓励学生坚持天天看新闻,多关注国内外大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增强课堂学习的时效性。讲完新课后,教师应先让学生独自总结本节课的主要收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高效地利用课堂宝贵时间。
五、开展多种比赛,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应进行多样化的提问,开展多种比赛活动,以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师生之间配合的默契度。课堂上,教师还应及时点评学生,对表现好的个体和小组给予奖励,将结果纳入学生个人学期考核的评优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合作竞争意识,帮助学生解决容易“开小差”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既要传授基础知识,又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情境,结合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给学生预留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提高其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放开学生的手脚,教给他们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自学,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使其在学习新知识时,调动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感知、理解,并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轻松掌握知识。
结 语
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空间,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才能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學生。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适时去引导、点拨、激发、唤醒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自觉集中注意力,凝神聚力探索新知,在深入学习中有真正的收获,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在课堂上享受参与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骆夏夏.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张爱妮.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反思[J].文学教育(中),2013(06):130.
严爱慈.应用写作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之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05):99-100.
石焱.课堂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J].石油教育,2006(03):89-90.
作者简介:崔惠(1969.11—),女,山东淄博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注意力;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6-0048-02
引 言
课堂学习是学生接受书本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还关系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常有教师真情投入,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在台下做自己的事的情况。学生的思绪游离课堂之外,有写其他学科的作业的,有乱涂乱画的,有看杂书的,还有玩手机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个别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毫无兴趣;也有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不用听讲,自己就能看懂,考前背一背知识点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是教师主宰课堂,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单调,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另外,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升学评价中占分值少或仅以等级形式呈现,导致师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不够重视,在课堂上不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予以高度重視,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才会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尽量把课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1]。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有效方法。
一、制定明确目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习中,目标越明确、具体,教师采取的方法越容易操作,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而稳定[2]。每节课上,笔者都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始新的学习,要么课堂导入后马上出示本节课的目标,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任务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要么告诉学生本节课有几个任务,完成一项小结一项,最后在课堂检测中一一落实,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到位。这样,学生学习任务明确了,认真投入度就高了,在学习中也能高标准地要求自己。
二、搭建知识桥梁,迁移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搭建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已学的知识建立链接,使其产生一种想了解更多知识的欲望。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教师就要在新知与学生脑海中的旧知之间搭建起桥梁,在他们的心中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探究前因后果,其注意力也就集中起来了[3]。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二框“少年当自强”内容时,笔者随即追问:(1) “两个百年”目标是什么?(2)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划分的两个阶段目标各是什么?(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又是什么?(4)这些目标间有何联系?
三、运用多种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声、像、画的直观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等。其次,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使用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抑扬顿挫的语调,合宜的肢体语言等,让学生愿意听,并使其感觉常听常新。再次,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素养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其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最后,在经过一段时间紧张学习后,教师可以暂时放缓教学的进度,可以说个笑话、讲个故事、让学生欣赏一段美文、背诵一首古诗等,来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教学。
课堂上,当讲解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应进行着重强调,以促使学生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当教学一些较简单的知识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在他们进行思维碰撞后,再适当进行补充或点评,使学生稍做放松[4]。
四、精选典型事例,抓牢学生的注意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师只有将理论融入生活实际中,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来解释社会现象,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集中注意力。教师也可以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切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思考后能回答出来;问题也要有一定的深刻性、有思考的必要性;问题还要有层次性,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思考的兴趣、有发散思维的空间。所以当读完一则材料的问题后,笔者会及时追问:“你还能根据材料提出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有时,笔者也会让学生当“主考官”,根据提供的材料,参与问题设计。 例如,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材料二: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建议: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学生先是分组讨论,集思广益,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设计问题,然后各组代表发言交流,提出问题,并让其他组同学来回答,使大家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
教师要学会倾听,适时进行点拨和点评。这样,课堂就不再是教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的状态了,而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感交融的课堂,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精选精讲内容,对难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需要举例说明的,先让学生举例说明,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可鼓励学生坚持天天看新闻,多关注国内外大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增强课堂学习的时效性。讲完新课后,教师应先让学生独自总结本节课的主要收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高效地利用课堂宝贵时间。
五、开展多种比赛,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应进行多样化的提问,开展多种比赛活动,以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师生之间配合的默契度。课堂上,教师还应及时点评学生,对表现好的个体和小组给予奖励,将结果纳入学生个人学期考核的评优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合作竞争意识,帮助学生解决容易“开小差”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既要传授基础知识,又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情境,结合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给学生预留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提高其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放开学生的手脚,教给他们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自学,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使其在学习新知识时,调动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感知、理解,并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轻松掌握知识。
结 语
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空间,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才能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學生。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适时去引导、点拨、激发、唤醒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自觉集中注意力,凝神聚力探索新知,在深入学习中有真正的收获,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在课堂上享受参与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骆夏夏.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张爱妮.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反思[J].文学教育(中),2013(06):130.
严爱慈.应用写作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之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05):99-100.
石焱.课堂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J].石油教育,2006(03):89-90.
作者简介:崔惠(1969.11—),女,山东淄博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