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好机会。而研究性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呢?下面结合笔者的生物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看法。
  一、实施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有效引导学生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生物科学知识。
  1.以兴趣吸引学生进行生物探究实验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准备探究的实验,其次对学生探究的题目做好筛选。关于选题还须注意选择的题目难易要适中,否则,会使学生的探究变得无从下手。在上完课后,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还想在课后研究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将是很好的课外探究题目。
  2.教师参与引导学生制定探究的具体计划
  教师可以轮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探究活动中去,尤其是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多一些关注,与他们一起进行方案设计、准备材料、实验观察。
  
  3.争取家长对课外生物探究活动的支持
  课堂之余,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探究实验活动,让家长也参与进来,领略生物科学的无限魅力,消除对生物学科的偏见。争取得到家长对课外生物探究活动的支持,很多的活动才能真正开展起来,不至于流于形式,这样才能在校园和社会上形成浓厚的生物科学探究氛围。
  4.重视多形式评价与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
  为了让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究活动,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探究成果,让他们体验一种科学家搞发明创造似的成就感。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整个学习过程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而展开。因此,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营造氛围,鼓励提问
  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从感情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其次,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
  2.创设情境,诱导提问
  (1)在观察分析中提问
  在生物课程中有大量的观察内容,如实物、模型、插图、曲线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观察分析,学生可以提出大量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观察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活动,学生会提出“DNA的碱基对为什么总是一个嘌呤和一个嘧啶配对?”“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DNA两条链的螺旋有没有规律?每旋转一圈有多少碱基对?”“不同来源的DNA可不可以进行拼接?”等问题。
  (2)在活动实践中提问
  例如“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就是一个诱导学生提问的好素材。该实验从遮光、光照、脱色到检验淀粉存在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一种科学探索思想。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为什么要把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为什么叶片放入酒精后要隔水加热?”“为什么向清水冲洗后的天竺葵叶片滴加碘液?”等问题。
  (3)在联系实际中提问
  例如“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的活动,学生会提出“选用什么生长素类似物?”“如何确定浓度梯度?”“比较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哪些项目?如何测量?”“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和促进结果的最适浓度一样吗?”等问题。
  (4)在课外活动中提问
  教材中除了课堂上的实验外,还安排了很多课后探究活动。在实施这些课外活动时,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如“如何证明植物的颜色是由液泡中色素决定还是由叶绿体中色素决定的?”“单色光波是否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叶绿素的合成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为什么扦插一定要把枝条的下部插入土壤?”等问题。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提问的习惯。
  3.多种形式,训练提问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和学习他人的提问方式。其次,利用教材上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弄懂教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提出问题。再次,还可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问题本,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记下来。
  三、实施实践
  1.从实验原理出发设计研究性实验
  模式:教师提出需学生研究的问题→学生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填写报告。如“细胞的质壁分离”这一实验,通过对该实验原理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探究课题:对几种不同浓度溶液进行浓度的排序;测定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较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等。再如“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可利用此实验原理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某种无糖食品是否真的无糖等。
  2.从实验步骤出发设计研究性实验
  模式:教师对实验步骤提出建议→学生选择比较实验→分析对比结果→得出结论→填写报告。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为例,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同方法,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哪种方法能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如建议学生对所取的菠菜与酒精的量的比例作一研究;也可对滤纸条的画线次数、画线方法等实验步骤提出建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选择对比实验组,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
  3.从实验易错点出发设计研究性实验
  模式:教师针对教材中某些“不许”“不能”“注意”等内容提出质疑→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学生实验→得出结论。如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根尖解离后必须先漂洗然后再染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又如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呢?学生通过亲自进行“错误”操作,知道了此操作所造成的后果,其印象比教师口头强调和解释要深得多,也更有说服力,其心理体验是前者无法相比的。
  4.从教材知识点出发设计研究性的实验
  模式: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师、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课外实验→得出结论。
  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提出问题,也鼓励学生自己对知识点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的研究实验。如针对教材中环境骤变能诱导染色体加倍这一内容,学生提出质疑,低温能否诱导染色体加倍?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最后得出结论。
  总之,研究性实验进入学生生活,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式,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客观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进取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等。
  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课外兴趣的培养方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田光文.以探究性实验代替验证性实验的探究[J].中学生物教学,2001(10).
  [3]黄淑玲.学生课外生活指导[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廖银燕)
其他文献
<正>6中药注射剂6.1单味中药提取成分注射液6.1.1穿琥宁李桂花[170]、胡南红[171]均以穿琥宁为治疗组,以利巴韦林(病毒唑)为对照组观察穿琥宁疗效,结果两治疗组有效率、分别
所谓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区域地理环境结构在区域内部的差异。从总体上而言,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个统一的整体,但在不同的地区,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故分别具有一定热量和水
一、案例的描述    在本学期初一(下)第一章复习《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知识时,我引入了以下这一习题:  如右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 ∠2等于多少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知识.我这学年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差,优秀学生非常少,所以做这题时,我想只要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把结果猜想出来就不错了.  学生A:∠1=∠ECF ∠CFE,∠
3月29日,桂林海事局“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中学,这也是继平乐县大发瑶族乡中心学校、永福县永福镇湾里小学之后,桂林海事局关注学生渡安全、致
有的物理问题,仅通过数学运算,其求解十分繁琐,如果画出几何辅助图分析,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1  一、巧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两邻边组成的三角形三边关系,比较恒力方向上位移大小得到功的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
目的:观察清脑定眩汤对眩晕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眩晕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应用清脑定眩汤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尼莫地平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
目的: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放化疗同步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的积极作用。方法:对82例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实施心理护理,治疗期间重点观察疗效,
在平时的教学、作业、测试过程中,学生解题时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错误,已成为广大师生最“烦心”的事之一。面对这些错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把正确的解法和答案交给
数学教学设计,是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所作的精心安排和恰当的处理.教学设计的好坏,包括是否紧扣教材,是否突出重点难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教育教学的质量.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就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教学设计要突出“新”字    教学设
2010年起广东省开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实行“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模式,取消原来的“X科”,思想政治将与历史、地理学科一起构成文科综合的考试内容。因此,在新一年高三毕业班教学与备考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下面简称《考试说明》),准确把握2010年高考命题趋势,从而科学制定出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备考策略。    一、《考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