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篮子工程”实施21年来,里面“盛着”的尽是数量和品种的压力,多以平抑物价方式为主。新时期,“菜篮子工程”应逐渐转向安全和质量,从生产源头上,要对肥料和农药两大核心投入品进行监控
“菜篮子工程”这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起来的词汇,近期又被重新频频提起。“大起大落”的菜价引发了人们对“菜篮子”的热切关注,去年出台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也正面临着艰巨的考验,下一步,“菜篮子工程”将如何实现移步与转型?对此,《小康》记者对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主席、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进行了专访。在他看来,新时期,“菜篮子工程”最核心的是安全和质量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菜篮子’的监管,尤其是对于生产过程的管理,不要等到农产品出来,向市场甚至是人们的餐桌上‘输出’时再去检测。”杜相革建议。
有机食品为何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
《小康》:在超市里,500克的有机大白菜、西红柿、黄瓜标价通常都在30元左右,有机蔬菜大多比普通蔬菜贵5倍左右,而且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而在国外,有机产品价格最多只超过常规产品的50%~80%,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杜相革:其实中国的有机产品销售跨越了欧洲近40年的时间,1972年IFOAM成立,发展有机产品成为一种世界行为,而欧洲的起步更早。国外的有机食品刚开始是依靠直销店、专卖店、健康食品店等等。直到2002年,国外超市里的有机食品销售量才超过传统的有机食品特殊渠道的销售量。
而我们国家从一开始就进超市,在质量不太好而且大家又都不太信任的情况下,难免会对有机食品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有机食品的销售渠道仍然是以超市为主,此外还有送礼和团购。实际上,中国的有机食品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消费领域,更别说老百姓的餐桌上了。总之,从有机食品的规模、销售量和市场认可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有机农业尚处在初级阶段。
《小康》:目前,我们国家的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如何?
杜相革:根据我们自己的估算,到去年年底,中国的有机农业应该是有360~370万公顷,差不多5400~5500万亩地,产值有300多个亿,出口不到5亿美元。不过,种植结构不太合理,真正的种植面积也就占有机农业用地面积的10%左右,算下来只有500万亩左右。其余的一大部分是野生采集,因为需要的森林面积大,还有一部分是水产养殖。
中国的有机产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至2000年,那时我国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生产产品主要为了出口,由于国家没有监管,所以市场上鱼龙混杂;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是有机食品发展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蔬菜就种的比较多了,而且国内也开始启动有机产品了,不单单是出口。2001年国内开始有人针对超市做有机产品,而超市又主要以卖蔬菜为主;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以后,市场规范了很多,首先是至少在国内有统一标准了,认证机构必须统一标准,其次是整顿了认证标准和认证机构,所有的认证机构必须是合法的,可以肯定的是,目前25家认证机构没有一家是假的,此外还整顿了市场上所有的标识。
2007年,IFOAM把中国的有机农业排在了全世界的第三位,这个评价并不准确,因为数据来源有问题,只是一种推测而已,在当时,我国的有机农业并没有IFOAM算出来的600万公顷那么多,美国做了那么多年,也就两三百万公顷。
《小康》:有人担心,我们发展有机农业,会不会将来粮食不够吃了。
杜相革:肯定不会,因为我们国家有机农业真正占农田的面积并不多,以全国18.18亿亩耕地总面积来算,有机种植面积仅占不到3%。虽然这几年中国有机产品发展比较快,但是品种结构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不均衡,真正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米、面、粮、油、菜、果、茶,并不是太多。
菜篮子工程,请移步源头
《小康》:“菜篮子工程”本是计划经济时代供给不足的产物,而今,逐渐被淡忘的“菜篮子”却正在回归。新时代的“菜篮子工程”应该被赋予怎样的使命?哪些问题亟需解决?
杜相革:过去菜篮子工程主要侧重两个方面。第一,是数量;第二,是品种。
现在,“菜篮子”都装满了,第一阶段的使命完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转变成了安全和质量,这是新时期“菜篮子工程”最核心的两大使命。
现在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比过去越来越严格,我们的检测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在提升。因此,国家要做好农产品的监控,在政府的承诺中,我们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要把好食品安全最后一道关”,现阶段政府的有限能力范围内,这样做虽然没有错,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农产品监管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管与控制,从生产源头上,要对肥料和农药两大核心投入品进行监控。
《小康》:“菜篮子”里既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政府通过怎样的监控,才能确保农民利益和城市民生都不受损?
杜相革:一端是无序生产,农民对土地使用有绝对支配权,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另一端是消费者不断膨胀的需求和欲望,渴望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
在这对矛盾中,最关键的是产业链的监控问题。农民一定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安全使用农药,坚持作物登记制度,严格控制量,控制安全间隔期。每种药都是有毒的,但并不是每种药都终身有毒,而是就某一个阶段有毒,过了这个阶段就分解了,对人体就没有影响了。比如种植黄瓜,严格地说,很多农药是不能在生产高峰期使用的,因为它不可能达到安全间隔,有机农药最快也要7天,菊酯类农药需要15天,但是黄瓜两三天就需要采摘一次,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政府从源头上就严格进行监控。
推行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管,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强化生产过程的管理,二是强化检测机制,这种检测机制要往前延伸,要在农产品风险最高的时候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去做、去监管,不能总直接测产品。每次都等到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再检测,它不合格又能怎样呢?农产品和工业制造品是不一样的,工业制造品不合格还能打废回炉,重新做,而农产品是长不回去的。最伤农的地方就在这里。
像做花名册一样也做个“花农册”
《小康》:那怎么来解决这个难题,如何让农民“不受伤”?
杜相革:前段时间爆出部分大米镉超标,会对人体的骨骼、肾脏造成危害,但如果真把这些大米都销毁了,会涉及到多少农民的利益呢?他们一年就种这么一茬。要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就不要用制裁的手段对付农民,要慢慢引导农民,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或者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强合作社的力量,让大家互相监督,形成组织的自律。
市场调控也很重要,现在网络很发达,因此不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关键是让有效信息对称,在对称的过程中要让农民知道什么行情好,什么行情不好,对应的结果是供求关系,现在我们在“求”的方面能较准地预测到,但是“供”是没法预测的,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备案制度,像做花名册一样也做个“花农册”出来,政府要一级一级地掌握今年哪些地方种了哪些菜,分别种了都少,使用了哪些农药和肥料。
如果把以上这些都做好了,消费者就有信心了,保证城市民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从消费者自身来说,要转变消费观念,蔬菜并不是品相越好看就越健康营养,为了自己的健康,消费者要了解每种作物的特性。
《小康》:从去年开始,关于菜价的连番上涨,有一种新鲜的说法,叫做“最后一公里加价五成”,你认为蔬菜涨价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杜相革: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手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确实没有解决,国家一直在抑制菜价,但消费者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努力,还是流通环节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和基地搞对接,市场和基地对接是从源头上控制蔬菜价格,蔬菜到批发市场后,再往下的路应该怎样走呢?我觉得要和社区里的废品站一样,也要形成一个组织,把最后一公里变成有组织化的。比如小贩在一个批发市场或者社区里面卖菜,他需要有个身份证,要登记,同时要让消费者知道这些菜是从哪里来的。社区也要让消费者知道允许哪些人来供应菜、经营菜,并做到价格透明化。把最后一个环节纳入到整体环节里面去管理,是非常好的办法。
名词解释
菜篮子工程:1988年,我国政府以发展生产、搞活流通、统筹产销、改善供应为主要目标的“菜篮子工程”开始实施,很长一段时间内,“菜篮子”里“盛着”的尽是数量和品种的压力,多以平抑物价方式为主,已实施21年。
IFOAM: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英文简称。IFOAM成立于1972年,其总部在德国,官方语言为英语。IFOAM有来自105个国家的718个成员,包括正式会员(有投票权)、联系会员和支持者(无投票权)。
常识问答
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有何区分?
杜相革:如果说无公害和绿色,都是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有机则是世界的。无公害的定位是初级农产品。无公害从国家层面讲就是保证我们基本的安全,核心是19种高毒高残留农药不能用。农业部2002年出台了一个第199号公告,规定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等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
绿色食品发展比无公害农产品要早,1989年由农垦系统提出的,从技术上说,它比无公害要更进一步,我们界定它为“减农药、减化肥”,就是少用农药、少用化肥,在无公害的基础上减50%,而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也远远超出了19种。
因为都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所以无公害和绿色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差异。
有机实际上从1994年开始做,我们做的第一个有机产品就是茶叶,在2000年之前,有机产品基本上全部是出口,这种市场行为是国外带动起来的,当时国内没有人消费这些东西,在出口商出口中,除了茶叶和豆类外,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蔬菜。当时在我们国家东部,如山东、江苏等地,种植的有机蔬菜基本上全部是为了出口,当时也培育了许多企业,主要将这些蔬菜出口到日本、韩国。
我们买菜的时候应该如何判断?
杜相革:第一,看标识。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都采取标识管理,达到认证标准才能贴标识。第二,看价格。无论从生产成本还是质量上说,价格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另外,要去正规的地方买,这些菜往往会有包装。我们现在要求企业在销售有机产品的时候要提供证书,但现在有很多店还没有做到。
“菜篮子工程”这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起来的词汇,近期又被重新频频提起。“大起大落”的菜价引发了人们对“菜篮子”的热切关注,去年出台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也正面临着艰巨的考验,下一步,“菜篮子工程”将如何实现移步与转型?对此,《小康》记者对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主席、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进行了专访。在他看来,新时期,“菜篮子工程”最核心的是安全和质量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菜篮子’的监管,尤其是对于生产过程的管理,不要等到农产品出来,向市场甚至是人们的餐桌上‘输出’时再去检测。”杜相革建议。
有机食品为何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
《小康》:在超市里,500克的有机大白菜、西红柿、黄瓜标价通常都在30元左右,有机蔬菜大多比普通蔬菜贵5倍左右,而且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而在国外,有机产品价格最多只超过常规产品的50%~80%,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杜相革:其实中国的有机产品销售跨越了欧洲近40年的时间,1972年IFOAM成立,发展有机产品成为一种世界行为,而欧洲的起步更早。国外的有机食品刚开始是依靠直销店、专卖店、健康食品店等等。直到2002年,国外超市里的有机食品销售量才超过传统的有机食品特殊渠道的销售量。
而我们国家从一开始就进超市,在质量不太好而且大家又都不太信任的情况下,难免会对有机食品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有机食品的销售渠道仍然是以超市为主,此外还有送礼和团购。实际上,中国的有机食品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消费领域,更别说老百姓的餐桌上了。总之,从有机食品的规模、销售量和市场认可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有机农业尚处在初级阶段。
《小康》:目前,我们国家的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如何?
杜相革:根据我们自己的估算,到去年年底,中国的有机农业应该是有360~370万公顷,差不多5400~5500万亩地,产值有300多个亿,出口不到5亿美元。不过,种植结构不太合理,真正的种植面积也就占有机农业用地面积的10%左右,算下来只有500万亩左右。其余的一大部分是野生采集,因为需要的森林面积大,还有一部分是水产养殖。
中国的有机产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至2000年,那时我国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生产产品主要为了出口,由于国家没有监管,所以市场上鱼龙混杂;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是有机食品发展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蔬菜就种的比较多了,而且国内也开始启动有机产品了,不单单是出口。2001年国内开始有人针对超市做有机产品,而超市又主要以卖蔬菜为主;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以后,市场规范了很多,首先是至少在国内有统一标准了,认证机构必须统一标准,其次是整顿了认证标准和认证机构,所有的认证机构必须是合法的,可以肯定的是,目前25家认证机构没有一家是假的,此外还整顿了市场上所有的标识。
2007年,IFOAM把中国的有机农业排在了全世界的第三位,这个评价并不准确,因为数据来源有问题,只是一种推测而已,在当时,我国的有机农业并没有IFOAM算出来的600万公顷那么多,美国做了那么多年,也就两三百万公顷。
《小康》:有人担心,我们发展有机农业,会不会将来粮食不够吃了。
杜相革:肯定不会,因为我们国家有机农业真正占农田的面积并不多,以全国18.18亿亩耕地总面积来算,有机种植面积仅占不到3%。虽然这几年中国有机产品发展比较快,但是品种结构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不均衡,真正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米、面、粮、油、菜、果、茶,并不是太多。
菜篮子工程,请移步源头
《小康》:“菜篮子工程”本是计划经济时代供给不足的产物,而今,逐渐被淡忘的“菜篮子”却正在回归。新时代的“菜篮子工程”应该被赋予怎样的使命?哪些问题亟需解决?
杜相革:过去菜篮子工程主要侧重两个方面。第一,是数量;第二,是品种。
现在,“菜篮子”都装满了,第一阶段的使命完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转变成了安全和质量,这是新时期“菜篮子工程”最核心的两大使命。
现在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比过去越来越严格,我们的检测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在提升。因此,国家要做好农产品的监控,在政府的承诺中,我们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要把好食品安全最后一道关”,现阶段政府的有限能力范围内,这样做虽然没有错,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农产品监管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管与控制,从生产源头上,要对肥料和农药两大核心投入品进行监控。
《小康》:“菜篮子”里既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政府通过怎样的监控,才能确保农民利益和城市民生都不受损?
杜相革:一端是无序生产,农民对土地使用有绝对支配权,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另一端是消费者不断膨胀的需求和欲望,渴望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
在这对矛盾中,最关键的是产业链的监控问题。农民一定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安全使用农药,坚持作物登记制度,严格控制量,控制安全间隔期。每种药都是有毒的,但并不是每种药都终身有毒,而是就某一个阶段有毒,过了这个阶段就分解了,对人体就没有影响了。比如种植黄瓜,严格地说,很多农药是不能在生产高峰期使用的,因为它不可能达到安全间隔,有机农药最快也要7天,菊酯类农药需要15天,但是黄瓜两三天就需要采摘一次,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政府从源头上就严格进行监控。
推行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管,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强化生产过程的管理,二是强化检测机制,这种检测机制要往前延伸,要在农产品风险最高的时候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去做、去监管,不能总直接测产品。每次都等到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再检测,它不合格又能怎样呢?农产品和工业制造品是不一样的,工业制造品不合格还能打废回炉,重新做,而农产品是长不回去的。最伤农的地方就在这里。
像做花名册一样也做个“花农册”
《小康》:那怎么来解决这个难题,如何让农民“不受伤”?
杜相革:前段时间爆出部分大米镉超标,会对人体的骨骼、肾脏造成危害,但如果真把这些大米都销毁了,会涉及到多少农民的利益呢?他们一年就种这么一茬。要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就不要用制裁的手段对付农民,要慢慢引导农民,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或者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强合作社的力量,让大家互相监督,形成组织的自律。
市场调控也很重要,现在网络很发达,因此不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关键是让有效信息对称,在对称的过程中要让农民知道什么行情好,什么行情不好,对应的结果是供求关系,现在我们在“求”的方面能较准地预测到,但是“供”是没法预测的,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备案制度,像做花名册一样也做个“花农册”出来,政府要一级一级地掌握今年哪些地方种了哪些菜,分别种了都少,使用了哪些农药和肥料。
如果把以上这些都做好了,消费者就有信心了,保证城市民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从消费者自身来说,要转变消费观念,蔬菜并不是品相越好看就越健康营养,为了自己的健康,消费者要了解每种作物的特性。
《小康》:从去年开始,关于菜价的连番上涨,有一种新鲜的说法,叫做“最后一公里加价五成”,你认为蔬菜涨价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杜相革: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手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确实没有解决,国家一直在抑制菜价,但消费者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努力,还是流通环节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和基地搞对接,市场和基地对接是从源头上控制蔬菜价格,蔬菜到批发市场后,再往下的路应该怎样走呢?我觉得要和社区里的废品站一样,也要形成一个组织,把最后一公里变成有组织化的。比如小贩在一个批发市场或者社区里面卖菜,他需要有个身份证,要登记,同时要让消费者知道这些菜是从哪里来的。社区也要让消费者知道允许哪些人来供应菜、经营菜,并做到价格透明化。把最后一个环节纳入到整体环节里面去管理,是非常好的办法。
名词解释
菜篮子工程:1988年,我国政府以发展生产、搞活流通、统筹产销、改善供应为主要目标的“菜篮子工程”开始实施,很长一段时间内,“菜篮子”里“盛着”的尽是数量和品种的压力,多以平抑物价方式为主,已实施21年。
IFOAM: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英文简称。IFOAM成立于1972年,其总部在德国,官方语言为英语。IFOAM有来自105个国家的718个成员,包括正式会员(有投票权)、联系会员和支持者(无投票权)。
常识问答
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有何区分?
杜相革:如果说无公害和绿色,都是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有机则是世界的。无公害的定位是初级农产品。无公害从国家层面讲就是保证我们基本的安全,核心是19种高毒高残留农药不能用。农业部2002年出台了一个第199号公告,规定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等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
绿色食品发展比无公害农产品要早,1989年由农垦系统提出的,从技术上说,它比无公害要更进一步,我们界定它为“减农药、减化肥”,就是少用农药、少用化肥,在无公害的基础上减50%,而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也远远超出了19种。
因为都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所以无公害和绿色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差异。
有机实际上从1994年开始做,我们做的第一个有机产品就是茶叶,在2000年之前,有机产品基本上全部是出口,这种市场行为是国外带动起来的,当时国内没有人消费这些东西,在出口商出口中,除了茶叶和豆类外,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蔬菜。当时在我们国家东部,如山东、江苏等地,种植的有机蔬菜基本上全部是为了出口,当时也培育了许多企业,主要将这些蔬菜出口到日本、韩国。
我们买菜的时候应该如何判断?
杜相革:第一,看标识。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都采取标识管理,达到认证标准才能贴标识。第二,看价格。无论从生产成本还是质量上说,价格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另外,要去正规的地方买,这些菜往往会有包装。我们现在要求企业在销售有机产品的时候要提供证书,但现在有很多店还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