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建筑识图》内容和中职生学习现状,探索对该课程一体化教学进行从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考核及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中职;建筑识图;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9-02
建筑识图课程是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职业技能领域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改革,积极运用多媒体、真题实作、网络学习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建筑识图》课程要求学生在具有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突出正投影原理在土建专业工程图中进行识图、绘图基础训练,以便进一步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培养提高。
1.教学内容模块。《建筑识图》主要分为2个模块的内容:投影知识和建筑识图。投影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投影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三面投影知识、剖面断面部分、轴测投影,这一部分知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建筑识图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建筑制图一般知识、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结构图的基本知识、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基本识读,这一部分知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立体几何三面投影基础上的建筑实际工程的图纸识读,鉴于建筑形体的多样化,要求学生空间形体理解能力强,个人主动多读多理解。
2.中职学生学情分析。“90后”的中职院校的学生熟悉电脑操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但他们或无求知、上进的愿望,或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基础薄弱,无心学习,形象思维差或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开发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室,根据模型展示辅助识图、手工绘图辅助识图、CAD绘图辅助识图来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一体化的教学条件创设
一体化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均有一定的要求。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实际建筑工程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二)扩充性资料建设
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扩展其知识面,教师们选择了不少扩充性资料,其中有:
1.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技术制图》、《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2.大量建筑物的工程图样:如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建筑的工程实际图样,供学生课下查阅,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识图能力。
3.教材配套的习题集,可供学生平时根据作业要求完成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
(三)实践教学环境
《建筑识图》实训周的实践训练均有实训指导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实训的步骤及日程安排以及实训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根据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校内建设实训基地,购套配套的挂图、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用于课堂教学;建设模型制作室为学生制作模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提供服务等。在建筑工程公司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企业的工程实践中,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工程实践,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四)网络教学环境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建自己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网站,并将网站的大部分教学资源应上网开放,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难题详解、试题库、模型库(动画演示)、部分教学录像等,并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更新,可供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学校学生图书馆、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和都接通了局域网,对外连接教育网。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做”合一的高效一体化教学。
1.通过现有的几何模型、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2.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3.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不仅仅在课堂中采用天正建筑的模式,还可以用鲁班软件BIM来展示。
4.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互动学习环境,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的操作训练。
6.建立自主学习机制。主要通过小助理、小制作、小老师的形式加以反映,促使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思维,课后根据个体的不同进行选择性的提高学习。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试卷不应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评判标准,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鉴定,因此,该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一)规范常规考试模式
对于量大面广的基础平台部分,实行教考分离,统一命题与阅卷,统一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增加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深化改革考试模式
1.“小教师”模式即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由学生自己出一份卷子,自己给出标准答案,写出出卷和学习过程的体会,同时以PPT方式进行口头答辩。从学期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可以自己当“小老师”,以此模式进行考试,但以期中测验成绩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因此一开始学生就有压力与竞争。班级前20%可以申请期末“小教师”模式考试。这样,前半学期以掌握基本理论为主,仍然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后半学期则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实际上有效地将考试融入了学习过程。
2.口答模式即一师一生进行问答考试。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图纸或者相同的图纸不同的问题,对基础识图知识进行问答。口答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不得作假,逼迫学生学习;不足之处在于耗时较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
3.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由学生进行口述,借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面试的内容主要为若干重要概念、分析和解答难点疑点问题等。面试在轻松交流中进行,不必作过多的复习准备,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方向。
4.小设计模式建筑小设计,给教师提出高要求,也增加了工作量。教师要给出不同内容和类型的题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设计绘制正规的A3工程图,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也可以用绘图仪器作图,若达到一定绘图水准,也能够得到认可,将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增强了平时空间想象力稍有欠缺,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学好建筑识图的信心。
(三)综合性成绩评定模式
学生学习《建筑识图》这门课的最后总评成绩应该是其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诸如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思维等,为此,我们在认定总评成绩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且对公共平台阶段与综合提高阶段也采取不同的做法,同时给任课教师更多的评价空间。平时成绩主要考虑作业、课堂表现、上机操作等,课程测验成绩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测试等,同时考虑小老师、模型制作、建筑小设计等。
五、结语
《建筑识图》是土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规范在逐步更新,学生素质逐年变化,因此,教师应加强进修、学习交流、多到企业锻炼,在教学中大胆思考和尝试改革,不拘一格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研.建筑识图与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张威琪,董茜.关于《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整体改革研究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作者简介:崔永娟(1978-),女,甘肃武威人,硕士,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土木科科长,建工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关键词:中职;建筑识图;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9-02
建筑识图课程是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职业技能领域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改革,积极运用多媒体、真题实作、网络学习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建筑识图》课程要求学生在具有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突出正投影原理在土建专业工程图中进行识图、绘图基础训练,以便进一步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培养提高。
1.教学内容模块。《建筑识图》主要分为2个模块的内容:投影知识和建筑识图。投影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投影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三面投影知识、剖面断面部分、轴测投影,这一部分知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建筑识图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建筑制图一般知识、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结构图的基本知识、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基本识读,这一部分知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立体几何三面投影基础上的建筑实际工程的图纸识读,鉴于建筑形体的多样化,要求学生空间形体理解能力强,个人主动多读多理解。
2.中职学生学情分析。“90后”的中职院校的学生熟悉电脑操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但他们或无求知、上进的愿望,或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基础薄弱,无心学习,形象思维差或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开发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室,根据模型展示辅助识图、手工绘图辅助识图、CAD绘图辅助识图来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一体化的教学条件创设
一体化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均有一定的要求。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实际建筑工程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二)扩充性资料建设
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扩展其知识面,教师们选择了不少扩充性资料,其中有:
1.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技术制图》、《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2.大量建筑物的工程图样:如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建筑的工程实际图样,供学生课下查阅,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识图能力。
3.教材配套的习题集,可供学生平时根据作业要求完成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
(三)实践教学环境
《建筑识图》实训周的实践训练均有实训指导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实训的步骤及日程安排以及实训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根据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校内建设实训基地,购套配套的挂图、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用于课堂教学;建设模型制作室为学生制作模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提供服务等。在建筑工程公司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企业的工程实践中,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工程实践,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四)网络教学环境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建自己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网站,并将网站的大部分教学资源应上网开放,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难题详解、试题库、模型库(动画演示)、部分教学录像等,并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更新,可供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学校学生图书馆、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和都接通了局域网,对外连接教育网。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做”合一的高效一体化教学。
1.通过现有的几何模型、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2.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3.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不仅仅在课堂中采用天正建筑的模式,还可以用鲁班软件BIM来展示。
4.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互动学习环境,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的操作训练。
6.建立自主学习机制。主要通过小助理、小制作、小老师的形式加以反映,促使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思维,课后根据个体的不同进行选择性的提高学习。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试卷不应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评判标准,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鉴定,因此,该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一)规范常规考试模式
对于量大面广的基础平台部分,实行教考分离,统一命题与阅卷,统一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增加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深化改革考试模式
1.“小教师”模式即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由学生自己出一份卷子,自己给出标准答案,写出出卷和学习过程的体会,同时以PPT方式进行口头答辩。从学期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可以自己当“小老师”,以此模式进行考试,但以期中测验成绩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因此一开始学生就有压力与竞争。班级前20%可以申请期末“小教师”模式考试。这样,前半学期以掌握基本理论为主,仍然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后半学期则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实际上有效地将考试融入了学习过程。
2.口答模式即一师一生进行问答考试。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图纸或者相同的图纸不同的问题,对基础识图知识进行问答。口答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不得作假,逼迫学生学习;不足之处在于耗时较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
3.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由学生进行口述,借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面试的内容主要为若干重要概念、分析和解答难点疑点问题等。面试在轻松交流中进行,不必作过多的复习准备,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方向。
4.小设计模式建筑小设计,给教师提出高要求,也增加了工作量。教师要给出不同内容和类型的题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设计绘制正规的A3工程图,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也可以用绘图仪器作图,若达到一定绘图水准,也能够得到认可,将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增强了平时空间想象力稍有欠缺,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学好建筑识图的信心。
(三)综合性成绩评定模式
学生学习《建筑识图》这门课的最后总评成绩应该是其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诸如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思维等,为此,我们在认定总评成绩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且对公共平台阶段与综合提高阶段也采取不同的做法,同时给任课教师更多的评价空间。平时成绩主要考虑作业、课堂表现、上机操作等,课程测验成绩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测试等,同时考虑小老师、模型制作、建筑小设计等。
五、结语
《建筑识图》是土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规范在逐步更新,学生素质逐年变化,因此,教师应加强进修、学习交流、多到企业锻炼,在教学中大胆思考和尝试改革,不拘一格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研.建筑识图与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张威琪,董茜.关于《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整体改革研究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作者简介:崔永娟(1978-),女,甘肃武威人,硕士,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土木科科长,建工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