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里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收后的田野,空旷而辽远,正午时分,远处的云彩贴着地面在徜徉。此时的大地,是白云的故乡。麻雀们双脚一顿一顿地跳着在无人的田地里散步,寻觅着过冬的粮食。一场微雨过后,被鸟儿们忽略的草籽会重新在秋风中发芽。待到霜冬来临前,老牛拉着犁铧,将秋收遗落的绿植埋进厚实的土壤。世上没有一株植物是白长的,不在今年的秋天开出繁花,便在明年的春天抽出千树万树的碧绿,季节有时,万物有涯,而生命无限,每一抹浅红深绿里,都藏着千回百绕的来来往往。唯此,时间令人充满信心,并且心安。
  村庄里渐次飘起黄豆的清香。收获豆子的季节,人们开始做酱油。汉代时,酱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菽酱汁。傍晚的炊烟,如果没有当季黄豆酱的香味纏绵其上,那么,秋收的满足像是被遥隔在去年。从点点滴滴的新鲜里,人们能够看到这一年忙碌的价值。
  抢在第一场霜到来之前,得连夜刨出土里的洋山芋,以免被冻着。洋山芋脾性随和,任意一种吃法,滋味都鲜美得很。早晨在粥锅上蒸一笼,蘸着白糖吃,甜。中饭菜简单,切成片的洋山芋和着碎咸菜一起炒,舀一瓢水加进去,打两个鸡蛋花,煮开后盛在粗陶大碗里端上桌,又粉又糯。
  洋山芋学名为白薯,来历不凡。明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到菲律宾经商,看到白薯,味道好,又能填饥充饱,菲律宾时称吕宋,吕宋的法律规定,白薯不允许出口。善谋的陈振龙于是将白薯藤绞入汲水的绳子里,遂将之带回中国。万历二十二年,福建遇大荒,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当地巡抚金学曾推荐白薯的种种好处,于是金学曾命令各地如法种植,帮助百姓度过了灾荒。再后来,陈家又将白薯种植法传到浙江鄞县、山东的胶州、河南的朱仙镇以及黄河以北等地方。我有位同事老家在甘肃,她告诉我,甘肃会宁的洋山芋以好吃著称。会宁被称为状元县,自恢复高考以来,已向全国输送大学生10万多人。但会宁太穷了,孩子们的读书之路是靠洋山芋铺就的。
  家门口种了几十株芝麻,芝麻田里长了六棵柿子树。夏天时下过几场雷阵雨,秋收时芝麻只装了旧书包的三分之一,往年可是能将书包撑个半饱的。奶奶说,这芝麻瘦,说不定是给夏天那几场雷吓的。旧书包奶奶舍不得丢,总是用来装芝麻。别人家把芝麻送到油坊里去榨油,而她总是留着芝麻过年时蒸米糕。年三十的晚上,她装一盆芝麻年糕敬祖先,说芝麻年糕节节高,大人小孩一年更比一年好。
  收完芝麻差不多就可以摘柿子了。摘下来的柿子暂时不能吃,得放进米缸里捂上个把星期才熟透。
  每棵树上都会留下两三只柿子,不摘,就留在秋风里。这叫看果。沙枣树是这样。梨树、苹果树也是这样。即便再饿、再馋,树上得留两三枚果子。奶奶说,果树春天里有新芽,夏天会开花,秋天里挂着果,所以这些树从来都是不焦心的,顺顺溜溜地就过了大半年,一到冬天,树上却光溜溜的了,看得人心里也受冻,所以得有几枚果子留在树上,养养眼。其实,还没到秋风完全冷透,那些看果就都被鸟们啄进了它们小小的胃里。
  人们对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心怀敬畏。吃是为了活命,活命就得要有个体面。所以古人对“礼”特别周到讲究。光一个饿的说法,便分好几种。比如果子不熟为荒,谷子不熟为饥,蔬菜植物歉收为馑。秋天去苏州,看到一道菜,蒜蓉落苏。我问服务员,这是什么食材?服务员说,就是蒜蓉焖紫茄子。不由得感叹,到底是苏州。没有落苏的说法,又如何称得上是江南。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国君钱镠,有个儿子是跛足,为了避免茄子的读音与瘸子相通刺激到儿子,他受帽子上流苏的启发,下令将茄子称作落苏。于是在江南,至今仍习惯称茄子为落苏。就像到了福建一带,有些人习惯将洋山芋称作金薯一样,说是为了纪念当年的金学曾鼓励大家种植白薯。
  《莫愁》总编  丽晴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初,四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同在国立清华大学学习,由于共同的文学爱好走到了一起,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新星,时称“清华四剑客”。“四剑客”中的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都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  改革开放之初,我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时,有幸在“四剑客”中除李长之外其他三位先生门下奔走。吴组缃、林庚两位先生都是中文系教授,老当益壮,自然时常在课堂上耳提面命;而季羡林先生长期执教于东语系,我虽在公开场合
期刊
刘毓璜(中)与学生合影  文史笔记多记轶闻,属野史,总为读史者所忽略,然而其中不无有价值的记录。以下为南京大学历史系一些名师的往事钩沉,其内容不免失之琐屑,但作为趣史,亦或可读。蔡东藩曰:“窃谓稗官小说,亦史之支流馀裔,得与述古者并列。”诚哉斯言,稗官野史,亦有其镜鉴意义欤!伍贻业  伍贻业先生,回族人,其经名伊布拉欣。他是南京大学1958届毕业生,有才,志向大,早在上大学期间就有写一部独具特色的
期刊
全晋会馆  倘若赋水土以性格,苏州城大抵是悠扬婉丽的。坐落于平江历史街区的苏州戏曲博物馆(包括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苏州评弹博物馆),或许正是这种气场的溯源和钩沉。1986年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之际,苏州戏曲博物馆落成,与“传统戏”惺惺相惜。昆曲声有形  昆曲元素是苏州戏曲博物馆里的重头戏。作为汉族戏曲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从元朝末年“昆山腔”到明朝以后的“百戏之祖”,从新中国成立后经典曲目的创新传
期刊
一  西江千户苗寨在黔东南,白水河穿过村庄流经两岸的稻田。早起能看到晨雾笼罩着高高低低的梯田,吊脚樓依山势而建,山腰处保留了不少百年前的老屋。  苗寨的窄路沿着坡地起伏,偶尔看见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拿着竹竿从蜿蜒的小路上下来,或是遇见背着竹篓的老人,装了一篮子细长的草用来喂猪。山上有泉眼,泉水从坡口处灌下,水势很大,摸一下冰凉透骨。苗族人造梯田要先根据水流的方向,考虑到灌溉,一般在水源下方开田。开田
期刊
高田坑村小巷  秋日,天高云淡,我和几位摄友相约赴浙江省开化县高田坑村拍摄星辰,因为那里被誉为“中国最美星空古村落”。  开化多山,村庄多半在山脚下、溪水边,高田坑村却坐落在海拔近700米的山上,真可谓村如其名。车到台回山的三岔路口,需换乘中巴。窄窄的盘山公路翻山越岭,蜿蜒而上。愈往山的深处走,愈感古朴幽静、远离尘嚣。  这山路足有3公里多。至村口,映入眼帘的是“高田古民居”字样,一旁是一幢木质结
期刊
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开了一家小纸厂,几年里一直经营得不错。一次父亲去外地送纸,结果遭遇连绵的阴雨,纸全淋湿了。那次赔了很多钱,小纸厂倒闭了。母亲因为着急上火,一病不起。  家庭陷入窘迫困顿之境,我每天迈进家门就感觉愁云惨淡。母亲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哎,这日子怎么过下去!”父亲小心翼翼地把炉火上熬好的药端给母亲说:“熬过去!就像这药一样,熬着熬着就熬出药香了,你喝下去病就好了。”母亲依旧叹气:
期刊
路途中,匆匆又读了一遍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鄙视》。题材很平淡,都是凡俗之人的日常生活,但每一笔都很犀利,专戳人心中最痛的幽谧之处。这本长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作家的爱情困境,深层却是现代男性无处不在的两难。两难犹如一道大裂谷,人生不可控制地飞速坠落。坠落中,让他万般焦虑的只有一个问题:妻子到底还爱不爱自己?在传统中,这似乎是女性对男性绵绵不绝的追问,而在《鄙视》中,位置已经颠倒过来。这本小说写于20世
期刊
近读江南才女阿岚阿岚的《静水深流》,感悟颇深。  且举其一,说说《在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过生活》一文。该文篇名有些拗口,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人生在世,不过求一“生”字。往往好好的一个地方,不知道为什么,弄来弄去,结果给弄得生趣索然。因此,阿岚阿岚发现了一处生意盎然之地,作文记之,并在题目中为其生意、为其活气一而再、再而三地呐喊了。  这个地方叫西塘,一看地名就觉得是个水气十足的地方:“河岸上有只燃着木柴
期刊
“2018年5月,在医院处于昏睡状态的爸爸突然异常清晰地吐出四个字:‘准备出发!’过了一会又坚定地说,‘出发!’然后就离開了我们。”  这是亦邻写在《我还记得》里的一段话。她是插画师,并非专业作家,却因多年来与姐姐和妹妹一起照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并将日常照护点滴,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这本不仅充满亲情与爱,还具有一定照护知识的小书。  “出发”两个字,是她军人出身的父亲留在这个世界上
期刊
由当代学者燕世超撰写的《风雨张恨水》无疑是研究张恨水成果中的集大成者。他以新颖的视角、翔实的材料、缜密的论证,带领读者全新观照民国时期的第一写手张恨水,还之以立体完满的本真面目。  该书脱胎于二十余年前燕世超写的《张恨水论》,近些年来,他陆续又写成了一批研究张恨水的全新成果,并将其融入新书。《风雨张恨水》以“作家论”“作品论”“读者论”“比较论”“附录”等几个方面全面透视有关张恨水的相关研究,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