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高校教育下的学生管理工作面对哪些挑战?“以人为本”在国内各大高校以不同的形式大行其道,但对此理念管理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结果却呈现畸形发展,一方面承袭梁任公,开大学自由之风,解放思想,解放时间,解放空间的训言,却养成学生比较懒散。一方面对以人为本把握不准学校对学生管理比较严格压抑学生天性。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人为本”培养目标说起,接着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索。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涉及3个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社会公平等都是其代表问题,但归根结底,以人为本是发展核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人和自然关系中最明显的思考;人与人的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教育中更多的是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以人为本”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点,激发和提高人的积极性,使人达到全面发展。在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根据学生特点出发建立管理和培养的体系。正确认识到人的客观本质存在,和学生的需要。在高校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和主观能动性,而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技能和知识和社会服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要充分地解放人的天性以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特别在传统教育道路上苦苦挣扎多年的教育道路上,我们渴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恰如其分地扮演着这条上下求索道路上的救世者,在多年教育探索上,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调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管是从社会发展还是经济需要的反映上看来这种教育思想较好的发展了和壮大了我国教育事业,完善人才培养系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理念提出和教育实践上存在极大的优势,但面临最大的考验就是怎样理解真正人本要义,怎样执行,怎样把理论变成现实,怎么把握方向?这些问题是人本教育最大的实现障碍,若要更好地贯彻下去需要更大的来自各方面的努力。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以人为本”的实施
高校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些创新型人才,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激励学生对学习的探究和高深问题的延伸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留给这群学生较大的权利。在这种教育理念培养下的学生要以90后为代表,他们思维活跃,创新点子多,行动能力强,敢于质疑权威,把自己当成信仰,以绝对孤傲和特立独行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而这种情况下的权利中心一般来说要数学生会了,通过自行组织活动,锻炼了一大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于市场的敏感性也超过其他学生。其中一部分,成绩斐然,年纪轻轻就成为CEO,在他们身上我们是看到过人本教育所散发的光辉的。
根据以上所说,“以人为本” 的教育管理理念至少从理论上看来,是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便捷道路,但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握不到位,对于培养目标发生了较大偏移,引发各种问题。各大高校对学生进行宽松管理,然而就以大学生的年龄层次来讲,处于这个年纪的人自制力不强,对制度过分依赖,在没有学校管理强制的情况下易受他人不良习气影响,过分的沉湎于手机和玩乐。特别是对于刚从高考体制中解放出来的学生,会陷入一个及其矛盾的境地,一方面极度渴望自由,一方面陷入对拥有极大自由却不知怎么掌控自由的恐慌。换句话说在心智和意志比较不成熟的状态下,对于自由有种叶公好龙的心态。从繁忙课业到天天时间一大把却不知道怎么合理分配的无所事事中,学生会陷入极大的迷茫开始怀疑自己考大学的意义和对自己努力的质疑,对自己内心进行拷问,在学校宽松管理的配合下这些学生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去做什么。“不旷课,不挂科,不谈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在这些新鲜口号的宣传下渐渐走入“老油条”行列。更是有对学校有什么不满意就进行批判示威,抗议罢餐更是常有发生。近年的反日货游行队伍中不乏有这些热血青年大学生,比较容易被他人利用。这些是实行“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多年以来引发的人才培养恐慌。学校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定位似乎不大准确,以人为本并不是说对学生进行放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管理中过于放大。对于学生学习状态不是很关心,提倡自主学习,对学生情感不大关心,在这种状态下比较考验学生的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过于标榜自主学习的好处,却忽略学生能力的匹配程度,不能进行良好对接和引导,导致人才培养的断层。甚至对于学生夜不归宿也不进行管理,认为这是一种普通的社交活动需求,对学生管理过于松散,这些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当学生进入社会后就造成高学历低能力,手高眼低的情况,企业用人也对高学历学生持不大看好的状态。于是对于就业常有“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的话语流传,其实,这是一种对于教育体制的抨击和怀疑。似乎高校学生管理中太注重于形式忽略了目的,本末倒置的结果自然对高校教育呼声遍地,群起攻讦,随之外国留学潮热起,人才流失严重。
针对以上而言的高校过于疏松管理造成的问题,有些学校自然对教育管理方式进行整改,但矫枉过正的结果就是与“人本教育”目标相违背。一些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学生做出统一无差别管理安排,大大束缚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于职专院校尤其严重。很多职专院校实行版规扣分管理制度,严重伤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背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建议
“以人为本”在高校中教育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可否认其作用,但由于人为可控下的管理实施引发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建议。
首先问题引发的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本思想的理解不清楚,对其教育目标分析不透彻。对此相关的一些提议有:加强高校教师对人本教育的学习,明确人本教育交给我们的时代重任,从根本上矫正我们的教育目标及态度。较强高校学生管理,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合理。
引导大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对于大学新生加强学习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风气进行严厉整肃,大学非高楼大厦的学堂,而是有大师之风的学习氛围和人文情怀,清洗学生懒散学风,重塑新青年的蓬勃朝气。对学校教师要求多关心学生动态和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情绪管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对此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做好准备,提高学生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能以更好的姿态面对社会竞争。提高学生自身修养自觉进行学习,养成终身学习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做21世纪合格的大学生。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正确有效地贯彻下去,为教育道路换上新风貌。
四、结语
学生管理是个艺术也是难题,综上所述,在人本教育理念的作用下还是存在各种问题,这并不能怀疑人本教育的科学性,而是相关执行力。人本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引导和能力激发,在人本思想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软性管理为主,严格要求为辅,这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共同探究。
(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系)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涉及3个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社会公平等都是其代表问题,但归根结底,以人为本是发展核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人和自然关系中最明显的思考;人与人的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教育中更多的是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以人为本”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点,激发和提高人的积极性,使人达到全面发展。在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根据学生特点出发建立管理和培养的体系。正确认识到人的客观本质存在,和学生的需要。在高校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和主观能动性,而大学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技能和知识和社会服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要充分地解放人的天性以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特别在传统教育道路上苦苦挣扎多年的教育道路上,我们渴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恰如其分地扮演着这条上下求索道路上的救世者,在多年教育探索上,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调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管是从社会发展还是经济需要的反映上看来这种教育思想较好的发展了和壮大了我国教育事业,完善人才培养系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理念提出和教育实践上存在极大的优势,但面临最大的考验就是怎样理解真正人本要义,怎样执行,怎样把理论变成现实,怎么把握方向?这些问题是人本教育最大的实现障碍,若要更好地贯彻下去需要更大的来自各方面的努力。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以人为本”的实施
高校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些创新型人才,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激励学生对学习的探究和高深问题的延伸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留给这群学生较大的权利。在这种教育理念培养下的学生要以90后为代表,他们思维活跃,创新点子多,行动能力强,敢于质疑权威,把自己当成信仰,以绝对孤傲和特立独行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而这种情况下的权利中心一般来说要数学生会了,通过自行组织活动,锻炼了一大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于市场的敏感性也超过其他学生。其中一部分,成绩斐然,年纪轻轻就成为CEO,在他们身上我们是看到过人本教育所散发的光辉的。
根据以上所说,“以人为本” 的教育管理理念至少从理论上看来,是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便捷道路,但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握不到位,对于培养目标发生了较大偏移,引发各种问题。各大高校对学生进行宽松管理,然而就以大学生的年龄层次来讲,处于这个年纪的人自制力不强,对制度过分依赖,在没有学校管理强制的情况下易受他人不良习气影响,过分的沉湎于手机和玩乐。特别是对于刚从高考体制中解放出来的学生,会陷入一个及其矛盾的境地,一方面极度渴望自由,一方面陷入对拥有极大自由却不知怎么掌控自由的恐慌。换句话说在心智和意志比较不成熟的状态下,对于自由有种叶公好龙的心态。从繁忙课业到天天时间一大把却不知道怎么合理分配的无所事事中,学生会陷入极大的迷茫开始怀疑自己考大学的意义和对自己努力的质疑,对自己内心进行拷问,在学校宽松管理的配合下这些学生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去做什么。“不旷课,不挂科,不谈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在这些新鲜口号的宣传下渐渐走入“老油条”行列。更是有对学校有什么不满意就进行批判示威,抗议罢餐更是常有发生。近年的反日货游行队伍中不乏有这些热血青年大学生,比较容易被他人利用。这些是实行“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多年以来引发的人才培养恐慌。学校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定位似乎不大准确,以人为本并不是说对学生进行放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管理中过于放大。对于学生学习状态不是很关心,提倡自主学习,对学生情感不大关心,在这种状态下比较考验学生的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过于标榜自主学习的好处,却忽略学生能力的匹配程度,不能进行良好对接和引导,导致人才培养的断层。甚至对于学生夜不归宿也不进行管理,认为这是一种普通的社交活动需求,对学生管理过于松散,这些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当学生进入社会后就造成高学历低能力,手高眼低的情况,企业用人也对高学历学生持不大看好的状态。于是对于就业常有“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的话语流传,其实,这是一种对于教育体制的抨击和怀疑。似乎高校学生管理中太注重于形式忽略了目的,本末倒置的结果自然对高校教育呼声遍地,群起攻讦,随之外国留学潮热起,人才流失严重。
针对以上而言的高校过于疏松管理造成的问题,有些学校自然对教育管理方式进行整改,但矫枉过正的结果就是与“人本教育”目标相违背。一些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学生做出统一无差别管理安排,大大束缚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于职专院校尤其严重。很多职专院校实行版规扣分管理制度,严重伤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背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建议
“以人为本”在高校中教育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可否认其作用,但由于人为可控下的管理实施引发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建议。
首先问题引发的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本思想的理解不清楚,对其教育目标分析不透彻。对此相关的一些提议有:加强高校教师对人本教育的学习,明确人本教育交给我们的时代重任,从根本上矫正我们的教育目标及态度。较强高校学生管理,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合理。
引导大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对于大学新生加强学习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风气进行严厉整肃,大学非高楼大厦的学堂,而是有大师之风的学习氛围和人文情怀,清洗学生懒散学风,重塑新青年的蓬勃朝气。对学校教师要求多关心学生动态和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情绪管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对此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做好准备,提高学生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能以更好的姿态面对社会竞争。提高学生自身修养自觉进行学习,养成终身学习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做21世纪合格的大学生。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正确有效地贯彻下去,为教育道路换上新风貌。
四、结语
学生管理是个艺术也是难题,综上所述,在人本教育理念的作用下还是存在各种问题,这并不能怀疑人本教育的科学性,而是相关执行力。人本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引导和能力激发,在人本思想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软性管理为主,严格要求为辅,这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共同探究。
(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