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在游戏化情境中体验愉悦感和成功感。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教学策略有很多,如情境贯穿、角色扮演、戏剧冲突、游戏互动、层级递进、领域融合等。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呢?笔者将通过大班韵律活动“武士与龙”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策略一:情境贯穿
在许卓娅老师提到的“团体律动游戏总流程”中,第一步就是“故事”,创设一个适宜、有趣的故事情境,并将这一情境贯穿活动始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活动,激发他们审美乐趣和学习兴趣。第二步是“动作”,动作模型的建立应与故事情境紧密相关,幼儿在韵律活动中的动作是他们对整个故事情境理解与表达的重要体现。因此,情境教育就是利用环境的作用激起幼儿热烈的情绪,把幼儿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武士与龙”活动情境来源于绘本内容,由于幼儿前期对绘本故事已经非常熟悉了,他们在阅读时经常被故事中武士与龙练习准备、相互比武的情节逗得捧腹大笑,平时也喜欢与同伴相互模仿武士与龙的样子做游戏。为了使音乐活动中的情境与幼儿经验中的绘本故事情境更加贴合匹配,我根据故事中“准备比武——正式比武——合作开餐厅”的线索,提取了富有代表性的动作来建立基本动作模型:武士打造铠甲——长毛攻击,龙练习利爪——喷火攻击。同时,我通过分组对抗、合作拼图的形式组织游戏环节,将“武士与龙共同战败,合作开起烤肉餐厅”的故事情境贯穿活动始终。
策略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这一策略和情境的创设密不可分。在韵律活动中进行角色扮演,是指教师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幼儿选择该情境中适合自己的角色,借助角色的体态语言或口头表达诠释并表现音乐。幼儿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体验某种情境中的角色,想象其行为,感受其情感,体会角色中深层的内部品质。
例如,在“武士与龙”这一情境中,幼儿扮演“武士”与“龙”两种角色,两种角色的动作特点都与故事情境紧密相连。我们在活动中可以发现,幼儿在进入这两种不同角色情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也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处于“对战”中,但扮演“武士”的幼儿表现得更加沉稳、铿锵,而扮演“龙”的幼儿则表现出张牙舞爪等夸张的样子。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区分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借助不同颜色的运动手环来进行。故事中的“武士”身着铠甲,就用白色手环;“龙”会喷火,则用红色手环。在游戏环节中,幼儿要自发推选出武士组的队长和龙组的队长,此时的队长同样是新加入的角色,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要与对方队长共同合作,齐心協力完成拼图任务,赢得最终的胜利。无论扮演哪一种角色,幼儿都能充分体会到活动中的乐趣,同时更加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任务。
策略三:戏剧冲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多数作品中,产生戏剧性的根本因素是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物内心多种观念、愿望和情感冲突的特殊艺术形式。在音乐活动中巧设冲突,能够让学习进程的发展紧扣幼儿心弦,不断激发幼儿的有意注意,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他们对音乐内容的情感体验,促使其产生创造性的表现。
在“武士与龙”活动中,有两个较为明显的戏剧冲突。第一个阶段的冲突是武士与龙分别结束了各自的练习准备,开始正式比武。这时大家都知道,双方马上就要进入对战阶段了,“战火”一触即发,武士挥舞着长矛,龙不断喷着火,场面十分紧张。然而,看上去剑拔弩张的比武,最后却没有一方获胜,他们一个挂在树上,一个掉到了水里,狼狈不堪,甚至还有点可笑。这一情形和之前气势汹汹的比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时也带来了鲜明的戏剧冲突。这一冲突会使幼儿紧紧关注故事情节发展,在体验角色复杂的心理变化的同时,进一步体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明确接下来的合作任务,并对之后的游戏环节充满期待。
第二个阶段的冲突则是武士与龙在合作开餐厅时遭遇的麻烦——缺少重要的工具。武士与龙经历了紧张刺激的比武,以为一切都要结束了,可以开开心心地合作开烤肉餐厅了,却发现开餐厅必备的厨师帽、厨师围裙、餐盘等工具都没有。他们又要突破重重困难,合作完成挑战,最终获得这些重要的工具。其实,在原本的绘本故事中,这一冲突并不存在。之所以设置这一冲突,一方面是给整个活动增加难度,激发幼儿在活动中勇于尝试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是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音乐活动中融合其他领域的目标,通过不同途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幼儿在“规定乐句内合作完成重要工具的拼图”,这一任务有两个层次的要求,即正确摆放拼图、在规定乐句中完成。这让原本就沉浸在挑战气氛中的武士与龙又多了一份担心: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呢?怀着担心和紧张的心情,幼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能够更加投入和专注,最后完成任务时也会格外有成就感。因此,在原有情境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戏剧冲突的刺激,不仅使整体游戏进程更加扣人心弦,活动更加富有张力,还能帮助幼儿在实现人格素养目标的同时完成更高效的学习。
策略四:游戏互动
将游戏教学融入韵律活动,旨在强调把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作为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更重视培养幼儿的情感、意志、灵感、直觉等。在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每一次挑战一定是伴随着游戏进行的。
(一)“武士”与“龙”分角色对战游戏
在A段音乐“准备比武”中,武士与龙需要分角色完成各自不同的动作,且两种角色的动作跟随音乐交替进行,即武士在打造铠甲的时候,龙要保持造型;龙在练习利爪的时候,武士也要保持造型。在B段音乐“正式比武”中,两种角色同时做进攻和防守动作,但相互之间的动作各不相同。在这一分角色对战过程中,幼儿不仅要合拍、合乐地完成动作,还要做到自己的动作不被对方所干扰。
(二)拼图任务:比速度、比眼力的合作游戏
合作拼图环节是两队队长之间的合作游戏,通过快速选择各自桌子上正确的拼图卡片,共同完成一幅图画,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一环节虽然由两队队长完成,但对其他队员来说也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最终完成任务,顺利开起烤肉餐厅,因此会努力为双方队长加油鼓劲,也会在队长拼图遇到困难时给予提示。这样的游戏互动不仅增加了幼儿之间的团队凝聚力,还赋予了每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
策略五:层级递进
从任务分析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教学任务都可以拆解为简单的步骤,便于教师更好地执行,也便于幼儿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将需要幼儿掌握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分解为不同维度、层级递进的部分,预设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
(一)活动流程的层级递进(见下图)
根据“团体律动游戏流程”,活动的整体层级按照“故事——动作——音乐——其他(挑战)”的层级逐步递进。其中也体现出了师幼合作层级的递进:故事、动作、音乐三个层级以及之后的挑战1和挑战2,都是教师面向所有幼儿T-S众师幼互动;挑战3是S-S之间的幼幼互动;挑战4则是包括了教师与配班教师分别带领两队幼儿进行游戏的TS众-TS众互动,以及一名幼儿带领整队幼儿进行的SS众-SS众互动。
(二)游戏环节难易度的层级递进
合作拼图游戏中也有层级递进,主要体现在游戏材料的设计上。教师在这一环节准备了三种不同工具的拼图卡片:武士盾牌、厨师帽、围裙。其中,圆形的武士盾牌轮廓最为简单,也最容易完成拼图;厨师帽轮廓类似长方形,难度中等;围裙的轮廓最不规则,是最复杂的。借助三种不同难度的游戏材料,教师在游戏环节中能够更好地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来把握和控制游戏进程。例如,如果发现幼儿在难度较低的第一层次(盾牌)或第二层次(厨师帽)中的挑战有困难,教师可以选择放弃第三层次(围裙)的游戏,多进行低难度游戏,同时在游戏中观察幼儿出现的问题,强化该环节的具体规则、要求,从而达成活动目标。游戏难度等级层层递进,将活动推向高潮,也便于教师了解和掌握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
由此可见,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韵律活动,歌唱活动、打击乐活动都可以融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情境、角色、冲突、游戏等不同的方面推进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表现音乐,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策略一:情境贯穿
在许卓娅老师提到的“团体律动游戏总流程”中,第一步就是“故事”,创设一个适宜、有趣的故事情境,并将这一情境贯穿活动始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活动,激发他们审美乐趣和学习兴趣。第二步是“动作”,动作模型的建立应与故事情境紧密相关,幼儿在韵律活动中的动作是他们对整个故事情境理解与表达的重要体现。因此,情境教育就是利用环境的作用激起幼儿热烈的情绪,把幼儿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武士与龙”活动情境来源于绘本内容,由于幼儿前期对绘本故事已经非常熟悉了,他们在阅读时经常被故事中武士与龙练习准备、相互比武的情节逗得捧腹大笑,平时也喜欢与同伴相互模仿武士与龙的样子做游戏。为了使音乐活动中的情境与幼儿经验中的绘本故事情境更加贴合匹配,我根据故事中“准备比武——正式比武——合作开餐厅”的线索,提取了富有代表性的动作来建立基本动作模型:武士打造铠甲——长毛攻击,龙练习利爪——喷火攻击。同时,我通过分组对抗、合作拼图的形式组织游戏环节,将“武士与龙共同战败,合作开起烤肉餐厅”的故事情境贯穿活动始终。
策略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这一策略和情境的创设密不可分。在韵律活动中进行角色扮演,是指教师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幼儿选择该情境中适合自己的角色,借助角色的体态语言或口头表达诠释并表现音乐。幼儿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体验某种情境中的角色,想象其行为,感受其情感,体会角色中深层的内部品质。
例如,在“武士与龙”这一情境中,幼儿扮演“武士”与“龙”两种角色,两种角色的动作特点都与故事情境紧密相连。我们在活动中可以发现,幼儿在进入这两种不同角色情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也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处于“对战”中,但扮演“武士”的幼儿表现得更加沉稳、铿锵,而扮演“龙”的幼儿则表现出张牙舞爪等夸张的样子。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区分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借助不同颜色的运动手环来进行。故事中的“武士”身着铠甲,就用白色手环;“龙”会喷火,则用红色手环。在游戏环节中,幼儿要自发推选出武士组的队长和龙组的队长,此时的队长同样是新加入的角色,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要与对方队长共同合作,齐心協力完成拼图任务,赢得最终的胜利。无论扮演哪一种角色,幼儿都能充分体会到活动中的乐趣,同时更加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任务。
策略三:戏剧冲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多数作品中,产生戏剧性的根本因素是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物内心多种观念、愿望和情感冲突的特殊艺术形式。在音乐活动中巧设冲突,能够让学习进程的发展紧扣幼儿心弦,不断激发幼儿的有意注意,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他们对音乐内容的情感体验,促使其产生创造性的表现。
在“武士与龙”活动中,有两个较为明显的戏剧冲突。第一个阶段的冲突是武士与龙分别结束了各自的练习准备,开始正式比武。这时大家都知道,双方马上就要进入对战阶段了,“战火”一触即发,武士挥舞着长矛,龙不断喷着火,场面十分紧张。然而,看上去剑拔弩张的比武,最后却没有一方获胜,他们一个挂在树上,一个掉到了水里,狼狈不堪,甚至还有点可笑。这一情形和之前气势汹汹的比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时也带来了鲜明的戏剧冲突。这一冲突会使幼儿紧紧关注故事情节发展,在体验角色复杂的心理变化的同时,进一步体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明确接下来的合作任务,并对之后的游戏环节充满期待。
第二个阶段的冲突则是武士与龙在合作开餐厅时遭遇的麻烦——缺少重要的工具。武士与龙经历了紧张刺激的比武,以为一切都要结束了,可以开开心心地合作开烤肉餐厅了,却发现开餐厅必备的厨师帽、厨师围裙、餐盘等工具都没有。他们又要突破重重困难,合作完成挑战,最终获得这些重要的工具。其实,在原本的绘本故事中,这一冲突并不存在。之所以设置这一冲突,一方面是给整个活动增加难度,激发幼儿在活动中勇于尝试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是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音乐活动中融合其他领域的目标,通过不同途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幼儿在“规定乐句内合作完成重要工具的拼图”,这一任务有两个层次的要求,即正确摆放拼图、在规定乐句中完成。这让原本就沉浸在挑战气氛中的武士与龙又多了一份担心: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呢?怀着担心和紧张的心情,幼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能够更加投入和专注,最后完成任务时也会格外有成就感。因此,在原有情境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戏剧冲突的刺激,不仅使整体游戏进程更加扣人心弦,活动更加富有张力,还能帮助幼儿在实现人格素养目标的同时完成更高效的学习。
策略四:游戏互动
将游戏教学融入韵律活动,旨在强调把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作为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更重视培养幼儿的情感、意志、灵感、直觉等。在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每一次挑战一定是伴随着游戏进行的。
(一)“武士”与“龙”分角色对战游戏
在A段音乐“准备比武”中,武士与龙需要分角色完成各自不同的动作,且两种角色的动作跟随音乐交替进行,即武士在打造铠甲的时候,龙要保持造型;龙在练习利爪的时候,武士也要保持造型。在B段音乐“正式比武”中,两种角色同时做进攻和防守动作,但相互之间的动作各不相同。在这一分角色对战过程中,幼儿不仅要合拍、合乐地完成动作,还要做到自己的动作不被对方所干扰。
(二)拼图任务:比速度、比眼力的合作游戏
合作拼图环节是两队队长之间的合作游戏,通过快速选择各自桌子上正确的拼图卡片,共同完成一幅图画,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一环节虽然由两队队长完成,但对其他队员来说也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最终完成任务,顺利开起烤肉餐厅,因此会努力为双方队长加油鼓劲,也会在队长拼图遇到困难时给予提示。这样的游戏互动不仅增加了幼儿之间的团队凝聚力,还赋予了每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
策略五:层级递进
从任务分析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教学任务都可以拆解为简单的步骤,便于教师更好地执行,也便于幼儿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将需要幼儿掌握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分解为不同维度、层级递进的部分,预设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
(一)活动流程的层级递进(见下图)
根据“团体律动游戏流程”,活动的整体层级按照“故事——动作——音乐——其他(挑战)”的层级逐步递进。其中也体现出了师幼合作层级的递进:故事、动作、音乐三个层级以及之后的挑战1和挑战2,都是教师面向所有幼儿T-S众师幼互动;挑战3是S-S之间的幼幼互动;挑战4则是包括了教师与配班教师分别带领两队幼儿进行游戏的TS众-TS众互动,以及一名幼儿带领整队幼儿进行的SS众-SS众互动。
(二)游戏环节难易度的层级递进
合作拼图游戏中也有层级递进,主要体现在游戏材料的设计上。教师在这一环节准备了三种不同工具的拼图卡片:武士盾牌、厨师帽、围裙。其中,圆形的武士盾牌轮廓最为简单,也最容易完成拼图;厨师帽轮廓类似长方形,难度中等;围裙的轮廓最不规则,是最复杂的。借助三种不同难度的游戏材料,教师在游戏环节中能够更好地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来把握和控制游戏进程。例如,如果发现幼儿在难度较低的第一层次(盾牌)或第二层次(厨师帽)中的挑战有困难,教师可以选择放弃第三层次(围裙)的游戏,多进行低难度游戏,同时在游戏中观察幼儿出现的问题,强化该环节的具体规则、要求,从而达成活动目标。游戏难度等级层层递进,将活动推向高潮,也便于教师了解和掌握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
由此可见,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韵律活动,歌唱活动、打击乐活动都可以融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情境、角色、冲突、游戏等不同的方面推进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表现音乐,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