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师生、生生之间充满活力的精彩互动。要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升,精心預设和动态生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主要可从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历史教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88
引言:教学活动中如何精心预设,如何驾驭课堂促进有效的生成,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笔者认为预设与生成应该是和谐共存的,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预设是理想性的,而生成是不确定的,所以教师没有办法在无法预知教学现实的情况下做出完全准确的预设。但是,教师在预设时经常会忽略这一点,对课堂教学期望过高,预设过度,过于理想,从而导致当实际与预设不符时不能从容应对。当前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冲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预设过度、生成过多、现实性冲突严重等方面,下面分别进行简要分析。
(一)预设过度
上课前老师必须要对课堂做一个整体规划,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设计哪些教学环节,预计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是必须预设的内容。预设为实际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指导,但是预设过度则会限制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发挥。素质教育提倡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促进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为课堂“留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时按照预设一成不变的展开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这样的预设对教学造成了极大的束缚,因此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生成过多
过度的预设会压制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打造自由、高效的历史课堂。但是预设既然制定了,那么就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预设对于教学而言就相当于“规矩”,教师必须要保证教学在预设的大体框架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跟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虽然素质教育强调教师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不能偏离了教学目标。许多教师过于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没有在预设的框架下进行,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生成过多容易使课堂变得不可控,使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2.初中历史教学中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的策略
(一)预习交流,自主质问
这是模式的起始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必备阶段。只有充分让学生主动质疑,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急于求知。会问问题的学生才能发展思维,培养个性,主动积极发展。老师可采取设疑激趣、以旧引新、启发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点拨。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立即解决;复杂的共性问题老师可引导到新授课的目标中,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质疑时生成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二)紧扣教学预设的目标
脱离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生成多但效果不佳。因此教师一定要事先结合学科内容、学生学情、课标相关要求确定好教学目标,上课时以目标为主线,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教学生成。例如,在学习有关“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时,教学目标为“了解文化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学生造成的危害”,在课堂上有学生认为文化大革命有积极的影响,比如,它找出了党内的反革命分子,在这期间中国的粮食产量也有所增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对文化大革命的积极影响生成过多,可以简略介绍,教师可以这样回答学生:文革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不是阶级斗争,中国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上,文革期间中国虽然在某些方面得到了发展,但这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如果没有文革,中国将会发展的更快,取得更加瞩目的成就。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又没有偏离教学目标。
(三)辩证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必须一分为二的看待矛盾。历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辩证看待。教师只要保证预设和生成都在合理的范围内,然后从容面对现实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与期望不符的情况,就能最大限度实现对矛盾的调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初中历史教材,归纳出重难点和相对容易掌握的知识,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投入,在预设时作出时间规划。为了了解学生学情,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摸底考试,作出初步预设;结束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在班级范围内组织诊断性考核,然后为下一阶段的教学作出新的预设。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调整讲课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因方法问题而导致的盲目生成,最后使教学效率低下。例如,在讲到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时,说到“文成公主进藏”的问题,教师在强调文成公主的奉献精神时,有学生问道“文成公主没有高原反应吗?”可能许多教师会觉得这个问题过于幼稚,而且与教学内容无关,所以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这一提问,继续教学。但这样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养成的,也没有体现一个教师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应该具备的应对能力,忽略学生的问题就是在逃避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矛盾,违背了辩证对待的处理原则。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锻炼学生,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结论:“预设与生成”体现了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及至增删、更换,采用合适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建筑良好的学科知识,对课程目标和教材正确理解,对学生学习状态准确把握,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真正考虑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荣.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陈彬.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方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05
[3]吴建玲.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08
关键词:历史教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88
引言:教学活动中如何精心预设,如何驾驭课堂促进有效的生成,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笔者认为预设与生成应该是和谐共存的,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预设是理想性的,而生成是不确定的,所以教师没有办法在无法预知教学现实的情况下做出完全准确的预设。但是,教师在预设时经常会忽略这一点,对课堂教学期望过高,预设过度,过于理想,从而导致当实际与预设不符时不能从容应对。当前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冲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预设过度、生成过多、现实性冲突严重等方面,下面分别进行简要分析。
(一)预设过度
上课前老师必须要对课堂做一个整体规划,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设计哪些教学环节,预计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是必须预设的内容。预设为实际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指导,但是预设过度则会限制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发挥。素质教育提倡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促进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为课堂“留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时按照预设一成不变的展开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这样的预设对教学造成了极大的束缚,因此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生成过多
过度的预设会压制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打造自由、高效的历史课堂。但是预设既然制定了,那么就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预设对于教学而言就相当于“规矩”,教师必须要保证教学在预设的大体框架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跟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虽然素质教育强调教师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不能偏离了教学目标。许多教师过于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没有在预设的框架下进行,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生成过多容易使课堂变得不可控,使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2.初中历史教学中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的策略
(一)预习交流,自主质问
这是模式的起始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必备阶段。只有充分让学生主动质疑,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急于求知。会问问题的学生才能发展思维,培养个性,主动积极发展。老师可采取设疑激趣、以旧引新、启发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点拨。简单的问题,可让学生立即解决;复杂的共性问题老师可引导到新授课的目标中,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质疑时生成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二)紧扣教学预设的目标
脱离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生成多但效果不佳。因此教师一定要事先结合学科内容、学生学情、课标相关要求确定好教学目标,上课时以目标为主线,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教学生成。例如,在学习有关“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时,教学目标为“了解文化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给学生造成的危害”,在课堂上有学生认为文化大革命有积极的影响,比如,它找出了党内的反革命分子,在这期间中国的粮食产量也有所增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对文化大革命的积极影响生成过多,可以简略介绍,教师可以这样回答学生:文革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不是阶级斗争,中国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上,文革期间中国虽然在某些方面得到了发展,但这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如果没有文革,中国将会发展的更快,取得更加瞩目的成就。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又没有偏离教学目标。
(三)辩证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必须一分为二的看待矛盾。历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辩证看待。教师只要保证预设和生成都在合理的范围内,然后从容面对现实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与期望不符的情况,就能最大限度实现对矛盾的调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初中历史教材,归纳出重难点和相对容易掌握的知识,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投入,在预设时作出时间规划。为了了解学生学情,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摸底考试,作出初步预设;结束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在班级范围内组织诊断性考核,然后为下一阶段的教学作出新的预设。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调整讲课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因方法问题而导致的盲目生成,最后使教学效率低下。例如,在讲到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时,说到“文成公主进藏”的问题,教师在强调文成公主的奉献精神时,有学生问道“文成公主没有高原反应吗?”可能许多教师会觉得这个问题过于幼稚,而且与教学内容无关,所以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这一提问,继续教学。但这样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养成的,也没有体现一个教师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应该具备的应对能力,忽略学生的问题就是在逃避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矛盾,违背了辩证对待的处理原则。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锻炼学生,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结论:“预设与生成”体现了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及至增删、更换,采用合适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建筑良好的学科知识,对课程目标和教材正确理解,对学生学习状态准确把握,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真正考虑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荣.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陈彬.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方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05
[3]吴建玲.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