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班级管理也是一门教育艺术,班级管理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风气,在幼儿园中也是如此,只有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而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需要教师、家长、幼儿园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去推动幼儿成长,在幼儿班级管理中就要让幼儿能够适应集体,学会独立,但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问题重重。鉴于此,本文对幼儿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班主任;班级管理;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66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幼儿成长的内在需要
幼儿园是学生除家庭以外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幼儿会在长时间的幼儿园生活环境下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认识更多的朋友。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周围的事物和人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他人的行为习惯会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幼儿园生活过程中,幼儿会逐渐认识到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如学校的上课时间、活动时间、吃饭时间等生活细节,并且知道什么事情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产生一种非标准的判断能力。教师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将会让幼儿明确是非,拥有分析事物的能力。由此可见,班级管理水平的好坏,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才能让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行为习惯得到养成,所以班级管理十分必要。
2、教育发展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独立人格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除了要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成长心理、行为习惯、身体健康等多力一面的情况,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学会交流,懂得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幼儿在温馨和谐的班集体中得到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要想让幼儿今后在社会上发展得越来越好,教师必须让幼儿适应社会群体的环境,具备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育出更优质的人才。由此可见,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实现教育的价值。
二、幼儿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开展策略
1、教师做好榜样,认真观察管理
教师的作用之一就是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幼儿还没有判定是非的概念,而且一天之中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与幼儿教师在一起的,此阶段其模仿能力又很强,因此幼儿的基本行为多依靠模仿教师与家长而学会的,那么教师就应该重视自己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想让幼儿达到要求或者规范行为,自己也要先做到,只有这样幼儿才会主动去模仿,才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树立榜样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核心要求之一。
2、明确班级制度,培养规则意识
班级是按照班级授课制度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以共同学习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简而言之,班级其实就是由幼儿组成的小型社会。每名幼儿都是班级的一部分,每名幼儿的行为都会对班级整体产生影响,学前教育阶段也是将幼儿按照年龄进行分班,跟中小学相比幼儿园每个班级的幼儿并不是很多,这就有利于幼儿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不难发现,幼儿教师对于正确的班级管理概念并不清晰,这种不清晰使其班级管理很难有明确的章法,难以抓住管理的核心。班级制度就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之一,若想要做好幼儿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明确班级管理制度。
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群体活动中若是没有统一的规则约束,到最后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大家各自为政,就很容易导致分崩离析。班级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再加上幼儿的年龄较小,正是培养其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幼儿对教师有一种盲目崇拜感,较为顺从,但同时贪玩好动也是其性格特点,这也为教师维护班级秩序带来一定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幼儿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幼儿教师先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并且在教学之初就要告知幼儿,要求幼儿遵守班级管理制度。像是要求幼儿在课上不允许说话,不允许打闹,说话前要举手,被帮助时要说“谢谢”等,只有当幼儿明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才会去主动避免犯错,规章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幼儿的规则意识也能有效培养起来,这有利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对幼儿未来进入中小学奠定良好的行为基础。
3、增加沟通交流,构建良好关系
沟通是迅速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模式转变的主要依据,通过沟通幼儿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整体学习状态、心理状态,也能让幼儿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感和陌生感,当幼儿真的喜欢教师时,就会主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約束自己,会为了教师更好地去学习,这样的教育效果与管理效果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情况。为此,幼儿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时多与幼儿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幼儿讲道理,也要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去表达对幼儿的喜爱之情,这样幼儿才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沟通效果也才能更明显,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得到保障顺利推进。尤其是在学习一些东西时,像是学习算数,教师也要给予幼儿充足的表现机会,教师要多与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班级参与感更加强烈,教育效果也就最明显。
三、结语
若想改变这种管理现状,幼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班级管理的核心,明确班级管理制度,同时与幼儿积极沟通,从幼儿的发展本质出发,不断优化管理策略、改进工作细节,使幼儿的主观意识和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婉娟,王璐.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J]. 教师,2018(21):122-123. .
[2]李悦. 幼儿园班级管理实施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3):165,164.
关键词:幼儿园;班主任;班级管理;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66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幼儿成长的内在需要
幼儿园是学生除家庭以外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幼儿会在长时间的幼儿园生活环境下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认识更多的朋友。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周围的事物和人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他人的行为习惯会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幼儿园生活过程中,幼儿会逐渐认识到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如学校的上课时间、活动时间、吃饭时间等生活细节,并且知道什么事情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产生一种非标准的判断能力。教师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将会让幼儿明确是非,拥有分析事物的能力。由此可见,班级管理水平的好坏,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才能让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行为习惯得到养成,所以班级管理十分必要。
2、教育发展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独立人格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除了要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成长心理、行为习惯、身体健康等多力一面的情况,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学会交流,懂得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幼儿在温馨和谐的班集体中得到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要想让幼儿今后在社会上发展得越来越好,教师必须让幼儿适应社会群体的环境,具备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育出更优质的人才。由此可见,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实现教育的价值。
二、幼儿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开展策略
1、教师做好榜样,认真观察管理
教师的作用之一就是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幼儿还没有判定是非的概念,而且一天之中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与幼儿教师在一起的,此阶段其模仿能力又很强,因此幼儿的基本行为多依靠模仿教师与家长而学会的,那么教师就应该重视自己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想让幼儿达到要求或者规范行为,自己也要先做到,只有这样幼儿才会主动去模仿,才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树立榜样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核心要求之一。
2、明确班级制度,培养规则意识
班级是按照班级授课制度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以共同学习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简而言之,班级其实就是由幼儿组成的小型社会。每名幼儿都是班级的一部分,每名幼儿的行为都会对班级整体产生影响,学前教育阶段也是将幼儿按照年龄进行分班,跟中小学相比幼儿园每个班级的幼儿并不是很多,这就有利于幼儿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不难发现,幼儿教师对于正确的班级管理概念并不清晰,这种不清晰使其班级管理很难有明确的章法,难以抓住管理的核心。班级制度就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之一,若想要做好幼儿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明确班级管理制度。
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群体活动中若是没有统一的规则约束,到最后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大家各自为政,就很容易导致分崩离析。班级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再加上幼儿的年龄较小,正是培养其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幼儿对教师有一种盲目崇拜感,较为顺从,但同时贪玩好动也是其性格特点,这也为教师维护班级秩序带来一定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幼儿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幼儿教师先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并且在教学之初就要告知幼儿,要求幼儿遵守班级管理制度。像是要求幼儿在课上不允许说话,不允许打闹,说话前要举手,被帮助时要说“谢谢”等,只有当幼儿明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才会去主动避免犯错,规章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幼儿的规则意识也能有效培养起来,这有利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对幼儿未来进入中小学奠定良好的行为基础。
3、增加沟通交流,构建良好关系
沟通是迅速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模式转变的主要依据,通过沟通幼儿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整体学习状态、心理状态,也能让幼儿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感和陌生感,当幼儿真的喜欢教师时,就会主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約束自己,会为了教师更好地去学习,这样的教育效果与管理效果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情况。为此,幼儿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时多与幼儿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幼儿讲道理,也要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去表达对幼儿的喜爱之情,这样幼儿才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沟通效果也才能更明显,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得到保障顺利推进。尤其是在学习一些东西时,像是学习算数,教师也要给予幼儿充足的表现机会,教师要多与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班级参与感更加强烈,教育效果也就最明显。
三、结语
若想改变这种管理现状,幼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班级管理的核心,明确班级管理制度,同时与幼儿积极沟通,从幼儿的发展本质出发,不断优化管理策略、改进工作细节,使幼儿的主观意识和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婉娟,王璐.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J]. 教师,2018(21):122-123. .
[2]李悦. 幼儿园班级管理实施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3):16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