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笔者曾以参赛选手和听课教师的双重身份,参与了所在地区的赛课,这次赛课选课范围限定于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在参与过程中,笔者惊异地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无论对文本的解读达到何种程度,不管有没有带领学生将文本吃透,参赛者最终都扛出了文化和艺术的大旗,在这些教师的课堂里,无论是“吆喝”,还是“春酒”;无论是“云南的歌会”,还是“端午的鸭蛋”,都被贴上了文化的标签。“刷子李”、“泥人张”等都被尊为民间艺人。我们承认这些的确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刷子李”、“泥人张”等身怀绝技的文化传承者,也的确是民間艺人,但值得深思的是,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播和熏陶的时候,是应该将文化神圣化,将其束之历史高阁呢,还是应该将文化通俗化,使之亲近现实生活?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这些文化时,是应将文化口号化、概念化、标签化,告诉学生“这就是文化”,以顺应所谓的时代潮流呢,还是应带领学生走进文化、理解文化、亲近文化,让学生真正知道“这为什么是文化”,以服务于文化的传承呢?
谈到这里不禁想起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泛文化现象。所谓泛文化现象,即什么都文化了,什么都借文化而行。比如说,爱赶饭局的,说是饮食文化;爱喝酒的,说是酒文化;爱跳舞的,说是娱乐文化;产苹果的,说是苹果文化;产大葱的,说是大葱文化……令人悲哀的是这股“泛文化”、“浅文化”之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吹进校园、吹进语文课堂这块传承文化的主阵地。上《故宫博物院》、《桥之美》、《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无不说这是建筑文化,至于建筑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则往往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教《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无不说这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至于民俗需具备哪些因素才能成为文化,是不是所有的民俗皆可视为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教师往往视为份外之事,高高挂起……那么,试问长此以往,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究竟充当的是何种角色呢?是文化内涵的宣讲者、传播者,还是文化标签的粘贴者、艺术概念的灌输者?
让教师如此钟情于文化与艺术,却又不愿深究文化与艺术的原因,恐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教师认为,文化和艺术像油彩,涂抹到自家的脸蛋上,课堂立马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文化和艺术毕竟有品位,是个好东西,张口文化,闭口艺术,粗俗便变成了高雅,自己也有了品位。于是乎,愈没有文化,没有品位,愈要拉上文化,以显得有品位,有文化。至于是否要向学生解释文化,那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纯粹是一种徒劳;从备课的角度来看,这纯粹是自我折磨。
真正有良知的语文教师,绝不会允许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文化标签的制造阵地,他们会积极备课,不断钻研。他们不仅会告诉学生“这是文化和艺术”,而且会和学生积极探讨“这为什么是文化和艺术”;他们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师上《吆喝》时,首先,会引导学生品味“吆喝词”和“吆喝调”。品出吆喝词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写形、或写声、或写色、或写味儿,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读出吆喝调的悦耳动听,有的细而高,有的低而沉,有的合辙押韵。这样学生会从心底认同“吆喝”是一种“声乐艺术”。学生会认识到为了招徕顾客,为了讨到生活,这些小商贩无论是吆喝词的编排,还是吆喝调的创作,真可谓煞费苦心,“吆喝”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学生也会领悟到吆喝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为生活整日奔波,他们是一群来自民间的“艺人”,“吆喝”亦是一种民间艺术。
其次,他们会引导学生从“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读出小商贩的收入微薄、生存艰辛。他们亦会引导学生从“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中读出卖柿者的自得其乐;从“硬面——饽饽”中读出卖硬面饽饽者的质朴厚道;从“馄饨喂——开锅!”“皮儿要薄,馅儿要大”中看到卖馄饨者的真诚实在;从“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读到卖青菜和卖花儿的是那么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定会认识到,嘹亮的吆喝唱出了小商贩的热情、质朴、诚信;唱出了老北京人在艰苦的生存状态中那种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
再次,他们会引导学生从早晨的“大米粥”、“油炸果”、“青菜和花儿”,白天的“百货行业与修理行业”,夜晚的“馄饨声”、“唱话匣子声”、“算命声”、“讨饭声”,春天卖“大小金鱼”、“蛤蟆骨朵儿”,夏天卖“西瓜”、“雪花酪”,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冬天卖“刚蘸的葫芦”、“热乎的烤白薯”……这些“吆喝”所涉及的物品中,读出“繁华的街巷”、“丰富的物品”、“特色的小吃”,老北京人早晚四季的“生活场景”;读出老北京人的平凡的生活;读出老北京特有的“市井风情”与“地域文化”。
这样的教师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山水游记时,会在引导中让学生懂得这些作品通
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它们都是崇尚自然的典范之作,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自然美仍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国艺术审美中占据重要地位。
希望有一天,当学生问《离骚》、《行路难》、《江城子·密州出猎》、《过零丁洋》等诗歌为何总是始于怀才不遇、忠而被谤等忧郁、苦闷,而收于将悲愤化为“上下求索”、“忠君报国”的动力时,你会告诉他们这些诗歌是对中和之美的文化原则的具体实践。希望在你的讲解中,学生知道了,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把“中和之美”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思想和中和之美要求诗歌等文化艺术要“无偏无陂”、“温柔敦厚”,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也希望有一天当学生学完《竹影》后,问为什么中国画像符号,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画重写意时,你可以耐心地告诉他们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对内在精神的追求,把艺术所表现的“意境”和“神韵”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你可以从孔子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谈到庄子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你也可以从王弼的“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引到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你亦可以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迁到王羲之的“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心意者,将军也”;你还可以从清代郑板桥的“写意说”讲到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
总之,语文课堂是学校进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文化和艺术给予学生的应该是一种历史、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涵养、一种财富,这一切远非一个标签似的概念可以代替。
谈到这里不禁想起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泛文化现象。所谓泛文化现象,即什么都文化了,什么都借文化而行。比如说,爱赶饭局的,说是饮食文化;爱喝酒的,说是酒文化;爱跳舞的,说是娱乐文化;产苹果的,说是苹果文化;产大葱的,说是大葱文化……令人悲哀的是这股“泛文化”、“浅文化”之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吹进校园、吹进语文课堂这块传承文化的主阵地。上《故宫博物院》、《桥之美》、《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无不说这是建筑文化,至于建筑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则往往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教《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无不说这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至于民俗需具备哪些因素才能成为文化,是不是所有的民俗皆可视为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教师往往视为份外之事,高高挂起……那么,试问长此以往,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究竟充当的是何种角色呢?是文化内涵的宣讲者、传播者,还是文化标签的粘贴者、艺术概念的灌输者?
让教师如此钟情于文化与艺术,却又不愿深究文化与艺术的原因,恐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教师认为,文化和艺术像油彩,涂抹到自家的脸蛋上,课堂立马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文化和艺术毕竟有品位,是个好东西,张口文化,闭口艺术,粗俗便变成了高雅,自己也有了品位。于是乎,愈没有文化,没有品位,愈要拉上文化,以显得有品位,有文化。至于是否要向学生解释文化,那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纯粹是一种徒劳;从备课的角度来看,这纯粹是自我折磨。
真正有良知的语文教师,绝不会允许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文化标签的制造阵地,他们会积极备课,不断钻研。他们不仅会告诉学生“这是文化和艺术”,而且会和学生积极探讨“这为什么是文化和艺术”;他们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师上《吆喝》时,首先,会引导学生品味“吆喝词”和“吆喝调”。品出吆喝词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写形、或写声、或写色、或写味儿,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读出吆喝调的悦耳动听,有的细而高,有的低而沉,有的合辙押韵。这样学生会从心底认同“吆喝”是一种“声乐艺术”。学生会认识到为了招徕顾客,为了讨到生活,这些小商贩无论是吆喝词的编排,还是吆喝调的创作,真可谓煞费苦心,“吆喝”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学生也会领悟到吆喝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为生活整日奔波,他们是一群来自民间的“艺人”,“吆喝”亦是一种民间艺术。
其次,他们会引导学生从“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读出小商贩的收入微薄、生存艰辛。他们亦会引导学生从“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中读出卖柿者的自得其乐;从“硬面——饽饽”中读出卖硬面饽饽者的质朴厚道;从“馄饨喂——开锅!”“皮儿要薄,馅儿要大”中看到卖馄饨者的真诚实在;从“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读到卖青菜和卖花儿的是那么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定会认识到,嘹亮的吆喝唱出了小商贩的热情、质朴、诚信;唱出了老北京人在艰苦的生存状态中那种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
再次,他们会引导学生从早晨的“大米粥”、“油炸果”、“青菜和花儿”,白天的“百货行业与修理行业”,夜晚的“馄饨声”、“唱话匣子声”、“算命声”、“讨饭声”,春天卖“大小金鱼”、“蛤蟆骨朵儿”,夏天卖“西瓜”、“雪花酪”,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冬天卖“刚蘸的葫芦”、“热乎的烤白薯”……这些“吆喝”所涉及的物品中,读出“繁华的街巷”、“丰富的物品”、“特色的小吃”,老北京人早晚四季的“生活场景”;读出老北京人的平凡的生活;读出老北京特有的“市井风情”与“地域文化”。
这样的教师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山水游记时,会在引导中让学生懂得这些作品通
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它们都是崇尚自然的典范之作,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自然美仍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国艺术审美中占据重要地位。
希望有一天,当学生问《离骚》、《行路难》、《江城子·密州出猎》、《过零丁洋》等诗歌为何总是始于怀才不遇、忠而被谤等忧郁、苦闷,而收于将悲愤化为“上下求索”、“忠君报国”的动力时,你会告诉他们这些诗歌是对中和之美的文化原则的具体实践。希望在你的讲解中,学生知道了,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把“中和之美”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思想和中和之美要求诗歌等文化艺术要“无偏无陂”、“温柔敦厚”,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也希望有一天当学生学完《竹影》后,问为什么中国画像符号,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画重写意时,你可以耐心地告诉他们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对内在精神的追求,把艺术所表现的“意境”和“神韵”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你可以从孔子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谈到庄子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你也可以从王弼的“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引到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你亦可以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迁到王羲之的“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心意者,将军也”;你还可以从清代郑板桥的“写意说”讲到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
总之,语文课堂是学校进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文化和艺术给予学生的应该是一种历史、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涵养、一种财富,这一切远非一个标签似的概念可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