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物理习题课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习题课的教学,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物理 习题课 教学
一、习题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习题教学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内容,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物理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物理内容的基础上,以口头解答、书面解答或者实际设计、操作等形式,反复针对某一课题而进行的教学训练。习题教学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紧密联系,因为习题教学所要解决的很多都是概念和规律问题,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它对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习题教学作为概念、规律的复习与巩固,对课堂教学起到反馈和补充的作用。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可以概括为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分析与综合能力。具体而言,通过习题教学澄清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题的模糊何不正确的认识;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符合学生心智的知识结构;掌握物理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强化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自然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规范化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打破惯性思维,树立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1、要重视物理习题课的选题
习题课选题十分重要,要有针对性,尤其是例题的选择。例题的思维对学生独立自主解题有示范引领作用,事实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例题的深入把握,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习题课不同于其他课型,它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选择例题和练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知识点、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同时难度要因学生的实际状况而定,脱离班情。让课堂上的学生能够动起来,达到既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上的缺陷,又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效果。题目设计时要有梯度,分层教学。要把握好“度”。具体来说就是:过分简单的习题会影响学生思维质量,思维活动未能充分展开,激励作用未能真正体现,例题和习题失去了意义;难度过大的习题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大打折扣,师生之间无法实现互动,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将使学生丧失自信心。
同时要注意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习题的选择要克服求多、求全,不经意问题量就大了,所以选择的习题一定要典型,既要注意到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选择习题要精,要有丰富内涵,教师除注重结果之外,更要注重组题方式和质量,在设计和挖掘课本习题时,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求解动力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从牛顿运动定律来思考,又可以让学生动能定理或者能量守恒的角度来思考。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时,让学生可以从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两方面来处理问题。
2、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通过习题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高中的学生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已经养成了牢固的定向思难。定向思维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很有用,只要记住公式和规律,记住老师讲解的套路,就能够解决物理问题,但对于高中物理的学生,定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解题思路。因此在习题课上除了分析解题思路外,要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一些他的解题思路,再由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我在教学中有时让学生讲题,如果他要讲某一个题,他必须把这个题做透彻,这样才能讲明白,其他同学才能听得懂。经过不断地锻炼和积累,学生才能养成较好的思考习惯且掌握一些解题思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落脚点,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让学生明确,为解决物理问题,必须弄清具体的物理问题中的状态、过程、情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每分析、解决一个物理问题都要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涉及什么概念,应用了什么规律,采用了什么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要切记习题教学效果的好坏,绝不在于所做习题的数量多少,而在于对所做习题在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挖掘。做习题的目的,一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二在训练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习题教学,要让学生建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一个良好的思维程序应该是:(1)逐字逐句,细致审题;(2)将“文字表述”转化成“物理情景”,确定研究对象,建立模型;(3)分析过程,画出草图(物体受力图、运动示意图等);(4)找到特征,挖掘出隐蔽条件;(5)寻找规律,列出方程;(6)推得结果,讨论意义。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是:解题必须规范,要与高考的评分标准接轨。习题教学中要加强解题的规范化训练,要做到教师范解时的规范利于学生作业时的规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学生养成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
3、加强习题教学的纵向延伸与横向发展,充分发挥习题课的补偿与提高作用
教师应从知识、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习题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习题课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弱点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进一步深化、活化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的能力。习题課教学中,可通过从纵向延伸,横向发展,系统扩充来充分发挥习题课的补偿与提高作用。可结合基本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讨论典型问题或易犯错误,以便对概念、规律的内容、物理含义、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有确切的理解,按不同阶段,纵向延伸,进一步发挥习题的潜在功能。还应从横向分析和研究问题,把问题逐步横向发展形成一个习题群,通过分析和训练,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加深所研究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 物理 习题课 教学
一、习题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习题教学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内容,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物理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物理内容的基础上,以口头解答、书面解答或者实际设计、操作等形式,反复针对某一课题而进行的教学训练。习题教学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紧密联系,因为习题教学所要解决的很多都是概念和规律问题,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它对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习题教学作为概念、规律的复习与巩固,对课堂教学起到反馈和补充的作用。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可以概括为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分析与综合能力。具体而言,通过习题教学澄清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题的模糊何不正确的认识;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符合学生心智的知识结构;掌握物理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强化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自然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规范化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打破惯性思维,树立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1、要重视物理习题课的选题
习题课选题十分重要,要有针对性,尤其是例题的选择。例题的思维对学生独立自主解题有示范引领作用,事实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例题的深入把握,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习题课不同于其他课型,它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选择例题和练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知识点、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同时难度要因学生的实际状况而定,脱离班情。让课堂上的学生能够动起来,达到既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上的缺陷,又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效果。题目设计时要有梯度,分层教学。要把握好“度”。具体来说就是:过分简单的习题会影响学生思维质量,思维活动未能充分展开,激励作用未能真正体现,例题和习题失去了意义;难度过大的习题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大打折扣,师生之间无法实现互动,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将使学生丧失自信心。
同时要注意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习题的选择要克服求多、求全,不经意问题量就大了,所以选择的习题一定要典型,既要注意到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选择习题要精,要有丰富内涵,教师除注重结果之外,更要注重组题方式和质量,在设计和挖掘课本习题时,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求解动力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从牛顿运动定律来思考,又可以让学生动能定理或者能量守恒的角度来思考。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时,让学生可以从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两方面来处理问题。
2、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通过习题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高中的学生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已经养成了牢固的定向思难。定向思维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很有用,只要记住公式和规律,记住老师讲解的套路,就能够解决物理问题,但对于高中物理的学生,定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解题思路。因此在习题课上除了分析解题思路外,要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一些他的解题思路,再由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我在教学中有时让学生讲题,如果他要讲某一个题,他必须把这个题做透彻,这样才能讲明白,其他同学才能听得懂。经过不断地锻炼和积累,学生才能养成较好的思考习惯且掌握一些解题思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落脚点,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让学生明确,为解决物理问题,必须弄清具体的物理问题中的状态、过程、情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每分析、解决一个物理问题都要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涉及什么概念,应用了什么规律,采用了什么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要切记习题教学效果的好坏,绝不在于所做习题的数量多少,而在于对所做习题在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挖掘。做习题的目的,一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二在训练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习题教学,要让学生建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一个良好的思维程序应该是:(1)逐字逐句,细致审题;(2)将“文字表述”转化成“物理情景”,确定研究对象,建立模型;(3)分析过程,画出草图(物体受力图、运动示意图等);(4)找到特征,挖掘出隐蔽条件;(5)寻找规律,列出方程;(6)推得结果,讨论意义。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是:解题必须规范,要与高考的评分标准接轨。习题教学中要加强解题的规范化训练,要做到教师范解时的规范利于学生作业时的规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学生养成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
3、加强习题教学的纵向延伸与横向发展,充分发挥习题课的补偿与提高作用
教师应从知识、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习题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习题课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弱点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进一步深化、活化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的能力。习题課教学中,可通过从纵向延伸,横向发展,系统扩充来充分发挥习题课的补偿与提高作用。可结合基本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讨论典型问题或易犯错误,以便对概念、规律的内容、物理含义、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有确切的理解,按不同阶段,纵向延伸,进一步发挥习题的潜在功能。还应从横向分析和研究问题,把问题逐步横向发展形成一个习题群,通过分析和训练,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加深所研究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