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数学概念的掌握首先在于理解。现在就如何讲清基本概念,引起学生正确理解,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其本质属性,通过严谨推理,充分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
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定义的方法引入某个数学概念,然后,通过严谨的推理,得出这个概念的一些本质属性,从而揭示概念的内涵。因此,我们的定义概念教学时就应该重点讲解定义中种概念和类差。使学生认识被定义的概念既具有它的种概念的一切屬性,又具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即定义中的类差,这样,就能使学生容易认识概念的内涵。例如: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在这个定义中,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最邻近的种概念,类差是“两组对边平行”这个本质属性,而且这个属性就是平行四边形所独有的属性。这种定义方式主要是揭示概念的内涵。
二、完成基本要领的分类,明确其外延
概念的分类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掌握概念不仅要掌握概念的内涵,而且还要掌握其外延,并把概念知识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不能忽视。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以后,必须对有理数分类,使学生知道,有理数的外延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讲解三角函数以后,对三角函数进行分类,明确其外延,即:一个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
三、讲清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
同类概念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概念间的各种关系,不仅有助于对概念的加深理解,而且有助于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例如: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中线,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条线段,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不相同的,高线内涵具有与底边垂直性质,中线内涵具有过底边中点的性质,所以这两个概念是同一关系。又如在有理数中,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是并列关系,它们都具有有理数的一切属性,但是正有理数具有大于零的特征,负有理数具有小于零的特征。
四、提高讲解基本概念的技巧
数学教学中,概念较多,讲授方法和要求各不一样,对关键的概念要求学生理解而不能要求死记,应随知识面的不断扩大逐步加深认识。如“绝对值”是在掌握了数轴、相反数等概念后提出来的,是一个重要概念,使学生了解:“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在数轴上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使形数有机地结合,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以加深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再通过具代表性的问题的讲解,又从具体到抽象,以加深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再通过具代表性的问题解决、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然后在讲授绝对值概念时,再复习提高学习的认识。由于字母所表示的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可正、可负、可为零,所以遇到绝对值符号内是代数式时就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题目中用到的字母无附加条件,要使学生懂得应进行讨论,并理解为什么要讨论?把|a|=真正搞懂,对题中字母给出具体条件的要会分析出结论。例如b>4,则|4-b|=?显然:∵b>4,∴b-4为负值,∴4-b的绝对值应等于-(4-b)。还可以给类似下面的习题分析:(1)若|a-1/2|=1/2-a,则a为何值?(2)若|4+n|=-(4-n),则n为何值?总之,“绝对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要反复讲解和应用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有计划地随知识的不断引入再进一步巩固加深。
五、学以致用,在运用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对概念的理解,不能单凭教师的反复讲解或要求学生去背诵定义、定理和法则,不则不仅不能达到目的,相反的只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就根据概念把反映的事物特征,配置适当的习题,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从事物属性的正面和反面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式时,学生往往忽视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这一概念。让学生当堂练习为类题型,就会加深其理解。如:m是什么数时,议程(m2-2)x2-2(m+1)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在这里易误解为:∴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即(m+1)2-(m2-2)>0, ∴m>-3/2,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m2-2≠0这一条件。这种练习,由于是在学生亲自动手的基础上教师帮助他们发现矛盾,就此教师反复定义,印象更鲜明,认识更深刻。
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其本质属性,通过严谨推理,充分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
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定义的方法引入某个数学概念,然后,通过严谨的推理,得出这个概念的一些本质属性,从而揭示概念的内涵。因此,我们的定义概念教学时就应该重点讲解定义中种概念和类差。使学生认识被定义的概念既具有它的种概念的一切屬性,又具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即定义中的类差,这样,就能使学生容易认识概念的内涵。例如: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在这个定义中,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最邻近的种概念,类差是“两组对边平行”这个本质属性,而且这个属性就是平行四边形所独有的属性。这种定义方式主要是揭示概念的内涵。
二、完成基本要领的分类,明确其外延
概念的分类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掌握概念不仅要掌握概念的内涵,而且还要掌握其外延,并把概念知识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不能忽视。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以后,必须对有理数分类,使学生知道,有理数的外延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讲解三角函数以后,对三角函数进行分类,明确其外延,即:一个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
三、讲清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
同类概念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概念间的各种关系,不仅有助于对概念的加深理解,而且有助于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例如: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中线,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条线段,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不相同的,高线内涵具有与底边垂直性质,中线内涵具有过底边中点的性质,所以这两个概念是同一关系。又如在有理数中,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是并列关系,它们都具有有理数的一切属性,但是正有理数具有大于零的特征,负有理数具有小于零的特征。
四、提高讲解基本概念的技巧
数学教学中,概念较多,讲授方法和要求各不一样,对关键的概念要求学生理解而不能要求死记,应随知识面的不断扩大逐步加深认识。如“绝对值”是在掌握了数轴、相反数等概念后提出来的,是一个重要概念,使学生了解:“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在数轴上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使形数有机地结合,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以加深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再通过具代表性的问题的讲解,又从具体到抽象,以加深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再通过具代表性的问题解决、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然后在讲授绝对值概念时,再复习提高学习的认识。由于字母所表示的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可正、可负、可为零,所以遇到绝对值符号内是代数式时就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题目中用到的字母无附加条件,要使学生懂得应进行讨论,并理解为什么要讨论?把|a|=真正搞懂,对题中字母给出具体条件的要会分析出结论。例如b>4,则|4-b|=?显然:∵b>4,∴b-4为负值,∴4-b的绝对值应等于-(4-b)。还可以给类似下面的习题分析:(1)若|a-1/2|=1/2-a,则a为何值?(2)若|4+n|=-(4-n),则n为何值?总之,“绝对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要反复讲解和应用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有计划地随知识的不断引入再进一步巩固加深。
五、学以致用,在运用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对概念的理解,不能单凭教师的反复讲解或要求学生去背诵定义、定理和法则,不则不仅不能达到目的,相反的只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就根据概念把反映的事物特征,配置适当的习题,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从事物属性的正面和反面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式时,学生往往忽视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这一概念。让学生当堂练习为类题型,就会加深其理解。如:m是什么数时,议程(m2-2)x2-2(m+1)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在这里易误解为:∴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即(m+1)2-(m2-2)>0, ∴m>-3/2,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m2-2≠0这一条件。这种练习,由于是在学生亲自动手的基础上教师帮助他们发现矛盾,就此教师反复定义,印象更鲜明,认识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