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由于中学历史课程讲述的都是远离现实的“历史”,加之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许多高中生存在着明显的偏科倾向:重“理”轻“文”。对他们来讲,历史课无足轻重,找点时间应付的背背就行,且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求学的需要,因此,中学历史课堂常常呈现出一种沉闷的气氛,教师照本宣科,失去了课堂活力。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就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活力的一些看法。
1 转变观念,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把握我们的未来。历史课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营养课”。我校是一所县办高级中学,已有六十年的办学历史,素有武鸣“东四乡镇最高学府”,近来通过实施特色教育,在特长生上下工夫,学校高考取得了一定好成绩。但总的来讲,生源的质量还是不理想,成绩最好的进入县城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进入了县城的另一所示范高中和民族高中,剩下的才轮到我校招收。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也降低了门槛。因此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进入高中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出现偏科厌学,重“理”轻“文”现象突出。因此必须改变旧观点,提高对历史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有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生学好历史尤为重要。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课堂活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大灌篮”。教师在讲台上“一撸到底”,争分夺秒,不给学生“喘气”时间;学生在台下“一脸云雾”,半醉半醒,徘徊在缥缈峰之间。铃声一响,一切“过眼云烟”,脑子里东西“荡然无存”。这种重主导、轻引导,重灌输、轻养成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严重的制约高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功能。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2.1 趣味教学,提高讲课艺术
我校有1000多名学生,笔记曾在做过调查,约有40%学生认为历史科只需要背背就可以考试,约有63%学生认为历史与他们的生活年代太久远,《××条约》等这些历史名词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讲提不起兴趣,他们关心的是考试要考什么就背什么,至于理解其中的含义倒是能省就省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历史当成“念经书”,要寓教于乐。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甲午战争》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石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
2.2 情境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学特殊的教学手段,实施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更为充分地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开始,我们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振奋鼓舞之恰当时机,进入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能够在不觉间已经进入了教师所设立的氛围之中。学生既在这种场景中就接受了人生的洗礼,也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加深了对半殖半封建的旧中国的认识。这种历史课深受学生欢迎。
2.3 結合时事,增添时代活力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学习历史课中,笔者力主结合教材观点选择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为历史课增添时代活力,又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所以历史课应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习近代史中国台湾被日本侵占,可以由此联讲到当前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不断摩擦、中国与越南在南沙群岛之争,也可拓展到黄岩岛中国与菲律宾海上对峙,分析小国何对大国如此咄咄逼人的背景。教师再结合国际形势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2.4 现代教学,增强课堂实效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其他生动的教学手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满了“空间想象”。随着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就走到了尽头。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多尝试使用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3 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专业学科知识的“充电”,多读历史书,多看历史评书,多收集和教学有关的时事案例、社会新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总之,要上好高中历史课,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探索,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1 转变观念,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把握我们的未来。历史课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营养课”。我校是一所县办高级中学,已有六十年的办学历史,素有武鸣“东四乡镇最高学府”,近来通过实施特色教育,在特长生上下工夫,学校高考取得了一定好成绩。但总的来讲,生源的质量还是不理想,成绩最好的进入县城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进入了县城的另一所示范高中和民族高中,剩下的才轮到我校招收。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也降低了门槛。因此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进入高中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出现偏科厌学,重“理”轻“文”现象突出。因此必须改变旧观点,提高对历史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有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生学好历史尤为重要。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课堂活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大灌篮”。教师在讲台上“一撸到底”,争分夺秒,不给学生“喘气”时间;学生在台下“一脸云雾”,半醉半醒,徘徊在缥缈峰之间。铃声一响,一切“过眼云烟”,脑子里东西“荡然无存”。这种重主导、轻引导,重灌输、轻养成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严重的制约高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功能。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2.1 趣味教学,提高讲课艺术
我校有1000多名学生,笔记曾在做过调查,约有40%学生认为历史科只需要背背就可以考试,约有63%学生认为历史与他们的生活年代太久远,《××条约》等这些历史名词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讲提不起兴趣,他们关心的是考试要考什么就背什么,至于理解其中的含义倒是能省就省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历史当成“念经书”,要寓教于乐。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甲午战争》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石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
2.2 情境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学特殊的教学手段,实施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更为充分地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开始,我们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振奋鼓舞之恰当时机,进入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能够在不觉间已经进入了教师所设立的氛围之中。学生既在这种场景中就接受了人生的洗礼,也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加深了对半殖半封建的旧中国的认识。这种历史课深受学生欢迎。
2.3 結合时事,增添时代活力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学习历史课中,笔者力主结合教材观点选择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为历史课增添时代活力,又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所以历史课应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习近代史中国台湾被日本侵占,可以由此联讲到当前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不断摩擦、中国与越南在南沙群岛之争,也可拓展到黄岩岛中国与菲律宾海上对峙,分析小国何对大国如此咄咄逼人的背景。教师再结合国际形势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2.4 现代教学,增强课堂实效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其他生动的教学手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满了“空间想象”。随着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就走到了尽头。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多尝试使用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3 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专业学科知识的“充电”,多读历史书,多看历史评书,多收集和教学有关的时事案例、社会新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总之,要上好高中历史课,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探索,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才能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