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戏剧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z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花朝戏,客家戏剧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广东河源市紫金县的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戏种,拥有渊博的地域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課题主要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了解花朝戏发展现状,对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进行研究分析,且根据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特点,对紫金花朝戏的传承和发展提出若干个建议,使得花朝戏更快更好地传承与发展[1]。
  关键词: 花朝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和困境;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I25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61-02
  1 前言
  客家戏剧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古代流傳下来的一种传统艺术瑰宝,而客家戏剧文化又以花朝戏为典型著称。花朝戏起源于广东省紫金县,是一种用客家话来演唱的乡村戏曲,在广东省东部客家地区盛行,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沉淀。花朝戏曲题材较多源自民间的各种传说,其在通俗文学、大众音乐、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方面等极具学术研究价值[2]。新中国成立以来,花朝戏有着较快的发展。但是到了90年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花朝戏逐渐被冷落,从而导致许多花朝戏剧团面临着难以生存困境。因此,在当今迅速发展的时代,花朝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如何传承和发展的问题。
  2 发展历程
  花朝戏形成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流行于广东省中东部客家语地区,已有一百年多年历史[3]。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的祭祀乐舞“神朝”,后来结合不同时期观众的风俗习惯和喜好,加入了人物、对话、情节等以编写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演出一般都比较谐趣花俏,故称为“花朝戏”。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花朝戏发展壮大到19个戏班,共有100多名专业的戏剧演员。在1943年至1948年期间,经封建势力压迫、禁演,加上战乱和荒灾,花朝戏发展艰难,戏班解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花朝戏有着较快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万人争看花朝戏”的盛况。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花朝戏演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88年著名戏剧家曹禺为花朝戏题赠“山沟里的花茶花”;但是到了90年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花朝戏逐渐被冷落,从而导致许多花朝戏剧团生存困难,花朝戏也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然而在当今迅速发展的时代,花朝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如何传承和发展的问题。针对花朝戏现在的发展现状,本项研究将为花朝戏的传承与发展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同时希望能唤起认识和了解花朝戏及其背后代表的历史悠久的客家文化。
  3 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逐渐走向多元化,不断涌现出新的文化传播媒介,使得影视业快速发展。花朝戏因时代变化面临着一批批影视节目和娱乐节目等各种现代文化的冲击,必然对其传承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花朝戏的传播又存在不足,造成其面临以下的问题和困境。
  3.1 观众流失严重。花朝戏的观众流失主要受现代文化生活多元化的影响,各种影视节目、娱乐节目、游戏行业的兴起与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发生了改变,其后果是造成众多花朝戏的观众无法聚焦这种传统戏剧文化,最终导致花朝戏的观众不断流失。其次,如今花朝戏的商业演出非常少,大部分是依赖于政府推介的宣传类的演出,这类宣传演出绝大部分是去偏远乡镇村庄演出,一年大概有一百多场,由于政府支持资金不足和乡镇观众人数有限,花朝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目前花朝戏的主要受众为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群,大多数的年轻一代青年学生对花朝戏一无所知,观众的逐渐流失和老龄化严重制约了花朝戏的传承和发展。
  3.2 演员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不足。
  在20世纪80年代,受社会多元化的影响,戏曲走向低谷,演员大都另谋出路,花朝戏的剧团青黄不接。因此,花朝戏的精髓并没有非常好地传承下来,许多老一辈的客家人表示,现在的花朝戏在唱功等方面远没有以前精彩了。尽管如今花朝戏在紫金县有七八间学校在传承这个艺术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的逐步萎缩,花朝戏剧团的演员的工资并不高,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很难吸引有潜力的演员加入和留住优秀的演员人才。
  3.3 戏剧自身发展不足。
  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如今的花朝戏与过去相比,戏剧题材和表演内容基本没有改变,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致使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的状况;加上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冲击,使得花朝戏的观众进一步流失。虽然现在花朝戏剧团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革,但是这些改变似乎使得花朝戏处于一个更加尴尬的境地,即没有很好的传承花朝戏原本的精髓,创新改革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又难以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花朝戏的下乡演出中,演员原本需要画的具有客家人特色的别有一格的脸谱如今已经简化到涂个口红就可以上台的地步,原本花朝戏表演穿戴的颇富客家地方特色的服装也变成了现代服装。这样的改变使得花朝戏丧失了原来的韵味,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分辨不出花朝戏和其他戏剧的区别。
  3.4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花朝戏所在地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花朝戏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政府虽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政府财力薄弱,对花朝戏的投入有限,大部分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3.5 宣传力度不够。
  花朝戏具有浓厚的方言色彩,是一种用客家话唸白和演唱的地方戏。[4]据问卷调查结果却显示,当地五成以上的客家人并不了解花朝戏甚至是从来没有看过花朝戏,在不是客家人的人群中,知道花朝戏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在对花朝戏演出现场观众的调查中,大部分观众表示并不知道花朝戏的具体演出时间地点等,观看花朝戏的原因只是因为碰巧路过演出现场。通过总结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花朝戏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   4 传承与发展
  4.1 加强花朝戏戏曲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传承人是花朝戏发展的根本,紫金县花朝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传承人人才,同时花朝戏编剧、导演、特色表演演员等人才也十分稀缺。为解决紫金县花朝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必须要切实加强花朝戏戏曲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措施。一是花朝戏剧团要加大培训力度,要针对花朝戏传承的问题,制定和实施各类培训计划,使现在花朝戏文化队伍的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二是联合当地学校,开展“花朝戏进校园”的活动,让学生们从小接触花朝戏,培养他们对花朝戏的兴趣,也可以根据学校的政策,特设花朝戲免费培训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花朝戏。三要向社会招募独具戏剧创作和演艺的优秀人才,通过从社会各界引进新鲜血液,用创新的视觉将现代元素融入优秀传统戏剧文化当中;同时也要留得住戏剧专业人才,政府机构给予各项政策优惠,提高其工資、福利等,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从而让他们更好的专注花朝戏的创作和发展。
  4.2 推进花朝戏戏曲文化的创新。
  群众是花朝戏表演的动力,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戏曲内容相对老旧,缺乏创新,花朝戏的吸引力下降,观众大量流失且在老龄化,因此对花朝戏内容的创新和形式迫在眉睫。花朝戏剧团需要向社会召集优秀的花朝戏表演和创作人才,展开关于其在题材和内容上创新的研讨会,在保留花朝戏的原生态的同时不断对花朝戏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提高花朝戏的吸引力,吸引各个年龄的观众,使花朝戏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4.3 政府要大力度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经济是文化和政治的基础。用资金支持花朝戏的发展,促进并留住人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政府的保护和扶持,花朝戏也不例外,花朝戏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政府应贯彻落实扶持花朝戏的政策,做到“安政”,以此来加强对花朝戏的扶持力度。
  4.4 要加大对花朝戏的宣传力度。
  据调研数据统计显示,现在花朝戏的主要受众为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群,再者每年的宣传类演出有限,导致大多数的年轻一代青年学生对花朝戏一无所知。针对这一现状,采取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网上等新型宣传方式来扩大宣传,建立和完善网络宣传等新型服务体系,加快网络宣传、影音平台等建设,结合花朝戏自身唱腔和道白的特点,将各类演出录制成音像、影像等,并辅之以字幕,让听不懂客家方言的人也可以欣赏花朝戏,从而进一步提高花朝戏的宣传力度。
  5 结束语
  拥有长远历史的汉族传统文化夯实了客家文化的基础,客家人通过不断的努力,吸收其他土著民族文化而融合成当今的客家文化。紫金花朝戏,通过运用客家文化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和承载了客家人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的客家人文精神;紫金花朝戏的传播,增进了亲情、乡谊,促进了客家人间相互的团结[5]。
  花朝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作为第一批申遗成功的戏曲之一,对保护我们国家的民族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但我们同时希望花朝戏不仅仅停留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上,而是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了解。这是一种文化,不仅仅需要被保存下来,更重要的是需要感染和熏陶人们,渗透进人的思想文化中。
  参考文献
  [1]曾晓辉. 教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紫金县客家花朝戏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8)
  [2]黄振强. 地方戏曲的文化聚集功能[D]. 暨南大学, 2010.
  [3]杜伟祥. 花朝戏——山沟里的山茶花[J]. 歌海, 2007(3):12-14.
  [4]陈于平. 紫金花朝戏在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J]. 神州民俗.2014.
  [5]《温竞清: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书香艺趣-深圳论坛》
  [6]刘芳. 羌族“瓦尔俄足”节初探[D]. 重庆大学, 2011.
  项目基金: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编号pdjh2017b0808)“客家戏剧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以河源紫金花朝戏为例”。
  作者简介:钟进博(1995-)男,广东培正学院,本科在读;
  郑丽霞(1995-)女,广东培正学院,本科在读;
  王淑芬(1949-)女,广东培正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教授;
  吴玲娜(1982-)女,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何舒仪(1996-)女,广东培正学院,本科在读;
  郑晓强(1995-)男,广东培正学院,本科。
其他文献
摘 要: SAR-GMTI雷达是针对地面动目标检测(GMTI)的雷达,既具有SAR雷达的优点,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得到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又能对地面上的运动目标实现有效的检测和成像。因而,SAR-GMTI雷达在现代战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军事对抗提供有利信息。然而,在各种电磁装备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SAR-GMTI所面临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因而,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SAR-GMTI的成像效能意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动物疫病的产生,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某些人畜共患病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因而必须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抗体检测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以下简述抗体检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当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抗体检测技术;动物疫病;预防;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52.4+3  【文献标识码】 B  【文
期刊
摘 要: 功能翻译理论更加注重译文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认为翻译活动应该从语用角度出发,以实现此预期功能为首要目标。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英译本与英美法系典型国家所使用的相关刑事罪名的英语术语翻译差异,试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以及合理运用,进而指导法律翻译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刑事罪名术语;法律文本  【中图分类号】 I2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带符号的二次剩余类群中设计了一种新的标准模型下自适用抗选择密文攻击安全的公钥加密算法,该算法没有使用耗时的一次签名和双线性对运算,所有运算均为群中的常规模指数运算,算法简单高效,在资源受限的场景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公钥加密算法;抗选择密文攻击安全;带符号二次剩余类群  【中图分类号】 TP309  【文献标识码】 B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
期刊
摘 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物联网技术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手持移动终端远程监测系统,能够测量特定地点的温湿度信息,通过GPRS上传到服务器,通过我们制作的APP,可以在任何有网的地方读取到该地点的温湿度信息,从而达到远程监控的效果。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测;温湿度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期刊
摘 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向前推进,我国体育新闻的传播范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体育宣传视角,逐渐回归到体育新闻,到 20 世纪 90年代娱乐化视角的出现。  关键词: 体育;新闻;传播;阶段;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81-01  公元前 776 年,在古希腊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以口
期刊
摘 要: 在社会的各项行业中,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相比较来说更多。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予以支持,这就使得能源的消耗量增加,造成了能源的锐减,有碍社会的发展。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我国的建筑 行业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注重将绿色设计理念引入其中,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符合环境,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节能减排;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B845.6
期刊
摘 要: 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这对诸多传统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印刷业同样发生着变化。如今社会上已经逐渐流行数码印刷,使用传统技术越来越少,但传统印刷由于其自身有着品质丰富、色彩鲜艳等优点依旧没有被完全取代,同时数码印刷也有着一些缺陷,本文研究的是科技进步对印刷技术形成的影响,并介绍了两种比较流行的数码印刷技术,希望对印刷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现代科技;印刷技术;影响  【中
期刊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测量系统分析的定义、起源、发展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测量系统分析;起源;应用  【中图分类号】 TF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07-01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所普遍采用的质量分析方法。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旦我们所采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住房的质量要求愈加严格。不少房产开发商从材料优化、根基夯实等方面严格把控,有效提高了住房质量。但在具体房屋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就当下形势看,房屋渗漏是影响房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重点分析房屋施工中发生渗漏的原因,探讨防水防渗工艺的质量控制,针对房建中常见的房屋渗漏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房屋施工;防水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