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导入技巧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学好这门学科不仅仅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它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数学教学工作是我们的初中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比较吃力;再加上一些教师不够科学的教学方式,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缺乏足够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由于前面的知识没有跟上,后面就变得越来越听不懂,这样就会进一步打击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在这个基础阶段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不断的进步,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教学技巧——导入技巧,说到导入环节,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个环节上运用一定的导入技巧,通过各种导入方式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哪些方式来进行有效的导入呢?
  一、复习导入法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科中的知识点之间联系十分的密切,很多知识一旦掌握不好,不但会影响当前的学习,而且更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了隐患,因此,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扎实地走好每一步,而鉴于数学学科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复习的方式来进行导入,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同时还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例如,我在上到“切割线定理”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就在上新课之前帮助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过的相交弦定理的相关内容,有了这个作为基础,学生就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切割线的定理以及推论等知识了,并且,这样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入新授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更有利于学习的深化,
  二、从生活实际进行导入的方法
  数学学科是一门生活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我们之所以学习数学,其最终的目的也是希望把它运用于实际,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就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入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到“数轴”这部分内容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负数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导人情境:我在上课之前把我以前去哈尔滨旅游的照片拿给学生看,照片中的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棉帽子和手套站在雪地里,鼻子也是冻得通红,在学生看到这些照片以后我就开始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猜一下老师当时拍照片时候的天气怎么样?”很多学生说一定很冷,接着我又问:“那么你们觉得当时的气温可能会在多少度左右呢”,这时候很多学生在下面讨论起来了,有的同学说:“肯定有零度了”,有的说:“一定是零度以下了”,还有人说:“至少有-10℃了”,听完了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当时的气温肯定是在0℃以下了,看见学生自然地把“零下”这个概念说出来,我就借势引出了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看看能不能在数轴上把“零下”给表示出来,从而顺利地让学生进入了学习情境,通过这种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来引入数学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同时这种生活中的实际体验会把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这样对于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的初中生来说是非常有利于他们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的,除此以外,这种由生活实际导入新课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真正挖掘了数学知识的真谛,
  三、利用实践活动进行导入
  活泼好动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年龄特征,如果我们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能够让学生有亲自动手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导入新课,这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例如,我在讲到“合并同类项”这一节内容时,就在上课之前带来了一袋子硬币,其中有一角的,有五角的,还有一元的,这时候,我把硬币平均分为三份,然后分别请三位同学上来数一下每份硬币有多少钱,比一比哪个同学数的最快,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都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数硬币,我找了其中的一个学生上来,然后就看这个学生开始把硬币一个一个地拿出来认真地数起来,结果用了两分半的时间数出了多少钱;而第二个学生一上来则是把硬币中一元的先挑出来,然后再把剩下的硬币数出来,结果用了两分钟的时间;这时候,第三个学生上来以后吸取了前两个同学的经验,按照一角、五角、一元把硬币分为三份,然后再分别计算,最后只用了一分二十秒的时间,结果出来以后,显然第三个学生的方法最为快捷,这时候,我就问学生:“为什么第三个同学比前两个同学的速度要快很多呢?”那是因为他把硬币按照面值大小分类以后再数的,”在学生自己得出了这个结论以后,我就顺势把“同类项”这个概念引入进来,并且向学生介绍适当地合并同类项可以带来的很多便利,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学生体会到了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功能,这样学生就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除了以上几种导入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方式可以使用,像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利用顺口溜进行导入、利用生动的多媒体工具进行导入等,这些多姿多彩的导入方式,在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很好地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要知道,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的一种重要内驱力,一旦我们的教师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利用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这样会给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多的便利;同时,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重视导入环节的重要作用,争取利用导人来提升整个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人类有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的能力,以往大量研究证明双语或多语的习得会导致大脑功能的改变,而双语或多语的习得对脑结构的影响则很少提及。本研究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
摘要:用人本教育理念指导的数学课堂教育,不是一种“告诉”,重要的是提供“知识生命体”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实践、体验、理解。教师应当体悟生命,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维的翅膀,走进如诗如画的精神家园。教师要变“知识本位”、“教师本位”为“生命本位”、“学生本位”,将课堂变为生命与生命的平等对话,交往与沟通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生命本位;主体性;探究性;个体生命;教育新视野  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物理教学大纲已明确将“具有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作为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启发探究式教学”以启发和讨论为主要方式,构建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提供宽松易于思维的学习空间,营造探究和研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发现,最终成为探索型的学习者。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在眼表新生物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诊治
一、学业不良学生的现状调查分析  根据学校开展的“对农村初中学业不良学生教育对策的研究”的课题,我们物理教研组着重开展了对“学业不良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的研究”的主课题研究。通过几年来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学业不良学生成因情况调查分析表明,学业不良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存在四大问题:(1)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甚至于存在厌恶的情绪,对每天的学习任务处于一种消极应付的状态。(2)对自己的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
和谐的课堂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数学氛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课堂的前提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通常是先喜欢教师,继而喜欢上这位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因此,教师应多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