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亲子关系中教育的要素包含哪些?幸福的家庭需要什么形态的关系?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应该具备哪些素养?今天应该怎么做父母?为什么许多人内心是不自信的?教育的初心是什么?上述问题以及与之相关连的问题被无数人追问过,甚至有些问题让家长们焦虑、手足无措,盘桓在心头挥之不去。
教育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常谈常新,时代发展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随之产生变化,家庭教育尤其成为牵连千家万户的话题。2021年的4月22日,由江苏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1长三角家庭教育研讨会在江苏溧阳举行,来自北京和长三角地区的多位家庭教育专家汇聚一堂,对家庭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精神上的引领是无时不在的陪伴
一位初中生的家长曾跟我谈过,说对女儿没有别的要求,就想她如果有心事不要闷在心里,能把爸爸妈妈当朋友,遇到事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她说,我已经不把考进前几名当作目标,有高中读就很好了,我希望她开开心心,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至于别的,慢慢来吧。
她觉得自己是很开明的家长,相比较那些因为少考几分而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妈妈们来说,她平和而宽容,给女儿提供了一个轻松自在的成长环境。但她有件事想不明白,老觉得女儿和她不贴心。“我们夫妻俩在外地工作,女儿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但我们基本每天都有电话联系,关心她的学习,逢年过节给她买漂亮裙子,放假时接她去北京,带她去天安门看升国旗。虽然没有生活在一起,但在情感上、精力上我们一点都没偷懒。但是她对我不亲,有隔阂。”她说,女儿自懂事后和她逛街,从没亲密地拉过她的手,有次看电影,银幕上有个吓人的场景,她侧目看到女儿缩着肩,知道她有点怕,便想趁机搂女儿一下,哪知女儿往边上一让,迅速又果断。女儿从不跟她摆脸色,无论她说什么女儿都是微笑地点头或者摇头。她看着那种微笑有时觉得心里凉凉的,但又说不出来原因。
她是个极其敏感、好学的人,研讨会上听到东南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马向真在报告中提到“依恋关系”后,她开始自省,“我没有和女儿形成依恋关系吗?”自省是个痛苦的过程,她觉得可能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内心交织着犹疑、懊恼以及难言的自责。她说,要是我不到外地上班,天天陪着她,是不是我们现在也会处得像闺密一样?
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依恋行为会强烈地影响孩子的发展和将来的人格功能运作,并会扩展到其他人际关系上。有个残酷的心理学实验,可以说明“依恋”的本质。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找来恒河猴,做了一系列实验。他用绒布和铁丝分别做了绒布妈妈和铁丝妈妈,绒布妈妈是用木头做的身子,用毛织物包裹起来;铁丝妈妈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绒布妈妈相似,胸前挂了奶瓶,小猴饿了可以去喝奶。但小猴并非“有奶便是娘”,除了饿了时去铁丝妈妈那里喝奶之外,其余时间它都喜欢待在绒布妈妈身边。一旦小猴看到令它害怕的事物立即跑向绒布妈妈,紧紧地抱住它。后来实验者取走绒布妈妈,放进来一只会敲鼓的玩具熊,当铁丝妈妈在、绒布妈妈不在时,小猴因为害怕玩具熊,便一味退缩、躲避;绒布妈妈回来后,小猴紧紧依偎在绒布妈妈身边。哈洛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小猴深深依恋着绒布妈妈,哪怕绒布妈妈连奶水都提供不了。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后来,哈洛又给绒布妈妈加上了电动功能,让它逗小猴玩、抚摸和拥抱小猴。1958年,哈洛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发布了他的研究成果《母爱的本质》:“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就满足了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哈洛的实验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父母甚至丢掉婴儿车,改用婴儿背带,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触摸。
这位初中生的妈妈从一开始就陷入某种焦虑,始终处于隐形的内疚心理之下,对女儿有种补偿的心态,不管女儿是否需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运送充足的物质资源,以消减在陪伴上的缺失。我劝慰她,陪伴是讲究质量的,时间的长短、多少并不说明陪伴的有效和无效,那种没有温度、没有真心关爱的陪伴只是一种“影子陪伴”,甚至如果妈妈自身情绪调节不到位,与孩子靠得近反而会带来负面作用。一个情绪正常、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妈妈带给孩子的陪伴是多方面的,有些陪伴同样是可以成为激励孩子前行的动能,甚至是滋补一生的潜在的营养。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桑德拉·斯卡尔说过:为什么职场母亲应该内疚,应该感到自己无能?如果一份有报酬的工作对她自己、对全家人都很重要,那么她还应该为没有全天陪伴孩子而“受良心折磨”吗?为什么要被内疚绊倒?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在追求自己的事业、获得家庭所需报酬的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有亲密的接触、陪他玩耍、陪他运动?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既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也满足自己对人生的追求?
由此,我想起曾经采访过的高端药物制剂专家全丹毅博士。全博士和她的团队不断研发新型透皮给药技术,拥有三十多年的海外高端药物制剂研究和团队管理经验,拥有二十多项国际专利。她是事业成功的女性,但又是内心里总隐隐内疚的母亲,觉得给予家庭、陪伴儿子的时间过少了。前年,在临回南京发展前,她终于和长大成人的儿子敞开心扉详谈了一回。她说,很抱歉,妈妈错过了你的成长,陪伴你的时间太少了。儿子愣了一下,明白后就有点惊讶,说我从不知道你心里还有这种内疚,我没有觉得你陪伴我的时间少,相反,你是我的骄傲,我上街时会有意无意地到药店里去,看到你们研发的那种粉色包装的小薄膜一样的东西,非常开心,有一次我还和同行的人说,看,这是我妈妈的发明创造,你不知道,那会儿我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孩。全博士吃惊地望着儿子,说你从没有在心里埋怨过妈妈?儿子耸耸肩,说为什么要埋怨呢?做父母的就是这样既不了解子女,也不了解自己,我還应该谢谢你呢,成长的过程中你给予了我充分的自由,你看,我身体健康,内心通透,有体面的职业,有很多朋友,你觉得我成长得还不够好吗?总是自责,这是天下妈妈们共通的一种基因吧?你要知道,无论你当初怎么做,你总会自责的,这是与母爱如影随形的附加品。到了这会儿,全博士终于如释重负,她笑着,眼里有泪。儿子上前轻轻地拥抱她,说妈妈,你应该永远追求并且保持健康、年轻和美丽,这才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功课。 把全博士的故事讲给这位妈妈听。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所产生的依恋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精神上的引领是无处不在的陪伴,给予的温度也是恒久而深刻的。这样一说,她情绪缓和了一点,说我找时间跟姑娘谈谈,或许我这个做妈妈的在她心里没有我想得这么糟糕。
知行合一的父母是潜在的家教专家
陪伴即是教育。教育就是父母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实际行动来浸润和催生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王晓燕在研讨会上指出:亲子教育有八个正确打开方式,一是阅读,跟孩子共读一本书;二是沟通,和孩子彼此交换一个秘密;三是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四是尽孝,带孩子去看望长辈;五是旅行,和孩子进行一次家庭旅行;六是自立,跟孩子一块儿做道菜;七是和孩子进行一项运动;八是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全年规划。
陪伴不仅是外在的,更有内涵上的要求。做父母的要真正充满喜悦地爱孩子,在孩子精神紧张时给予回应,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帮助他识别、破解,从而让孩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感受、处理关系中的感受,教会和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处理情感事件等等。
高质量的陪伴,首先需要父母了解孩子对心理营养的需求和发展特点。上海社科院博士、研究员杨雄在研讨会上指出:每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除了生理营养之外,还需要非常重要的心理營养的滋润。
0-1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无条件的接纳、依恋和照料。1-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逐步进入分离期,意味着心理上从母体分离的开始,心理营养主要是安全感。4-6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和认同,尤其是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很重要。7-12岁:这一时期儿童进入重要他人时期,父母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儿童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和模仿。家长要教会他生活态度、技巧,如,遇到问题我该怎么办?我心情不好时怎么办?我与别人意见不同时又该怎么办?
所以,不是任何年龄段都需要以“父母在身边”来作为陪伴的,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桑德拉·斯卡尔就说“父母只要避免暴力、虐待,不要漠不关心即可,除此之外,父母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真正内心有力量,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是人们以前认知的那样一直黏着父母,“他们会更加勇于探索世界,容易交到朋友,面对压力时既灵活又有韧性,和小伙伴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多,有着健康的自尊心。”
陪伴不是说教,而是父母“知行合一”以身示范。想起我曾采访过的两位女性,她们的教子细节,至今仍让人感怀。她在一家国企上班,天天晚饭后骑自行车,把上幼儿园的儿子从父母家接回来。有天晚上,过十字路口时遇上红灯,夜色已深,路上没有行人,车辆少,当妈妈的四下一看,比较安全,直接闯过红灯,一直往前骑着。结果儿子在车后座上说话了,妈妈,你告诉我要红灯停、绿灯行的,那刚才红灯,你怎么还往前走呢?妈妈说,路上没有人、没有车时,就可以过去,没事。儿子还是不解,红灯只有遇到人和车时才有作用吗?妈妈没吭声,继续往前骑,但骑着骑着,觉得不对劲,就停下了,掉转车头,对儿子说:妈妈刚才错了,不管什么原因,任何人都不能闯红灯,我们重新回去,重过一次马路,重等一次红灯。她教会儿子的,不仅是红灯停、绿灯行,还有知错即改。
另一位女性在移动公司工作。那天,我在她办公室谈事,她上高二的儿子进来了,说妈妈明天学校有体育比赛,我想买双运动鞋。妈妈从包里取出一张卡,递给儿子,说你自己去买吧,买双适合的就行,密码是你的生日。等高中生出去后,我问她,卡里有多少钱,不担心他乱花吗?她说:卡里有5位数,单位发的一年的津贴都在里面,他买什么样的鞋都绰绰有余,我这点信心还是有的,他最多不会超过1000元,这是我们母子多年来建立起的信任,不会错的。一小时左右,她手机响,商场消费信息来了,买双鞋500多元。再半个多小时后,儿子回来,将卡返还给他妈妈。等少年出去后,她冲我会心一笑,说我们希望孩子长成什么样,父母首先就得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希望儿子是豁达、大方、仁爱,对人充满信任的,那父母首先得豁达、大方、仁爱、信任他,他接受了这些,学会了这些,才会成长为这样的人。她继续说,我就是尽一切力量,给他爱,无条件的爱。我听着她的话,想着我们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付出,那也是爱,但多数爱是含有功利的,跟成绩、荣誉挂钩。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的爱。卡夫卡说过,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那种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的东西,就是爱。唯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铸就一个健全的人格。
在家庭教育中,不可能任何一种理论都适用于每个孩子,做父母的首先要怀着一颗真爱的心对待孩子,换位思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倘若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称得上是称职的父母了。如果面对孩子的问题,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好办法,那就先冷静冷静,用平和的情绪说一句话:别怕,没事,我懂你的,来,让我抱抱你,现在好多了吧?苏联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启蒙、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什么样。父母是平和的,孩子便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是能给予别人尊重和信任的,孩子起码不会为了争一样东西而满地打滚。
有爱的家庭前景美好
我曾问过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你认为什么是家。孩子想了想,说就是爸爸妈妈都在的地方。同样的问题,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孩子给出的答案是“走到哪里都想到要回去的地方”。而当我再问一位三十二岁的在外工作的金领时,他说家啊,应该就是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在的那个小院子,过年前,妈妈会种上一盆水仙花,爷爷有点老年痴呆,什么事都不记得,但一到过年就惦记着让我妈去买水仙花。妈妈时间算得真好,水仙差不多就在过年期间开花,一家人坐在那儿嗑瓜子,花的香气就在周围飘着,老猫蹲在花下打瞌睡。
在这三个回答中,我看到同一种内核——有情感温度的家庭,有爱的家庭,有记忆的家庭,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来自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撑、彼此给予的情感援助。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缪建东在研讨会上指出: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于不能说是哲学。 父母教育是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良好的父母教育,然后才能谈到良好的儿童教育”。有种误区,一谈到家庭教育,就简单地认为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杨雄在研讨会上提出了他的家庭教育“新三角关系理论”,认为一个正常家庭中的三种关系将导出“三种教育”,家庭成员间应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一个家庭成员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在心理上互相依赖,在物质上共同享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机制,才使得家庭成为每一个成员的避风港与保护地。正常家庭中的三种关系会导出“三种教育”,即亲职教育、子职教育和配偶教育。在杨雄看来,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夫妻关系很和睦,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会感到安全与爱;父母双方能给孩子比较均衡的爱,这样,孩子便能从父母那里同时学习到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这对孩子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夫妻关系的状况决定了家庭中父母角色的扮演,进而影响亲子关系的运行,构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缪建东认为生命原本就是一个从依赖环境到依赖自己的过程,婚姻关系需要两个长大成熟的大人,而长大成熟意味着能够脚踏实地以及独立自主,只有完整、成熟的自我才能催生出健康的个人。
在正常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子女的情感表达通道要畅通。许多父母以为自己对孩子不缺爱,一味施爱、输送情感,但却很难得到孩子的反馈。就如同本篇开头所提及的那位妈妈,她和孩子之间都没有能坦诚地敞开过自己,彼此都没有能真实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如果做母亲的能告诉女儿,自己在外打拼的不易,因为女儿对自己的不亲近而内心所产生的不安,那么首先她就做到了在感情上诚实。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孩子也是一种能力,同时也能从孩子的角度和站位看问题,体谅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有可能出现过的孤单心境,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这便是一种良好沟通的开始。
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我们大多数的家长以施爱代替了沟通,用物质代替了陪伴。缪建东提出了五种应该警惕的错爱:一是过度纵容,对孩子失去合理的限制,表面上孩子获得了自由、独立的空间,实质上是孩子偏离了合理的发展方向。二是无限牺牲,父母为子女无条件地付出,而孩子并未感受到被爱,父母为子女做得太多,而子女学习的机会被剥夺,子女失去自信及建立自尊的机会,长大后难以独立,总是期望别人为他们做事。三是过度保护,看起来是使孩子免受伤害,其结果是孩子没有体验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四是补偿心理,父母为生计而奔波,内心有愧,常以物质满足来代替关爱,这样的满足往往是暂时的,因为子女无法从中体会到爱的互惠与交流。五是缺少真情,表面上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较多,但交流甚少,父母对孩子缺少关照与注意。
同时,缪建东也给出了三种方法,用以养成亲密和谐家庭亲子关系:
一是有专门的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去指导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判断力。二是以游戏的方式陪伴孩子。孩子在游戏中担任强有力的角色,就会感到有足够的自信;同时给孩子立规矩。三是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允许孩子表露情绪。
在体验中积累做人、做事的经验
“未来社会许多职业将会消失,但人的四种能力无可替代。一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也就是提供别人无法替代的、计算机大数据不能录入的能力,比如造型师、设计师,甚至厨师,他们可以提供带有温度的服务。二是人格魅力的能力,影星、优秀企业家、顶级大厨等具有的人格魅力就是潜在消费。而被人喜欢和被人讨厌,都是一种可以被消费的能力。三是创意能力,拿一个产品来说,当别人与你做同一类产品时,你的产品外形、技术、消费人群的定位和创新便是不可取代的。四是决策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未来世界,如何带领团队选择合适的道路,指明正确的方向,做出无可避免的割舍,这便是决策者独一无二的能力。”研讨会上杨雄的话引起一番共鸣。全球普遍提倡的七种素养,包括语言素养、科技素养、思辨意识、人文素养等等核心素养,尤其是实践能力、思考力、基础力等等将成为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杨雄指出,与美国基础教育相比,我国学生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这让我们许多教育者引以为傲。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潜在危害是,正因为知识扎实反而导致了创新思维缺失——知识太过于夯实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
人在儿童时期体验越丰富,长大后积极主动性及规则意识越强,意志力、责任感都会随之得到不断的加強。但可惜,对于我们当下有点重知识储备的教育现状来说,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
王晓燕在研讨会上提及,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书本知识的过度关注和对体验活动的相对漠视,从而造成大量学生有知识少体验、会做题不会解决问题、有生命没生活。他们很少有亲力亲为的“在场”机会,缺乏去经历、去做事情、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认知与实践脱离、知与行分离的倾向。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瓶颈。开学第一天,食堂午饭时,宁波某小学的半数学生面对盘子里的虾傻了眼,有的拿起来闻一闻,有的拿起来舔一舔,然后忍痛割爱,望“虾”兴叹。孩子们不是不爱吃,而是不会剥虾。校长说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因为他刚调来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不会吃虾,会剥虾的孩子数量是个位数。曾有小学老师在班里做过调查,发现40人的班级只有9个学生会系鞋带。
“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现在,校外活动场所不足,教育载体缺乏,有效活动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出现‘断档’‘脱节’现象,没有形成育人全链条。”目前,我国儿童每年寒暑假、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约有180天,加上放学后的时间,儿童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在学校内的时间。家庭和社会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切实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的,我会忘记,过眼云烟。我看见的,我会记住,铭记在心。我做过的,便真正理解,刻骨铭心。这是讲体验的重要性。
在中国,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意思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这应该是最早的关于“研学”的认定。
陶行知先生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知行合一教育理论,也是在强调“实践出真知”,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普通人的常识是非常欠缺的,我们要晓得常识缺乏的人大概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且对于他自己做人也是很吃亏的。所以做父母的应当常常带小孩子到街上去看看,以丰富他的知识,以增进他的经验。研学,即是一条积累做人、做事经验的渠道。
本次研讨会上发布了溧阳亲子研学线路。许多家庭已经对即将到来的暑期研学跃跃欲试,这是极好的一次培养亲子关系,共同体验、共同成长的机会。专家们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做出行计划、共同期待、共同准备行李、共同担责、共同记录。
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说过一句话,对孩子来说,每天待在深爱着自己的人身边,是有好处的,但与并不深爱自己的人在一起,对孩子也有好处。两种体验都是孩子所需要的。他需要一些母爱、一些父爱,一些日托照料,一些在外面与同龄人相处的经历,甚至还需要一些冷漠。任何一种情绪的体验都是教育的资源,重在成人如何引导孩子。
研学是一种“在路上”的教育。在路上,既是现实,也指人在精神、心靈、能力上迈向彼岸的成长。“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陶行知先生这28个字说尽了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研学既然是“在路上”,其景象便不可能是雷同、固化的,路上的体验给孩子带来的深度影响有时超过成人的预知。科研概念下的研学是一个严肃、逻辑严谨的课题,但在现实操作阶段,研学又是另一番风景,风景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只要上路,只要在路上,总会有诸多收益,甚至有些收益超过我们的预期。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那盆水仙,维系着祖孙三代人对家的记忆。那盆水仙,是隐在情感深处的归家的路,家,永在温暖的心灵里。同样,曾在路上远眺过的夕阳,相逢一笑时的邂逅,流过的委屈的泪,克服困难后的轻松,认识新植物后的欣喜也都会成为支撑今后岁月的心灵力量。回忆里有值得留念的美好,这样的人是幸福的。
(作者系《莫愁》杂志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作品多部。散文集《意思》获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摄影 周序 编辑 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