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游戏导入,初识家乡风俗
1.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叫“你话我猜”。游戏规则: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用自己的家乡方言说一句话,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再猜一猜他是哪儿的人。如果猜对了,我们就给他鼓鼓掌。如果没有猜对,我们就继续猜,或者让说话的人自己公布答案。明白了吗?谁想第一个挑战的?
2.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也有不同。比如,地点上的不同,口音上的不同,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那就是——风俗。你们知道什么是风俗吗?
3. 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我们称为“风俗”。风俗既包括传统节日里的,比如春节穿新衣拜年、端午吃粽子;也包括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比如赶集、打鼓、唱戏等。
4. 正因为有那么多的不同,所以,家乡才有家的味道,离开家乡的人才会有乡愁。难怪大诗人王维在离开家乡多年后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就来学写一篇介绍家乡风俗的习作(板书:家乡的风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玩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的小游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懂得了风俗的含义。
二、搜集采访,交流家乡风俗
1. 同学们提前搜集了资料,老师将大家的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发现大家最想介绍的是放爆竹。同学们看了这个统计图,最想了解的是哪个习俗呢?
2.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谁是金牌小记者”的小游戏。你对谁的家乡风俗感兴趣,就去采访写这个风俗的人。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不要只问一个问题,可以连续追问两到三个问题。提问好的同学,我们将“金牌小记者”的称号送给他。
3. 小结:家乡的风俗真是丰富多彩。当我们想了解一个风俗,需要知道这个风俗的时间、活动、由来和寓意。同学们问的很好,答得也很棒。
【设计意图】以采访形式交流家乡的风俗,既有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消除写作畏难情绪。
三、范文引路,学写家乡风俗
1. (出示范文)同学们找一找,这篇文章有没有写出我们归纳出的要点呢?
2. 请同学们自主讨论交流。
3. 小结:当我们从吃的、穿的、做的、玩的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风俗活动的时候,就能将风俗介绍得比较清楚了。当然,我们还可以穿插介绍这个风俗的“由来”和“寓意”。
4. 同学们,我们现在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写,那怎样将文章写得更加清楚、有条理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的范文。
5. 交流:
(1)作者从腊月初八写到腊月二十三,再写到除夕,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更加有条理,不杂乱。(板书:按一定顺序)
(2)同学们再看,你还发现了什么?将主要活动写出来时也要注意详略得当。(板书:详略得当)
6. 同学们,我们发现老舍先生写得很精彩,从时间、主要活动两个方面来介绍风俗,跟我们想得差不多。所以,即使是大作家,和同学们的思路也是一样的。所以呢,我们也能写出大作家这样的文章。
【设计意图】以作家范文作为文本,从习作内容和写法上给学生以指导。知道从什么方面写、怎么写,学习就有了抓手,能够更好地完成习作。
四、练写评价,展现家乡风俗
1. 出示两个片段,你发现了什么?(人称不同)
第三人称(介绍)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第一人称(叙述)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我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
2. 出示习作要求:
(1)写你最想介绍的家乡风俗,从吃的、穿的、做的、玩的等几个方面,按顺序、有详略地介绍。
(2)用第三人称介绍或者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自己参与风俗活动的经历。(二选一)
(3)时间10分钟。
3.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在“邀请卡”上写写你的家乡风俗吧。看看哪个同学写的家乡风俗最吸引人,我们把“最佳家乡小使者”的称号送给他。
4. 展示习作片段,组内、全班评价。你最想去谁的家乡做客?把星星贴在他的“邀请卡”上。
5. 评选出三位“最佳家乡小使者”。
【设计意图】人称选择的指导让学生的写作方式多样;以评选“最佳家乡小使者”的方式来写自己的家乡风俗,能大大激发学生写好习作的决心。
五、归纳总结,回味家乡风俗
1. 同學们,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话、用自己的笔,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向别人介绍了你的家乡风俗。独具特色的表演,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应该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并将此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 将写好的家乡风俗习作进行整理,创编班级《家乡的风俗》作品集。 【设计意图】本次习作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分享交流自己的家乡风俗,懂得描写家乡风俗的方法,会介绍,敢表达,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魏奇媛点评】
让“范文引路”更有范
随着统编版教材全面上新,习作教学也有了改变。在每一册的语文书里,都有习作单元。可见,范文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看。
谢丽老师在《家乡的风俗》习作教学中,引用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作为范文,以此来落实写什么、怎么写的教学目标。谢老师在有效语境中出示范文后,问道:“同学们,老舍先生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作者又是怎样写主要活动的呢?写了哪些方面?”在交流的同时,学生也渐渐明白本篇习作可以从吃的、穿的、做的、玩的等方面来介绍自己家乡的风俗。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整观范文,老舍先生又是如何把风俗写生动写清楚的呢?谢老师引导学生品析范文,从而得知要想写好风俗应该写清时间或者写清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写好风俗的相关的活动。学生在范文中也知道了写好习作要注重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文章更有条理。谢老师更是通过老舍先生和沈从文先生的两个描写片段,告知学生可以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个角度来介绍家乡的风俗,范文的有效引用使人称转换的难点迎刃而解。谢老师恰到好处地引用范文,做到了习作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在习作中找到了方法,更好地写好作文。
由此可见,范文让学生习得方法,找到乐趣,写好文章,范文就是学生习作的指路明灯。找好合适的习作范文,让学生更乐于习作。
【孔海燕点评】
巧用“人称”,趣味延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不同的角度可以定格很多美好的瞬间。习作亦是如此,假使你能巧妙适时地选择不同的人称视角,那么你的文章也会因此更加光彩夺目,赢得读者的青睐。
在《家乡的风俗》这节习作教学课上,谢丽老师的创意之处就恰到好处地于人称转换这点上彰显出来了。谢老师给学生出示了老舍和沈从文两位大家的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去思考它们的异同。在学生进行讨论后,老师将学生目光聚焦到人称视角上:沈从文以“我”的视角,也就是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春节时“我”和百十个顽童追随大人们的“送灯”队伍并呐喊助威的一场风俗活动,以“我”手写“我”心,更添一份真实感和亲切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与“我”一起“呐喊助威”,沉浸在“送灯”的热闹中;而老舍在文中则是以“儿童”,也就是“第三人称”的角度介绍春节时儿童的各种忙乱活动,比如:买杂拌儿、买爆竹等各项活动,还有大人们准备新衣、食物的忙碌紧张,内容上更理性、全面,但相较于“第一人称”,少了一些动情点。两段文字都是写儿童,但老师通过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人称视角能演绎出千变万化的故事,展现多样化的心境,两者各有千秋,有效地解决了本次习作课的教学难点:人称的转换,也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有了新的感受。
在习作教学上,语文教師可以继续多角度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呈现,这样能让学生有更多、更广的空间去学习和展示,让他们在习作路上越走越“顺”。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1.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叫“你话我猜”。游戏规则: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用自己的家乡方言说一句话,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再猜一猜他是哪儿的人。如果猜对了,我们就给他鼓鼓掌。如果没有猜对,我们就继续猜,或者让说话的人自己公布答案。明白了吗?谁想第一个挑战的?
2.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也有不同。比如,地点上的不同,口音上的不同,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那就是——风俗。你们知道什么是风俗吗?
3. 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我们称为“风俗”。风俗既包括传统节日里的,比如春节穿新衣拜年、端午吃粽子;也包括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比如赶集、打鼓、唱戏等。
4. 正因为有那么多的不同,所以,家乡才有家的味道,离开家乡的人才会有乡愁。难怪大诗人王维在离开家乡多年后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就来学写一篇介绍家乡风俗的习作(板书:家乡的风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玩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的小游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懂得了风俗的含义。
二、搜集采访,交流家乡风俗
1. 同学们提前搜集了资料,老师将大家的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发现大家最想介绍的是放爆竹。同学们看了这个统计图,最想了解的是哪个习俗呢?
2.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谁是金牌小记者”的小游戏。你对谁的家乡风俗感兴趣,就去采访写这个风俗的人。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不要只问一个问题,可以连续追问两到三个问题。提问好的同学,我们将“金牌小记者”的称号送给他。
3. 小结:家乡的风俗真是丰富多彩。当我们想了解一个风俗,需要知道这个风俗的时间、活动、由来和寓意。同学们问的很好,答得也很棒。
【设计意图】以采访形式交流家乡的风俗,既有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消除写作畏难情绪。
三、范文引路,学写家乡风俗
1. (出示范文)同学们找一找,这篇文章有没有写出我们归纳出的要点呢?
2. 请同学们自主讨论交流。
3. 小结:当我们从吃的、穿的、做的、玩的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风俗活动的时候,就能将风俗介绍得比较清楚了。当然,我们还可以穿插介绍这个风俗的“由来”和“寓意”。
4. 同学们,我们现在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写,那怎样将文章写得更加清楚、有条理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的范文。
5. 交流:
(1)作者从腊月初八写到腊月二十三,再写到除夕,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更加有条理,不杂乱。(板书:按一定顺序)
(2)同学们再看,你还发现了什么?将主要活动写出来时也要注意详略得当。(板书:详略得当)
6. 同学们,我们发现老舍先生写得很精彩,从时间、主要活动两个方面来介绍风俗,跟我们想得差不多。所以,即使是大作家,和同学们的思路也是一样的。所以呢,我们也能写出大作家这样的文章。
【设计意图】以作家范文作为文本,从习作内容和写法上给学生以指导。知道从什么方面写、怎么写,学习就有了抓手,能够更好地完成习作。
四、练写评价,展现家乡风俗
1. 出示两个片段,你发现了什么?(人称不同)
第三人称(介绍)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第一人称(叙述)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我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
2. 出示习作要求:
(1)写你最想介绍的家乡风俗,从吃的、穿的、做的、玩的等几个方面,按顺序、有详略地介绍。
(2)用第三人称介绍或者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自己参与风俗活动的经历。(二选一)
(3)时间10分钟。
3.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在“邀请卡”上写写你的家乡风俗吧。看看哪个同学写的家乡风俗最吸引人,我们把“最佳家乡小使者”的称号送给他。
4. 展示习作片段,组内、全班评价。你最想去谁的家乡做客?把星星贴在他的“邀请卡”上。
5. 评选出三位“最佳家乡小使者”。
【设计意图】人称选择的指导让学生的写作方式多样;以评选“最佳家乡小使者”的方式来写自己的家乡风俗,能大大激发学生写好习作的决心。
五、归纳总结,回味家乡风俗
1. 同學们,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话、用自己的笔,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向别人介绍了你的家乡风俗。独具特色的表演,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应该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并将此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 将写好的家乡风俗习作进行整理,创编班级《家乡的风俗》作品集。 【设计意图】本次习作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分享交流自己的家乡风俗,懂得描写家乡风俗的方法,会介绍,敢表达,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魏奇媛点评】
让“范文引路”更有范
随着统编版教材全面上新,习作教学也有了改变。在每一册的语文书里,都有习作单元。可见,范文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看。
谢丽老师在《家乡的风俗》习作教学中,引用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作为范文,以此来落实写什么、怎么写的教学目标。谢老师在有效语境中出示范文后,问道:“同学们,老舍先生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作者又是怎样写主要活动的呢?写了哪些方面?”在交流的同时,学生也渐渐明白本篇习作可以从吃的、穿的、做的、玩的等方面来介绍自己家乡的风俗。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整观范文,老舍先生又是如何把风俗写生动写清楚的呢?谢老师引导学生品析范文,从而得知要想写好风俗应该写清时间或者写清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写好风俗的相关的活动。学生在范文中也知道了写好习作要注重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文章更有条理。谢老师更是通过老舍先生和沈从文先生的两个描写片段,告知学生可以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个角度来介绍家乡的风俗,范文的有效引用使人称转换的难点迎刃而解。谢老师恰到好处地引用范文,做到了习作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在习作中找到了方法,更好地写好作文。
由此可见,范文让学生习得方法,找到乐趣,写好文章,范文就是学生习作的指路明灯。找好合适的习作范文,让学生更乐于习作。
【孔海燕点评】
巧用“人称”,趣味延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不同的角度可以定格很多美好的瞬间。习作亦是如此,假使你能巧妙适时地选择不同的人称视角,那么你的文章也会因此更加光彩夺目,赢得读者的青睐。
在《家乡的风俗》这节习作教学课上,谢丽老师的创意之处就恰到好处地于人称转换这点上彰显出来了。谢老师给学生出示了老舍和沈从文两位大家的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去思考它们的异同。在学生进行讨论后,老师将学生目光聚焦到人称视角上:沈从文以“我”的视角,也就是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春节时“我”和百十个顽童追随大人们的“送灯”队伍并呐喊助威的一场风俗活动,以“我”手写“我”心,更添一份真实感和亲切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与“我”一起“呐喊助威”,沉浸在“送灯”的热闹中;而老舍在文中则是以“儿童”,也就是“第三人称”的角度介绍春节时儿童的各种忙乱活动,比如:买杂拌儿、买爆竹等各项活动,还有大人们准备新衣、食物的忙碌紧张,内容上更理性、全面,但相较于“第一人称”,少了一些动情点。两段文字都是写儿童,但老师通过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人称视角能演绎出千变万化的故事,展现多样化的心境,两者各有千秋,有效地解决了本次习作课的教学难点:人称的转换,也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有了新的感受。
在习作教学上,语文教師可以继续多角度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呈现,这样能让学生有更多、更广的空间去学习和展示,让他们在习作路上越走越“顺”。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