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注重整合,把握单元编排意图
《蝴蝶的家》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属于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习作、语文园地4个部分组成。
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版小语教材的创新编排,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统领整个单元。因此,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策略,在反复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策略,深化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逐步培养其策略意识与独立阅读的能力,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本单元主要学习提问策略,从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略读课文的自学导语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等表述中可以看出,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积极提出问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提问,并能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筛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加深对文本理解,养成敢于、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教学中,需注重整合,以单元为整体,逐步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能力与习惯。《蝴蝶的家》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本课的学习,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思考的空间,充分运用精读课文的学习经验与成果,即运用前3篇课文获取的提问策略进行自主阅读实践。阅读文本,尝试从多角度提问,并将问题整理分类,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解决。经历自主实践的过程,培养提问意识与能力,促进全面深入的思考,深化阅读理解。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对提问的角度、处理问题的策略等进一步提炼梳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提问的价值与作用,激发其积极思考提问的主动性。
以单元为整体组织教学,精读课文学习提问策略,略读课文尝试运用提问策略,交流平台梳理提问策略,使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
二、依据课型,研制文本教学内容
《蝴蝶的家》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描写风雨猛烈的景象后,作者用大量笔墨铺叙为不知蝴蝶家在何处、如何藏身而担忧着急,字里行间流露着关爱幼小生灵的真挚情感。
1. 情感真挚,为蝴蝶担忧、着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第1自然段,以“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蝴蝶怎么办呢”开篇,直接表达作者对蝴蝶雨日如何藏身的关心;在描写风雨吼叫、喧嚷的气势之后,以“这不是难为蝴蝶吗”这一反问,再次表达作者深深的担忧。第2自然段,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一问,引出种种忧虑:蝴蝶轻盈的身体载不动一个水点,斑斓的彩粉不能沾水,柔弱无力的身躯禁不住风雨侵袭等,细腻的心思充分表露作者对蝴蝶的关爱;而段首的“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与段尾的“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形成呼应,强烈表达自己的着急与担忧。第3、4自然段,作者以一位小朋友的话“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为引子,再次铺展自己的思绪,对蝴蝶的家在何处做出种种假设,屋宇、麦田、树林、园里的花朵、老树干的底面,桥下面、树叶下面等,作者不惜笔墨,一一陈述假设,又一一否认自己的推想。丰富详尽的思索与假想,将作者的担忧与着急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个自然段皆以“我真为蝴蝶着急了”结尾,用反复手法进一步强调自己担忧与着急之情。第5、6自然段,作者又以一个女孩的话安慰自己,“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一定是这样的”,三个“一定”,写出小女孩想象中蝴蝶的家非常美好,给作者带来些許安慰与期待,而结尾一句“谁要是能说给我听,我就不着急了”,写出作者对蝴蝶依然心存牵挂,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探寻。
2. 构思巧妙,以问与思串联全篇。“蝴蝶怎么办呢”“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等三问,引出对蝴蝶的家在哪里的探问、假设,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思考。文章语言优美,作者多次运用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方法,让语言更生动,情感表达更饱满。
基于文本特色及课型特点,可以研制如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前三课所学提问策略自主阅读,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将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筛选,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呈现小组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对不同小组筛选的问题进行比较,确定大家认可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带着不同问题反复阅读课文,逐层解决问题;交流小组学习成果,互相补充,借助问题探究,由内容到形式,层层深入理解文本;随阅读深入,提出新的问题。以提问为学习主线,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阅读与思考,掌握提问策略。
三、自主实践,尝试运用阅读策略
教材编排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从精读课文中得到种种经验(阅读方法、写作手法等),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能自觉运用这些经验与方法进行自主阅读。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因此,略读课文的学习,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思考、交流的空间,举一反三,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蝴蝶的家》一课可采用板块教学。
板块一、导入新课,回顾已学,明确任务
1. 导入新课。
(1) 出示蝴蝶图片,引导观察发现蝴蝶的特点(色彩斑斓、外形玲珑娇巧、柔弱可爱、翅膀有金粉等)
(2) 出示“家”的谜语,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动物的家(鸟巢、狗窝、牛棚等)。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白,家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温暖与幸福。
(3) 出示课题,就题目提问。(蝴蝶的家在哪里?是怎样的……)
2. 回顾已学。
(1)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通过已学3篇课文,我们学习了一项阅读策略——提问。回忆一下,关于提问,我们学到哪些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提问的策略:从内容、写法、启示、题目等角度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可以将问题分分类;分类解决问题;对每类问题可以再筛选,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2) 学会多角度提问,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带着有价值的问题阅读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更能深化我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3. 明确任务。
(1) 引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从提示中明白本课的主要任务。
(2) 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运用已学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我们要边读边思考,提出问题,分类筛选,并带着问题阅读解决。
板块二、任务驱动,自主阅读,学习提问
1. 自主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句可以打问号,同桌交流。
2. 指名朗读,同伴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交流讨论。
3.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把问题记录下来。
4. 小组合作,交流所提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分类。
完成分类后,再组织讨论,筛选所提问题,选出大家认为与本文学习最相关、对理解本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在最有价值的问题上打星。
5. 选择几组学生筛选的问题,分析一下问题分类是否妥当;评价一下筛选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其余小组在交流基础上修改问题。
问题示例——
(1) 关于内容:围绕蝴蝶的家,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而着急?为什么心里是那样的着急?作者写蝴蝶的家想表达什么感情?……
(2) 关于写法:作者为什么一次次心里很着急?第1自然段为什么写雷电风雨的猛烈?作者为什么用很多反问、设问等手法?……
(3) 引发思考: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板块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1. 带着筛选出的问题,自主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适当圈画、记录要点。
2. 小组合作,交流对问题的理解,提出新的问题。
3. 集体交流。教师可选择一些共性的重要问题,请小组代表交流,小组成员及其他小组互相补充。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梳理结构及理解情感,对文本一些有特色的表达方式的评价欣赏等。找出相关语句,有依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理解。交流过程中,结合不同问题,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相关内容,层层深入进行思考。
(1) 交流已解决的问题。
例1:围绕蝴蝶的家,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文章主要写作者为下雨天蝴蝶躲藏在哪里而担忧,对蝴蝶的家在哪里做出种种假设,为不知蝴蝶在何处安家而着急。
教师顺着学生的表达梳理脉络:(常想)下大雨,躲藏在哪里——(想)身体柔弱无力、彩粉不能沾水,禁不起猛烈风雨——(假想)设想蝴蝶的家在哪里,更着急——(惦念牵挂)秘密的家、美丽而香甜的家。
作者一直在为蝴蝶担忧、着急、牵挂,问题贯穿全文,思索贯穿全文。
例2:作者为什么而着急?为什么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作者看到下大雨时雷电风雨吼叫、震撼,雨点喧嚷,大雨冲刷一切,于是,为不知蝴蝶如何躲藏而担忧;想到蝴蝶身体轻盈柔弱,彩粉不能沾水等,为其无法承受猛烈的风雨而着急;作者为蝴蝶的家做了种种假设,又否认自己的假设,不知蝴蝶家在哪里,更为蝴蝶着急;女孩的話给作者安慰,但依然为蝴蝶牵挂。可以看出作者对蝴蝶这类幼小生物细腻深切的关爱。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进行梳理,发现作者的担忧与着急贯穿全文,从不同角度写自己的着急,层层递进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3:作者为什么用很多反问、设问等手法?
文中问句很多,大量使用疑问、设问、反问等,强烈表现作者的着急与关爱,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及对小动物的关心。
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关注一些问句,如“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句既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也能打动读者的心,引发读者对幼小生灵的关注与关爱。
例4:第1自然段为什么写风雨雷电的猛烈?
作者在第1自然段花很多笔墨写雷电风雨,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其猛烈、肆虐,为写自己的担忧作铺垫。
(2) 交流依然存疑的地方。小组间相互帮助解决,或引导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如,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交流相关资料,解决疑惑。可以选择一两个信息要点,写下来,回复作者。
(3) 交流新问题。如:大自然中,小动物的家都在哪里?雨天,小动物是怎么躲避风雨的?……(引导课外寻找资料,进行观察与探究,用上设问、反问的句式,写写自己的发现。)又如:文中为什么写小朋友和女孩的话?(当堂或课后思考讨论)
(4) 教师小结:大自然有无穷奥秘,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良温柔的心,会有更多发现与体验。“学贵有疑”。阅读中,善于边读边思,能多角度提问,对问题分类,选有价值的问题阅读与思考,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略读课文不需细琢细磨地研读,抓住主要问题,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提问策略,探究学习规律,形成阅读能力。
本单元重在学提问策略,教师要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充分运用前3篇课文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提问;提问意识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能期待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即能形成熟练的提问能力,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提问,在反复实践中,逐步巩固提问策略,习得提问能力,养成提问习惯。
(许红琴,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江苏省小语会常务理事)
《蝴蝶的家》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属于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习作、语文园地4个部分组成。
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版小语教材的创新编排,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统领整个单元。因此,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策略,在反复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策略,深化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逐步培养其策略意识与独立阅读的能力,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本单元主要学习提问策略,从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略读课文的自学导语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等表述中可以看出,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积极提出问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提问,并能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筛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加深对文本理解,养成敢于、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教学中,需注重整合,以单元为整体,逐步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能力与习惯。《蝴蝶的家》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本课的学习,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思考的空间,充分运用精读课文的学习经验与成果,即运用前3篇课文获取的提问策略进行自主阅读实践。阅读文本,尝试从多角度提问,并将问题整理分类,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解决。经历自主实践的过程,培养提问意识与能力,促进全面深入的思考,深化阅读理解。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对提问的角度、处理问题的策略等进一步提炼梳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提问的价值与作用,激发其积极思考提问的主动性。
以单元为整体组织教学,精读课文学习提问策略,略读课文尝试运用提问策略,交流平台梳理提问策略,使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
二、依据课型,研制文本教学内容
《蝴蝶的家》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描写风雨猛烈的景象后,作者用大量笔墨铺叙为不知蝴蝶家在何处、如何藏身而担忧着急,字里行间流露着关爱幼小生灵的真挚情感。
1. 情感真挚,为蝴蝶担忧、着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第1自然段,以“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蝴蝶怎么办呢”开篇,直接表达作者对蝴蝶雨日如何藏身的关心;在描写风雨吼叫、喧嚷的气势之后,以“这不是难为蝴蝶吗”这一反问,再次表达作者深深的担忧。第2自然段,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一问,引出种种忧虑:蝴蝶轻盈的身体载不动一个水点,斑斓的彩粉不能沾水,柔弱无力的身躯禁不住风雨侵袭等,细腻的心思充分表露作者对蝴蝶的关爱;而段首的“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与段尾的“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形成呼应,强烈表达自己的着急与担忧。第3、4自然段,作者以一位小朋友的话“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为引子,再次铺展自己的思绪,对蝴蝶的家在何处做出种种假设,屋宇、麦田、树林、园里的花朵、老树干的底面,桥下面、树叶下面等,作者不惜笔墨,一一陈述假设,又一一否认自己的推想。丰富详尽的思索与假想,将作者的担忧与着急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个自然段皆以“我真为蝴蝶着急了”结尾,用反复手法进一步强调自己担忧与着急之情。第5、6自然段,作者又以一个女孩的话安慰自己,“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一定是这样的”,三个“一定”,写出小女孩想象中蝴蝶的家非常美好,给作者带来些許安慰与期待,而结尾一句“谁要是能说给我听,我就不着急了”,写出作者对蝴蝶依然心存牵挂,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探寻。
2. 构思巧妙,以问与思串联全篇。“蝴蝶怎么办呢”“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等三问,引出对蝴蝶的家在哪里的探问、假设,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思考。文章语言优美,作者多次运用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方法,让语言更生动,情感表达更饱满。
基于文本特色及课型特点,可以研制如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前三课所学提问策略自主阅读,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将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筛选,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呈现小组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对不同小组筛选的问题进行比较,确定大家认可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带着不同问题反复阅读课文,逐层解决问题;交流小组学习成果,互相补充,借助问题探究,由内容到形式,层层深入理解文本;随阅读深入,提出新的问题。以提问为学习主线,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阅读与思考,掌握提问策略。
三、自主实践,尝试运用阅读策略
教材编排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从精读课文中得到种种经验(阅读方法、写作手法等),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能自觉运用这些经验与方法进行自主阅读。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因此,略读课文的学习,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思考、交流的空间,举一反三,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蝴蝶的家》一课可采用板块教学。
板块一、导入新课,回顾已学,明确任务
1. 导入新课。
(1) 出示蝴蝶图片,引导观察发现蝴蝶的特点(色彩斑斓、外形玲珑娇巧、柔弱可爱、翅膀有金粉等)
(2) 出示“家”的谜语,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动物的家(鸟巢、狗窝、牛棚等)。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白,家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温暖与幸福。
(3) 出示课题,就题目提问。(蝴蝶的家在哪里?是怎样的……)
2. 回顾已学。
(1)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通过已学3篇课文,我们学习了一项阅读策略——提问。回忆一下,关于提问,我们学到哪些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提问的策略:从内容、写法、启示、题目等角度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可以将问题分分类;分类解决问题;对每类问题可以再筛选,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2) 学会多角度提问,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带着有价值的问题阅读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更能深化我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3. 明确任务。
(1) 引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从提示中明白本课的主要任务。
(2) 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我们运用已学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我们要边读边思考,提出问题,分类筛选,并带着问题阅读解决。
板块二、任务驱动,自主阅读,学习提问
1. 自主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句可以打问号,同桌交流。
2. 指名朗读,同伴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交流讨论。
3.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把问题记录下来。
4. 小组合作,交流所提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分类。
完成分类后,再组织讨论,筛选所提问题,选出大家认为与本文学习最相关、对理解本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在最有价值的问题上打星。
5. 选择几组学生筛选的问题,分析一下问题分类是否妥当;评价一下筛选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其余小组在交流基础上修改问题。
问题示例——
(1) 关于内容:围绕蝴蝶的家,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而着急?为什么心里是那样的着急?作者写蝴蝶的家想表达什么感情?……
(2) 关于写法:作者为什么一次次心里很着急?第1自然段为什么写雷电风雨的猛烈?作者为什么用很多反问、设问等手法?……
(3) 引发思考: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板块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1. 带着筛选出的问题,自主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适当圈画、记录要点。
2. 小组合作,交流对问题的理解,提出新的问题。
3. 集体交流。教师可选择一些共性的重要问题,请小组代表交流,小组成员及其他小组互相补充。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梳理结构及理解情感,对文本一些有特色的表达方式的评价欣赏等。找出相关语句,有依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理解。交流过程中,结合不同问题,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相关内容,层层深入进行思考。
(1) 交流已解决的问题。
例1:围绕蝴蝶的家,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文章主要写作者为下雨天蝴蝶躲藏在哪里而担忧,对蝴蝶的家在哪里做出种种假设,为不知蝴蝶在何处安家而着急。
教师顺着学生的表达梳理脉络:(常想)下大雨,躲藏在哪里——(想)身体柔弱无力、彩粉不能沾水,禁不起猛烈风雨——(假想)设想蝴蝶的家在哪里,更着急——(惦念牵挂)秘密的家、美丽而香甜的家。
作者一直在为蝴蝶担忧、着急、牵挂,问题贯穿全文,思索贯穿全文。
例2:作者为什么而着急?为什么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作者看到下大雨时雷电风雨吼叫、震撼,雨点喧嚷,大雨冲刷一切,于是,为不知蝴蝶如何躲藏而担忧;想到蝴蝶身体轻盈柔弱,彩粉不能沾水等,为其无法承受猛烈的风雨而着急;作者为蝴蝶的家做了种种假设,又否认自己的假设,不知蝴蝶家在哪里,更为蝴蝶着急;女孩的話给作者安慰,但依然为蝴蝶牵挂。可以看出作者对蝴蝶这类幼小生物细腻深切的关爱。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进行梳理,发现作者的担忧与着急贯穿全文,从不同角度写自己的着急,层层递进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3:作者为什么用很多反问、设问等手法?
文中问句很多,大量使用疑问、设问、反问等,强烈表现作者的着急与关爱,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及对小动物的关心。
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关注一些问句,如“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句既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也能打动读者的心,引发读者对幼小生灵的关注与关爱。
例4:第1自然段为什么写风雨雷电的猛烈?
作者在第1自然段花很多笔墨写雷电风雨,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其猛烈、肆虐,为写自己的担忧作铺垫。
(2) 交流依然存疑的地方。小组间相互帮助解决,或引导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如,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交流相关资料,解决疑惑。可以选择一两个信息要点,写下来,回复作者。
(3) 交流新问题。如:大自然中,小动物的家都在哪里?雨天,小动物是怎么躲避风雨的?……(引导课外寻找资料,进行观察与探究,用上设问、反问的句式,写写自己的发现。)又如:文中为什么写小朋友和女孩的话?(当堂或课后思考讨论)
(4) 教师小结:大自然有无穷奥秘,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良温柔的心,会有更多发现与体验。“学贵有疑”。阅读中,善于边读边思,能多角度提问,对问题分类,选有价值的问题阅读与思考,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略读课文不需细琢细磨地研读,抓住主要问题,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提问策略,探究学习规律,形成阅读能力。
本单元重在学提问策略,教师要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充分运用前3篇课文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提问;提问意识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能期待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即能形成熟练的提问能力,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提问,在反复实践中,逐步巩固提问策略,习得提问能力,养成提问习惯。
(许红琴,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江苏省小语会常务理事)